葡萄病害图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97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病害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葡萄病害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葡萄病害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葡萄病害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葡萄病害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病害图文.docx

《葡萄病害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病害图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葡萄病害图文.docx

葡萄病害图文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为害果实较重;在南方高温多雨的地区,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

症状

花穗腐烂:

葡萄在花穗期很易感染炭疽博受炭疽病菌侵染的花穗自花顶端小花开始,顺着花穗轴、小花、小花梗初变为淡褐色湿润状,逐渐变为黑褐色腐烂,有的是整穗腐烂,有时间有几朵小花不腐烂。

腐烂的小花受振动易脱落。

空气潮湿时,病花穗上常长出白色菌丝和粉红色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粘分生孢子团。

华南地区3~4月份葡萄开花座果期间常遇连绵不断的春雨,空气湿度很大,不少葡萄园常普遍发生炭疽病菌侵染的花穗腐烂,有的病穗率达20%~30%。

果腐:

果实受侵染,一般转色成熟期才陆续表现症状。

病斑多见于果实的中下部,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淡褐或紫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直径可达8~15毫米,并转变为黑褐色或黑色,果皮腐烂并明显凹陷,边缘皱缩呈轮纹状。

博健组织交界处有僵硬感。

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橙红色粘稠状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后期,在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之间或其周围偶尔可见到灰青色的一些小粒点,此为病菌的有性阶段子囊壳。

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展至半个以至整个果面,或数个病斑相联引起果实腐烂。

腐烂的病果易脱落。

果枝、穗轴、叶柄及嫩梢:

受侵染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短条状的凹陷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亦可见到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

果梗、穗轴受害严重时,可影响果穗生长以至果粒干缩。

叶片:

受害多在叶缘部位产生近圆形或长圆形暗褐色病斑,直径约2~3厘米。

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亦长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

侵染发病特点

葡萄炭疽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当病菌侵入绿色部分后即潜状、滞育、不扩展,直到寄主衰弱后,病菌重新活动而扩展。

所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一年生枝蔓表层组织及病果上越冬,或在叶痕、穗梗及节部等处越冬。

翌春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次侵染。

在河南郑州大约从5~6月开始,每下一场雨,即产生一批分生孢子,孢子发芽直接侵入果皮。

潜育期,幼果为20天,近成熟期果为4天。

潜育期的长短除温度影响外,与果实内酸、糖的含量有关,酸含量高病菌不能发育,也不能形成病斑;硬核期以前的果实及近成熟期含酸量减少的果实上,病菌能活动并形成病斑;熟果含酸量少,含糖量增加,适宜病菌发育,潜育期短。

所以一般年份,病害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增多,7、8月间果实成熟时,病害进入盛发期。

一年生枝蔓上潜伏带菌的病部,越冬后于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它在完成初侵染后,随着蔓的加粗与病皮一起脱落,而新的越冬部位,又在当年生蔓上形成,这就是该病菌在葡萄上每出现的新旧越冬场所的交替现象。

二年生蔓的皮脱落后即不带菌,老蔓也不带菌。

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

病菌产生孢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雨量。

孢子产生最适温度为28~30℃,在上述温度下经24小时即出现孢子堆;15℃以下也可产生孢子,但所需时间较长。

至于产生孢子时的雨量,以沾湿病组织为度。

华北地区6月中下旬的温度已能满足孢子产生的需要,但天气常干旱,因此,雨量就成为影响孢子产生的重要因素。

若在这时期日降雨量在15~30毫米,田间即可出现病菌的孢子,以后陆续降雨,孢子也不断出现。

葡萄成熟时高温多雨常导致病害的流行。

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外围,有一层水溶性胶质,分生孢子团块只有遇水后才能消散并传播出去;孢子萌发出需要高的温度。

所以,夏季多雨,发病常严重。

2、品种:

一般果皮薄的品种发病较重,早熟品种可避病,晚熟品种常发病较重。

欧亚种葡萄,因为感病重,在南方不适种植。

3、栽培管理:

果园排水不良,架式过低,蔓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环境条件,都有利于发博

防治方法

1、搞好清园工作:

结合修剪清除留在植株上的副梢、穗梗、僵果、卷须等,并把落于地面的果穗、残蔓、枯叶等彻底清除,集中烧毁,以减少果园内病菌来源。

春天葡萄萌动时,喷布波美2—3度石硫合剂加五氯酚钠200倍液,铲除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

生长期要及时摘心,及时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减轻发博同时须及时摘除副梢,防止树冠过于郁闭,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注意合理施肥,氮、磷、钾三要素应适当配合,要增施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雨后要搞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防止园内积水。

3、对一些高度感病品种或严重发病的地区,可以在幼果期采用套袋方法防博

4.药剂防治:

花前、谢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转色初期喷药保护,生长季根据气候及发病状况,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布第1次药,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5次。

常用药剂有25%敌力脱乳油4000-5000倍,或25%使百克乳油500-800倍,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液,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又称葡萄腐烂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这种病害,会造成病斑、果粒脱落,造成丰产不丰收。

症状

整个果粒发育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果粒和穗轴,引起穗轴腐烂。

病果粒很容易脱落,严重时地面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征。

果穗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

严重发病时造成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震动时病果病穗极易落粒。

新梢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

开始时,病斑呈水渍状,后上下发展呈长条状,暗褐色,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环绕枝蔓一周时,其上部枝、叶由黄变褐,逐渐枯死,后期病斑处表皮组织和木质部分层,呈乱麻丝状纵裂。

叶片一般在穗部发病后,叶片才出现症状。

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成具有环纹的大斑,上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后期常常干枯破裂。

发病特点白腐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

夏季大雨后接着持续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和高温(24-28℃)是病害流行最适宜条件。

大雨或连续下雨后就出现一次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雨后一周以后。

特别是遇暴风雨,常引起白腐病大流行。

白腐病首次侵染来自于土壤,主要靠雨滴溅散传播。

结果部位过低,容易发博

肥水不足,管理粗放,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留枝蔓过多,通风透光不良,发病就重。

防治方法

1、调整结果部位结果部位高,发病就轻。

双十字V形架结果部位安排在80-100厘米间,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2、认真搞好冬季清园和土壤消毒冬剪时,彻底清除残枝、残果,及时烧毁;冬季深翻土壤;绒球期对枝蔓、地面用铲除剂灭菌(波美3-5度石硫合剂和0.5%五氯酚钠),上一年发病重的葡萄园,待新梢生长期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土壤中越冬的分生孢子已开始萌发,地面再喷一次铲除剂,可大量减少初侵染的菌源,注意必须在无风或微风下使用,避免将药液喷到植株任何部位。

3、科学用肥,合理留枝量和留果量,搞好清沟排水,及时除草,提高通风透光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

在开花前后应以波尔多液、科博等保护性药剂为主。

座果后遇上降雨后即进行防治。

选用能兼治黑痘博炭疽病的农药。

以后根据病情及天气情况,每隔7-15天喷一次。

药剂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10%施宝灵1500-2000倍液;50%退菌特500-800倍液;50%福美双500-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和64%杀毒矾7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效。

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名萎缩病俗名“鸟眼斑”、"黑斑",是葡萄的重要病害。

症状

叶受害后初期发生针头大褐色小点,之后发展成黄褐色直径1-4毫米的圆形病斑,中部变成灰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硬化,脱落成穿孔。

幼叶受害后多扭曲,皱缩为畸形。

果实在着色后不易受此病侵染。

绿果感病初期产生褐色圆斑,圆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边缘红褐色或紫色似"鸟眼"状,多个小病斑联合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

病果些味酸、无食用价值。

新梢、叶柄、果柄、卷须。

感病后最初产生圆形褐色小点,以后变成灰黑色,中部凹陷成干裂的溃疡斑,发病严重的最后干枯或枯死。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在果园内残留的病组织中越冬,以结果母枝及卷须上的病斑为主。

翌年环境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最初受害的是新梢及幼叶,以后侵染果、卷须等。

孢子侵入后潜育期6-12天。

该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温度升高后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以后病害停止发展。

从葡萄生育期看,病害发生于现蕾开花期。

葡萄抗病性随组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

如嫩叶、幼果、嫩梢等最易感博停止生长的叶片及着色的果实抗病力增强,偏施氮肥、新梢生长不充实、秋芽发育旺盛的植株及果园土质黏重、地下水位高、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均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苗木消毒。

葡萄黑痘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

因此,对苗木、插条要进行严格检查,对有带菌嫌疑的苗木插条,必须进行消毒。

2搞好果园卫生,修剪、清除病叶、病果及病蔓等。

3喷药保护。

萌发前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加0.3%-0.5%的五氯酚钠。

在葡萄生长期,自展叶开始至果实1/3成熟为止,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用75%百菌清750倍液。

发病时用40%杜邦“福星”7500倍液或者是腈菌唑、速保利、霉能灵等治疗,交替使用二三次,效果显著。



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属真菌病害,也是危害葡萄的重要重病害之一。

因气候条件不同,各个年份间发病程度不一。

症状花前发病多在花蕾梗、花冠上发生,呈淡褐色。

花后发病多在穗轴部分。

发病严重时,整花穗或一部分花穗腐烂,农民称为“烂花穗”。

受害部分以后干枯脱落。

成熟期受侵害的果粒,变褐腐烂,并在果皮上产生灰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此病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穗、病果上越冬,当气温在15-20℃时开始传播。

露地葡萄初侵染期在5月上中旬,大棚葡萄发病早。

一般的发病时间平均在葡萄开花前7-10天,所以有果农把灰霉病的发生当做计算花期的标准。

灰霉病在花前发生较轻,有时会一晃而过。

末花期到落果期发病重。

此期若大棚湿度高、外界气温低(特别是阴雨天),灰霉病是侵染高峰,但不会表现,等到天气晴好、温度升高以后,病状迅速出现,难以防治。

灰霉病发生需要的湿度并不很高,有的年份花期并不下雨,但只要早上、夜里有露水时就足够了。

重要的是温差,开花期温差大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综合防治。

控制氮肥控制徒长、防止架面与棚内郁闭,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根本方法。

冬春清园时要认真细致,发病时的病穗果要及时清理。

棚内在花前实行清耕法或地膜覆盖,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发芽前用好5波美度石硫合剂。

幼果期及时套袋。

2药物防治。

花前7-10天及落花落果期是用药的最佳时间。

50%腐霉利(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1500-2500倍液或50%农利灵500-600倍液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霉灵、多霉灵等也是防治灰霉病的常用药剂,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不同类杀菌剂轮换使用。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在葡萄生长季节多雨潮湿、暖和的地区发生为害较重,常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损失危害大。

症状

叶片:

受害后病部角型,淡黄至红褐色,限于叶脉。

发病四五天后,病斑部位叶背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这是本病的特征,霜霉病因此而得名。

病叶是果粒的主要侵染源。

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从而影响来年产量。

新梢:

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

果粒:

幼嫩的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表面满布霜霉;较大的果粒感病后果粒保持坚硬,提前着色变红,霉层不太明显,成熟时变软,病粒脱落。

发病特点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2年。

翌年春季萌发产生芽孢囊,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并长出圆锥形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然后从气孔伸出孢囊梗,产生孢子囊,借风雨进行再侵染。

病害的潜育期在感病品种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种则需20天。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

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博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适宜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

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5--27℃,适宜温度10--15℃,并要有游离水存在。

孢子囊形成温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对湿度95-100%。

游动孢子产出温度范围12--30℃,适宜温度18--24℃,须有水滴存在。

试验表明:

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时,21℃萌发40-50%,10℃时萌发95%;孢子囊在高温干燥条件能存活4-6天,在低温下可存活14-16天;游动孢子在相对湿对70-80%时能侵入幼叶,相对湿度在80-100%时老叶才能受害。

因此秋季低温、多雨易引致该病的流行。

果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密度大、修剪差有利于发病;南北架比东西架发病重,对立架比单立架发病重,棚加架比立架发病重,棚架低比高的发病重。

迟施、偏施氮肥刺激秋季枝叶过分茂密而果实延迟成熟发病重。

含钙量多的葡萄抗病力强。

葡萄霜霉病预测预报根据多年试验和积累经验主要根据以下几项指标:

其一是病菌卵孢子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3℃时即可萌发。

二是日均温在13℃以上,同时有孢子囊形成;寄主表面有2-2.5小时以上水滴存在,病菌即能完成侵染。

三是病菌潜育期长短因温度而异,与品种抗病性也有一定关系,抗病品种潜育期长。

在适宜条件(23--24℃,感病品种)潜育期短时仅有4天,而在12℃时则延长至13天。

四是病害潜育期终结时,还须有高湿条件(有雨或重雾)才可长出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五是降雨多少、持续时间长短是霜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每年6月中旬-9月中旬,连续两旬降水量之和超过100毫米,必将大流行。

具体测报时要参考当地气象预报资料和历年发病规律进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尽可能选用美洲种系列品种,因美洲种葡萄较欧亚种抗博

2越冬期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博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耕,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杀灭菌源,减少次年的初侵染。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通风透光好且有良好的排灌系统的地方建园。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追肥应施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及时绑蔓、修枝、清除病残叶及行间杂草,加强排水工作。

4.药剂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或在其发病初期施药,喷雾时要周到,以叶背为主。

在发病重的地区,于葡萄发病前喷布1:

0.7:

200的波尔多液2~3次,进行叶面保护,对防治葡萄霜霉病有特效。

另外,58%甲霜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培液;90%乙磷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200倍,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上述药剂交替使用,隔15~20天喷一次,根据发病情况连续喷药2~4次。

波尔多液的来历在1883年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密拉德正为欧洲葡萄霜霉病大流行研究解决办法,并且伤透脑筋。

有一天他在美多克的圣朱利安地方突然发现路边的葡萄园依旧生机盎然果实累累,仿佛是瘟疫之外的世外桃源。

惊奇之余仔细观察,发现这里处处喷洒过防偷液—蓝白色的硫酸铜石灰混合液。

为了用实验证实这一猜想,他培养了葡萄霜霉病菌用来感染葡萄植株,结果证实喷洒过硫酸铜──生石灰水的则安然无恙,没有喷过的迅速染上了霜霉博于是密拉德开始研究配制药液的比例,寻找杀菌力最强的配方,多次实验终于大获成功,他把这种药命名为波尔多液,以纪念波尔多大学,并首先使用于波尔多城。

波尔多液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优良药剂,100多年来病菌还没有产生抗药性。

 

葡萄褐斑病

葡萄褐斑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地多有发生,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一般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发病较轻,管理不好的果园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发病,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病状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

有些品种病斑带有不明显的轮纹。

侵染及发病规律褐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寿命长,可在枝蔓表面附着越冬,借风雨传播,在高湿条件下萌发,从叶背面气孔侵入,潜育期约20天。

北方多在6月份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季节可多次重复侵染,造成大发生。

在江苏、浙江、上海有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8月。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

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2喷药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区结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

65%的代森锰锌在某些葡萄果实上有药害,北方更明显,使用浓度应在1000—1200倍。

3合理施肥,科学整枝。

增施多元素复合肥。

增强树势,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面通风透光。

葡萄扇叶病

葡萄扇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害,在我国部分葡萄园有发生。

病株衰弱,寿命短,平均减产在30%—50%。

病状病株叶片略成扇状,叶脉发育不正常,主脉不明显,由叶片基部伸出数条主脉,叶缘多齿,常有退绿斑或条纹,其中黄花叶株系叶片黄化,叶面散生退绿斑,严重时使整叶变黄。

脉带株系病叶沿叶脉变黄。

叶略畸形。

枝蔓受害,病株分枝不正常,枝条节间短,常发生双节或扁枝症状,病株矮化。

果实受害,果穗分枝少,结果少,果实大小不一,落果严重。

病株枝蔓木质化部分横切面,呈放射状横隔。

侵染及发病特点扇叶病的研究工作有待深入发展,目前有不少问题尚不十分清楚。

已知该病毒为粒体,呈多面体,直径30nm。

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一般说有蚜虫、叶蝉、线虫类等,具体研究尚不深入,但枝条嫁接调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目前研究,葡萄扇叶病可由加州剑线虫、意大利剑线虫传毒,其他昆虫是否传毒尚不清楚。

防治方法

1选择土壤内没有传毒线虫的地块建园,栽树前用杀线虫剂杀灭土壤线虫。

2现阶段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组培法培养无毒苗,栽种不带毒的良种苗。

3葡萄园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时可以及时刨除发病株并对病株根际土壤使用杀线虫剂杀死传毒线虫。

4及时防治各种害虫,尤其是可能传毒的昆虫,如叶蝉、蚜虫等,减少传播机会。

葡萄卷叶病

上图为红色果实品种发病

下图为黄绿色果实品种发病

葡萄卷叶病是一种病毒类侵染病害。

症状春季的症状较不明显,病株比健株矮小,萌发迟。

在非灌溉区的葡萄园,叶片的症状始见于6月初,而灌溉区迟至8月份。

红色品种在基部叶片的叶脉间先出现淡红色斑点,夏季斑点扩大、愈合,致使脉间变成淡红色,到秋季,基部病叶变成暗红色,仅叶脉仍为绿色。

白色品种的叶片不变红,只是脉间稍有褪绿。

病叶除变色外,叶变厚、变脆,叶缘下卷。

病株果穗着色浅。

如红色品种的病穗色质均不正常,甚至变为黄白色。

叶柄中钙、钾积累,而叶片中含量下降,淀粉则积累。

症状因品种而异,少数品种如无核白(Thompson)的症状很轻微,仅在夏季的叶片上出现坏死。

坏死位于叶脉间和叶缘。

多数砧木品种为隐症带毒。

防治方法

1选种无病毒苗木,国外已有血清酶联盒,作快速检测用,欧洲的瑞土、法国和美洲的美国均有出售。

它有多种血清型。

我国现在正在研究试制。

苗木要经过指示植物或血清检测证明无毒才可安全使用。

检测卷叶病毒的木本指示植物:

有品丽珠、嘉美、黑皮诺、梅露汁、巴比拉、赤霞珠、米笋以及LN-33等。

可在温室22℃环境中作绿枝嫁接。

绿枝嫁接后4~6周,叶片变红反卷。

田间嫁接要6~8个月至2年才表现症状。

2采取下列措施获得无病毒植株:

热处理整株葡萄,在38℃下经3个月,然后将新梢尖端剪下放于弥雾环境中生根,或茎尖组培;瓶内热处理;微米型嫁接和分生组织培养等。

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对果实、叶片和新梢蔓等绿色部分均可受害,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

症状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容易开裂。

叶片受害,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

新枝蔓受害,初呈现灰白色小斑,后扩展蔓延使全蔓发病,病蔓由灰白色变成暗灰色,最后黑色。

发病特点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

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袍子,借风力传播到寄主表面;菌丝上产生吸器,直接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菌丝则在寄主表面蔓延,果面、枝蔓以及叶面呈暗褐色,主要受吸器的影响。

病害一般在7月上、中旬至9-10月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摘心,疏剪过密枝叶和绑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病害发生。

2注意果园卫生,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

3在发芽前应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杜邦福星、晴菌唑、世高等杀菌剂防治白粉病高效。

葡萄穗轴褐枯病

图1花穗症状

图2幼果症状

图3后期症状

   

   症状主要发生在花穗和幼果穗的分枝穗轴上。

感染花穗现褐色水浸状小斑点,随后迅速扩展,小穗轴变褐坏死(图1)。

果粒发生圆形深褐色小斑点,病变只限于果皮(图2)。

后期病斑呈疮痂状。

当果粒长到适当大时疮痂脱落(图3)。

由于分枝穗轴病变,常使果粒萎蔫脱落。

葡萄顶枯病               葡萄根朽病       葡萄根结线虫病 

图1葡萄顶枯病枝蔓枯死

图2葡萄顶枯病主蔓横切面

图3葡萄根朽病

图4葡萄根结线虫病

 

    葡萄顶枯病:

春天枝蔓枯死(图1)或生长弱,近土表处主蔓横切面可见木质部变褐色(图2)。

  

    葡萄根朽病:

根颈和根部腐烂,有蘑菇气味,树皮和木质部间有白色菌丝层(图3),病根有黑色菌索。

死树根际长蘑菇。

  

    葡萄根结线虫病:

树根呈现小瘤,小根发生较多,大根不发生(图4)。

植株生长不良,抗逆性差。

           

 葡

图1新梢坏死

图2成熟枝条溃疡

图3冬天枝条溃疡

图4枝叶凋萎

    春天幼嫩绿色新梢出现坏死组织(图1)。

成熟枝条形成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