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951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docx

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

五、天花吊顶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措施

1.木搁栅拱度不匀

吊顶搁栅装订后,其下表面的拱度不均匀,不平整,严重者成波浪形;其次,吊顶搁栅周边或四角不平;还有的吊顶完工后,只经过短期使用,产生凹凸变形等质量问题。

(1)原因分析

1)吊顶搁栅材质不好,变形大,不顺直,有硬弯,施工中又难于调直;木材含水率过大,在施工中或交工后产生收缩翘曲变形。

2)不按规程操作,施工中吊顶搁栅四周墙面上不弹平线或平线不准,中间不按平线起拱,造成拱度不匀。

3)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吊顶搁栅的拱度不易调匀,同时,受力后易产生挠度,造成凹凸不平。

4)受力节点结合不严,受力后产生位移变形,常见的有:

A.装钉吊杆、吊顶搁栅接头时,因材质不良或钉径过大,节点端头被钉劈裂,松动不牢而产生位移。

B.吊杆与吊顶搁栅未用半燕尾榫相联结,极易造成节点不牢或使用不耐久的弊病。

C.当用螺杆作吊筋时,螺母处未加垫板,搁栅上的吊筋孔径又较大,受力后螺帽吃入搁栅内,造成吊顶局部下沉,或因螺帽长度不足,不能用螺帽固定,实际加大吊筋间距,受力后变形也加大。

5)吊顶搁栅接头装订不平或接出硬弯,直接影响吊顶的平整。

(2)防治措施

1)吊顶应选用比较干燥的松木、杉木等软质木材,并防止受潮或烈日暴晒;不宜用桦木、色木及柞木等硬质木材。

2)吊顶搁栅装钉前,应按设计标高在四周墙壁上弹线找平;装钉时,四周以平线为准,中间按平线起拱,起拱高度应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均应吊匀。

3)搁栅及吊顶搁栅的间距、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料应顺直,如有硬弯,应在硬弯处锯断,调直后再用双面夹板连接牢固;木料在两吊点间如稍有弯度,变度应向上。

4)各受力节点必须装钉严密、牢固,符合质量要求,其措施有:

A.吊杆和接头夹板必须选用优质软材制作,钉子的长度、直径、间距要适宜,既能满足强度要求,装钉时又不能劈裂。

B.吊杆应刻半燕尾榫,交错地钉固在吊顶搁栅的两侧,以提高其稳定性;吊杆与搁栅必须钉牢,钉长宜为吊杆厚的2-2.5倍,吊杆端头应高出搁栅上皮40mm,以防装钉时劈裂。

C.如用吊筋固定搁栅,其吊筋位置和长度必须埋设准确,吊筋螺母处必须设置垫板。

如木料有弯与垫板接触不严,可利用撑木、木楔靠严,以防吊顶变形。

必要时应在上、下两面均匀设置垫板,用双螺母紧固。

D.吊顶搁栅接头的下表面必须装钉顺直、平整,其接头要错开,以加强整体性;板条抹灰吊顶,其板条接头必须分段错槎钉在吊顶搁栅上,每段错槎宽度不宜超过500mm,以加强吊顶搁栅的整体刚度。

E.在墙体砌筑时,应按吊顶标同沿墙牢固地预埋木砖,间距1m,以固定墙周边的吊顶搁栅,或在墙上留洞,把吊顶搁栅固定在墙内。

F.吊顶内应设置通风窗,使木骨架处于干燥环境中;室内抹灰时,应将吊顶入孔封严,待墙面干后,再将入孔打开通风,使吊顶保持干燥环境。

G.如吊顶搁栅拱度不匀,局部超差较大,可利用吊杆或吊筋螺栓把拱度调匀。

H.如吊筋未加垫板,应及时安设垫板,并把吊顶搁栅的拱度调匀;如吊筋太短,可用电焊将螺栓加长,并重新安好垫板、螺母,再把吊顶搁栅拱度调匀。

I.凡吊杆被钉劈裂而节点松动处,必须将劈裂的吊杆换掉重钉;吊顶搁栅接头有硬弯的,应将夹板起掉,调直后再钉牢。

2.铝合金龙骨不顺直、吊顶不对称

铝合金主龙骨、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吊顶造型不对称、罩面板布局不合理。

3.主龙骨、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

(1)原因分析

1)主龙骨、次龙骨受扭折,虽经修整,仍不平直。

2)挂沿线或镀锌铁丝的射钉位置不正确,拉牵力不均匀。

3)未拉通线全面调整主龙骨、次龙骨的高低位置。

4)四周墙面的水平线应测量正确,中间按平线起拱度1/200~1/300。

4.吊顶造型不对称、罩面板布局不合理

(1)原因分析

1)未在房间四周拉十字中心线。

2)未按设计要求布置主龙骨和次龙骨。

3)铺安罩面板流向不正确。

(2)防治措施

1)按吊顶设计标高,在房间四周的水平线位置拉十字中心线。

2)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主龙骨和次龙骨。

3)中间部分先铺整块罩面板,余量应平均发配在四周最外边的一志块,便于调整。

5.纤维板或胶合板吊顶面层变形

纤维板和胶合析吊顶装钉后,部分板块逐渐产生凹凸变形现象。

(1)原因分析

1)纤维板或胶合板,在使用中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特别是纤维板不是均质材料,各部分吸湿程度差异大,故易产生凹凸变形,装钉板块时,板块接头未留空隙,吸湿膨胀后,没有仲胀余地,会使变形程度更为严重。

2)板块较大,装钉时没能使板块与吊顶搁栅全部贴紧,又从四角或四周向中心排钉装钉,板块内储存有应力,致使板块凹凸变形。

3)吊顶搁栅分格过大,板块易产生挠度变形。

(2)防治措施

1)宜选用优质板材,以保证吊顶质量,胶合板宜选用五层上的椴木胶合板;纤维板宜选用硬质纤维板。

为尽可能防止板块凹凸变形,装钉前应采取如下措施:

A.为使纤维板的含水率与大气中的相对含水率相平衡或接近,减少纤维板吸湿而引起的凹凸变形,对纤维板宜进行浸水湿处理。

具体作法是:

将纤维板宜进行浸水湿处理。

具体作法是:

将纤维板放在水池中浸泡15min~20min,一般硬质纤维板用冷水;掺有树脂胶的纤维板要用40℃左右的热水。

板从水中取出后毛面向上,堆放在一起,约24H打开垛,使整个板面处在室温℃以上的大气中,与大气温度平衡,一般放置5d-7d后就可使用。

B.经过浸水湿处理的纤维板,四边易产生毛口。

所以,用于装钉纤维板明拼缝吊顶或钻孔纤维板吊顶,宜将加工后的小板块,两面均涂刷一遍猪血来代潜浸水,约经24H干燥后再涂刷一遍油漆,干后在室内平放成垛保管待用。

C.胶合板不得浸水和受潮,装钉前两面均涂刷一遍油漆,以提高抵抗吸湿变形的能力。

2)轻质板块宜用小齿锯截成小块装钉。

装钉时必须由中间向两端排钉,以避免板块内产生应力而凹凸变形。

板块拼头拼缝必留3mm~6mm的间隙,以减轻板块膨胀时间变形程度。

3)用纤维板、胶合板吊顶时,其吊顶搁栅的分格间距不宜超过450mm,否则,中间应加一根25mm×40mm的小搁栅,以防板块中间下挠。

4)合理安排工序。

如室内湿度较大,宜先装钉吊顶木龙骨,然后进行室内抹灰,待抹灰干燥后再装钉吊顶面层。

但施工时应注意周边的吊顶搁栅应离开墙面20mm~30mm(即抹灰层厚度),以便在墙面抹灰后装钉吊顶面板及压条。

5)若有个别板块变形过大时,可由入孔进入吊顶内,补加一根25mm×40mm的小搁栅,然后在下面将板块钉平。

6.纤维板或胶合板吊顶中拼缝装钉不直、分格不均匀

轻质板材吊顶中,同一直线上的分格木压条或板块明拼缝,其边棱不在一条直线上,有错牙、弯曲等现象;纵横木压条或木板明拼缝分格不均匀不方正。

(1)原因分析

1)搁栅安装时,拉线找直归方控制不严;搁栅间距分得不均匀,且与板块尺寸不相符合等。

2)未按先弹线后安装板块或木压条的顺序操作。

3)明拼缝板块吊顶,板块裁截得不方正,或尺寸不准确等。

(2)防治措施

1)按搁栅弹线计算出版拼缝间距或压条分格间距,准确确定搁栅位置(注意扣除墙面抹灰层厚度),保证分格均匀,安装搁栅时,按位置拉线找直,归方、固定、顶面起拱及平整。

2)板材应按分格尺寸裁截成板块。

板块尺寸按吊顶搁栅间距,减去明拼缝宽度(8mm~10mm)。

板块要方正,不得有棱角,板边挺直光滑。

3)板块装钉前,应在每条纵横搁栅上按所分位置弹出拼缝中心线及边线,然后沿弹线装钉板块,发生超线及时修整。

4)应选用软质材制木压条,并按规格加工(市购应严把质量关),表面应刨平整光滑。

装钉时,先在板块上拉线,弹出压条分格线后,沿线装钉压条,接头缝应严密。

5)发生上述质量问题时,可分别按产生原因进行返工修整。

7.罩面板大面积不平整、挠度明显

(1)原因分析

1)由于未弹线,导致吊杆间距偏大,或吊杆间距忽大忽小等,吊顶构造不符合要求。

2)龙骨与墙面间距偏大,致使吊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挠度暴露为明显。

3)次龙骨间距偏大,也会导致挠度暴露明显。

4)采用螺钉固定时,螺钉与石膏板边的距离大小不均匀。

5)次龙骨铺设方向不妥,不是与板长边垂直,而是顺着罩面板长边铺设,不利于螺钉排列。

(2)防治措施

1)按规定在楼板底面弹吊杆的位置线,按罩面板规格尺寸确定吊杆间距。

2)从稳定方面考虑,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0mm。

如选用大块板材间距以不大于500mm为宜。

3)在使用纸面石膏板时,自攻螺钉与板边或板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也不宜大小16mm,因为受到龙骨断面所限制。

板中间螺钉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4)铺设大块板材时,;应使板的长边垂直于次龙骨方向,以利于螺钉排列。

8.吸音板吊顶孔距排列不均

无论什么材质板材,凡带孔吸音板拼装后,孔距不等,孔眼横、竖、斜看时,不成直线,或有弯曲及错位现象。

(1)原因分析

1)没有预先按设计要求制作标准板块样板;或虽有标准样板,但因板块及孔位的加工精度不高,偏差较大,致使孔距排列不均。

2)装钉板块时,如板块拼缝不直,分格不均匀,不方正,均可造成孔距不匀,排列错位。

(2)防治措施

1)为确保孔距排列规整,板块应装匣钻孔,即将吸音板按计划尺寸分成板块,板边应刨直、刨光,装入铁匣内,每次放12块-15块。

用5mm厚的钢板做成样板,放在被钻板块上面,用夹具夹紧。

钻孔时,钻头必须垂直于板面。

第一匣板块钻孔后,应在吊顶搁栅上试拼,无误后再继续加工。

但也可在市场上采购符合标准的吸音板。

2)装钉板块前,应先检查龙骨位置是否准确,纵横顺直、分格方正;明拼缝时,板块尺寸等于吊顶搁栅间距尺寸减去明拼缝宽度8mm~10mm。

3)检查板块是否方正。

4)吸音板吊顶孔距排列不匀,不易修理,应一次装钉合格。

9.铝合金板吊顶不平

(1)原因分析

1)水平线控制不好,是吊顶不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是放线时控制不好,不准;二是龙骨未调平,安装施工时又控制不好。

2)安装铝合金板的方法不妥,也是造成吊顶不平的原因,严重时还会产生波浪形状。

如龙骨未调平先安装板条,后进行调平,使板条受力不均而产生波浪形状。

3)轻质板条吊顶,在龙骨上直接悬吊重物,承受不住而发生局部变形,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龙骨兼卡具这种吊顶形式。

4)吊杆不牢,引起局部下沉。

因吊杆本身固定不妥,自行松动或脱落;或吊杆不直,受力后拉直变长。

5)板条自身变形,未加矫正而安装,产生吊顶不平。

此种现象多发生在长板条类型上。

板条变形,常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的堆压变形,严重者象蛇一样。

(2)防治措施

1)对于吊顶四周的标高线,应准确地弹到墙上,其误差不能大于±5mm。

如果跨度较大,还应在中间适当位置加设控制点。

在一个断面内应拉通线控制,线要拉直,不能下沉。

2)待龙骨调直调平后方能安装板条,这是施工中既合理又重要的一道工序,反之,平整度难于控制,特别是当板较薄时,风度差,受到不均匀的外力,那怕是很小的力,极易产生变形。

一旦变形又较难于在吊顶面上调整,只能取下调整。

3)应同设备配合考虑。

不能直接悬吊的设备,应另设吊杆,直接与结构顶板固定。

4)如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吊杆,应做好隐检记录,如膨胀螺栓埋入深度,间距等。

关键部位还要做膨胀螺栓的抗拔试验。

5)安装前要先检查板条平、直情况、发现不符合标准者,应进行调整。

10.接缝明显

(1)原因分析

板条接长部位的接缝明显。

表现在:

一是接缝处接口露白茬,宏观上看,很明显;二是接缝不平,在接缝处产生错台。

(2)防治措施

1)做好下料工作。

板条切割时,除了控制好切割的角度外,对切口部位再用锉刀将其修平,将毛边及不妥处修整好。

2)用相同色彩的胶粘剂(可用硅胶)对接口部位进行修补。

用胶的目的,一者可使接缝密合,二者也可对切口白边进长遮掩。

11.吊顶与设备衔接不妥

(1)原因分析

1)设备工程与装饰工种配合欠妥,导致施工安装后衔接不好。

2)确定施工方案时,施工顺序不合理。

(2)防治措施

1)如果孔洞较大,其孔洞位置庆先由设备工种确定准确,吊顶在其部位断开。

也可先安装设备,然后再吊顶封口。

比如回风口等较大孔洞,一般均是先将回风篦子固定,这样做即保证位置准确,也易收口。

2)对于小面积孔洞,易在顶部开洞,这样不仅使吊顶施工顺利,同时也能保证孔洞位置准确。

如吊顶的嵌入式灯口,一般就采用此法。

开洞时先拉通长中心线,位置确定后,再用往复锯开洞。

3)大开洞处的吊杆、龙骨应特殊处理,洞周围要加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