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79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x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

详细记录输液外渗发生的时间,所输药物的性状,评估血管条件,外渗范围、症状、后果及患者情绪。

结果

5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外渗范围大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损伤降低到最小。

结论

通过分析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

原因分析

防护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输液外渗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给患者造成痛苦并影响患者情绪。

局部组织坏死后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其经济负担。

 

1

临床资料

 

2002年2月~2011年2月共发生输液外渗59例:

男20例,女39例;年龄18~87岁;外渗皮丘1~2cm13例,大于2cm46例;血管原因12例,穿刺技术47例;无后遗症56例,血管闭锁2例,缺血坏死1例。

 

2

输液外渗发生时间

 

输液时外渗:

穿刺见回血放开调节器即发现外渗;固定好针头后发现排液不畅,针尖部局部皮肤有小皮丘,直径在1~2cm。

 

输液后外渗:

输液完毕后液体顺利进行一段时间,直径大于2cm。

 

3

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

 

穿刺技术不过关:

 

操作前对血管条件评估欠准确,致使针尖斜面在血管内外各半;或穿透血管,一次穿刺在血管壁上留有两处针眼,在松开调节器便发生,见于输液时。

 

未能掌握血管特点,穿刺难度大的血管,进针手法、角度技术、进针长度掌握不熟练,进针后在皮下反复进退刺破血管造成渗漏。

 

患者活动情况

 

不自主活动造成针头不稳定,移位,针尖刺破血管壁。

 

多组液体输液过程长,患者大小便或进餐时,针尖位置随患者活动引起角度改变,刺破血管造成外渗。

 

血管因素:

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况,病理原因造成缺血缺氧;微生物感染和理化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使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引起外渗[1]。

 

药物因素:

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本身的毒性作用都能刺激血管,造成损伤。

动物实验显示[2],静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液体的输入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机械刺激等[3]。

 

4

输液外渗对肌体的损伤及情绪影响

 

血管损伤,动物实验发现,液体血管壁露出,致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窄堵塞[4]。

 

局部组织损伤[5]。

  

 

单纯肿胀型:

组织肿胀、酸麻、胀、痛。

 

皮肤水泡型血管内膜损伤,管腔缩小或堵塞,继而静脉淋巴回流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表、真皮之间薄弱处集聚,形成张力性水泡。

皮肤坏死型,炎症介质和药物毒性作用致组织坏死,甚至瘢痕挛缩,功能障碍。

 

59例患者全部情绪紧张。

 

5

防护对策

 

输液时发生外渗,皮丘在1~2cm,即可关闭调节器,压迫皮丘20~30秒,重扎止血带,将针退后少许,沿血管走行,向前移行,见回血后挤压输液管,回血较前猛烈,原皮丘处不再鼓起,妥善固定,安慰患者。

否则更换血管重新穿刺。

 

穿刺不当引起的机械型损伤,准确评估血管条件,在不影响输液速度时,尽量选择血管弹性好、小号针头进行穿刺,练熟练精穿刺基本功,做到一针见血,按照末梢逐渐上移的原则,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保护血管。

 

妥善固定,避免移位,除常规固定外,在针尖部位皮肤处贴一条布胶布给以力的支撑,对烦躁或输液组数多的患者,配置夹板加强固定,必要时与医生联系,给镇静药。

有时翻转针柄,可避免针尖刺破血管[6],对合作者解释活动容易造成输液外渗的发生,并告知其注意制动输液肢体。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血管,适当调节室温,为穿刺部位保暖,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和破坏,防止外渗发生[7],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大静脉穿刺,使药物停留在血管的时间短,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开通和冲洗静脉管路,拔针时先关调节器,见少许回血后再拔出[8]。

 

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针头不锐利,输液时不易刺破血管壁,也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输液外渗皮丘大于2cm,应针对不同情况给予药物护理;湿热护理。

化疗药物不慎外渗后,立即冷敷,并报告医生进行封闭处理。

应用六神丸湿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患者,有满意疗效。

方法:

据外渗面积的大小将六神丸20-50粒捣碎,加1ml生理盐水,调匀后涂搽外渗处,用保鲜膜覆盖,8小时更换,湿敷一次,患者外渗疼痛明显缓解,肉眼观察肿胀消失,皮肤颜色变淡,为显效;湿敷2-3次出现上述现象为有效。

目前碘伏外涂;酒精、地塞米松、三莨菪碱、硫酸镁等药物湿敷可减轻肿痛。

相关报道[9],单纯肿胀型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或三莨菪碱湿敷,以及水泡型淤血坏死型采用上述药物湿敷并加以碘伏涂抹均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姚玉娟,李栢.新鲜芦荟汁外涂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现代护理,2005,:

827-829.

[2]吕小芳,刘燕平.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组织学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5-7.

[3]何玉霞.硫酸镁甘油糊外敷治疗甘露醇严重外渗2例报告.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

71.

[4]杨玲,吴艳林.碘伏联合硫酸镁治疗置管后静脉炎疗效观察.护理学杂志,2004,:

59.

[5]张秀英.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

57-58.

[6]汤颖.翻转针柄法应用于输液不畅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学杂志,2006,12:

43.

[7]张燕,庞跟娣.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

1264-1265.

  

[8]曹燕竹.老年肺结核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疾病监测与控制,2007,1:

436-437.

[9]杨春,邓有芳.静脉化疗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6,:

798-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