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693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

一,考纲知识点解读

(1)了解地球形状和大小,记住地球平均半径;了解地轴,赤道和两极,知道地轴的倾斜方向,记住赤道周长。

(2)理解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维度,明确经纬线的特点和意义,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3)掌握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的应用,以及常规图例;学会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网来判断方向,特别是根据两点之间的劣弧来判断东西方位;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范围与详略的关系。

(4)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学会阅读等高(深)线地形图,掌握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善于根据剖面图分析地势变化特点。

二,知识明细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微鼓的球体(椭球体)

(2)地球常见数据

极半径

赤道半径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6357KM

6378KM

6371KM

4万KM

(3)经线和纬线(纬线N北纬,S南纬)

形状

除极点外,每条纬线自成圆圈,且圆心都在地轴上。

长度

纬线圈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赤道上纬度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相同维度纬线圈长度想等。

方向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关系

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相交。

间距

在赤道上相差一度为111KM。

其余地方若纬度为β则每隔一个经度纬线长度为111*COSβ

分布规律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向南越大。

方向判断

北纬数增大(或减小)的方向是北(或南),南纬数减小(或增大)的是北(或南)

纬线指的是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圆圈也叫纬线圈

(经线E东经W西经)

形状

半圆型,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大圆)

长度

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

关系

所有的纬线都连接南北两极。

间距

同一条经线上,经度差为1的水平距离为111KM

分布规律

东经度数越向东越越大,西经度度数越向西越大

方向判断

东经数增大(或减小)的是东(或西),西经数减小(或增大)的是方向是东(或西)

经线指的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

重要经纬线:

(1)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规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20°W与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二十度线以西一百六十度以东为西半球;二十度线以东一百六十度以西东半球。

(2)纬线:

0°纬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23°26′是回归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63°34′是极圈也是寒带温带的分界线。

经纬线应用

(3)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地区:

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的,从南极点看是顺时针旋转的。

记忆口诀北逆南顺

(4)运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劣弧定向法。

(5)关于最短航线的问题:

两地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段(以下3点为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或者说在一个大圆上)

〈1〉同在北半球时,最短航程必然先经过北极点,其航行的方向一定是先向北,过北极点然后向南。

〈2〉同在南半球时,最短航程必然先过南极点,其航行的方向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然后向北。

〈3〉若两点位于不同的半球则需要考虑经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为劣弧,然后确定走向。

若两点之间经度和不等于180°,则经过两地的大○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则最短航程不经过极点。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地图的使用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的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所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手法:

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

(4)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方向:

(1)遇到没有指向标且没有经纬网的地图判断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按指向标确定方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照经纬网来判定方向。

具体方法见第二页表格方向判断。

图例注记:

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海拔: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叫海拔或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所成的线叫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1)若干条等高线交汇的地方为陡崖。

(2)在同一个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表坡度越小。

当等高线数值由中心向外递减时,表示的是山顶,当数值从中心向外递增,则表示的是盆地。

(3)两个山顶之间低地,形似马鞍称为鞍部。

(4)相对高度的计算:

H相=H甲-H乙

(5)两地气温差的计算:

已知两地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每100米)

(6)等高线的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地球的公转与自传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

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

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

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

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

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的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

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

,时间相差1小时,每1?

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

-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

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章大气

一: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

17-18千米,中纬:

10-12千米,高纬:

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

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热力原因:

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降。

三: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

风向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西北风

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湿度下降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湿度上升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7月

1月

海洋性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

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

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温带气候

最热月5℃左右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

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

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

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1):

各纬度线附近的城市和其他地理区

北纬90度:

北极

  北纬80度:

  北纬70度:

摩尔曼斯克

  北纬60度:

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圣彼得堡

  北纬50度:

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布拉格、克拉科夫、基辅、温哥华、莫斯科

  北纬40度:

马德里、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喀什、北京、盐湖城、丹佛、华盛顿、纽约、东京、汉城

  北纬30度:

开罗、苏伊士运河、科威特城、新德里、珠穆朗玛峰、拉萨、三江并流、重庆、长江三峡、武汉、杭州、休斯敦、新奥尔良

  北纬20度:

香港、台湾、撒哈拉沙漠、吉达、孟买、彬马那、海口、火奴鲁鲁、墨西哥城

  北纬10度:

墨西哥城、科纳克里、亚的斯亚贝巴、胡志明市、宿务、圣荷西、巴拿马城、巴拿马运河、加拉加斯

  赤道:

圣多美、利伯维尔、坎帕拉、新加坡、基多

  南纬10度:

罗安达、帝力、莫尔兹比港、利马、累西腓

  南纬20度:

塔那那利佛、苏瓦、苏克雷

  南纬30度:

悉尼、开普敦、布隆方丹、德班、布里斯班、复活节岛、圣地亚哥

  南纬40度:

惠灵顿

  南纬50度:

麦哲伦海峡

  南纬60度:

  南纬70度:

  南纬80度:

  南纬90度:

南极、阿蒙森-斯科特站

南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TropicofCancer),即北纬23°26′(标准为23°26′28"44)纬线。

这是太阳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

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墨西哥,美国。

本国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有,分别是台湾嘉义、台湾花莲、广东封开、广东从化、汕头、广西桂平

南回归线(TropicofCapricorn),即南纬23°26′(23°26′28"44)纬线。

这是太阳直射在地球上最南的界线。

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有:

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2)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

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②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③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⑥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附(3)各大重要城市经纬度

国  家    城  市    经  度    纬  度    时 区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东经26:

06   北纬44:

26   +2

保加利亚    索非亚      东经23:

19   北纬42:

41   +2

希  腊    雅  典     东经23:

43   北纬37:

58   +2

希  腊    斯巴达      东经22:

25   北纬37:

05   +2

马  其顿     斯科普里     东经21:

28   北纬42:

00   +2

波  兰    华  沙     东经21:

00   北纬52:

15   +1

南斯拉夫    贝尔格莱德    东经20:

30   北纬44:

50   +1

阿尔巴尼亚   地   拉   那      东经19:

50   北纬41:

20   +1

匈牙利     布达佩 斯    东经19:

05   北纬47:

30   +1

斯洛伐克    布拉迪斯拉发   东经17:

10   北纬48:

10   +1

捷  克    布拉格      东经14:

26   北纬50:

05   +1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东经15:

58   北纬45:

48   +1

斯洛文尼亚   卢布尔雅那    东经14:

31   北纬46:

03   +1

马尔他     瓦莱塔      东经14:

31   北纬35:

54   +1

奥地利     维也纳      东经16:

20   北纬48:

13   +1

德  国    柏  林     东经13:

25   北纬52:

30   +1

德  国    莱比锡      东经12:

20   北纬51:

19   +1

德  国    波茨坦      东经12:

08   北纬50:

30   +1

德  国    慕尼黑      东经11:

34   北纬48:

08   +1

德  国    汉  堡     东经9:

59   北纬53:

33   +1

德  国    汉诺威      东经9:

44   北纬52:

24   +1

德  国    海德堡      东经8:

43   北纬49:

25   +1

丹  麦    哥本哈根     东经12:

35   北纬55:

40   +1

挪  威    奥斯陆      东经10:

45   北纬59:

56   +1

瑞  典    斯德哥尔摩    东经18:

03   北纬59:

20   +1

瑞  典    哥德堡      东经11:

58   北纬57:

45   +1

芬  兰    赫尔辛基     东经24:

58   北纬60:

10   +2

瑞  士    日内瓦      东经6:

09   北纬46:

12   +1

荷  兰    阿姆斯特丹    东经4:

54   北纬52:

22   +1

比利时     布鲁塞尔     东经4:

20   北纬50:

50   +1

卢森堡     卢森堡      东经6:

09   北纬49:

36   +1

英  国    伦  敦     东经0:

10   北纬51:

30   O

英  国    伯明罕      东经1:

50   北纬52:

30   O

英  国    剑  桥     东经0:

08   北纬52:

13   O

英  国    爱丁堡      东经3:

13   北纬55:

57   O

英  国    利物浦      东经2:

55   北纬53:

25   O

英  国    曼彻斯特     东经2:

15   北纬53:

30   O

英  国    南安普敦     东经1:

25   北纬50: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