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611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件www.5y

    17、《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

  2、你看见了什么?

  荷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歌咏所描画,看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你不由得想起了哪些诗句?

  如今儿子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虽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心里对儿子的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呼唤,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对儿子说什么?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

  (5)小结:

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

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

  (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

  三.检测反馈

  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总结:

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

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

您真了不起!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

  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2.为什么他不怕?

(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想象补白

  

(1)就在父亲进行着漫长而艰苦的挖掘的同时,儿子和伙伴们在黑暗的废墟下进行着漫长的等待。

在等待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阿曼达又是怎样做的呢?

  

(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

可惜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

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

可以学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

  (3)生交流练笔内容。

  (4)小结:

  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

这位儿子真了不起!

  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

  .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

  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

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

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

  三.检测反馈

  .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

  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

  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

  父亲不在乎那38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为他知道,此刻,他儿子一定跟他一样,在默念着那句话,那就是____

  四.板书设计

  9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决不放弃

  爱

  乐观善良

  了不起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立足语文,紧扣文本,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这样课堂上就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

  2、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认识“憔、悴、愚”等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

  语。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

  【教学重点】从母亲简单的呼唤、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身

  在福中要知福”。

  【教具】

  .多媒体

  2.搜集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趣寻读

  、出示(摇篮、学走路),激发学生对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的回忆,寻入新课。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生字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互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朗读课文。

  讨论:

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总的感受是怎样的?

画出有关句子仔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细读课文,读出感悟母亲的呼唤。

  

(1)“我”从母亲的呼唤中了解到母亲的爱和关怀,这主要体现在哪几件事情上?

默读课文第1至第5自然段。

  

(2)三件事中哪件事令你最感动?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自主学习。

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4)自选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通读课文,想想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进一步体会“我”对母亲的那种深深地眷念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谈谈读了课文你想到什么,对大家说说自己听到妈妈呼唤时的甜蜜体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巩固生字

  三、检测反馈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母亲的爱。

  2.展示搜集对母爱赞美的名言、诗句,相互交流。

  四、板书设计

  20母亲的呼唤

  甜蜜体验

  母爱

  亲情

  关怀

  教学反思

  《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通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的亲情,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旨在教育学生体会母爱,感恩母爱。

课文通过三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受和甜蜜体验。

在教学中,我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整节课。

把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制成精美,让学生得到快乐的视觉享受和甜蜜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导入新课。

在教学三件具体事例时,我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学习的自主权,打破教学常规和顺序。

  

  《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

  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练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疑问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

  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教学难点】“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者视频录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提纲

  .

  第一题“和”“与”起到什么作用?

  2.

  找出第二题不属于同一类的词。

练习给第三题加标点。

  3.

  思考《别董大》的作者和每句诗的意思,背诵最后名句。

  二.

  展示交流

  

(一)激趣导入

  .

  同学们,结束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练习,今天我们又要结伴去百花园畅游一番了,你们做好出发的准备了吗?

  2.

  过渡: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语言可谓是博大精深,深入进去,便能感受到它的妙趣无穷!

  

(二)学习“语海畅游”

  .

  词语真有趣

  A出示山和水,太阳和月亮,鼓励和指导,《水浒传》和《西游记》。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题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然后小组交流。

  小组出代表读,并正音。

  学生谈谈发现:

四组词语中都用了“和”,“和”能够起到连接的作用。

  齐读第一题词语。

  B出示“父与子、老人与海、长江与黄河、优点与缺点”

  

(1)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题

  

(2)通过对两组词语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和”及“与”作用是连接前后两个词语,前后两个词语无轻重、主次之分,我们把它们叫做连词。

  (3)你们能试着用“和”及“与”说几个主要词语吗?

  (4)齐读两组词语。

  2.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站错了队,把它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1)导入:

刚刚我们轻松地感受了汉字的乐趣,现在啊,我们要组成一个纠错小队到汉字王国去。

因为那里有一些成员站错了队伍,自己都不知道,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出示书第二题

  A.老师提出要求:

纠错小队员们注意了,我们不仅要指出谁站错了,还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错了。

  B.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c.分组汇报

  第一组:

学生

  因为“学生是一个人的身份,而“儿童、老人、青年”是按人的年龄分的类。

  第二组:

少年

  因为“农民、商人、演员”是按人的工作分的类

  第三组:

电视

  因为“话剧、京剧、芭蕾舞”是按艺术形式分的类。

  第四组:

电影

  因为“电冰箱、电风扇、微波炉”都是电器。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标点符号啊?

  

(2)今天,我要再一次考验一下大家能否准确地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敢于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出示课本101页第二题)小组讨论

  教师提示: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引号的通常用方法是引用别人说的话,还有个特别的用法,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出;书名号用于标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三)学习“积少成多”

  .导入:

结束了“语海”的一番畅游畅游之后,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我国唐诗的魅力吧!

  2.出示古诗《别董大》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自读自悟

  (3)集体品读交流

  (4)感悟再诵,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一)预习提纲

  .读102页《心灵创可贴》,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本文写了什么事?

  2.“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二)交流展示

  .导入:

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伟大而真挚的情感——爱,在今天的阅读平台中,爱仍在继续。

  2.板书题目、质疑。

  (出示)

  心灵受伤了,能贴创可贴吗?

  “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

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