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06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全集.docx

中医外科学全集

1、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斑:

是疾病中皮肤上出现红或暗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下,摸不应手的色斑。

有阳斑、阴斑之分。

阳斑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阴斑多由气血亏虚所致。

3、疹:

疹为红色,形如粟粒,高出皮肤,摸之碍手的一种皮肤症状。

4、癃闭:

指小便不畅,其中点滴而出为癃,若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一般统称癃闭。

5、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6、郑声:

是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心气大伤之征。

7、谵语:

是指神识不清,语无论次,声高有力的一种临床表现。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14、芒刺:

是指舌面上的软刺、红点,(即菌状乳头充血、肿胀、增生的一种现象)。

其形高起如刺,摸之棘手。

为里热炽盛的表现。

8、(舌)老嫩:

老是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主实证;嫩是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

9、腻苔:

指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的舌苔。

10、腐苔:

指苔质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的一种舌苔。

11、滑苔:

指舌苔表面有过多水分,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的一种舌象。

12、喘证:

是批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一种现象。

13、哮证:

是呼吸喘促而兼见喉间有痰鸣声的一种现象。

14、阳黄:

是指面目一身俱黄,其色黄而鲜明,如橘子之色者,为湿热熏蒸所致。

15、阴黄:

指面目一身俱黄,其色黄而晦暗,如烟熏状者,为寒湿郁阻所致。

16、痈:

指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灼热疼痛的一种疮疡疾患,属阳证。

17、疽:

指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少痛的一类疮疡疾患,属阴证。

18、白:

指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如粟,故称白。

多由湿郁汗出不彻所致。

19、臌胀:

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臌胀,有水臌、气臌之分。

20、乳蛾:

咽部红肿疼痛,两侧肿物形如乳头,状如蚕蛾,故名乳蛾,多由肺胃热毒所致。

21、丹毒:

皮肤变红,如染脂涂丹之状,称为丹毒。

22、壮热:

即病人身发高热,持续不退的现象。

23、潮热:

即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盛,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时者。

24、寒热往来:

指病人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一种现象。

25、自汗:

指病人是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种现象,属阳虚。

26、盗汗:

指病人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常兼有潮热现象,属阴虚。

27、金破不鸣:

入病音哑失音,多属虚证,常见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

28、金实不鸣:

新病音哑失音,属实证,多见外感风寒或风热,痰浊阻滞,以致肺气不宣而失音。

29、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外,多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或本病未愈,又加标病;如本有内伤,又加新感,或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之类。

30、表邪入里:

凡病表证,表邪不解,内传入里,称为表邪入里。

多因机体抗邪能力降低,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治失治等因素所致。

如原病表证,本有恶寒发热。

若恶寒消失,不恶寒反恶热,并见口渴、舌红苔黄,便是表邪入里的证候。

表邪入里,表示病势加重。

31、里邪出表:

里邪出表是指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

这是由于治疗和护理得当,机体抵抗力增强的结果,如内热烦躁,咳嗽胸闷,继而发热汗出,或斑疹,白外透,这是病邪由里达表的证候。

说明邪有去路,病势减轻。

32、半表半里: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达于表,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

其表现是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33、热深厥亦深:

热厥证的一种现象,温热病若高热不退,出现四肢厥冷,这是因为里热炽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于四肢所致。

热为疾病的本质,四肢厥冷为疾病的假象,若邪热越深伏,四肢厥冷的程度更严重,这就叫热深厥亦深。

34、至虚有盛候:

即真虚假实。

指疾病的本质属于虚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实的现象,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而出现腹胀满,却时有缓解,不似实证腹满而不减;腹虽痛但喜按;脉虽弦,但无力。

出现这类似实的症状的原因并不是实邪,而是机体虚弱的结果,属假实,至虚有盛候系指此而言,治疗仍应用补法。

35、大实有赢状:

即真实假虚。

指疾病本质属实证,但又出现一些类似虚的现象。

如热结胃肠之实证却见神情默默,脉沉迟或迟细等症脉,但神情虽默默,语出则声高气粗,脉虽沉迟细,但按之有力,故出现类似虚的原因并不是病体虚弱,而是实邪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之故。

因此称这些脉症为假虚,大实有羸状系指此而言,治疗时仍应攻邪。

36、心悸:

在安静的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

37、怔忡:

较心悸严重,指安静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剧烈。

38、神识痴呆:

主要表现功能障碍,如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等减退,行为幼稚,动作迟钝等。

39、痰火扰心:

由痰火内盛,扰乱心神引起,表现为神志异常、实热、痰浊等症状和体征。

40、中气下陷:

中气指脾气。

由于脾气亏损,失去正常的升举功能,反而下陷,使组织驰缓不收,表现为脾气虚和内脏下垂等病证。

41、脾不统血:

脾气虚损,不足以统摄血液,表现为脾气虚和出血的病证。

42、肝气郁结:

由于情志不遂等原因,肝失去正常的疏泄功能,致气机郁滞内结于肝,表现肝经气滞、生痰、血瘀等证候。

43、肝阳上亢:

由肾水不能滋养肝阴,或肝阴本身不足,则阴不潜阳,表现肝阳偏亢的证候。

44、肝风内动:

由肝阳偏亢、热极、阴亏、血虚等而致肝的功能失常,表现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动摇”为特点,称为肝风,或“肝风内动”19、肾气不固:

由肾气亏损,肾的藏精、固摄功能失常,表现排尿、排精、怀胎异常等方面的病证。

45、心肾不交:

心肾的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功能失常,表现肾阴不足及心火亢盛的病证。

46、膀胱湿热:

湿热蕴结于膀胱,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表现湿热、尿频、急、涩、痛及尿血、尿砂石等病证。

问答题选答

1、何谓八纲辨证?

为什么说八纲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答:

八纲辨证是指通过四诊取得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类证候称之。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深浅,可分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

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测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它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故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3、何谓寒证、热证?

各自临床表现如何?

答: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有:

恶寒喜暖,面色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有:

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4、试述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答:

鉴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出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观察,故要以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凉温,二便,舌象等方面为鉴别要点。

一般来说,恶寒,面白,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脉迟或紧的为寒证;恶热,面红目赤,口渴冷饮,溺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的为热证。

5、何谓实证、虚证?

各自临床表现如何?

答: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其临床表现有: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或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干结,或下痢,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苔厚腻,脉实有力。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其临床表现有: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无力,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6、试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答:

辨别虚证与实证,主要是观察病者形体盛衰,精神的好坏,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喜按或拒按,以及舌象、脉象等方面。

若病人形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振,气弱懒言,声低息微,痛处喜按,舌淡嫩,脉虚者属虚证;若形体壮实,精神亢奋,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舌质苍老,脉实有力为实证。

7、何谓阴虚证、阳虚证?

其临床表现如何?

答:

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亏虚,阴不制阳所表现证候。

其临床表现是:

形体消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是:

面色恍白或黧黑。

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8、何谓亡阴证、亡阳证?

其临床表现如何?

答: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而出现阴液衰竭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

汗热,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口渴冷饮,躁妄不安。

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疾无力。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损耗而出现阳气虚脱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是: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微弱,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或神昏,脉细微欲绝。

9、试述风淫证候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答:

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善行数变,具有发病迅速,消退也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临床表现为:

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麻木,强直,痉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皮肤瘙痒。

10、试述寒淫证候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答: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易伤人阳气,阻碍气血运行。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苔薄白,脉浮紧。

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等。

11、试述暑淫证候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答:

暑性炎热升散,为病必见热象,最易耗气伤津,暑多挟湿而致暑湿为患,临床表现:

伤暑可见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口渴,气急,甚昏迷惊厥,舌绛干燥,脉濡数。

12、试述湿淫证候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答:

湿性重着,粘滞,其病变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

临床表现:

伤湿可见头胀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

冒湿可见首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脉濡弱。

湿伤关节可见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13、试述火淫证候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答:

火性燔灼迫急,耗津伤液,易动风,动血。

临床表现有:

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谵妄,衄血,吐血,斑疹。

或狂越,痈脓,舌红绛,脉洪数或细数。

23、试述七情证候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答:

七情证候分为喜伤、怒伤、忧伤、思伤、悲伤、恐伤、惊伤七种。

临床表现如下:

喜伤:

心神不安,或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怒伤:

肝气逆,甚者血苑于上而致神昏暴厥。

忧伤:

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佳。

思伤:

健忘,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

悲伤:

面色惨淡,神气不足。

恐伤:

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将捕之。

惊伤:

情绪不宁,甚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14.饮食所伤的临床表现如何?

答:

饮食伤在胃,可见胃痛,恶闻食臭,食欲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苔厚腻,脉滑有力。

饮食伤在肠,可见腹痛,泄泻。

误食毒物,可见呕吐恶心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

15、何谓气虚证?

其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是什么?

答: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气虚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16、何谓气陷证?

其临床表现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证候。

临床表现有:

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气陷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征。

17、试述气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特征?

答: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或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主要为胀闷,疼痛。

其特征是随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为“胀痛”、“窜痛”、“攻痛”等。

18、何谓气逆证?

它以何脏腑的病变为多见?

各有何临床表现?

答:

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

临床以肺、胃、肝的病变为多见。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可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可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19、何谓血虚证?

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如何?

答: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

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衍期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血虚证,以体表肌肤粘膜组织呈现淡白及全身虚弱为特征。

20、何谓血瘀证?

其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答:

血瘀证是指离经之血瘀积于体内,或血行不畅,瘀积于经脉、脏腑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病证。

其临床表现有下列特点:

(1)疼痛:

如针剌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

(2)肿块:

在体表呈青紫肿块;在腹内则坚硬按之不移,称为徵积。

(3)出血:

反复不止,色紫暗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

(4)唇舌爪甲紫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5)舌紫间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或见皮下紫斑,肤表丝状如缕,腹部青筋外露,下肢筋青胀痛,妇女经闭等。

21、试述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审证要点?

答:

血热证的临床表现有:

咳血,吐血,尿血,衄血,舌红绛,及脉弦数。

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审证要点。

22、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如何?

答:

血寒证的临床表现是:

疼痛多见于手足,肤色紫间发凉,得温痛减,喜暖恶寒,形寒肢冷,或少腹疼痛,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血块,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涩。

血寒证以手足局部疼痛,肤色紫暗为主要表现。

23、试比较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答:

两证均有胸胁剌痛拒按,舌暗或见紫斑,脉涩等血瘀的症状。

但气滞血瘀证的疼痛兼有胀闷,走窜作痛并见性情急躁,胁下痞块,经闭或痛经,舌质紫暗等。

而气虚血瘀证的疼痛以痛处不移为特点,并兼有面色淡白或暗紫,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沉等气虚的症状。

24、气不摄血与血热证如何鉴别?

答:

气不摄血证多见于慢性疾患,性质属虚,其出血色淡而质薄,舌质淡,脉细弱。

血热证多见于急性病证,性质属实,其出血色鲜红质稠,舌质红绛,脉弦数。

25、试述气血两虚,气不摄血和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

答:

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

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有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是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舌淡,脉微欲绝或浮大而数。

26、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及审证依据是什么?

答:

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可见:

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津液不足证以肌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审证依据。

27、水肿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答:

水肿分阳水与阴水。

阳水的临床有:

头面浮肿,先从眼睑开始,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肿势迅速,皮薄光亮。

常伴有恶风(寒),发热,肢节酸痛,苔薄白,脉浮紧。

或伴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数。

或伴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泛恶欲吐,苔白腻,脉沉。

阴水的临床表现:

水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恍白,神倦肢困,舌淡苔白,脉沉。

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得,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恍白或灰滞,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无力。

阳水以发病急,来势猛,先从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为辨证要点。

阴水以发病缓,来势徐,水肿先从足部开始,腰以下肿甚为辨证要点。

28、痰证有哪些临床表现?

辨证时以何作为判断依据?

答:

痰证的临床表现有:

咳喘咯痰,胸闷,脘痞不舒,纳呆恶心,呕吐痰涎,头晕目眩,神昏癫狂,喉中痰鸣;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瘰疬,痰核乳癖,喉中异物感,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等。

痰证可结合下列表现作为判断依据:

吐痰或呕吐痰涎,或神昏时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腻,脉滑等。

29、饮证以哪些脏腑的病变为主?

临床表现如何?

答:

饮证以肺、胃肠、胸胁的病变为主。

临床表现有:

咳嗽气喘,胸闷,痰液滑稀色白量多,喉中痰鸣,倚息不得平卧,甚则心悸,下肢浮肿,或脘痞腹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食欲减退。

或胸胁胀闷作痛,咳喘引痛,苔白滑,脉弦等

30、脏腑辨证中的病证按虚实可分为几类?

各包括哪些证?

意义何在?

答:

按八纲的虚实两纲可分为三类,即虚证、实证、虚实挟杂证。

虚证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

阴虚包括心阴虚、肺阴虚、大肠液亏、胃阴虚、肝阴虚、肾精不足、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肾阴虚;阳虚包括心阳虚、肠虚滑泄、脾阳虚、肾虚水泛、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心肾阳虚、脾肾阳虚;气虚包括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脾不统血、心肺气虚、肺脾气虚;血虚包括心血虚、肝血虚、心肝血虚、心脾两虚。

实证包括心火亢盛、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小肠实热、风寒束肺、痰湿阻肺、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大肠湿热、寒湿困脾、湿热蕴脾、胃热证、食滞胃脘、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热极生风、肝胆湿热、胆郁痰扰、膀胱湿热、肝火犯肺。

虚实挟杂证包括心脉痹阻、胃寒证、肝阳上亢、肝阳化风、寒滞肝脉、心肾不交、肝胃不和、肝脾不和。

上述分类中肾精不足不等于阴虚,但接近阴虚,暂附于阴虚;肾气不固既可表现肾阳虚,也可表现肾阴虚,暂归于阳虚;心脾两虚既有心血虚也有脾气虚,暂放于血虚;心脉痹阻,是本虚标实,故放在虚实挟杂。

这种分类意义在于:

由于脏腑辨证内容多,而相当多的证要记住和掌握,运用八纲的虚实两纲,便于认识、归纳和记忆,不失为掌握脏腑辨证的一个好方法;脏腑辨证共有病证57个,虚证就有28个,几乎占总数的一半,而虚证较容易归纳和记忆,因此,掌握虚证是掌握脏腑辨证的重要环节;

实证共21个,其中热证或火证有8个,湿热证有4个,两项加起来占实证一大半,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1、五脏的阴虚证如何归纳?

答:

掌握的要点有二:

一是要掌握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可称之为“共性”;二是要熟悉五脏的功能,可称之为“个性”。

阴虚证的共性是:

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这是由于阴液不足,虚火内生所致。

阴虚的共性,若加上心悸,心烦,不寐,称为心阴虚,这是由于阴液不足,使藏神的功能失常所致;阴虚的共性加上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称之为肺阴虚,这是由于虚火烧灼肺阴或使肺的脉络破损所致;阴虚共性,若加上两眼干涩,胁肋隐痛,脉弦,称之为肝阴虚,这是由于虚火灼阴,阴液不养肝窍或影响肝经所致;阴虚共性,若加上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称之为肾阴虚,这是由于肾阴不足,使肾主骨、生髓、通脑、开窍于耳的功能失常所致。

32、五脏的阳虚证如何归纳?

答:

阳虚的共性是:

面色恍白,畏冷肢凉,尿清便溏,舌质淡胖,脉迟弱。

这是由于阳气失于温运所致。

阳虚共性,若加上心悸或怔忡,胸闷,称为心阳虚,这是由于心阳不足,不藏神而心悸怔忡,或心阳不足,宗气运行无力而致胸闷;阳虚共性若加上纳少腹胀,腹痛,或水肿,称为脾阳虚,这是由于脾阳不足,使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或影响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使水湿内停,而发生水肿;阳虚共性,若加上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阳痿,称为肾阳虚,这是由于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开窍于耳,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则上述功能均受到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33、五脏的气虚证如何归纳?

答:

气虚的共性是:

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虚。

这是由元气亏损,脏腑功能减退所致。

气虚共性,若加上心悸或怔忡,胸闷,称为心气虚,这是由于心气虚使心失藏,出现心悸或怔忡,心气不足使宗气匮乏,产生胸闷不舒;气虚共性,若加上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痰清稀或声低怯,称为肺气虚,这是由于肺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出现少气不足以息,肺气不足,还可影响输布水液的功能,水停肺则为痰,肺气不足使宗气减弱,声低怯;气虚共性若加上纳差,腹胀,便溏,称为脾气虚,这是由于脾气虚,使脾的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的功能减弱,出现上述的症状。

34、五脏的血虚证如何归纳?

答:

血虚的共性是:

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眼睑、爪甲白,舌色淡白,脉弱。

这是由于血虚,血液濡养人体的功能衰减。

血虚的共性,若加上心悸或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称为心血虚,这是由于心血虚,心神失藏,出现心悸或怔忡,失眠多梦,心血不足,濡养脑髓不足,出现健忘;血虚共性,若加上视力减退或雀盲,妇女经少色淡,称为肝血虚,这是由于肝血不足,影响肝开窍于目、肝主胞宫等功能。

35、心病证表现特点和常见症状如何?

答:

心病证是心的生理功能失常,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称为心病证的表现特点。

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气足,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脉和缓有力,心气不足,血脉亏损则面白无华,脉虚或细弱;心气不足,或气来不连续,则脉跳不匀,出现促、结、代脉。

心血充盈,血能养神,表现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心血亏损,不足养神,出现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

心开窍于舌,心血充盈,舌质淡红而有津液,若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若心火上炎,表现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若心脉痹阻,血行瘀滞,表现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若痰火扰心,则舌质红,苔黄腻,神志异常。

心病常见症状:

心悸或怔忡,心烦,寐难,胸闷痛,谵语,神昏。

36、心脉痹阻临床表现内容较多,如何掌握?

答:

心脉痹阻临床表现较心症其他证内容多,但并不难掌握,教材在心脉痹阻证下有个附表,所述常见症状如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为本证特点,应牢记。

按其病因分为瘀血内阻、痰浊停滞、阴寒凝聚、气机阻滞四型,只要我们了解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的含义,加进本证特点中,就是该证型的临床表现。

37、为什么说心脉痹阻证是“本虚标实”?

答:

目前临床多数医家,认为本证不是单虚证或实证,而是本虚标实。

说它本虚,因此证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往往表现有程度不同气虚、阳虚、阴虚;说它标实,主要根据疼痛发作的特点,以及有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等表现。

当然,就一个具体患者来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定,而不要拿既定概念硬套,还是要掌握好辨证论治。

38、肺病证表现特点和常见症状如何?

答:

肺病证是肺的生理功能失常,发生病理改变,表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即是肺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

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主宣发、外和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

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

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语音低微;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使卫气津液输布全身,温润肌腠皮肤,肺卫气弱,则皮毛不固,自汗,易感冒;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呼吸平顺,不咳不喘,使水道疏通,小便自得,肺失肃降则呼吸不调,胸闷,咳嗽,气喘,水道不畅则小便不通利,痰饮,水肿等均可出现;肺开窍于鼻,肺气和顺,呼吸通畅,外邪袭肺,则鼻塞流涕,肺热壅盛,则鼻翼煽动。

39、肺阴虚与燥邪犯肺的异同如何?

答:

肺阴虚与燥邪犯肺均是肺的功能失常。

肺阴虚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燥邪犯肺是由于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两证相同之处是都有阴液亏损,因而都有口鼻咽喉干燥,干咳,舌质红少津等表现。

不同的是:

肺阴虚是内伤病,燥邪犯肺是外感病,由六淫中的燥邪所引起;肺阴虚是单纯的阴虚证,燥邪犯肺是以实证为主,略兼阴液亏损;肺阴虚无表证,燥邪犯肺有表证,故肺阴虚兼有阴虚内热则颧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