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59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docx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课件作业6

课时作业(六)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悯然(mǐn)      迁谪(zhé)

湓浦口(pénpǔ)憔悴(qiǎocuì)

B.幽咽(yè)掩抑(yì)

铮铮然(zhēnɡ)嘈嘈切切(zāo)

C.冷涩(sè)嫉妒(jídù)

重唧唧(jī)钿头银篦(diàn)

D.敛容(liǎn)红绡(xiāo)

悄无言(qiāo)东船西舫(fǎnɡ)

答案 C

解析 A项,憔(qiáo);B项,嘈(cáo);D项,悄(qiǎo)。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枫叶狄花 添酒回灯 转轴拨弦 低眉信手

B.轻拢慢捻 间关莺语 凝决不通 银瓶乍破

C.整顿衣裳 秋月春风 暮去朝来 呕哑嘲哳

D.忧愁暗恨 年长色衰 漂沦憔悴 恬然自安

答案 C

解析 A项,荻花;B项,凝绝;D项,幽愁。

3.下列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B.

C.D.

答案 B

解析 B项,都是判断动词,是。

A项,①数:

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②数:

名词,数量。

C项,①轻:

形容词,轻轻;②轻:

动词,轻视。

D项,①泣:

动词,哭泣;②泣:

名词,眼泪。

4.下面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年秋 ②曲罢悯然 ③委身为贾人妇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凄凄不似向前声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D.④⑤⑨⑩

答案 B

解析 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突出:

古义,突然出现;今义,超过一般显露出来。

整顿:

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因为:

古义,于是作;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颜色:

古义,脸色,容貌;今义,①色彩,②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向前:

古义,先前;今义,向着前方。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②正面写琵琶技艺。

④写琵琶女的身世。

6.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

(只填字母)

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一次在一起饮酒赏月。

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题联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

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________。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

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________。

”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

“________。

”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地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________。

”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A.金樽斟酒月满轮B.手举金樽带月吞

C.圆月跌入金樽内D.一轮圆月照金樽

答案 DACB

解析 这四句诗写出了斟酒前、斟酒、圆月照金樽、一饮而尽的过程,选择时要兼顾诗人的动作。

如贺知章“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李白“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

二、文本训练

7.默写出下列句中横线上空缺的诗句。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间旦暮闻何物?

______________。

答案 

(1)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银瓶乍破水浆迸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春江花朝秋月夜

(6)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7)杜鹃啼血猿哀鸣

8.阅读《琵琶行》第1、2两节诗,完成

(1)、

(2)题。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

试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地点(浔阳江头)、人物(主人和客人)、事件(主人送客人)和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2)“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粗重 ②轻细 ③流畅 ④冷涩

解析 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手法所产生的修辞效果。

(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奏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解析 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去思考诗人的写作意图。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 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的、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

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

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三联袖珍本二集)第445页]

10.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冲(Línghú)令人欣喜(lìng)

万籁俱寂(lài)几不可再闻(jī)

B.箫声清丽(xiāo)间关鸟语(jiànguān)

雨声萧萧(xiāo)凄凉肃杀(sù)

C.清脆短促(cuò)花团锦簇(cù)

钿(tián)头银篦(bēi)虾蟆(xiámá)陵下

D.群卉争艳(huì)一曲红绡(xiāo)

商人重利(zhòng)此语重唧唧(chóng)

答案 C

解析 C项,“促”念cù,“钿”作女子饰物时念diàn,“篦”念bì,“虾蟆”念hámɑ,其他三项全对。

1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

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

“数里”比“数十丈”遥远。

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

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

12.第二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三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C.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D.《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答案 C

解析 C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

四、语言表达

14.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琵琶行》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谪恨

(1)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堤建西湖 ②心在苍生 ③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神归东洛 ⑤笔诤时政 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2)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