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853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x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第一章绪言

1.1地质教学实习基本概况

1.1.1地质教学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质实习,巩固学过的《土木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可以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对岩石、岩层及其构造、地层及其年代等地质现象的肉眼判别;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及测量方法;

3、学会野外地质勘测过程中描述的方法;

4、掌握野外地质勘测的记录方法;

5、学会绘制地质素描图;

6、节理构造及其产状玫瑰花图的绘制;

7、实习报告的编写。

1.1.2地质教学实习组织形式及日期

地质实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具体实习操作单位,班级为大集体的实习形式。

上午现场实际勘察并记录,下午在住处整理实习成果,并于当天晚间交与指导教师检查。

这次地质实习从9月5日至9月8日,历时4天,与9月8日下午返回学校。

1.1.3地质教学实习方法及成果

9月5日抵达蓟县,很快安排好住宿后,我们在宾馆会议室开了一个小会,听雷华阳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实习的概况后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实习。

此后三天上午均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几条实习路线,沿途观察重点地质现象,同时进行描述、记录、拍照并绘制一定地质现象的素描图。

下午在住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天所见到的多种地质现象,整理实习记录本,完成当天任务,并上交记录本,供老师检查、批改。

9月8日上午完成实习任务后,大家就坐车回到了学校。

这次实习时间安排紧凑,实习内容丰富,让大家了解到很多在课上了解不到的知识,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在课上听讲而产生的很多想当然得想象。

让我们对地质的认识更贴近实际,更正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增长了见识。

1.外业作业

a.地层时代与岩性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岩石风化情况;

b.地质构造,如褶皱判定及其类型,断层证据及性质,节理、劈理发育特征等;

c.第四纪地层的成因、岩性及分布,实习地区地貌特征(如山形、阶地及河曲等);

d.结合实习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探讨存在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与处理措施等。

2.内业作业

a.野外笔记的整理和分析;

b.区域地质概要及其他有关资料的阅读;完成实习作业,作好总结报告等。

1.1.4地质教学实习路线

路线1常州沟村—青山岭

路线2马营公路—桑树庵

路线3万佛寺—盘上南门停车场

路线4桃花源村—西井峪

1.2地质教学实习区概述

1.2.1实习区的交通及行政区划

蓟县,古称渔阳,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

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市,相沿至今。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是四市的交通要冲,距北京市区80公里、天津市区110公里、唐山市区90公里、承德市区140公里,是京秦发展轴和津承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全县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一个城区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96万人。

1.2.2实习区的地貌、水文、气候概况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沿津(天)—围(场)公路东侧(蓟县段)呈南北走向,毗邻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东面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隔山相望,黄崖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剖面之上;南面是渔阳古城,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有京东第一山、全国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蓟县地势北高南低,地质公园北端与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

而坐落在地质公园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

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

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的石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气势磅礴。

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石灰岩、白云岩、砂页岩分布区,海拔一般在300—500米。

山体浑圆,坡度缓,土层较厚。

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

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总面积342.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0.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3.6平方公里,北纬40°00′~40°15′,东经117°15′~117°35′。

这里水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小型水库12座,可养淡水水面17.4万亩。

其中,于桥水库是天津市主要水源供应基地。

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野生植物达近千种,名贵及稀有植物69种,动物资源有脊椎动物296种,昆虫420种。

在浩繁的动植物资源中,药用动植物达427种,是天津市最大的野生中药材基地。

蓟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11.5度,平均年降雨量678.6毫米,是华北地区多雨地带之一,全年日照百分率63%,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风速2.2米/秒,风力较缓、较弱,无霜期195天。

由于蓟县剖面所处地理位置为南北长24公里一线狭长条带内,其气候特点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第二章地层

2.1区域地层概述

2.1.1教学实习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及其描述

一、长城系

中元古界的第一个系。

长城系以陆相—浅海相碎屑沉积为主,其标准层序(蓟县剖面)自下而上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虹峪组和高于庄组。

1.常州沟组

常州沟组为一套以砂岩为主的粗陆源碎屑沉积岩系,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夹少量粉砂质页岩、砂质页岩。

在蓟县剖面,常州沟组下部为河流相杂砂砾岩和含砾粗砂岩夹砾岩;中部为滨海沙滩相浅紫红色砂岩、石英岩状砂岩;上部属潮汐带泥-砂相的中厚层、板状石英砂岩,与薄层状粉砂质页岩互层。

常州沟组上覆地层为串岭沟组,。

2.串岭沟组

串岭沟组以泥质岩为主,下部和上部为滨海潮间带灰绿、黑色页岩,含砂岩凸镜体和条带;中部为潮下低能带黑色页岩,常含有宏观化石碳质碎片。

由于泥质岩质软,多风化成碎片,在地貌上形成舒缓的低山丘陵。

串岭沟组上覆地层为团山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下伏地层为常州沟组。

3.团山子组

在蓟县团山子村西的剖面上,串岭沟组顶部地层略有断缺,分界线划在一条顺层产出的闪长玢岩岩床处。

团山子组与上覆大红峪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下伏地层为串岭沟组,黑色粉砂质页岩夹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凸镜体。

4.大红峪组

大红峪组包括白云岩、团块白云岩、燧石岩,以及火山角砾岩等。

大红峪组上覆地层为高于庄组,灰白色石英砂岩;下伏地层为团山子组,紫色富钾凝灰岩夹凝灰质、白云质石英砂岩。

二、蓟县系

蓟县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夹泥质沉积,有些地区夹有铁、锰、磷等矿层。

蓟县系的标准层序自下而上为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

蓟县系的距今年龄约14—10亿年,延续了约4亿年。

1.高于庄组

高于庄组主要是成分以片麻岩和火山岩为主,粒径最大达40cm。

高于庄组下伏地层为大红峪组,含截顶的大红峪锥叠层石燧石白云岩。

2.雾迷山组

雾迷山组是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各组中厚度最大的一个组。

顶层为硅质岩(燧石层),具硅质结壳层的特征;上层为含由水平或波状硅质条纹组成的硅质条带白云岩,常含假裸枝等小型叠层石;中层为巨厚—块层状结晶白云岩,中层不含硅质条带(燧石),厚度较大的韵律其中层厚度也较大,较厚的中层中常见个体较大的锥叠层石,形成于潮下带;下层为含硅质条带或硅质团块白云岩,也能见到假裸枝等小型叠层石,形成于潮间带;底层为灰白色薄片层含粉砂泥质白云岩,底部常含砂、含砾。

3.铁岭组

为浅海相沉积,以浅灰色中厚层质纯灰岩为主,夹含锰页岩和含锰白云岩,并有锰矿层,底部有钙质石英砂岩及页岩。

该组碳酸盐岩多为板层、中层。

叠层石礁中沉积物常为厚层-巨厚层,有纹层和交错层理。

总厚333m。

底部以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的底面与下伏洪水庄组呈整合接触。

三、青白口系

青白口系曾称青白口群。

属新元古界下部。

分布于冀北一带,为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

由砂岩、页岩、石灰岩组成。

自下而上分为下马岭组、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

延续时限约为10亿~8亿年。

青白口系在天津市仅出露于蓟县城北府君山向斜两翼近核部的很小范围内。

据钻孔资料,青白口系在平原区覆盖层之下也有分布。

1.长龙山组

长龙山组属青白口系上部,由含砾长石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及杂色页岩组成。

形成年代距今约8亿年。

富含微古植物,下段底部为含砾砂岩和砾岩,中部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上部海绿石砂岩;上段为杂色页岩,底部夹海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透镜体。

2.井儿峪组

本组底部以30—50cm含海绿石砂岩与下伏骆驼岭组整合接触。

其顶部以白云岩与寒武系府君山组角砾灰岩不整合接触。

该组岩性主要由一套红色、灰绿色、蛋青色、灰褐色薄层含泥的白云质泥晶灰岩组成。

最底部常有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

在白云质泥晶灰岩中常见纹层状和大型波状层理,纹层一般比较平直。

实习区地层示意图

太古界片麻岩(距今25亿年)

中上元古界

长城系

常州沟组(距今18亿年)

串岭沟组:

灰绿色页岩,呈薄层,风华严重,易剥落

团山子组:

从往下依次是砂质白云岩,白云岩和页岩交互,泥岩

大虹峪组:

浅色石英砂岩

蓟县系

高于庄组:

砂岩

铁岭组:

白云岩、砂岩

青白口系

长龙山组:

白云质灰岩

景儿峪组:

白云灰岩

2.1.2岩浆岩简述

在蓟县剖面长城系下伏迁西群中有原岩为海底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和火山碎屑岩。

长城系串岭沟组与团出于组中有富钠玄武岩、斜长玢岩、正长斑岩、钾质辉绿岩、煌斑岩等次火山岩(火山角砾岩筒)和脉岩。

其特点为富钠、贫钾。

串岭沟组中次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和古地磁方向与串岭沟组地层大体一致。

长城系团出于组至大红峪组夹基性火山岩、火山凝灰岩。

其特点为贫硅、富钾、低钠。

2.1.2岩浆岩观测

观测路线2:

马营公路—桑树庵

观测点3:

距马营公路2公里处

观测目的:

火成岩的构造现象

观测内容:

火成岩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气孔大小:

半径2mm

杏仁大小:

半径2.5mm

颜色:

墨绿色、褐色

构造:

气孔、杏仁、块状

结构:

半晶质结构

风化程度:

微风化

观测路线3:

万佛寺至盘山南门停车场

观测点1:

盘山南门收费站

观测内容:

花岗岩的节理产状

颜色:

黄色、白色、深灰色、肉红色

结构:

全晶质等粒结构

构造:

块状构造

风化程度:

微风化

矿物:

钾长石、石英、酸性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节理:

剪节理

白色矿物有大有小,说明形成时期不同或者形成原因不同,被风化的部分为白色,说明白色的矿物易被风化。

观测点2:

盘山南门停车场

观测目的:

岩性观测

观测内容:

岩石类型为花岗岩,深层深入岩,酸性(二氧化硅)

矿物:

斜长石、正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

颜色:

灰白色、黄色

构造:

块状

结构:

登粒全晶质结构

抗风化能力:

2.2岩层

2.2.1太古界迁西群

路线1:

常州沟村—青山岭

观测点1:

常州沟村东一公里处

观测目的:

变质岩的观测

观测内容:

太古界迁西群,角闪斜长片麻岩

颜色:

风化面为青色,白色,新鲜面为绿色及红色

构造:

片麻状构造

结构:

变晶结构

矿物:

石英、云母、角闪石、正长石、斜长石、绢云母

风化程度:

风化不明显

节理:

有明显的张节理

2.2.2长城系

1.常州沟组

路线1:

常州沟村—青山岭

观测点2:

常州沟村北山坡

观测目的:

1、地质界线

2、岩层的观测

上覆为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剖面的开始是最底部

下伏为太古界片麻岩。

由于地层沉积不连续且倾角相差较大,所以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构造:

水平层理

结构:

碎屑结构

颜色:

肉红色、褐色

抗风化能力:

矿物:

正长石、石英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20°∠31°

310°

31°

2.串岭沟组

路线1:

常州沟村—青山岭

观测点3:

青山岭西侧路边

观测目的:

岩层观测

观测内容:

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砂质页岩

颜色:

绿黑色、褐色

矿物:

角闪石、石英

构造:

水平层理

结构:

泥质结构

抗风化能力:

弱,中等风化程度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21°∠40°

311°

40°

3.团山子组

路线2:

马营公路—桑树庵村

观测点1:

距马营公路300米

观测目的:

1、岩层的观测

2、沉积岩层面构造观测

观测内容:

中元古界长城系团山子组

颜色:

褐色,浅灰色

矿物:

正长石、白云石、方解石

构造:

层理构造、泥裂

结构:

碎屑结构

抗风化能力:

微风化

泥裂:

每块长约5-7cm,有多边形裂隙,有填充物,泥裂裂片为多边形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12°∠51°

302°

51°

泥裂素描图见附录(图2-1)

4.大红峪组

路线2:

马营公路—桑树庵村

观测点4:

桑树庵村北1000米

观测目的:

沉积岩的一种层面构造,波痕,存在于大红峪组石英砂岩的层面上

波痕:

波峰(谷)间距:

3-5cm

颜色:

黄褐色

振幅:

4mm

风华:

微风化

波长:

3-5cm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18°∠42°

308°

42°

波痕素描图见附录(图2-2)

路线2:

马营公路—桑树庵村

观测点2

观测目的:

地层界线规划

观测内容:

在此地质界线处,下伏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大虹峪组石英砂岩,上覆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高于庄组白云岩,由于产状近似但地层沉积不连续,所以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结构:

水平层理

构造:

生物化学

矿物:

含有燧石条带,锰结核,叠层石

颜色:

灰白色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20°∠35°

310°

35°

此部分山体剖面图见附录(图2-3)

2.2.3蓟县系

高于庄组

路线2:

马营公路—桑树庵村

观测点5:

桑树庵村北1000米

观测目的:

地层界线观测

观测内容:

中元古界蓟县系

上伏地层:

中元古界蓟县系高于庄组白云岩

颜色:

灰白色

结构:

水平层理

构造:

生物、化学构造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20°∠35°

310°

35°

2.2.4青白口系

1.长龙山组

路线4:

桃花源村—井儿峪村—府君山

观测点4:

西井儿峪村北300m

观测目的:

岩层观测

观测内容: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页岩

页岩:

绿色:

石英中含有海绿石

颜色:

褐红色、绿色

矿物:

石英、云母

结构:

泥质结构

构造:

水平层理

风化程度:

全风化

石英砂岩:

结构:

碎屑结构

构造:

水平层理

颜色:

肉红色、黄色

风化程度:

中等风化

因为二者产状相同且沉积连续,所以页岩岩层与石英砂岩岩层为整合接触。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20°∠9°

310°

2.井儿峪组

路线4:

桃花源村—井儿峪村—府君山

观测点3:

井儿峪村东300米

观测目的:

岩层的观测

观测内容: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白云质灰岩沉积岩

沉积岩:

结构:

化学及生物结构

构造:

水平层理

颜色:

灰色、黄色、肉红色

矿物:

方解石、白云石

风化程度:

微风化

厚度:

2cm-5cm个别20cm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216°∠8°

306°

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外动力地质现象

3.1断层

路线4:

桃花源村—井儿峪村—府君山

观测点1:

桃花源村西路边

观测目的:

构造现象的观测

观测内容:

山前断裂

断层:

逆冲断层

结构:

化学结构及生物结构

构造:

水平层理

风化程度:

中等风化

颜色:

灰色、黄色、褐色

上盘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138°∠36°

228°

36°

下盘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141°∠54°

221°

54°

此处断层素描图见附录(图3-1)

3.2节理

观测位置:

盘山南侧停车场200米处

观测性质:

节理观察,

观测内容:

观察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测量地层产状以及确定测点所在构造部位。

观察节理性质及发育规律。

首先区别非构造与构造节理,然后区分其力学性质。

测量与登记,包括测量节理的产状、粗糙度、节理密度、观察节理充填物和测量节理壁距以及测量节理的持续性。

节理产状原始数据及整理数据表见附(表3.2-1,3.2-2)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见附录(图3-2)

3.3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盘山南侧停车场处的花岗岩便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

对此处岩石进行观测,岩石呈淡黄色夹杂黑色,含肉红色长石和黑色云母等矿物,表面粗糙,质地坚硬,风化程度不大,接近地表处有青苔,岩石底部有碎屑,为花岗岩,风化类型为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的形成原因为:

在阳光暴晒下,岩石表面和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外部温度升高较快,导致温差,实验时出现裂缝。

在裂缝中,水分等物质填充,进一步风化。

在这个过程中,岩石棱角逐步磨圆,最终形成球状,这便是球形风化的成因。

引发的地质问题:

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如果不能在勘察阶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点.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过程中导致施工困难(断桩、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结构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第四章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对实际地质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面及认识面,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地质现象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徜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以下是我此次实习的心得:

(一)现实工程中的地质环境远比学到的要复杂。

在实习的过程中,听了指导教师给我们进行的介绍,我发现了很多在教室以为是想当然的现象很多在生产实际中是不可能看到的。

例如,书中分层明显的断层上下盘以及其延伸方向,在实际中却很难看到。

最明显的碎裂带在实际中只是为数较多的碎石组成的一片碎裂带,并没有书中画得那么理想。

因此,我们如果想学好地质学,为未来打好基础,就要了解实际地质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熟悉。

(二)要想学好地质学,一定要深入到大自然中,仔细学习。

(三)工作中应该多下底层。

实际情况错综复杂,相同现象在不同地点的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一定要亲自到现场观察,这样既可以了解情况,便于自己工作,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实际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为自己的工程安全负责。

实习虽短,但感触良多。

看到了、听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向辛苦为我们联系实习地点并进行讲解的两位老师表达最真挚的谢意!

附录

表3.2-1节理观测原始数据表

序号

倾向°

走向°

序号

倾向°

走向°

1

316

46

14

169

79

2

58

328

15

171

81

3

67

337

16

230

320

4

62

332

17

302

32

5

297

27

18

220

310

6

178

88

19

120

30

7

173

83

20

167

77

8

108

18

21

313

43

9

270

360

22

58

328

10

73

343

23

315

45

11

358

88

24

80

350

12

231

321

25

112

22

13

230

320

表3.2-2节理走向统计表

区间°

条数

角度值°

平均值°

0——10

0

-

0

10——20

1

18

18

20——30

3

22、27、30

26

30——40

1

32

32

40——50

3

43、45、46

45

50——60

0

-

0

60——70

0

-

0

70——80

2

77、79

78

80——90

4

81、83、88、88

85

270——280

0

-

0

280——290

0

-

0

290——300

0

-

0

300——310

1

310

310

310——320

2

320,320

320

320——330

3

321、328、328

325

330——340

2

332、337

335

340——350

2

343、350

346

350——360

1

360

3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