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745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9上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五)九年级(上)

班级姓名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

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2.《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3.《陈涉世家》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

4.2005年12月15日,马良行在中国女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女足主教练,可谓“,”,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

(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出师表》中与这句语义相仿的句子是:

“     ,     ”。

8.“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9.《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               。

10.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共8个字)表达了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为后人称道。

11.由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12.《出师表》一文中,表现作者志趣过人的句子是:

,。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

14.“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

1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1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

17.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         。

1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19.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20.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汉代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2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

   ,,。

22.宋朝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抽象为具体,集中抒写自己内心深重愁苦的句子是:

,。

23.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

2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26.诗是写意的画,如杜牧《泊秦淮》中“”的那抹轻烟淡月;诗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歌,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志以寄之》中“,,”壮志难酬的感慨。

2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

28.今夜偏知春气暖,。

29.,人迹板桥霜。

30.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

,。

3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32.疑怪昨宵春梦好,,。

33.簌簌衣巾落枣花,。

牛衣古柳卖黄瓜。

34.《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

35.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销愁永昼)》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

36.?

,不尽长江滚滚流。

37.天下英雄谁敌手?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ǎn()露头角②dǐ()柱中流③气势磅bó()④高官厚lù()

⑤qiè()而不舍⑥wǎnɡ()然⑦相形见chù()⑧商zhu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等死,死国可乎()

④尉果笞广()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请广于君()

⑦轻寡人与() ⑧以光先帝遗德()⑨此皆良实()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

鸟声频送千峰翠②上联:

海上孤帆渡

下联:

下联:

③上联:

黑发应知勤学早④上联:

甘居陋室

下联:

下联:

五、诗歌欣赏。

1.下面对《望江南》(温庭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2.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⑵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⑴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⑵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⑶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⑷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⑸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5.观刈麦(杜甫)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

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6.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悲故乡”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倍受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B.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

经过诗人一词一景致的层叠渲染,一幅可触可感的霜晨图跃然纸上,从中流露出行旅的人心中悠闲随意轻快的感情。

C.尾联诗人写梦境中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美丽曲折的池塘,避直就曲,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达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

D.本诗紧扣“早行”,用平常语,描绘出一幅早行图,抒发了行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对上面《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首句中的“驿外断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凉和冷落,梅花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寂寞地开着,无人欣赏,无人怜惜。

B.一个“更”字使得在黄昏暮色中的梅花越发显得凄凉无比。

C.词的下片礼赞梅花的高洁坚贞、顽强不屈的品格。

D.全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而不拘泥于物,刻画梅花的风格神韵,同时也是爱国词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E.词的首句,“断桥”是指残破的桥;“无主”是无人过问的意思。

“更著”二字将本已寂寞愁苦不堪,又添凄风冷雨的梅的孤苦之情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F.词的下阕中的“零落”,写出了梅花不堪风雨的摧残,纷纷凋落的情景,而一个“碾”字,则突出了梅花甘愿碾得粉碎,化作凡尘的自我牺牲精神。

ɡ.“只有香如故”一句,写出了梅花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执着地向人间撒播芳香,突出了她的高洁和坚贞。

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A.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词人在无聊中的想像之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上片第一句“东篱把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

“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

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诗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

C.“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

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D.“帘卷西风”四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

黄花在西风夕照中摇落,此时词人既惜花,又自怜,“人比黄花瘦”才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9.对下面的散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A.这首散曲的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的气氛。

B.“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对于喇叭声的反应,反映出当时腐败的官吏祸害百姓的行为已经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C.“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用比喻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D.“水尽鹅飞罢”的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

10.苏幕遮·别恨(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①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②。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寒烟:

带有寒意的烟雾水气。

②旅思:

飘流他乡的愁思。

⑴完成下列填空。

这首词的上片起首两句点明,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的秋景。

三、四两句,从碧天旷野写到遥接天地的。

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两物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下片首两句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之后,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

⑵上片描写秋景有哪些特点?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⑶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中的“好梦”是指什么?

这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特点?

⑷“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句中,作者以“寒”来修饰“烟”,妙在何处?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扁鹊见齐桓侯①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入朝见,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

“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后五日,扁鹊复见,曰:

“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不悦。

后五日,扁鹊复见,曰:

“君有疾在肠胃问,不治将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不悦。

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

桓侯使人问其故。

扁鹊曰:

“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③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④无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

桓侯遂死。

【注释】①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②腠(còu)理:

皮肤的纹理。

③醪(láo):

浊酒。

④司命:

掌管生命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②桓侯使人问其故()

③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④扁鹊已逃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另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B.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河中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然后翻译句子。

⑴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⑵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下列成语的意思与这篇短文的意思不相关的一项是()

A.见微知著B.见利忘义C.防微杜渐D.讳疾忌医

2. 训 俭 示 康(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

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上曰:

“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

”对曰:

“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

所亲或规之,曰:

“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

“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

身岂能常存?

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呜呼!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释】①参政鲁公:

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

②清望官:

清廉有名望的官职。

③觞(shānɡ)之:

备酒招待客人。

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

④张文节:

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

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

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

⑥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外面却有些人讥评你,说你如同公孙弘盖布被那样矫情作伪。

《汉书·公孙弘传》:

汲黯曰:

“弘位在三公,奉(同“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   )②故就酒家觞之。

()

③上以无隐,益重之。

(    )④所亲或规之。

()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思与例句一致的,把序号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

例2: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A.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B.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D.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3.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4.这段话的论点是()。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B.公宜少从众

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

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7个字)。

3.进《诸葛亮集》表(节选)(陈寿)

亮少有逸群(超众)之才,英霸(英雄)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表示诚意),厚相结纳(结交)。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听命)而备失势,众寡(兵力少)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一向)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称帝),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教育感化)肃然也。

(节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A.之:

甚敬重之B.以:

以亮为军师

临川之城东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于:

躬耕于野D.也:

风化肃然也

于舅家见之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组()。

A.异:

 时人异焉B.殊:

以亮有殊量

渔人甚异之   先帝之殊遇

C.诚:

遂解带写诚D.殂:

及备殂没

诚宜开张圣听中道崩殂

3.写出《出师表》中与“躬耕于野,不求闻达”一句内容相对应的句子。

4.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忠臣良相的典型。

但也有人说他这是愚忠。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不超过50字)

4.秀才何岳

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

”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

封存的标记。

②利:

贪图。

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敢与家人言之()②遂以还之()

③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④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

为什么?

5.唐河店妪(王禹偁)

唐河店南去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平时虏①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

兵兴已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②中,有妪独止店上。

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

“绠短,不能及也。

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虏因系绠弓杪③,俯而汲焉。

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④。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注释】①虏:

文中指辽国的兵士。

②端拱:

宋太宗年号。

③杪:

梢端。

④彘首:

猪头。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唐河店南去常山郡七里()②会一虏至()

③虏因系绠弓杪()④跨马诣郡()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3.翻译下列句子。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4.你从“唐河店妪”身上能体会出她什么高贵品质?

5.从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6.集 异 记(节选)(薛用弱)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

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

“能疗此儿,酬绢千匹。

”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

鼻端生赘④,大如拳石,根蒂缀鼻。

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⑤,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

恻然久之,乃曰:

“吾能为也。

”其父母洎⑥亲属,叩颡⑦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

“针气已达病处乎?

”病人颔之。

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⑧物奉焉。

公笑曰:

“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⑨急病行志耳,非鬻⑩技者也。

”不顾而去焉。

【注释】①闲:

爱好。

②应制:

奉皇帝诏令。

③阛阓(huánhuì):

街市。

④赘:

肿瘤。

⑤缒(zhuì):

牵连。

⑥洎(jì):

及。

⑦颡(sǎnɡ):

额,脑门子。

⑧缣(jiān):

这里指绢。

⑨盖:

因为。

⑩鬻(yù):

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聚观如堵()②顷刻将绝()

③吾哀尔子命之危逼()④不顾而去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A.于是两眼为赘所缒B.而瘤赘应手而落

山峦为晴雪所洗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即于脑后下针寸许D.则以缣物奉焉

信义著于四海扶苏以数谏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恻然久之,乃曰:

“吾能为也。

                         

②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4.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请简要回答。

                                  

7.东 坡 还 宅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①,卜居阳羡。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

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②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

卜吉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