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25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docx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

 

《国际结算》期末考核

——团队任务——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

 

目录

1、《UCP600》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3

(一)发展历程.....................................................3

(二)主要内容.....................................................4

二、信用证对国际结算业务流程的重要意义.............................5

三、《UCP600》中银行审单的注意事项.................................5

(一)《UCP600》中放弃使用“不一致”,引入了“不冲突”概念.........5

(二)建立了“单据必须满足其功能”的标准...........................6

(三)单据名称趋于宽松.............................................6

四、会计专业视角中的国际结算惯例操作借鉴...........................8

五、对《UCP600》的理解与启示.......................................9

 

《UCP600》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一、《UCP600》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一)发展历程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CustomsandPracticeforDocumentaryCredits,简称UCP),是国际银行界、律师界、学术界自觉遵守的“法律”,是全世界公认的、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套非官方规定。

2006年10月25日,在巴黎举行的ICC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2006年秋季例会上,以点名(RollCall)形式,经71个国家和地区ICC委员会以105票赞成(其中,7个国家各有3票权重,20个国家和地区各有2票权重,44个国家各有1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有3票、中国香港有2票、中国台北有2票),UCP600最终得以通过。

由于UCP的重要和核心地位,它的修订还带动了eUCP、ISBP、SWIFT等的相应修订和升级。

它将一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归集在一个条款中;将L/C业务涉及的关系方及其重要行为进行了定义,如第二条的14个定义和第三条对具体行为的解释。

首先,把UCP500难懂的词语改变为简洁明了的语言,取消了易造成误解的条款,如“合理关注”、“合理时间”及“在其表面”等短语。

有人说这一改变会减少昂贵的庭审,意指法律界人士丧失了为论证或反驳“合理”“表面上”等所收取的高额费用。

第二,UCP600取消了无实际意义的许多条款。

如“可撤信用证”、“风帆动力批注”,“货运代理提单”及UCP500第5条“信用证完整明确要求”及第12条有关“不完整不清楚指示”的内容也从UCP600中消失。

第三,UCP600的新概念描述极其清楚准确。

如兑付(Honor)定义了开证行、保兑行、指定行在信用证项下,除议付以外的一切与支付相关的行为;议付(Negotiation),强调是对单据(汇票)的买入行为,明确可以垫付或同意垫付给受益人,按照这个定义,远期议付信用证就是合理的。

另外还有“相符交单”、“申请人”、“银行日”等等。

第四,更换了一些定义。

如对审单做出单证是否相符决定的天数,由“合理时间”变为“最多为收单翌日起第5个工作日”。

又如,“信用证”UCP600仅强调其本质是“开证行一项不可撤消的明确承诺,即兑付相符的交单”。

再如开证行和保兑行对于指定行的偿付责任,强调是独立于其对受益人的承诺的。

(二)主要内容

第一条UCP的适用范围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简称“UCP”)乃一套规则,适用于所有的其文本中明确表明受本惯例约束的跟单信用证(下称信用证)(在其可适用的范围内,包括备用信用证。

)除非信用证明确修改或排除,本惯例各条文对信用证所有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第二条定义

就本惯例而言通知行指应开证行的要求通知信用证的银行。

申请人指要求开立信用证的一方。

银行工作日指银行在其履行受本惯例约束的行为的地点通常开业的一天。

受益人指接受信用证并享受其利益的一方。

第三条解释

就本惯例而言:

如情形适用,单数词形包含复数含义,复数词形包含单数含义。

信用证是不可撤销的,即使未如此表明。

第四条信用证与合同

就其性质而言,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开立基础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含有对此类合同的任何援引,银行也与该合同无关,且不受其约束。

因此,银行关于承付、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基于与开证行或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任何请求或抗辩的影响。

第五条单据与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

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

第6条兑用方式、截止日和交单地点

信用证必须规定可在其处兑用的银行,或是否可在任一银行兑用。

规定在指定解行兑用的信用证同时也可以在开证行兑用。

第七条开证行责任

第八条保兑行责任

第九条信用证及其修改的通知

第10条修改

二、信用证对国际结算业务流程的重要意义

信用证是银行信用,因为国际贸易不用于国内贸易,国外公司或者企业的信誉程度或者财务状况有时候很难准确的了解,信用真保证了买方能收到货,卖方能收到货款。

买方想拿到单据你得向银行付款,同事卖方想收到钱必须向银行交付符合合同规定的所有单据,少一个银行也不会付款,对双方都有保障。

其他支付方式也用,在长时间合作后,双方对对方的信誉程度都有啦了解,在多次合作后反映都比较好的情况下,为拉维持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有的公司会将L/C支付方式改为托收,当然办理托收的手续费就要比L/C的低很多。

但是托收也有很多弊端,托收是商业信用的,托收分为D/AD/P,尤其D/A对卖方最不利,D/A承兑交单,就是说买方一经承兑,银行立即就把单据给买方,这时候买方只是承诺付款,还没付款,买方拿到货,之后是买方跑啦还是倒闭都不好说,遇这种情况,基本货款就收不回来啦--!

所以一般卖方不愿意采用托收。

三、《UCP600》中银行审单的注意事项

自2003年开始,国际商会开始对惯例进行新一轮的修订工作。

新的《IC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已由国际商会以第600号出版物(UCP600)公开发布,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就审单方面,《UCP600》有以下的新规定:

(一)《UCP600》中放弃使用“不一致”,引入了“不冲突”概念。

《UCP600》第14条D款规定,“单据中内容的描述不必与信用证、信用证对该项单据的描述以及国际标准银行实务完全一致,但不得与该项单据中的内容、其他规定的单据或信用证相冲突。

”可以说,在UCP修订中,正是考虑到“不一致”这一概念在理解上的不易把握,在《UCP600》中放弃使用“不一致”,引入了“不冲突”概念,明确了审单标准是单据本身的内容以及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之间不能相冲突。

这种措辞上的变化反映了审单标准的宽松化,是为了扭转信用证业务萎缩的局面。

我们以上面提到的案例为例,由于在国际贸易中1公吨=1000公斤,这也是众所周知,没有歧义的常识,也许出口人的票据没有做的严格的“表面一致”,但确是“不冲突”,遵照《UCP600》的审单原则,不能成为拒付的理由。

(二)建立了“单据必须满足其功能”的标准。

具体表现为《UCP600》第14条F款:

“如果信用证要求提示运输单据。

保险单据和商业发票以外的单据,但未规定该单据由何人出具或单据的内容。

如信用证对此未做规定,只要所提交单据的内容看来满足其功能需要且其他方面与14条D款相符,银行将对提示的单据予以接受。

”这是一种更加务实的规定,并建立了“单据必须满足其功能”的新审单标准。

对于这一新标准,整体单据必须与同一交易有关,即在表面上它们之间应该有联系,单据之间不应存在互相矛盾或不连贯,即每一份单据应当与其他单据之间互相关联。

“也就是说,国际商会并不要求各单据在有关方面完全相同,而是强调不存在矛盾。

因而,将“没有不一致”理解为“不矛盾或不冲突或不抵触”应是ICC国际标准银行实务,这一意见完全反映到了《UCP600》中。

《UCP600》第14规定,“单据中内容的描述不必与信用证、信用证对该项单据的描述以及银行实务完全一致,但不得与该项单据中的内容、其他规定的单据或相冲突。

”可以说,在UCP修订中,正是考虑到“不一致”这一概念在理解易把握上的困难,在UCP600中放弃使用“不一致”,引入了“不冲突”概念,明确审单标准是单据本身的内容以及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之间不能相冲突。

这种变化反映了审单标准的宽松化,是为了促使信用证能满足现代国际贸易支的需要。

(三)单据名称趋于宽松。

《UCP500》第21条规定:

“当要求提交运输单据、保险商业发票以外的单据时,信用证应明确规定该单据的出单人及内容。

否则,提交的单据与其他规定的单据没有不一致,银行将予接受。

”如前所述,“没有不一致”还将引起前述的问题,即单据之间一致到什么程度,才能认为是单证相符呢?

为了弥补该条的不足,《UCP600》对此有了较大改进。

具体表现为UCP600第14条F款:

“如果信用证要求提示运输单据、保险单据和商业发票以外的单据,但未规定该单据由何人出具或单据的内容。

如信用证对此未做规定,只要所提交单据的内容看来满足其功能需要且其他方面与14条D款相符,银行将对提示的单据予以接受。

”对于这一新标准,ISBP681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如第41段规定,单据可以使用信用证规定的名称或相似名称,或不使用名称。

这是一种更加务实的规定,并建立了“单据必须满足其功能”的新审单标准。

因此,可以说新修订的《UCP500》比《UCP500》更符合了现实发展的需要。

ISBP681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如第41段规定,单据可以使用信用证规定的名称或相似名称,或不使用名称。

也就是说,无需拘泥于单据是如何称谓的,只要其内容在表面上满足了信用证所要求单据的功能即可。

例如,信用证要求“装箱单”,而无论该单据冠名为“装箱说明”,还是“装箱或重量单”,抑或没有名称,只要单据包含了装箱细节即为满足信用证的要求。

这比UCP50要求的“内容与其他单据没有不一致”更为宽松。

仍以前面提到的案例为例,信用证中要求“Commercialinvoicesintriplicate”(商业发票一式三份),卖方提供的单据名称却为invoice(发票),依照《UCP500》,银行提出拒付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但是根据《UCP600》“只要所提交单据的内容看来满足其功能需要且其他方面与14条D款相符,银行将对提示的单据予以接受”,在本案中,单据的功能证明是商业发票,而不是领事发票或其他,则够不成银行拒付的理由。

新修订的《UCP600》比之《UCP500》又多了一项要求,即要求“单内一致”。

《UCP600》第十四条d款的规定:

“单据中的数据,在与信用证、单据本身以及国际标准银行实务参照解读时,无须与该单据本身中的数据、其他要求的数据或信用证中的数据等同一致,但不得矛盾。

”第十四条e款规定:

“除商业发票外,其他单据中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的描述(如果有的话)可使用与信用证中的描述不矛盾的概括性用语。

”也就是说在新的统一惯例中,单内、单单、单证之间仅要求“不矛盾”,当然在单证之间还分两种情况:

对于商业发票中一些具体行为或合同标的的描述需要与信用证的描述一致,除了商业发票之外的票据仅要求与信用证不矛盾即可。

从《UCP600》新的规定来看,增加“单内一致”的要求是更加严格了一些。

然而同时,不论是单单、单证之间还是单内都只要求不矛盾即可。

所谓的“不矛盾”,意味着对商业发票以外的其他单据,即使商品名称只是信用证上名称种类的统称,这种单据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一要求比之UCP500又宽松了一些。

这样的修改使得保证信用证安全性的同时,尽量减少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改变信用证业务萎缩的现状。

四、会计专业视角中的国际结算惯例操作借鉴

国际结算是一门融理论、政策、法规、实务于一体的应用性学科。

而国际结算惯例指用货币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行为。

产生国际间债权债务的原因主要有,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类。

 有形贸易引起的国际结算为国际贸易结算。

无形贸易引起的国际结算为非贸易结算。

国际结算业务是通过两国银行办理的由贸易或非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偿,它以国际贸易为前提,又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类属中间性业务。

国际结算过程存在多重风险,但风险不等于损失,操作得当,风险可以预防,可以转化为收益;如不当,风险即会成为损失,同时,国际结算涉及到国家金融管理的有关法令、外汇管理条例、国际惯例与准则、银行信誉、银企责任及业务的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比较复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这一切为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对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的全面实施、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从风险角度讨论和研究国际结算业务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热点。

 

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有国际性、科学性、融资性、知识性和惯例多、发展快等特点,使国际结算中产生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涉及范围的国际性与结算方式的结算工具有相关性、与融资活动的相伴性、形成原因的多样性、表现手段的欺诈性、防范过程的复杂性。

上述性质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的风险是指在国际间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经营上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寻找防范对策。

 票据是国际结算的重要支付凭证,它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三种,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汇票。

目前使用的许多国际结算方式都是汇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银行转让票据,使国际贸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得以清偿。

因而票据就代表金钱。

正因为这一点。

国内外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上票据做文章,利用假票据及有关银行支付凭证对我国进行诈骗。

票据存在的风险,从票据表面看一般有以下特点;持票人签字涂改、假冒;支票被止付、持失、甚至已被废;票据的银行名称、印鉴伪造;出票不符合惯例等。

 

票据结算中的风险防范:

 

(1)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交来的票据要仔细审查,了解票据的来源和用途,有疑问的要确认后再处理。

 

(2)对于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如签字、印章是否规范,金额、日期、收款人是否被涂改,期限是否过期,流通区域有无限制,是否已被挂失、注销等。

对于金额较大的票据要查出票银行,核实其真实性。

 

(3)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时,应及时交银行审验或托收票款。

 

由此不难看出,会计和国际结算是息息相关的,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从会计视角中能折射出国际结算惯例操作的很多内容。

五、对《UCP600》的理解与启示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CustomsandPracticeforDocumentaryCredits,简称UCP),是国际银行界、律师界、学术界自觉遵守的“法律”,是全世界公认的、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套非官方规定。

70多年来,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ICC和不断扩充的ICC委员会持续为UCP的完善而努力工作着。

对于其每次修订稿,我国银行界在ICCCHINA的组织下,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详细的建设性意见,其中很多已经反映在目前的版本中。

3年来,ICC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每年的春、秋例会上,UCP都是重要讨论的议题。

许多争议较大的条款,都是在例会上由各国家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的。

有的条款更是以微弱优势确定的,足见话语权的力量。

2006年10月25日,在巴黎举行的ICC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2006年秋季例会上,以点名(RollCall)形式,经71个国家和地区ICC委员会以105票赞成(其中,7个国家各有3票权重,20个国家和地区各有2票权重,44个国家各有1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有3票、中国香港有2票、中国台北有2票),UCP600最终得以通过。

由于UCP的重要和核心地位,它的修订还带动了eUCP、ISBP、SWIFT等的相应修订和升级。

主要变化

UCP600共有39个条款、比UCP500减少10条,但却比500更准确、清晰,更易读、易掌握、易操作。

它将一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归集在一个条款中;将L/C业务涉及的关系方及其重要行为进行了定义,如第二条的14个定义和第三条对具体行为的解释。

启示

UCP600纠正了UCP500造成的许多误解:

首先,把UCP500难懂的词语改变为简洁明了的语言,取消了易造成误解的条款,如“合理关注”、“合理时间”及“在其表面”等短语。

有人说这一改变会减少昂贵的庭审,意指法律界人士丧失了为论证或反驳“合理”“表面上”等所收取的高额费用。

第二,UCP600取消了无实际意义的许多条款。

如“可撤信用证”、“风帆动力批注”,“货运代理提单”及UCP500第5条“信用证完整明确要求”及第12条有关“不完整不清楚指示”的内容也从UCP600中消失。

第三,UCP600的新概念描述极其清楚准确。

如兑付(Honor)定义了开证行、保兑行、指定行在信用证项下,除议付以外的一切与支付相关的行为;议付(Negotiation),强调是对单据(汇票)的买入行为,明确可以垫付或同意垫付给受益人,按照这个定义,远期议付信用证就是合理的。

另外还有“相符交单”、“申请人”、“银行日”等等。

第四,更换了一些定义。

如对审单做出单证是否相符决定的天数,由“合理时间”变为“最多为收单翌日起第5个工作日”。

又如,“信用证”UCP600仅强调其本质是“开证行一项不可撤消的明确承诺,即兑付相符的交单”。

再如开证行和保兑行对于指定行的偿付责任,强调是独立于其对受益人的承诺的。

第五,方便贸易和操作。

UCP600有些特别重要的改动。

如拒付后的单据处理,增加了“拒付后,如果开证行收到申请人放弃不符点的通知,则可以释放单据”;增加了拒付后单据处理的选择项,包括持单候示、已退单、按预先指示行事。

这样便利了受益人和申请人及相关银行操作。

又如,转让信用证方面,UCP600强调第二受益人的交单必须经转让行。

但当第二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转让后的信用证一致,而第一受益人换单导致单据与原证出现不符时,又在第一次要求时不能做出修改的,转让行有权直接将第二受益人提交的单据寄开证行。

这项规定保护了正当发货制单的第二受益人的利益。

再如单据在途中遗失,UCP600强调只要单证相符,即只要指定行确定单证相符、并已向开证行或保兑行寄单,不管指定行是兑付还是议付,开证行及保兑行均对丢失的单据负责。

这些条款的规定,都大大便利了国际贸易及结算的顺利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