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x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四、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二、交通部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手册及验收标准。
三、现场勘察和现场调查资料及本单位多年的公路桥梁施工经验。
四、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
五、设计院提供的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设计图。
第二节编制原则
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三、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四、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述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是209国道在巴东长江河段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及交通部有关文件的批复意见,桥位选择在巴东县新城区所属西壤坡处;其对岸(北岸)是神农溪入江口,神农溪东侧即西壤口,俗称太矶头(库区内老官渡口镇迁移至此),故该桥位称为太矶头桥位。
桥址下距三峡大坝约72公里,上距巫峡口约2.5公里、距奉节约97公里。
桥位北岸接209国道复建工程(属三峡库区淹没还建工程),南岸接巴东新县城沿江大道(而后向西经新城区顺接209国道)。
桥梁工程全长约900米,两岸接线各约0.6公里。
第二节工程简介
一、总体布置
根据交通部有关桥跨审批意见及桥位地质、水文与现有公路情况,拟定主跨388米双塔PC斜拉桥方案。
桥型布置为:
简支T形梁(4×40)(米)+斜拉桥(40+130+388+130+40)(米),全桥长900.5米。
二、主梁结构
行车道主梁采用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边主梁方案。
边主梁顶面全宽22米,底面全宽22.5米,顶面设2%双向横坡,边肋高2.4米,跨中高2.62米,顶板厚32厘米。
全桥边主梁共分三种截面型式,其主要区别在于边肋结构型式及边肋尺寸。
A、B类边主梁边肋宽分别为1.9米、4.2米,为实体结构;C类主梁为全断面箱形梁。
主梁标准节段长度为8米,边跨端头梁段长度为5米,跨中合拢段为2.8米,索塔横梁处支架现浇块长度9.2米,每一个悬浇T形单体为24对梁段。
每节段主梁均设有一道横隔板,横隔板厚度为30-32厘米。
桥面铺装为10厘米厚的40号防水混凝土。
桥面上设有相对行车道抬高45厘米的人行道,人行道外侧设防撞钢栏杆。
根据主梁受力情况,主梁边肋及顶板分别设置了数量不等的预应力束。
边肋最多设置预应力束47束(顶部33束、底部14束),均为21φj15.24钢绞线预应力束。
顶板沿纵向另设置了17根φj32精轧螺纹钢筋。
每道横梁均设4束16根φj15.24钢绞线预应力束。
三、索塔结构
采用钻石型索塔、顺桥向为独柱型塔墩,北塔塔高212米(桩基承台顶面以上,下同),南塔塔高207米;其中,上部索塔塔柱高度均为127米,塔柱顺桥向宽度为6米,横桥向全宽3.2米,塔身设上、下两道横梁,横梁高度均为5米;在横桥向位于下横梁以上两塔柱相向倾斜成A型造型(倾斜比为922m:
129m)。
而位于下横梁以下的两塔柱则往下内收成相向倾斜的斜塔腿(倾斜比为26.8m:
4.90m)。
塔身立柱内部设人行爬梯。
下部塔墩高度北、南塔分别85米和80米,塔墩在横桥向为上、下两层带横梁的门形结构,上、下门形塔墩结构的顺桥向宽度分别为11米和14米,其横梁高度分别为8米和10米;两层门形结构的高度均按三峡库区特征水位考虑防止船舶撞击和水面以上塔身线条美观等要求而定。
索塔各横梁均为空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塔柱和墩柱均为空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梁与立柱相连处均为圆弧造型,塔柱和墩柱在横桥向两端均为椭圆弧造型。
主塔塔墩下设高6米、长39米、宽24米的实心承台。
每一承台下设16根16根φ3.0米钻孔灌桩桩,南、北塔桩基长度在56米以上。
四、斜拉索
全桥共设96对高强度、低松驰、无粘结VSL镀锌钢铰线斜拉索,其标准抗拉强度为1860MPa。
五、主桥辅助墩及主、引桥交界墩、主桥桥台
主桥辅助墩采用双柱式钢筋混凝土空心墩身结构。
北岸辅助墩墩身高度64.2米,按墩身截面尺寸不同分上、下两层,墩身立柱顺桥向截面宽度上、下层分别为3.5米和4.6米,横桥向截面宽度上、下层分别为4米和5米。
下层墩身顶部设高度4米的横梁。
南岸辅助墩墩身高度13.2米,顺桥向截面宽度3米、横桥向截面宽度4米。
辅助墩墩身下设承台,北、南辅助墩承台厚度均为3米,承台平面尺寸分别为18.6米×11.2米和17米×7.60米;北岸辅助墩承台下设6根φ3.0米桩基础,南岸辅助墩下设6根φ2.0米桩基础。
北岸主、引桥交界墩亦采用双柱式钢筋混凝土空心墩身结构;墩身高度为49.7米,按墩身截面尺寸的不同分为上、下两层,墩身立柱顺桥向截面宽度上、下层分别为3.5米和4.6米,横桥向截面宽度上、下层分别为4米和5米。
下层墩身顶部设高度4米的横梁,墩身下设高度4米、平面尺寸为18.6米×11.2米的承台,承台下设6根φ3.0米桩基础。
主桥南岸桥台采用埋置式重力型混凝土台身(高度5.18米),配扩大基础(夺取度2.5米)。
六、关于引桥工程
引桥上构为标准跨径40米简支T梁;梁肋配预应力钢铰线;每片预制T梁吊装重量为中梁95吨、边梁94吨;T梁翼板设置2%横坡,横隔板顶部亦相应设置横坡;除设置伸缩缝外,其他横缝处梁端主肋顶部设置桥面连续构造。
引桥桥墩均采用双柱式钢筋混凝土空心墩身结构;1#、2#墩墩身高度分别为19米和32米,墩柱顺桥向、横桥向宽度均为3.5米;3#墩墩身高度为44.8米,按墩身截面尺寸不同分成上、下两层,顺桥向截面宽度上、下层分别为3.5米和4.6米,下层墩身顶部设高度4米横梁。
引桥墩身下设高度3.0米、平面尺寸为18.0米×8.0米(1#和2#墩)和18.0米×19.0米(3#墩)承台,承台下均设6根φ2.0米桩基础。
引桥桥台为U形重力桥台(台身高度10米),配扩大基础(厚度为2×1.5米)。
七、关于桥面系
桥面宽22米;其中两侧锚索区各宽1.5米,桥面有并行宽度为19米,路幅布置为1.5米人行道+0.25米左侧路缘带+2×3.57米行车道+0.5米右侧共用路缘带2×3.57米行车车道+0.25米右侧路缘带+1.5米人行道。
桥面铺装采用10厘米厚的40号防水混凝土结构层;桥面设相对行车道抬高45厘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下预留过江管道所需空间,人行道外侧设钢质防撞栏杆。
八、支座及伸缩缝
主桥在主梁两端底部各设两套承压支座,在两辅助墩处各设两套拉压支座,在索塔处主梁每侧各设一套横向限位支座;主梁在南端和主、引桥交界处各设一道大位移伸缩缝。
引桥在各跨每片T梁端部梁底面各设一套板式或四氟板式橡胶支座;全桥共设三道伸缩缝,即主桥南端和主、引桥交界处各设一道大位移伸缩缝,引桥仅北端设一道小位移伸缩缝,其他处作桥面连续处理。
九、接线工程
本工程北岸接209国道复建工程(属三峡库区淹没还建工程),引道长190.49m,接线长332.46m,南岸接巴东新县城沿江大道(而后向西径新城区顺接209国道),引道长263.06m,接线长110.87m,在满足通航净空的条件下,桥面高程主要受接线高程控制。
南岸沿江大道路面标高约210米,而主桥桥台距离该路中心仅约40米,因此,从主桥到沿江大道之间在平面上几乎没有展线余地;另外,沿新建沿江大道路边已建和正在建的一些城建工程项目,使得对沿江大道的局部改建受到许多制约,在交通部批复的接线范围内,沿江大道路面高程不可能降低太多,故主桥桥面高程与南岸沿江大道路面高程不能相差太大。
北岸是新建的官渡口镇,已建成的209国道复建线路基高程也在205米以上,引桥在靠近桥台处上跨一乡镇级汽车道路(该汽车道路面高程约202米),出引桥后北岸接线上设置大桥收费站,出收费站后接线再与209国道复建线以平面交叉的形式连续,该平交中心处路堑挖深已接近10米;由于北岸为一新建城镇,对其现有道路的改建和部分房层的拆迁都存在很多困难,费用也较高;因此,整体线形在北岸也不能放在高程比209国道复建线更低的位置。
综合以上考虑到桥面排水和主桥施工控制方便性的要求等,主桥主跨中心处在桥面设置双向纵坡(其坡率均为i=1.0米,凸形竖曲线半径为R=36400米。
第三节桥位区自然条件
一、河道概况
桥区河段因地处巫峡的出口,上游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峡口处江面宽约200米;下游出峡后江面稍宽,在同等水位条件下,江面宽度可达300~400米。
但长江经巴东城关后,下行约10余公里,又开始进入长江的第三峡-西陵峡。
桥区范围内,历史上洪枯水位一般大约在60~90米高程。
在桥区河段的上游,有发源于绿葱坡的万福河自南向北进入长江;下行约1公里后,神农溪又借龙船河由北向南汇入;在桥区的下游,还有东壤溪入江水之力,奔腾而下,导致其目前桥区河段水流情况较为复杂。
二、水文条件
据长委综合勘测局完成的《巴东县迁建城镇新址地质论证详勘报告》说明,巴东县城段长江多年平均流量13400M3/S,历年最高洪水位98.813米(1981年,黄海高程,以下同),历年最低水位59.213(1982年)。
枯水期一般在每年10月15日~次年4月14日,洪水期则发生在每年4月16日~10月14日。
三峡工程开工后,当其一期水位坝前76.443米(对应吴淞高程为78.2米)时,桥区水位为104.217米;二期工程坝前水位达到133.233米(对应吴淞高程135.0米)时,桥区水位为136.171米。
大坝初期运用后,由于坝前壅水影响,使得坝区河段水流流速、流态、比降均与天然河流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坝前水位略低于坝区上游桥位所在的河段的水位。
三峡大坝各期水位所对应的巴东港及官渡口水位详见下表。
三峡大坝坝前最高蓄水位为178.233米(对应吴淞高程180米)。
三峡大坝各期水位表
坝前水位
(米)
巴东港水位(米)
官渡口水位(米)
备注
吴淞高程
黄海高程
吴淞高程
黄海高程
吴淞高程
78.200
103.043
104.801
104.217
105.984
一期导流水位
82.300
103.643
105.401
104.744
106.511
二期导流水位
135.000
135.934
137.701
136.171
137.938
临时发电水位
145.000
145.100
146.867
145.695
147.462
大坝防洪限制水位
156.000
154.334
156.101
154.334
156.101
大坝初期运用水位
175.000
173.334
175.101
173.334
175.101
大坝正常蓄水位
桥区所在河道属长江上游的万县~宜昌河道,历史上为长江航运最艰险的川江航道。
长江干流自鳊鱼溪口进入巴东县境,经红庙沟口出境入秭归县,境风河道全长59公里。
河段平面形态呈微弯S形,个别地段有急弯凸咀,河床多为岩石、卵石和夹砂卵石,河势基本稳定,河道属窄深型。
长江在桥区西南侧向东北而过,河谷呈V形,枯水期水面宽约200~300米,江底高程一般约为0~50米、最低点在云沱北侧江段,高程-11.8米。
长江自巫峡而出,主河道在峡区偏向南岸,航行迹线较为规则;出峡谷后,由于龙船河水汇流的顶托作用,致使其主航线摆幅较大,呈南北摆动之势,过西壤口后,航道才偏向南侧,并基本沿南岸下行。
巴东县的长江河道属川江航道,地处长江三峡,目前航道较窄,通行船队在3000吨级上下。
据有关部门研究成果表明,三峡大坝的坝上、坝下航道尺度:
按渝汉直达的5种万吨级船队尺度进行试验,得出航道的最小尺度应为:
顺直河段单线航道宽度100m,双线航道(1.8~2)倍单线航道宽(当流速1.0m/s时,可取1.8;当流速2.0m/s时,取2)。
最小航道水深3.5m,石质河床应另加0.2m富裕水深,至少达到3.7m。
航道弯曲半径1000m。
三、气象条件
巴东县地处中纬度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最较为充沛,年日光总幅射量88~9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7.9~18.6℃,年平均降雨量1100~1900毫米。
桥区位于鄂西五峰暴雨区北缘,多年平均降雨量1347.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22.4毫米(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625.2毫米(1970年),雨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最大日降水量193.3毫米(1982年7月5日),小时最大降雨强度75.98毫米(1991年8月6日),年雷暴日数21~5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9%。
多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1.6℃(1981年8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9.4℃(1977年1月30日)。
巴东站测得常年主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2.7米/秒(1954年~1988年),历年最大风速可达24米/秒。
四、工程地质
㈠地形地貌
桥址区域属鄂西中高山地貌单元,区内山高坡陡,河谷强烈深切。
长江在形成发育过程中对现代地貌形态特征的塑造起了主导作用,在桥址区域长江两岸形成了多级阶地,其中低级阶地为基座阶地,高级阶地为侵蚀阶地。
因各级阶地宽度小,又经后期重力作用及外界剥蚀作用的破坏,各级阶地保留不全。
桥位处长江总体由西南流向东北,呈向北外突的弧形。
河谷深切,呈V形峡谷。
河谷近岸由嘉陵江组和巴东组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
嘉江组的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形成了长江巫峡峡口和龙船河峡口的陡峻地势,地形坡度大于50°,有些地方形成陡崖。
而巴东组岩层分布段长江两岸地势相对较为开阔。
桥区内冲沟较为发育,其中规模较大的有9条。
这些冲沟是桥址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汇或汇集通道,北岸各冲沟口多在长江河滩上形成小规模的洪积扇。
南岸靠近新城址的各大冲沟已成为当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主要排放场所。
㈡地质构造
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处于上扬子台褶带八面山弧形褶皱带的东北端,构造线呈近东西向。
桥位区褶皱受控于八面山褶皱带;区内断层较多,但规模较小;基岩中节理相当发育,长江两岸的沟谷形态主要受节理控制;岩层中劈理也较发育,劈理走向比较稳定,与褶皱枢纽走向一致。
由于构造变动强烈,该区存在一些层间错动与软弱破碎带。
但几条规模较大的活断裂,均距桥区数十公里以上,对大桥和斜坡稳定都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㈢地层岩性
桥区地层区划属扬子区的巴东利川小区,以中生代地层分布为主,龙以三迭纪、侏罗纪地层出露最为齐全。
桥区分布的地层以三迭系中统巴东组(T2b)为主,沿长江和神农溪两岸零星分布有第四系堆积物。
测区分布的地层由上至下为:
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
下部为浅灰色、黄灰色中厚至薄层泥质灰岩与泥灰岩互层夹厚层灰岩、白云岩及灰绿色、黄色钙质泥岩;上中部为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质灰岩与泥灰岩互层夹多层灰岩、白云岩。
厚360~400米。
主要分布在南岸大部地区及北岸太矶头、西壤口部分地区。
整个桥轴线基本上都位于该地层内。
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二段(T2b2):
紫红色中厚层夹厚层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及暗红色厚层泥岩。
厚250~400米。
在南岸官渡口砂砖石西南及北岸张家梁子及唐家湾以东地区有出露,桥轴线北端位于该地层内。
第四系地层成因类型主要有崩坡积、残坡积、冲积、滑坡堆积和人工堆积等,除滑坡堆积层局部厚度较大外,第四系厚度一般不大,多在几米至十几米的范围内。
从总体上讲T2b2地层分布区多崩坡积、残坡积。
㈣水文地质
桥区内地下水按贮存介质可粗略分为基岩裂隙水、岩溶及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孔隙水。
总体而言,地下水主要贮存形式是三迭系巴东组第三段(T2b3)的碳酸岩岩溶裂隙水和第二段(T2b2)的碎屑岩裂隙水以及少量的第四系孔隙水,水文地质条件受两岸地层岩性结构和地质构造控制,而长江作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排汇基准面对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化学分析表明:
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㈤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历史及现今中强震地震对场址造成的地震烈度低于Ⅵ度。
桥位地震研究区内地震活动的涨落时间进程主要受背景性地震活动分期控制,目前正处于1823年以来背景性地震活动分期的较高释放阶段,同时也处于区域性分期的释放阶段,预计未来百年研究区的地震活动仍以中等地震为主,最大强度有可能接近6级,发生大于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工程场址所在的鄂渝边境小区可能的最大地震约为5.5级左右。
依据特定的计算结果,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震裂度为6.1。
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峰值加速度60.8CM/S2(ga1)。
第四节工程条件
一、三通一平情况
㈠征地拆迁:
大桥用地已全部征完,征地范围内的房屋搬迁、林木破线已基本完成。
㈡路:
大桥位于巴东新城区,两岸的城市道路已基本成型,到两岸施工主场可以利用现有公路,施工队伍进场后,还需修通少部分便道。
㈢电:
两岸至施工场分别已安装电压等级为10KV,容量为800KVA电路。
㈣水:
两岸均已用φ100水管将施工日生活用水引至施工现场。
㈤通讯:
大桥处于城区内,通讯安装方便,亦可使用移动电话。
二、运输条件
本工程具有较好的材料运输条件:
长江水运可以直通重庆、宜昌、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公路也可以连通宜昌、武汉等地。
第五节主要工程数量
一、路基土石方
㈠清理现场29280m2
㈡挖除旧路面700m2
㈢拆除结构物130m3
㈣路基挖方土/石17000m3/27000m3
㈤路基填筑10169m3
㈥滑坡处理(浆砌片石)3000m3
二、路面
㈠砂砾垫层(厚150mm)20390m2
㈡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9550m2
㈢水泥稳定土基层17030m2
㈣水泥砼板面17750m2
三、桥梁
㈠桥台
⒈桥台挖基6336m3
⒉片石砼基础台身1239.1m3
㈡引桥桥墩
⒈桥墩挖基4333m3
⒉φ2.0钻孔桩560m
⒊承台墩身砼3581m3
㈢交界墩
⒈交界墩挖基1200m3
⒉钻孔桩C30砼270m3
⒊承台墩身砼2103m3
㈣辅助墩
⒈挖基1200m3
⒉C30钻孔桩324m
⒊承台墩身砼2575m3
㈤索塔
⒈挖基土石方6750m3
⒉φ3.0m钻孔桩896m
⒊承台墩身、塔身砼5616+13576+5058=24250m3
㈥预应力砼主梁7130.97m3
㈦引桥预应力T梁1426m3
㈧桥面铺装(C40防水砼)806.1m3
㈨人行道(C20砼)365.3m3
四、排水工程
㈠7.5级浆砌片石排水沟298m3
㈡7.5级浆砌片石边沟472m3
㈢7.5级浆砌片石截水沟160m3
㈣排水管1725m
㈤砂砾垫层460m3
五、防护工程
㈠方格护坡930m3
㈡挡土墙
⒈干砌片石550m3
⒉C15片石砼3200m3
⒊砂垫层1060m3
⒋浆砌片石3000m3
㈢浆砌片石锥坡155.4m3
六、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
㈠单面波形梁钢护栏1045.2m
㈡双面波形梁钢护栏862.5m
㈢单/双柱式交通标志3个/6个
㈣路面标线6300m
㈤收费亭5个
㈥收费天棚740m2
㈦架设管线3243m
七、绿化及环境保护
㈠开挖并铺设表土100m3
㈡插种草种400m2
㈢铺植草皮1000m2
㈣人工植木920棵
第六节工程重点、难点及主要措施
一、重点工程
巴东长江大桥桥型布置为简支T型梁(4×40m)+斜拉桥(40+130+388+130+40)全长900.5m。
本工程主要部分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全桥边主梁共分三种截面形式,下部为钻孔桩基础,主塔采用钻石型索塔,北塔塔高212m(桩基承台顶面以上),施工周期长,施工干扰大,施工难度高,施工工序多,因此,主桥施工即为重点工程。
二、难点工程
㈠主塔施工:
整体索塔分上部塔身和下部塔墩两部分。
主塔上塔身为宝石型126.5m,下塔墩分别为上、下两层带横梁的门式结构,高度85.5m,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㈡主梁施工:
主梁施工分别采用支架现浇,牵索挂篮施工及合拢段施工。
㈢塔墩下设高6m的实心承台,承台下设16根φ3.0m桩基,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三、主要措施
进点后优先安排重点工程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尤其是主塔施工,安排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制定、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设计。
难点工程除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必须制定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并对特殊工种和上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做好技术交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具体施工措施详见施工方案与方法及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工期等技术组织措施。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施工技术力量及施工布置
第一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本着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的原则,我们拟实行项目法管理,组建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巴东长江大桥A合同段工程项目经理,组成矩阵式施工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
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2名、总工程师1人,并设置两部一室,具体各召其职进行工作。
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项目队,其中一项目队负责主桥主体工程施工,第二项目队负责引桥及引道工程施工,第三项目队负责防护、排水、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钢构件制造加工施工。
一、机构配置原则
㈠职责分明:
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包保的管理体系。
即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目标值化整为零,分解到位,一级保一级,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圆满实现。
㈡素质高强:
项目部管理层人员,尤其是领导决策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实施经验,懂技术、讲科学、善管理,能胜任各自分管的管理组织工作。
㈢精干高效:
以技术为龙头,以计划为先行,以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现场为对象,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实行雷厉风行、反应迅速的领导集体,既能满足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又能保证各项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二、项目部主要人员配置
项目部主要人员详见投标书附表拟在本合同工程任职的主要人员简历表。
三、施工组织机构详见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第二节工作机制及职责分工
一、工作机制
实行二级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项目经理部直接对现场施工项目队,即项目经理部→项目队→项目分队。
二、职责分工
㈠项目经理
⒈按照合同条款,全面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
⒉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⒊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搞好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选调、具体职责分工。
⒋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正确地组织有关部门做出项目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安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
⒌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搞好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⒍沟通项目内外联系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
⒎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
⒏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权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经济惩罚。
㈡项目总工程师
⒈对工程项目质量负直接责任。
⒉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ISO9000标准的有效实施。
⒊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
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
⒋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的配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