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作文档资料.docx
《中国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作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作文档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作文档资料
中国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早是见于上个世纪1956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邓颖超同志在讨论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草案)》讲话时提出的。
她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从此起,“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词便频频出现在中央领导讲话和中央的文件。
尽管,在上个世纪的不同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历史性作用,特别是大兴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总体上还是作为对全国人民一种口号性的鼓舞和理想目标的追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1世纪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处在21世纪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出来的。
它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有其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内涵。
因此,在引导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上,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其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理论内涵,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稳步而扎实地推进。
一、21世纪新农村建设时代特征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级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伟大实践。
但是,据笔者一年多来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什么是新农村建设”,“怎样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命题,当前仍有不少地方领导存有理论误区和实践误区,在指导新农村建设上,缺乏战略性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的实践引导,而较多的是粗放式的定目标,提要求,派干部进村检查催促,甚至是形式上的功利追求。
据调查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明显存在着三种理念:
一是党政领导的政绩理念。
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很重视,但大都是“政绩驱动”,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归纳为“几个新”、“几个好”、“几个抓”和“几个工程”,并以此定期检查,层层推动,评比争先,抢争速度,普遍出现拆破房,刷旧房,形成“公路两旁,处处白房”的现象。
二是专家学者理想理念。
对如何建设新农村,各方面专家积极参与,发表见识,但更多的是提出整体设想、设计模式,什么如何规划,如何借鉴外国模式等等,提出的方案和模式,很有整体性,很具完善性,但缺乏现实性和操作性。
三是农民的利益理念。
农民是最讲究现实的。
新农村建设深受农民欢迎,他们最急切盼望要解决的是事关他们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最困难、最能得实惠的事,对拆房、刷房、铺草坪等兴趣不大,甚至反感。
新农村建设这三种理念,都表明当前仍有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时代背景还缺乏认识,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涵义,还缺乏正确把握。
第一,新农村建设是伴随中国现代建设进程的一项世纪工程。
21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基于两大时代背景:
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正是在这两个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一历史性的判断又表明了两点: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农村建设实质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二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着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共同始终。
显然,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替代不了新农村建设,而只能带动新农村建设。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的50年代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然与其同期。
可见,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长时期,又是一个艰苦的历史进程,而不可能在几年内、十几年内就能完成的,需要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确保全党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上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问题。
“三农”出问题,中国出问题。
所以,党中央再三强调,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上。
在2006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这是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
可见,新农村建设主线就是不断解决好“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最难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而这个问题又“难”在哪里?
普遍认为,主要是农业弱质产业,难以使农民的增收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多,资源稀缺,劳动生产率低,农民难富起来。
这些是重要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环境和农民的创业环境太落后,不足以使农业产业自强,不足以使农民自主发展。
最突出的表现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太落后,农民生活的质量条件太低下,农村生存的环境条件太脆弱。
新农村建设正是紧紧围绕不断改善农村这“三大条件”,降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成本,创新农村发展环境,激活农业内部活力,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化农村。
所以,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第三,新农村建设是稳定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可持续性的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中国进入了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城乡和区域协调为重要发展内涵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据专家研究预期,中国这新一轮增长期会持续较长一个时期,但必须不断解决好制约增长期的瓶颈问题。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规模、招商引资和扩大内需三驾马车,关键是要靠扩大内需拉动。
扩大中国内需,最大的空间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最大的消费群体也在农村。
目前,农村三大消费空间急待开拓,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消费空间;二是农村的公共产品消费空间;三是农民的日常生活家用品消费空间。
这三大消费空间,在农村几乎是原始起步。
据国家统计部门调查,2004年,全国人均居民消费为7182.1元,而农村人均仅有2184.7元,这一年农村恩格尔系数还高达47.2%,表明农民的消费接近一半还是为解决吃饭的问题,其他方面的消费甚微。
所以,打开农村这三大消费空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期,意义十分重大。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两会”上讲话指出的“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经济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可见,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图和远见之举。
第四,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本质性标记。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曾经有过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时期。
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化,以农村的落后支持城市化,这是任何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没有逾越过的阶段。
关键是国家进入有能力,有条件“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就必须回报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
正是于此,新农村建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所重视的。
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它们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就适时地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以国家财力带动为主,进行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社会制度治理、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和农民素质培养,使农村很快赶上了城市,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还使农村保持了原生态的风光优美。
还有日本和韩国,他们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以最大的努力,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全面开展农村建设,实行山水林路综合治理,既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又保持了农村山川秀美的特色。
我们国家也正是正确分析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并果断宣布我国从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积极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扎实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二、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涵
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看来通俗简单,实际理论内涵很深。
它的根本宗旨是,要通过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并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
所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作引领,把传统、分散、零乱、落后的农村建设为富裕、文明、民主的现代化农村。
新农村建设本质涵义,是要全面激活农村各种发展因素,整合各方面的发展资源,以不断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主线,着力改变农村“三大条件”,即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民生活质量条件、农村生存环境条件,全面加强农村“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引领农民不断地追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生存目标。
显然,新农村建设在内容上,实际上是包括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优化、生产方式演进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多种建设的历史性进程,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性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有阶段性的长期艰苦奋斗。
因此,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有正确的导向和引领。
第一,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引领新农村建设。
新世纪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与过去一个鲜明的区别,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不动摇,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富裕水平为矢志目标。
因为,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
这个“主体”作用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愿不愿意建设;二是农民有没有能力建设,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农民有没有经济能力。
国家公共财力是要支持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是要扶持新农村建设,但是,最根本还是要靠农民自己。
只有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民增收路子,让农民富得更快,新农村建设也会加快。
第二,始终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
中央明确提出: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这是党中央总结分析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经验,为引导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而适时提出来的。
现代农业是以不断提供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生产条件的多功能农业、多形态农业和科技型农业。
这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不断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
因此,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引领,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设施技术装备,发动以农业产业革命为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从农业结构的平面上和立体上着力伸延产业链条,不断扩大生产加工环节,培育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注入农村、注入农业,多形式创办具有活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加快建设科技含量高、消耗资源少、优质品牌多、竞争力强的高产、优质、高效、标准、生态和安全的现代农业。
第三,始终坚持创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引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重”在建设。
农村落后最根本的是发展环境的落后,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是改变农村发展环境的建设。
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和农民生产能力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集中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被边缘化,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不到农村。
中国的大小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绿化、美化、亮化的“民心工程”一个个出台。
可是在农村,生产条件落后,生活质量低下,生存环境恶劣,走不上平坦路,喝不上卫生水,点不起电灯,看不起重病,读不起大学,等等。
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农民急盼解决实际问题进行。
特别是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提高农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
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可承受能力,一件一件地把这些实事办好,一年一年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第四、始终坚持用社会文明成果引领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这个“新”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因此,用不断出现的社会现代文明成果引领新农村建设,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直至今日还无实质性转变。
之所以如此,虽有与工业化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共同原因,但很重要的中国城乡体制阻碍时间过长,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的长期性、顽固性、壁垒性、使现代化社会文明成果难以输入农村,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现代文明与农村原始落后形成了“二重天”。
这种社会进程态势不能再延伸下去。
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不同。
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以新的制度供给和新的政策选择,疏通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输入农村的管道,不断地引领新农村建设。
这样,不仅在农村的面貌形态上、农民生活方式的形态上建设新农村,更重要的是能塑造一代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有文化、懂科技、讲文明、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实践运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上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世界赢得声誉的典型性体现。
因此,如此宏伟而浩瀚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要立足于当前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最实际的问题,更要从战略思路上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战略思想和实践运作。
一是要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
新农村建设尽管要着力解决好农民最迫切、最期盼、最切身的问题,但它是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目标的长时期的历史进程。
另外,我国农村地幅辽阔,发展有先有后,这就不仅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更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渐进性。
不论于全国之大,还是一省之广,都不可能急速推进,而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每年为农民办几件改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的实事,稳步扎实地推进。
二是要把握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阶段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农村,最终融入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为长远目标的、分阶段提高而逐步推进的一场历史壮举。
因此,它是总揽“三农”工作的整体,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全部。
至于新农村建设划分几个阶段行进,这要作更加科学的研究界定。
但笔者认为,最起码要和本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相一致,即2010年前的“十一五”期间,主要夯实农业和农村基础,解决好农民公共服务方面最急盼的难事,使“三农”问题有一个明显缓解;到2020年,继续以现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再从2020年起,以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中国农民全面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为目标。
三是要把握新农村建设历史文化传统的区域性。
中国农村地广物异,差别性大,发展水平有先后,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有明显区域性,任何一种或几种所谓有多么完善的模式,都不能完全套用于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在内容上的整体性和模式选择上多元化的一致性。
一定要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地理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特征等出发,多元化和多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
哪种以一个规划、一张图纸、一份时间表、这个“型”哪个“型”的模式来引导新农村建设,必然是形式主义和出于政绩工程,而最终祸害农民,浪费资源。
过去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决不要重蹈覆辙。
根据以上建设新农村的规律性特点,各地在形成战略思路上要考虑新农村建设内容的整体性、发展的系统性、任务的艰巨性、进程的阶段性和目标的长远性。
为此,笔者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路可以作这样一个概括:
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建设经济繁荣、农民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为长远目标,始终坚持以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着力于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民生活质量条件、农村生存居住环境条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整体规划,确立阶段目标,明确年度重点;逐步实施,分层次推进,按阶段预期,稳步扎实地不断达到建设新农村的新的目标和水平。
遵循这样一个战略思路,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实践的运作上,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正确引导,这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真正为农民办实事而深受农民欢迎,还是成为一些干部做秀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招致农民怨声载道。
因此,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运作上,必须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支持,社会支持,上下合力。
这里,最重要的是各级党政在引导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对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力,提高引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操作能力,在规划制订、分类指导、责任落实等方面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
第一,在制订规划上,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要有规划,但是,是规划于一村,还是全乡镇性的、全县性的?
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总揽“三农”工作的一项工程性建设的长远项目,对于一个乡镇、一个市县,一定要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至于每一个村,未必都要制订规划,而是以乡镇的规划涵盖村的规划即可。
这样,既能更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不搞花架子,又能不耗费人财物力,节约成本。
对于一个市县、一个乡镇的规划,要特别防止的是不能一个标准衡量,不能一个模式规范,不能一个进度要求。
关键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建设目标阶段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长远的发展目标,规划应注重于近、中期,特别是近期为主。
近期宜细,中期宜粗,远期宜略的原则,把以扎实实现每一个近期阶段目标,而能往更远的目标奋进;二是要处理好建“村”和建“业”的关系。
据笔者了解,当前不少制订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大都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个方面是如何拆旧村建新村,拆小村并大村,再一个是如何整顿村容村貌,治理脏、乱、差。
这里,忽略了一个最大问题,缺少或者很少规划产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主题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规划一定以如何发展产业为主;一是要处理好富裕村和后进村的关系。
一个市县之大、一个乡镇之大,各个村发展有先后,富裕程度有差别,由此而来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有差别,所以,要分层次规划,要分建设起点不同规划,要分办实事的轻、重、缓、急不同规划。
第二,在分类引导上,一定要警惕模式上的形式主义而保持建设的多样性。
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合力、社会参与。
但政府主导必须建立在农民为主体的基础上。
所以,政府的主导,实际上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进行正确的引导。
目前,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从制度供给上、决策路径上、政策促进上和领导方式上,形成了自上而下高度的统一体。
在这种领导和管理体制下,新农村建设很容易以来自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所谓统一的政绩评价体系,导致在引导上标准模式化,进度一律化,工作表面化,而步入形式主义和花架子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制订标准,限时进度,定期检查,并带来各种处罚的做法,足以证明产生这种形式主义和搞花架子的危险性。
要避免这一点,各级党政领导在引导新农村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反复比较,区别特色,科学分类,实施分类引导。
另外,在分类引导上,不仅要区分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而分层次的科学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同中国广阔农村的风景特色、地理特色、本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使建设的新农村,既有现代文明,又是生态好、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传统特色明显,是最能适合人居环境的美丽家园。
第三,在创新建设机制上,一定注重激活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
新农村建设,尽管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财政覆盖力度,但总体上财力有限,农民自我建设能力又弱,投入和需求矛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激活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使资源要素能发挥最大效应。
根据调查,最现实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如何按中央要求,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这里,是继续沿袭往常的行政分派,责任到部门带钱包村,还是更多的通过机制激励,让社会资本,如引导工商企业参与;再一个是,现在所谓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每年增加多少个百亿投入新农村建设,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但是实际上,这些投入多渠道下,多层次批,多部门管,结果,一是渠道水渗,闸门截流;二是作用分散,难成合力。
实际上,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能真正做到农民自己用,农民自己管,农民自己监督。
所以,在实践的运作中,一定要积极探索创新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的机制,使要素资源投入能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