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766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docx

全国主要高新区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高新区

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为加强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国内其他高新区的比较,我们通过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高新区的联系,对六个试点高新区的2010年发展与“十二五”规划情况进行了搜集和比较分析。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高新区2010年经济发展保持了

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一)各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2010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等6个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总体看,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幅度处于前列。

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总收入15489亿元,增长20%;工业总产值4835亿元,增长17%;实际缴税743亿元,增长12%;利润1293亿元,增长15%;出口223亿美元,增长7%。

西安高新区实现总收入达到4001.95亿元,增长2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29%。

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7.5%。

实际利用外资4.81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253.54亿元,同比增长36.31%。

成都高新区的集中建设区(不含政策区)完成产业增加值520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8亿元,增长13.9%。

完成财政总收入155.51亿元,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36亿元,增长25.93%。

(注:

在一个大的区域,产业增加值与GDP差不多)

深圳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28.5%,高于全市增速14.6个百分点.(2010年深圳高新区的统计数据是1996年批准建设的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园区的数据,区外产生的数据未统计在内。

按照新的规划面积185.6平方公里的经济统计数据还未正式公布。

上海张江高新区实现总收入6700亿元,同比增长32%;在2010年的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3148.71亿元,同比增长26%;总税收313.02亿元,同比增长42%。

武汉东湖高新区实现企业总收入达到2918亿元,增长2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8亿元,增长28.9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亿元,增长30.13%;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96.76亿元,增长33.4%。

(二)高新区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2010年,国家高新区通过聚焦研发资源、聚焦高端人才、聚焦金融服务、聚焦创新载体等方式,升级制造业,发展高端服务业,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兴商业模式等方式,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

从全国园区的比较来看,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等东部沿海高新区近几年把转变发展方式放在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实现了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

中关村园区已经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在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业、节能节水、生物及健康产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微博、生物CRO等新领域培育形成了一批新兴业态,诞生了一大批龙头企业,逐步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正在改写全球创新版图。

目前,中关村园区以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已经占到园区总收入的60%以上,而制造业的比重不足40%;特别是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高新技术服务业已经占到总收入的80%左右,制造业不足20%。

深圳高新区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国际化推进、产业提升、空间布局扩展、新型高科技园建设、园区环境等六大创新工程的实施,走上了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在新能源、互联网与下一代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居全国前列,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的培育方面领跑全国,每年都要涌现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带动深圳市的创新能力跃居国内城市的首位。

2009年,深圳高新区的深圳湾园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0多亿元,税收40多亿元,净利润40多亿元,居全国首位。

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总部经济、研发经济、服务外包、高端服务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格局,高端服务业占整个高新区的的比重达到40%左右。

成都高新区近几年抓住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引进了戴尔、德仪(TI)、富士康、仁宝、联想等全球IT巨头生产基地的同时,同步引进这些巨头的研发基地和运营机构,避免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垂直整合模式,构筑了包含研发、运营、高端制造在内的立体式的产业生态,成为全球的IT巨头俱乐部。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成都也是巨头云集,已落户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50家,聚集了IBM、诺基亚、甲骨文、华为、马士基、西门子、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100强中有5家已进驻天府新城。

同时,成都还积极打造覆盖西部、辐射国内外市场的游戏运营中心,引进国内网络游戏前十强企业在成都建立运营中心。

金山、盛大、完美时空等国内网游巨头,以及包括全球排名前三的电竞公司GGL和微软Xbox360研发中心等国际大型游戏企业均聚集于此。

2010年,成都高新区高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超过600亿元,从业人员10多万;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从业人员越过8万。

西安高新区以“研发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金融经济、品牌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坚持高端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了产业互动、优势突出、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近几年,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成为西安高新区投资的新亮点,包括总投资300亿元的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建设、总投资30亿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总投资60亿元的中兴通信公司全国最大的通讯产品研发及生产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华为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建设,这一批研发、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成都高新区高端产业腾飞提供强有力的起飞平台。

资本市场成为促进国家高新区转型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板、创业板的开通,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

20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新增上市企业39家、深圳高新区新增上市企业20多家、成都高新区和西安高新区各新增上市企业4家,每一家上市企业都有独特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

上市为这些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基础,资本市场成为高新区转型的强大动力。

(三)重大项目建设成为高新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高新区的产业规模在全国高新区的位次显著提升,其中东湖高新区的总排名上升为第5位,西安高新区排名第6位,成都高新区排名第4位。

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在近几年能够实现重大跨越,关键是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

成都高新区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在2010年,戴尔(成都)旗舰基地项目,仁宝集团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德州仪器在中国大陆的首个生产制造厂项目,集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三位一体”的联想(西部)产业基地项目先后落户成都高新区,富士康在成都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鸿富锦”投产。

这些重大项目发挥了带动效应,使成都高新区迅速超越了一批沿海高新区,特别是IT产业实现每2年翻番的增长,成为中国的IT第四城。

2010年,成都高新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就有4家,总数已超过50家。

西安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和投资的高地。

特别是在微电子、通信等领域,西安高新区抓住跨国公司延伸、整合在华产业链的机遇,着力引进研发、高端制造、服务营运的大项目,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近几年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微电子和通信产业重镇。

引进的重大项目有全球半导体巨头美光公司投资5.5亿美元的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基地、投资3亿美元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加工生产基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3亿美元的光伏产业研发中心、韩国信泰电子投资1.01亿美元半导体零部件制造项目、美国GE电气照明集团与陕西省电子信息集团合作的半导体照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

二、各高新区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确定了“十二五”发展

的思路与目标

(一)在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上面向世界。

六个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高新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发展思路上都确定了面向世界的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城市建设的思路与目标,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2020)规划纲要确定,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服务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力争用10年的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十一五”末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创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业投资中心之一;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西安高新区要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快速、创新动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发展和谐安定的国际化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成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将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突出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深圳高新区努力用5—1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科技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上海张江高新区面向全球,集成创新,通过塑造“科技的引领者、产业的革新者、创新要素的营运者”三种角色,以“搭平台,抓两端,促融合,创模式,育集群”为路径,加快推动涌现一批高科技领域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务模式,成为国家创新战略和培育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的示范引领区,成为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科技服务平台,成为具有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武汉东湖高新区着力培养集聚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基本构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在2020年把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世界光谷”,建设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发展目标上确定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指标。

中关村科技园区到2015年的目标是:

总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增长两倍,达到4万亿元,年均增长10.7%;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比2008年翻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占示范区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比2008年翻一番;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培育出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0亿的大型企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西安高新区规划在“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25%的增速,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1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增加值超过35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

R&D经费支出占营业总收入的6%,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10%;新增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知识产权申请800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00项,技术成果交易总额400亿元。

成都高新区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00亿元,力争在总规模上居中西部高新区的首位。

其中,在2011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把重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重大项目的顺利建设,引领主导产业的跨越发展。

深圳高新区的重点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加快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是主要目标。

到2015年,深圳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要占全市的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近70%,年产值过千亿的企业3家,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近2000项,每万人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60件。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小张江)到2015年,经营总收入达到5500亿元以上(其中2012年达到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于浦东新区10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产比重超过65%以上。

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打造出三大超千亿级战略主导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制造、医疗健康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个三百亿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和一个百亿级战略培育产业集群(大飞机研发)。

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2015年企业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5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合计达到2000亿元。

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以上;申请专利数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关于推进东湖高新区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看,经济总量在跃居全球第二位后,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题,国家在财政、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环保、土地、进出口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政策的重大调整,就是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在我国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谁能准确把握国家经济转型的趋势,谁就能够受到国家政策的青睐、受到国内国际资本的青睐、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谁就能够脱颖而出。

为此,东湖高新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突出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一要通过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转变制造业的发展方式。

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主导产业向高端龙头行业集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延伸,引导企业将研发、运营中心放在高新区,将核心技术和高端工艺放在高新区。

二要大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积极培育服务经济新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对武汉新城支撑不够的问题。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后台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基于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新兴现代信息服务业领先发展,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现代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信息服务产品和服务品牌。

三要加快二、三产业的融合。

要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提升第二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要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武汉科技新城的高端服务品牌和全新的国际化形象,提升园区的品味,进一步增强对全球产业巨头的吸引力,促进重大项目落户高新区。

(二)着力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突出其带动效应,迅速壮大产业规模。

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发展格局调整的机遇,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是东湖高新区实现跨越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发展中,高新区要突出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一要支持龙头企业扩张,促进其迅速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是重大项目的重要载体,要将高新区的产业规划与千亿元、百亿元、十亿元龙头企业的培育相结合,制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将土地、信贷、财政等资源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

支持本土企业通过上市、对外并购、国际化发展等方式加快扩张,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整合和利用资源。

二要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

调整现有的招商格局,发挥各专业园区、专业基地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发挥各招商主体和区内企业、中介机构的积极性,构建新型的专业化招商体系。

强化重点区域招商,策划举办专题活动,努力促成带动性强、税源贡献大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突出招商重点,抓住重点客户招商,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外著名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和企业总部。

三要推进产业链招商,挖掘招商资源。

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作用,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招商;突出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吸引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

四要加强招商策划。

加强品牌策划和营销,发挥中国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品牌的作用,加强园区品牌宣传和形象推广,充分发挥境内外主流媒体、专业媒体以及高新区网站、报刊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全球巨头入驻;策划实施若干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招商活动。

(三)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和融资平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促进政府创新引导力、企业自主创新力、新兴产业集聚力、领军人才带动力和政产学研联盟综合服务力等五大能力的显著提升。

二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要提高研发投入,建议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R&D)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

完善高新区的投融资平台,加快推进科技银行(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引进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

以科技金融投资平台为龙头,引进、聚集资金、项目和人才,形成创新、创业、创投互动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着力吸引中央企业的资金、国际大公司的资金和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到高新区的发展中来。

三是推进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围绕高新区产业规划,建立支柱产业和新兴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

引导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及时向标准转化,进一步加强专利技术与标准有效结合,形成“产业技术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自主创新演进路径。

武汉东湖高新区战略发展研究院

执笔:

王健群陈要军夏汉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