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439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生物识图实验探究练习题

1.(6分)科学探究: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

简述你的理由。

2.(4分)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

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

V级

油脂类

小于25g

IV级

豆类和奶类

100-150g

III级

鱼、禽、肉、蛋类

125-200g

II级

果蔬类

400-750g

I级

谷类

450-500g

(1)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2)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III.IV级的食物,原因是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3.(5分)当手不小心触碰到圆钉后,会突然缩回,然后才感到疼痛。

图4示人的缩手反射,请据图回答:

(图4)(图5)

(1)图中的E表示;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手缩回以后,才感到疼痛,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2)神经冲动传到【B】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反应分别是,从而使手缩回。

(3)当图中的【】受到损伤后,人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4.(4分)图5所示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提示:

果树的的韧皮部位于树皮内)

(1)在A.B处环割前后,该枝条的蒸腾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

(2)该枝条环该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3)如果在果树主干C处进行环割(如圆图中所示),果树的生长状况是

,原因是。

5.(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下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在二战期间,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现在相同病情,用几百万单位也没有效果;在某些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连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无法将其消灭。

材料二为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2004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除黄连素和一些非处方灭菌药物外,其它抗生素均要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

因此,到药店购药须认清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

(1)产生青霉素的生物与青霉素杀死的细菌相比,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有的人在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这里青霉素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

所以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3)购药时,通过看说明书上的“R”和“OTC”标志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处方,其中表示非处方用药的是。

(4)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的原因:

(2分)

 

6、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号试管:

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

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

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

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7、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原因是:

 

8、

放有各种颜色小纸片的布料

通过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如上图),可以发现与背景布料颜色越接近的小纸片,越不容易被“捕食者”(同学)“捕食”,经过几代后,多数“幸存者”(小纸片)的颜色与背景布料颜色接近。

由此可以推测:

在自然界中,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某同学在做模拟探究时,不按操作要求进行,而是特意寻找与背景布料颜色接近的小纸片,他得到的结果与其他同学恰好相反,多数“幸存者”(小纸片)的颜色与背景布料颜色反差大。

他的解释是:

有些昆虫(如某种毛毛虫)体色鲜艳,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反差大,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因此,这种体色也是保护色。

你认为这种体色是保护色吗?

9.(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

(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

                。

(4)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

为了避免这种现5)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

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象的发生,可以采用        方法来弥补。

10.(6分)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

为了保持食物新鲜,人们用了很多办法保存食品,如低温、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干制等。

请设计实验探究某项因素是抑制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的因素之一。

提出的问题:

                                        作出的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经验预测的结果:

                                

得出的结论:

                                        

11.(7分)右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

其中a~f表示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答题:

(1)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                。

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                。

(2)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3)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是       。

煤气中毒时,大量的CO取代O2与血液中的        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4)医生在检验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                ;若发现有较多的a,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               。

12.人的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将它比喻为收集和排出血液的“泵”。

右图是心脏前面观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将血液“收集”回心脏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方括号内填序号,横线处填名称)(2分)

(2)①—⑧中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容纳着动脉血的心脏结构是_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2分)

13.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温度、溶液的酸碱度(PH值)等。

下面的实验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研究酶的活性和溶液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具体的实验过程是:

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且溶液PH值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都加一块0.5cm3大小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然后将5支试管同时放置在25℃室温条件下处理,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的消失时间。

实验结果如下:

酶溶液的PH值

1

2

3

4

5

蛋白块的消失时间(分钟)

12

9

ll

45

≥65

(1)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___________。

(1分)

(2)在人的消化道内,能分泌本实验酶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1分)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帮助生物兴趣小组总结出溶液的酸碱度(PH值)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4、(8分)结合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

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所示。

造成酵母菌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