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192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docx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抗结核病药+关节脱位

第三十五单元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

 

 

(一)诊断标准

 1.白细胞减少症(1eukopenia)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成人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儿童≥10岁者低于4.5×109/L;<10岁者低于5.O×109/L称为自细胞减少症。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O×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儿童≥10岁者低于1.8×109/L,<10岁者低于1.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当粒细胞严重减少,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B1型题】

 (3~4题)

A外周血白细胞(1.5~4.0)×109/L

B外周血白细胞<2.0×109/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0×109/L

E外周血白细胞数(2.5~4.5)×109/L

协和习题3.粒细胞缺乏症(答案:

C)

协和习题4.白细胞减少症(答案:

A)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1.感染①细菌感染:

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②病毒感染:

如麻疹、风疹、流感、病毒性肝炎、HIV—I型病毒感染等;③原虫感染:

如疟疾、黑热病等;④立克次体感染:

如斑疹伤寒等。

 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贫血等。

 3.物理化学因素 ①电离辐射:

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②化学物质:

如铅、苯、汞等;③药物:

如抗菌药物(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脾功能亢进。

   

 6.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7.其他因素 如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过敏性休克及遗传因素等。

 

12.下列由于免疫因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A.Felty综合征

B.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假性粒细胞减少

D.脾功能亢进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E.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时的粒细胞减少

答案:

A

解析:

Felty综合征又称为关节炎-粒细胞减少-脾大综合征,为类风关的一种,粒细胞减少由于免疫因素。

脾功能亢进为机械原因造成的粒细胞减少,而病毒感染时,粒细胞因为清除毒素而减少。

 

   

二、中性粒细胞增多

 

 

(一)分类   

 1.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如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以及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分娩时,均有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

一日内下午较早晨为高。

   2.反应性增多。

 

  3.异常增生性增多。

   

 

(二)病因 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均为病理性增多。

  

 1.反应性增多常见的原因有:

①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均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②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如外伤、手术、大面积灼伤、血管栓塞等;③急性溶血:

由于缺氧和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存池释放粒细胞;④急性失血:

刺激骨髓贮存池释放粒细胞增多;⑤中毒:

如铅、汞、砷、苯等中毒,昆虫及蛇咬伤等;⑥某些药物: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锂盐、肾上腺素G—CSF、GM—CSF等;⑦恶性肿瘤:

如胰腺癌、胃癌、肺癌、肾癌、肝癌等;⑧其他:

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2.异常增生性增多①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

   

   

三、嗜酸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 外周血液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4x109/L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二)常见病因   

 1.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花粉症等。

   

 2.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丝虫等感染;组织内寄生者嗜酸粒细胞增多较肠道寄生虫者更为显著。

 3.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等。

 4.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

 5.某些恶性肿瘤 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者。

 6.某些传染病 如猩红热等。

   

7.结缔组织病 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8.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9.其他 如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四、淋巴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超过4.0×109/L称为淋巴细胞增多;绝对值≥15×109/L为高度增多。

 

(二)常见原因

 1.感染 主要是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

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等蒙染。

   

 2.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4.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

  

 

五、异形淋巴细胞

 

 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尔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称为异形淋巴细胞,一般不超过2%。

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

 

(一)感染 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感染均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尤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某些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如疟原虫)等感染也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增多。

 

(二)药物过敏。

 (三)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四)其他 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后等。

 

协和习题2.关于血细胞数量的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答案:

D)

A分娩时可有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C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可有淋巴细胞增多

D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尔可见到异形淋巴细胞,一般<10%

E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增多

 

 

六、单核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 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绝对值超过O.8×1109/L称为单核细胞增多。

 

(二)常见原因

 1.某些感染 如疟疾、黑热病、结核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血液病 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七、红细胞增多 

 

 

(一)诊断标准 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超过参考值的高限。

一般经多次检查,成人男性红细胞〉6.O×1012/L,血红蛋白>17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g/L即为增多。

1.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红细胞内出现Howell-Jolly小体

答案:

C

 

(二)分类与病因  

1.相对性增多 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灼伤、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绝对性增多

 

(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见于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心肺疾患、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血氧饱和度低,使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多囊肾等,促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也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八、血小板增多

 

 

(一)诊断标准 多次检查外周血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

 

(二)常见原因  

 1.原发性增多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血小板增多症)。

 2.反应性增多 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癌症患者等。

 

 

协和习题1.血小板增多的常见原因不包括(答案:

E)

A骨髓增殖性疾病

B急慢性炎症

C缺铁性贫血

D癌症患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三十五单元抗结核病药

第一节异烟肼

一、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型结核病,除早期轻症肺结核单用外,均宜与其他第一线抗结核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

对急性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应增大剂量,必要时采用静脉滴注。

二、不良反应

(一)神经系统毒性

1.周围神经炎继发于维生素B6缺乏,同服维生素B6可以预防。

2.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常因用药过重所致,可出现昏迷、惊厥,偶致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精神病等。

(二)肝脏毒性多见于35岁以上、快代谢型患者,可致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

第二节利福平

一、临床应用

(一)治疗各种结核病及重症患者,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合用。

(二)用于耐药金葡菌及其他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

(三)用于治疗麻风病。

抚平了麻脸——利福平

二、不良反应

(一)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

(二)少数病人可见肝损害,出现黄疽。

(三)在间歇疗法时,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

第三节乙胺丁醇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较强杀菌作用,对耐链霉素或异烟肼者仍有效。

主要与利福平或异烟肼合用作为抗结核的一线药用。

例题1.可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2001)

A.利福平

B.异烟肼

C.阿昔洛韦

D.吡嗪酰胺

E.卡那霉素

答案:

B

第三十五单元关节脱位

三十五、关节脱位

1.肩关节脱位

(1)临床表现与诊断、鉴别诊断

(2)手法复位方法

2.肘关节脱位

(1)分类

(2)临床表现

(3)治疗

3.桡骨头半脱位

(1)好发年龄及发生机制

(2)临床表现与诊断

(3)治疗方法

4.髋关节脱位

(1)分类及临床表现

(2)后脱位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的表现

(3)后脱位手法复位方法

关节内容的复习:

(一)关节脱位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称为关节脱位。

部分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称为半脱位。

2.分类

(1)按脱位发生的原因:

分为创伤性脱位;先天性脱性;病理性脱位;习惯性脱位。

(2)按脱位发生时间:

分为新鲜脱位,脱位未超过3周;

陈旧性脱位,脱位超过3周。

(3)按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空气相通:

分为闭合性脱位;开放性脱位。

(二)骨连结总论

1.骨连结分类

根据骨连结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1)直接连结:

包括膜性连结、软骨性连结、骨性连结。

(2)间接连结:

即关节。

2.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的结构各不相同,但基本构造都一样。

(1)基本构造: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辅助结构:

包括韧带和关节内软骨等。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

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3.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

是围绕冠状轴的运动。

(2)内收和外展:

是围绕矢状轴的运动。

(3)旋内和旋外:

围绕垂直轴是的运动。

(4)环转:

是屈、外展、伸、内收连结起来的动作。

即近侧端不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

(三)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1)构成: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2)特点:

①肱骨头大、关节盂较浅小。

②关节囊松弛、易向前下脱位。

③运动灵活、稳固性较差。

肩关节构成特点

肩关节,很灵活关节囊松下薄弱

肱骨头大盂浅小运动不当向下脱

2、肘关节肘关节在伸直位,前臂完全旋后时,前臂与上臂之间可有10°~20°的外翻,称为提携角。

1)构成:

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构成。

2)特点:

①一个关节囊内包括三组关节,即肱桡、肱尺、桡尺近侧关节。

②韧带有固定桡骨头的桡骨环状韧带和尺、桡侧副韧带。

③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在屈肘关节时呈三角形,伸肘关节时呈一条直线。

肘关节构成及特点

肘关节,最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

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副

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3、手关节

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等。

(四)下肢骨连结

1、髋关节

1)构成:

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2)主要特点:

①股骨头圆小、髋臼由髋臼唇加深。

②关节囊厚而坚韧、只有后下壁稍薄弱。

③囊内囊外均有韧带加强,囊外为髂股韧带、囊内为股骨头韧带。

髋关节构成及特点

股骨头圆髋臼深髋臼周缘髋臼唇

外内韧带髂股头囊薄后下余坚韧

2、膝关节

1)构成:

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

2)主要特点:

①是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②关节囊松弛但韧带发达,囊外有髌韧带、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③关节腔内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和呈“O”的外侧半月板,以加强稳固性和适应性(图2-3)。

膝关节特点

膝关节,最复杂承受压力也最大

关节囊松韧带补髌下韧带最发达

内C外O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注:

髌下韧带—髌骨下方的韧带,即髌韧带。

 

3、足关节

足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

协和习题.下述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哪项是正确的

A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B压痛。

肿胀,淤斑

C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D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E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答案;E

协和习题.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

A疼痛与压痛

B反常活动

C运动消失

D关节面外露

E弹性固定

答案;E

 

一、肩关节脱位

协和习题.发生脱位率最高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骶髂关节

答案;A

1.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跌倒时手掌撑地外伤病史,肩部出现外展外旋。

(2)患肩疼痛、肿胀,不敢活动,患者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

(3)有方肩畸形用手触摸肩部,原肩胛盂处有空虚感。

(4)Dugas(杜加)征阳性:

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肘部可以贴近胸膛,称为Dugas征阴性。

有脱位时,将患侧肘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5)X线检查:

不仅能做出诊断,而且还能分型及了解有无合并骨折。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4”字试验阳性

B.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C.杜加(DugaS)征阳性

D.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阳性

E.压头试验阳性

12题.肩关节脱位的主要体征是答案:

C

13题.肱骨外上髁炎主要体征是答案:

B

(25~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尺骨上1/3骨折

D肱骨髁上骨折晚期

E桡骨远端骨折

25题.桡骨小头半脱位常并发于答案:

C;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折常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

26题.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多见于A;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造成肘部肿胀,影响前臂血运,造成缺血性肌挛缩;

【真题库】男性,55岁,乘公共汽车时右手扶在比头高的扶杆上,突然刹车时右肩部扭转后疼痛,活动障碍,出现肩部空虚及畸形。

A肩周炎

B颈椎病

C胸廓出口综合征

D肱骨外上髁炎

E肩关节脱位

答案:

E;肩部空虚及畸形提示肩关节脱位。

(3~4题共用备选答案)(2002)

A.“餐叉”样畸形

B.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C.腕下垂

D.下肢短缩、内旋、内收畸形

E.Dugas征阳性

3题.Colles骨折

答案:

A(2002)

4题.肩关节脱位

答案:

E(2002)

【真题库】肩关节脱位特有的临床体征是

A.功能障碍

B.肿胀压痛

C.肩部淤斑

D.反常活动

E.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

答案:

E

 

【真题库】将患肢放在对侧肩部时,肘不能贴胸,而肘部贴胸时,手不能放上肩部,称为

A.杜加征阳性

B.托马斯征阳性

C.川德伦伯征阳性

D.盖氏征阳性

E.加强试验阳性

答案:

A

 

【真题库】中年男性,右上肢外展牵拉伤,患肩疼痛,以健手托患侧前臂。

检查患侧方肩,杜加征阳性。

其可能的诊断是

A.锁骨骨折

B.肱骨解剖颈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肩关节脱位

E.肩锁关节脱位

答案:

D

 

2.手法复位方法

(1)足蹬法:

病人仰卧,术者站在患侧床边,将足跟置于病人腋下,双手握住患肢于外展位作徒手牵引,待肩部肌松弛时,内收内旋上肢,感到有响声,提示复位成功。

(2)旋转法:

病人取坐位,助手以小被单折成阔条绕过病人的腋窝作对抗牵引,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握住肘部,肘关节屈曲90°。

先将上臂外展、外旋下沿肱骨纵轴作持续性牵引,再在牵引下内收、内旋上臂,将患侧手掌搭在对侧肩部,可听到响声,提示复位成功。

(3)悬垂法:

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患肢悬垂于床沿处,在前臂做皮肤牵引,牵引重量约5~6kg,约20~25分钟,肩关节便可复位。

协和习题.新鲜肩关节前脱位病人。

治疗上首选的方法是

A悬吊牵引

B皮肤牵引

C骨牵引

D手法复位外固定

E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答案;D

二、肘关节脱位

1.分类

按尺桡骨近端移位的方向。

可分为后脱位、前脱位、外侧方脱位及内侧方脱位,以后脱位最常见。

2.临床表现

有外伤史,以跌倒的手掌着地致伤最为多见。

(1)患肘肿痛、不能活动,以健侧手托患侧前臂。

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被动运动肘不能伸直。

(2)肘后空虚,可触到凹陷。

(3)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

【真题库】.肘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2002,2003)

A.患肘肿痛、不能活动

B.以健侧手托患侧前臂

C.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D.肘后三角关系异常

E.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

答案:

D

3.治疗

(1)手法复位。

(2)以长臂石膏固定于屈肘90°位,再用三角巾悬吊2~3周。

(3)功能锻炼,配合理疗。

 

三、桡骨头半脱位

1.好发年龄及发生机制

桡骨头半脱位多见于是5岁以下的小儿,因其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一旦小儿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称为桡骨头半脱位。

2.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上肢被牵拉史。

(2)小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摸。

(3)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

(4)X线检查阴性。

【真题库】.4岁男孩,妈妈在给穿衣服时牵拉左腕。

患儿突然大哭,左肘功能障碍,左手不肯拿取玩物。

其可能的诊断是(2003)

A.左肘关节脱位

B.左肱骨髁上骨折

C.左肱骨内髁撕脱骨折

D.左肱骨外髁撕脱骨折

E.左桡骨头半脱位

答案:

E(2003)

解析:

桡骨头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有上肢被牵拉史,小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

3.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

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

开始作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来回数次大都可听到轻微的弹响声,小儿肯用手来取物,说明复位。

复位后不必固定,但不可再暴力牵拉。

四、髋关节脱位

1.分类及临床表现

均有强大的外伤史,可合并骨盆骨折及腹部内脏损伤,常伴有休克。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多见。

(1)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

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2)髋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

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3)髋关节中心脱位的典型表现:

患肢缩短情况由股骨头内陷的程度决定;由于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以出现失血性休克。

【真题库】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畸形是髋关节

A.屈曲、内收、内旋

B.屈曲、内收、外旋

C.屈曲、外展、内旋

D.屈曲、外展、外旋

E.屈曲、外旋

答案:

A

【真题库】男,50岁,因交通事故致左髋部疼痛、畸形,查体见:

左下肢呈内收短缩屈曲畸形,左下肢足尖指向右足背,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骨盆骨折

B.股骨颈骨折

C.股骨干骨折

D.髋关节后脱位

E.髋关节前脱位

答案:

D

解析:

典型的临床表现。

协和习题.髋关节脱位的最多见类型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中心型脱位

D合并髋臼骨折的脱位

E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脱位

答案;B

2.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的表现

早期可有坐骨神经损伤,大多数为挫伤或股骨头压迫所致。

表现为膝关节的屈肌,小腿和足部全部肌肉均瘫痪,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感觉消失。

3.后脱位手法复位方法

(1)提拉法:

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用双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

术者先使患肢髋膝关节各屈至90°,向前提拉牵引,待肌松弛后,略作外旋便感到有明显的弹跳与响声,提示复位成功。

(2)旋转法:

又称问号法。

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以双手按住骨盆。

术者一手握住踝部另一侧以前臂上部托住腘窝,慢慢屈髋、屈膝,在持续牵引下内收、内旋髂关节持续牵引下,作髋关节外展、外旋及伸直动作。

其动作左髋像画展一个问号“?

”,右髂为反问号。

股骨头纳入髋臼时亦有响声。

此法用力不当会发生股骨头骨折,需慎重。

(3)悬垂法:

病人俯卧于手术台上,下肢悬垂于床沿。

术者一手握住伤肢踝部,使髋膝关节屈曲90°,因肢体下垂的重力作用10~15分钟后,肌松弛,术者以另一手在小腿脚上段加压力,即可使股骨头还纳于髋臼内。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易发生肱动脉损伤

B.易发生NFDAD动脉损伤

C.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

D.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E.易发生坐骨神经损伤

6题.股骨颈骨折

答案:

C

7题.髋关节后脱位

答案:

E

 

(7~9题共用题干)

男性,35岁,驾车肇事,右髋致伤剧痛。

检查见右下肢短缩,内旋位、内收位弹性固定。

右足不能背屈。

7题.为明确诊断首先应提出的检查

A.肌电图

B.CT

C.MRI

DX线片

E.血型及血常规

答案:

D

8题.如果经检查确定为髋关节后脱位,其治疗方法应尽早考虑

A.下肢皮牵引复位

B.下肢骨牵引复位

C.手法复位

D手术切开复位

E.镇静止痛肢体重力复位

答案:

C

9题.该损伤容易出现的晚期并发症是

A.坐骨神经损伤

B.急性骨萎缩

C.股骨头坏死

D.下肢深静脉血栓

E.下肢淋巴水肿

答案:

A

试题点评:

诊断骨折及关节脱位的首选检查为X线片;髋关节后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部分病人可有坐骨神经损伤。

 

(14~16题共用题干)

乘车时,急刹车,右膝前方受到撞击。

出现右髋剧痛,髋关节运动障碍,处于屈曲内收,内旋。

畸形状态。

协和习题14.应诊断为

A股骨颈骨折

B股骨粗隆间骨折

C股骨粗隆下骨折

D髋关节后脱位

E髋关节前脱位

答案:

D

协和习题15.可能出现哪些合并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