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416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

“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

”其原因是(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 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 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 ④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有人这样介绍下图所示国际组织:

“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

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性质 ④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19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  )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6.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

“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尊严

7.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8.美国想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是因为美国的这种行为(  )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 ③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

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0.下列关于“二战”结束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不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

B.第二次高潮的中心在美国

C.第三次高潮中,参加者强调“欧洲应该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建立“无核区”

D.人民群众是各次运动的主力

11.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

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2.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  )

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②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③是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④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⑤对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13.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

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

这说明(  )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

其中联合国是(  )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15.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民族歧视的宣言,这是由于(  )

A.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出现了新面貌

B.美苏争霸的时代已结束

C.美国不再操纵联合国

D.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已占主导地位

16.2019年1月15日,济南军区首批赴南苏丹和第八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在位于西加扎勒河洲的瓦乌任务区举行轮换交接。

这标志着第八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圆满完成维和任务。

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

A.中国中央军委B.联合国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D.当地医院领导

17.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

这说明(  )

A.联合国安理会徒有虚名

B.“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

C.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D.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

18.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决非国联的简单翻版。

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  )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④初期都曾被大国控制或操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9.2019~2009年,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均38次,进入“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说明(  )

A.战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发展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20.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

A.美国侵略越南

B.美军入侵柬埔寨

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

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

21.“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23.二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

A.《人类的危机》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24.联合国维护人权的主要表现有(  )

①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②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③通过《儿童权利宣言》 ④人道主义援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5.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

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

这说明(  )

①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比和平重要 ②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作为普通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

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

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年5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不得照抄原文)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

27.识读下列历史图片,请完成:

(1)图一所示现象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这一文献的签署有什么贡献?

(2)依据图二指出安理会理事国的构成,并说明安理会的主要职权。

(3)结合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维和行动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28.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D.消灭霸权主义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单方面拒绝《京都议定书》,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东局势日趋恶化,印巴关系再度紧张。

材料二 在亚洲有将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用还不到两美元,农村的贫困加上快速的工业化,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过快的无序扩张,也给城镇土地和资源带来了压力。

人口增长过快再加上大规模的城市化和贫穷的存在,加快了环境的恶化。

——2019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三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近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2019年7月9日胡锦涛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其中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出席会议的领导人,你如何应对材料三中的“不稳定因素”?

30.阅读下列材料:

这场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

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势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都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

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马克斯韦尔·D·泰勒上将《剑与犁:

泰勒回忆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情况?

(2)被马克斯韦尔·D·泰勒称为“敌人”的是谁?

他们的司令员是谁?

(3)这场战争结束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因此排除④,所以选A。

2.【答案】D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有良知的科学家自行发表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没有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

美国之所以不惜代价对阿富汗出兵,主观目的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是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控制中亚、西亚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同时也符合美国北约东扩的需求。

当然也为了能平息美国国内的民众情绪。

 

4.【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图片可知“该组织”为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的地点不是费城,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往往不顾联合国宪章,发动战争,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大国强权政治导致了联合国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6.【答案】C

【解析】要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内政策决定的。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急需稳定的外部环境。

因此,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

A项不属于外交政策的目的,B、D两项都不是根本目的。

7.【答案】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A错误;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是《大西洋宪章》;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故C错误。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D项表述反映了联合国的活动状况。

【解析】D 

8.【答案】D

【解析】国与国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准则,应以“和平共处”为基本,根据《联合国宪章》的有关精神来协调。

美国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是推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的具体体现,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9.【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可知中国投弃权票的原因是反对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故A正确。

中国政府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因此不能说明中国反对安理会的决议,故B错误;弃权票不是否决票,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没有违背大国一致原则,故C错误;题干说的是安理会问题,D偷换成了联合国大会的概念,故不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及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项在教材小字中有所说明:

“学生、妇女、工人、宗教界人士等都是运动的主要力量。

”该项正确说明三次高潮的特征;B、C两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竞相采用先进科技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

这篇宣言反思了这一教训,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1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侧重于联合国成立背景及其成立后世界形势发展的作用的考查,从这一角度分析判断,不难确定正确选项为C项。

 

13.【答案】B

【解析】发展问题仅仅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①表述不完整,所以排除带①的选项。

14.【答案】A

【解析】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地区组织是不能加入联合国的。

1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实的深入理解能力,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民族歧视的宣言,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在联合国占主导地位。

B、C两项不能正确反映历史事实,是错误的,故正确选项为A项。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注意题目要求“执行任务”“主要领导机关”,以及关键信息“苏丹”“维和”,判断是联合国。

 

17.【答案】C

【解析】联合国在成立初期曾经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作出了一些违反《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事情,故C项符合题意。

18.【答案】A

【解析】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故①与联合国相符,与国联不符;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而国联并未强调此原则。

③④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因此选A。

19.【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严重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事业,故C项符合题意。

20.【答案】B

【解析】1970年美军入侵柬埔寨,这一行动立即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21.【答案】D

【解析】有关联合国的知识是常考的知识点,尤其是今天,联合国的作用更是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A项有以前的国联等组织存在,表述不正确;B项更容易排除,因为成立联合国是在二战中的雅尔塔会议上提出的;C项迷惑性较大,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是安理会,应排除。

 

22.【答案】D

【解析】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对限制军备竞赛起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制止军备竞赛。

23.【答案】B

【解析】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24.【答案】D

【解析】 ②③是联合国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特别通过的宣言、公约。

④人道主义援助有助于维护和保证和平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而维护了其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

25.【答案】B

【解析】发展与和平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①的叙述错误。

26.【答案】 

(1)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有识之士探索防止核战争的途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答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

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2)问从材料“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

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可以分析得出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核威胁,呼吁加强国际监管,增强相互制约性,政治多极化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7.【答案】

(1)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同盟国就建立联合国的具体事项达成协议。

贡献:

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主要机构,为联合国的正式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2)构成:

5个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

职权:

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方法,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3)目的:

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积极作用:

有利于控制局部冲突升级,推动敌对各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成为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有效方式。

【解析】第

(1)问中的“历史背景”可从二战进程、联合国筹建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贡献”可从内容和作用等角度进行思考;第

(2)问中的“构成”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职权”应从调查起因、采取行动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两个角度进行归纳,“积极作用”应从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28.【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

29.【答案】

(1)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地区冲突;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2)①建设包容有序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发展体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扶持力度。

④加强多边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解析】第

(1)题两则材料与和平、发展紧密对应,对材料进一步提炼可得出答案;第

(2)题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挑战,需要结合时政知识进行回答。

30.【答案】 

(1)朝鲜战争

(2)中国人民志愿军。

彭德怀。

(3)对东亚局势而言,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对中国而言:

新中国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美国而言:

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同时,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判断是“朝鲜战争”,这是解答的关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