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41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docx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1-10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浅易文言小

说,是以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宝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董卓进京,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C•《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三国志》是“拥曹反刘”,而《三国演义》

则是“拥刘反曹”,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E.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

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

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三足鼎立”“赤壁塵战”“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三国演义》语言最好的概括,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有文思而不深奥,有敷衍而不过俗。

C•《三国演义》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是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小说善于通过不同情节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D.《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大度、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E.《三国演义》计谋描写共四百多处,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

小说一般围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3.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D)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

鲁迅认为“欲

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B.《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三绝”之谓:

曹操的“奸绝”一一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一一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一一机智过人。

C.下列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打祝家庄、三让徐州、三英战吕布。

D.《三国演义》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写战争,大小战役四十余次,重点写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大战役。

而诸葛亮和孙权联手指挥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E.魏、蜀、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

末年到西晋初年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4.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E)

A•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以长江天堑为屏障,占有“地利”;刘

备施行王道仁政,有“人和”的优势,因此鼎足而立,天下三分。

B•曹操既奸诈,又具雄才大略,是“奸雄”;刘备则是与之相对的“仁君”;孙策用

人精当,但缺乏政治远见,没有统一全国的雄图壮志,是一个守成者的形象。

C•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奸雄”形象,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的人生格言。

D.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

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E.孙权仗父兄之业,得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又有周瑜•鲁肃等相辅,兵精粮足,称霸江东。

人呼“孙郎”,称其“小霸王”。

5.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这段话描写的是魏延的形象。

魏延后来成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

B.“看那少年:

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段话描写的是赵云。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

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

”这说的是诸葛亮

D•“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段话描写的是关羽的形象。

E・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义绝”关羽。

6.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E)

A•关羽一生和曹操关联甚大,温酒斩华雄,首立战功,得力于曹操的力排众议;刘备兵败,关羽约法三章而降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以报昔日之恩;关羽败走麦城,为操所擒而死,曹操礼葬之。

B•“桃园三结义”为张飞首倡,他性格粗豪爽直,“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英勇

无比;鲁莽急躁,胸无城府,因贪酒而失徐州。

C•吕布原为荆州刺史丁原义子,董卓帐下李肃以赤兔马为诱饵劝降吕布。

吕布砍下丁原首级投靠董卓,拜董卓为义父。

张飞最恨此人,斥为“三姓家奴”。

D.“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这是汝南名士许劭给曹操下的评语,认为曹操在乱世中会以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

曹操听了这样的评价大喜。

E.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

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驱

虎吞狼和掘坑待虎、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

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C)

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就是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

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认为不必。

C.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亲自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D.董卓废帝弄权,王允设宴与众官相谋,众官皆哭,独一人抚掌大笑满朝公卿还能哭死董卓。

这就是愿借七宝刀行刺董卓的曹操。

这一情节突出了曹操的非同一般

E.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D)

A•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张飞大叫杀入关去活捉董卓,袁术大怒要将之赶出帐去,因张飞只是县令手下一小卒,而曹操认为得功者赏赐何计贵贱。

这一细节充分反映出两人识见之高低。

B.长沙太守孙坚作为先锋杀奔汜水关,华雄奉董卓之命赴关迎敌。

孙坚首战告捷,但因袁术不发粮食,军中缺粮自乱。

华雄乘夜偷袭,孙坚败走,得祖茂换帻相救。

C•孙坚屯兵洛阳城内,救灭宫中余火,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从井中捞得传国玉玺。

于是托疾辞归,袁绍得密报逼问玉玺,孙坚只得承认,但拒不交出,率部离去。

D•董卓迁帝于长安,曹操要袁绍乘势追袭。

袁绍不肯轻动。

曹操自引兵万余追赶董卓,为吕布所败,曹操带箭逃命,被二卒擒住,危急间幸得夏侯惇搭救,负操渡水。

E.孙坚跨江击刘表。

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孙坚令诸军伏于船中来往诱之;黄祖军只顾放箭。

孙坚待其箭尽,拔船上所得之箭还射之。

黄祖大败,孙坚势不可当。

9.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

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

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B•何进无识,驱鼠召狼,董卓进京,横行宫阙,残暴生灵。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

借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被除,余党求赫不能,进犯长安,王允跳楼死节。

C•为报父仇曹操兴兵杀奔徐州,徐州太守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

后张飞误酒,鞭打吕布丈人曹豹,吕布与曹豹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徐州被吕布夺得。

D.董卓被诛后,其部下李傕等发兵犯长安,残虐百姓。

西凉太守马超•并州刺史韩遂兴兵讨贼勤王室。

马超枪刺王方,生擒李蒙,不愧为少年义军。

E.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尸首,选择吉日,迁葬郿坞。

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

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二•简答题1•简述桃园三结义的经过。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黄巾军起义,朝廷发榜招兵。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张飞倡议三人结拜为兄弟。

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简述孟德献刀始末。

董卓弄权,渤海太守袁绍希望司徒王允找机会除掉董卓。

王允把众官请到家中宴饮,

共商诛除董卓之计。

骁骑校尉曹操想出一计,向王允借七宝刀一口,要入相府乘间刺死董卓。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在小阁中会见董卓,适有吕布在侧。

董卓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迟,他说因为自己的马太瘦弱,故而来迟了。

董卓便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进来的好马,赐予曹操。

吕布离去后,曹操见董卓面向内侧身而卧,便拔刀要刺。

董卓在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

“孟德何为”这时吕布已经牵马在阁外,曹操急

中生智,急忙持刀跪下说:

“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曹操出阁牵着董卓的好马出相府,然后加鞭向东南驰去。

曹操走后,吕布和董卓怀疑曹操有行刺的迹象。

3.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逃亡被陈宫抓获,后陈宫夜放曹操,并与他一起逃亡。

途中到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探听消息,吕家杀猪款待。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

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他才发现杀错了人,路上又杀了出门打酒招待他的吕伯奢。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

“宁教我负天

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从此离开了他。

4.简述温酒斩华雄经过。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

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术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5.王允连环计

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三国演义》第11-20回

(一)选择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