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395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docx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

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

  篇一:

社区科普工作的主要情况及成效

  随着我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和外来人口向城镇聚集,他们工作、生活在社区,社区成为新老居民工作之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

最近,我们深入社区,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发放调研表格等形式,对社区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社区科普现状和作用

  社区科普与社区建设密不可分,社区科普既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社区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区先行、全面推进”的步骤,全面展开社区建设工作。

目前全区有65个社区,其中19个分布在城区,其余分散在全区各镇。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科普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我区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推进,社区科普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科普硬件设施基本到位。

近三年来,全区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总投入高达6000万元,用于加强社区硬件投入,科普设施相应得到了明显增加和完善。

目前,全区65个社区都建立了图书室和可供50人学习的文化活动室,都建有5米以上的科普宣传画廊。

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6个,各类服务站21个,社区医疗站10个,社区文化站16个,社区文化广场46处,其中20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就达18个。

焦溪镇的三河口社区、横林镇的下塘社区、横林社区、横山桥的新安社区等用于文化健身广场的投入达60余万元。

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科普功能,为社区居民就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

  2、社区科普活动常年开展。

社区科普活动,以科普宣传周、科教进社区等大型科普活动为龙头,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等。

此外,各社区的科普活动,能与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教育、社区文化、

  社区服务相结合,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城区阳湖街道所属各社区成立了多支腰鼓队、舞蹈队、秧歌队,歌唱队等文体队伍,每年的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还举行文艺专场演出,其中就有很多科普节目,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寓教于乐,很受居民欢迎。

潘家镇潘家社区充分利用镇文化站和社区教育资源,常年开展书画、美术、摄影、社会公德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3、社区科普内涵不断深化。

为满足社区居民对科普知识的渴求,各社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科普内涵不断深化。

目前,社区科普主要涉及医疗卫生、健身娱乐、文化体育、家政服务、法律普及等领域,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大科普的广泛性。

如城区19个社区都因地制宜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开展家政培训、保健知识讲座、劳动技能培训等科普服务,社区居民在这里可以接受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培训,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就业能力。

城区马杭街道菊花社区组建了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向社区居民和外来人口宣传普及治安法律法规,组织社区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活动,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该社区已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模范社区”,这在全区尚属首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科普组织网络尚未健全。

目前,全区镇一级已经全部建立了科协组织,负责本镇范围内的科普工作,但由于各街道和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建立科协组织或科普组织仍是空白,社区科普工作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尚未建立起一种制度化的科普工作机制,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还不多,即使建立也缺乏专业培训,科普能力有限,活动区域有限,社区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尚不平衡。

目前,城区的社区科普设施建设水平相对

  较高。

如城区阳湖街道花东社区,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了“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科普设施一流;其又紧靠武进高级中学,依托学校的科普设施和资源,为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带来了相当的便利。

但城区的一些老小区和镇的社区,因财力有限,科普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只能简单地建一些宣传画廊,还要宣传配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如城区花园社区是一个老小区,社区本身的基础设施“欠帐”就多,科普设施

  就显得更少。

  3、社区科普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科普经费是建设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培训科普人才的关键。

目前,受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社区普遍存在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

各级政府要把科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目前,就区科协而言,科普经费已经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但全区绝大部分镇财政预算还未能列入科普专项经费。

  三、思考和建议

  中央明确提出,科普工作要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千家万户。

因此,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是我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对于提高广大居民整体素质,创建文明城区、学习型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全区的社区科普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构筑社区科普平台。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抓好社区科普工作是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

鉴于此,近年来区科协将社区科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区科协尚不是武进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这与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不相符合,给区科协统筹做好全区社区科普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建议区委、区政府把区科协纳入社区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使科协在更大程度上参与社区建设,更好地发挥科协在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使社区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同时,建议区委、区政府将科普工作纳入对各镇的考核指标,促进各镇进一步重视社区科普工作。

各镇党委、政府也要把社区科普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科普工作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科普组织,形成社区科普网络。

科普组织是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基础。

区科协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要在各镇已经建科协的基础上,加大社区科普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科普协会。

各社区也要依托社区自身和现有资源,把热心科普事业,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帮助有条件的居民建立科普兴趣小组,形成区科协、镇科协、社区科普协会、科普志愿者、科普兴趣小组组成的社会化的科普网络。

科普工作者是科普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体。

社区科普工作者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区科普工作的优劣。

对各级社区科普工作者,区科协、人事等部门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如,组织他们到社区科普工作的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参加江苏省科普职称考试,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学习专业的科普工作技能和方法,提高科普工作能力,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熟悉社区科普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新型科普专业人才,促进社区科普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开展创建活动,提升社区科普水平。

各类社区创建活动要求明确,任务具体,是做好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

我区出台的《关于开展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除了要把学习型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龙头”抓好、抓实外,要根据自身特点,围绕服务型社区等10种社区模式,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这10种社区模式中就有文化科普型社区。

区科协、区文明办等单位要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文化科普型社区创建活动,形成社区科普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形成社区科普工作品牌。

  4、加大经费投入,夯实社区科普基础。

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各级政府要在原有基础

  上,按照《科普法》的要求,确保科普专项经费足额到位,并由各级科协独立使用,为社区做好科普工作创造条件。

科普经费、科普设施要与城市发展同步发展,同步增长,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之中。

各部门也要切实履行科普职能,舍得科普经费和设施的投入。

各级科协要广泛宣传科普工作重要性,争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助科普事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投入兴办科普事业的好局面,夯实社区科普工作基础。

  篇二:

科普进社区工作总结

  篇一:

社区科普活动工作总结1

  自强社区科技文化进社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实践,也是社区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结合社区实际,立足社区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深化社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具有社区特色、自成体系的宣传教育模式,提升了社区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现将社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班子成员具有较强的科教兴区意识,成立了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组织成立了由辖区单位组成的科学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强化科教意识,经费投入及时,加强阵地建设。

  为强化社区居民的科教意识,确保社区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社区利用各种渠道,来完善社区科普宣传设施建设。

一是对社区内大小宣传栏、宣传牌做好更新和维护,定期更新、丰富科普宣传栏;二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学健身的有益活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

  三、找准契机,经常性地开展“科技文化进社区”宣传活动。

社区以《科普法》为准绳,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

  精心策划和实施科普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科普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社区举办“科普周”宣传活动中,科普志愿者对社区居民提出的劳动合同、房屋产权、继承等问题逐一进行认真解答,并向外来务工人员热情宣传劳动保障、医疗、等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树立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性和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意识。

宣传活动为群众解释相关法律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增强群众自觉履行植树义务和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在“科普活动月”期间,各个社区利用科普展板、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反对邪教警示教育,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邪教的反动本质,为构建和谐社区做贡献。

社区积极向市民讲解反对邪教等有关知识。

  2、抓好日常性的科普教育工作。

社区积极发挥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宣传志愿者的作用,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等科教基地和社会各方资源,依托社区居民活动室,举办科普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3、组织社区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特殊节日的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科学思想,讲求科学精髓,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既使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又注意不流于形式讲求实效,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增强了社区居民投身社区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

  2010年3月篇二:

社区近三年来科普工作总结

  漓江路社区近三年来科普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普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漓江路社区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努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贯彻实施,创新地开展好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以社会单位为依托,以科普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整体推进社区科普工作,为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着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