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395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docx

《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课.docx

说课

《小鸟和牵牛花》文本解读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

小鸟和牵牛花。

文本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他们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鸟都飞下窝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儿。

”可见,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和睦。

小鸟生病以后,请求凤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们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俩也很发愁。

此时的牵牛花主动帮助了凤仙花、小草去陪小鸟,给他带来了快乐,使小鸟的病好多了。

让学生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小鸟的艰辛,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我认为本篇课文主要体现“关爱”这个主题。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小鸟的艰辛,从而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让“情”与“理”交融一体。

于“理”,让学生明白小草、凤仙花都是生长在地上,不可能爬到树上。

而牵牛花却可以利用自己的蔓往上爬,这是它们各自生长的特点。

于“情”,注重对文本人文精神的开掘,依凭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关怀、关爱以及生活的美好。

 

《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

小鸟和牵牛花,课文讲述了生病的小鸟得到牵牛花帮助的,既介绍了凤仙花,小草和牵牛花的某些特征,又表现了小伙伴间互相关爱的情怀。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想象深入,启发创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蒙蒙亮、蔓儿、缠、冲”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六自然段。

3、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及牵牛花努力帮助小鸟的艰辛,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析“一动不动”、“缠”等词语,挖掘内涵,读出情感。

2、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先出示小鸟,还有谁呢?

牵牛花的图片,叫叫他的名字!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来,读课题。

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171页,怎样把故事读好呢?

老师给你们一个好方法

(1)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多读几次。

(2)、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自由读)

2、检查初读

1、(分组出示生字词)鸟窝、凤仙花、榆树、

陪伴、缠在、终于

嗒嘀嗒、蒙蒙亮、冲着

一点儿、玩儿、蔓儿

 

自己先读一读吧,哪个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重点指导后两组的词语——多音字和儿话音)

生字“蔓”单独学习。

看图认识牵牛花的“蔓儿”。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对比“蔓”、“慢”字卡,讲讲二者(读音)的区分方法。

读好了这些生字词,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根据提示词填空概括课文内容)

小鸟病了,请()和()来陪它,可是它们都无能为力,最后()爬上树去陪小鸟。

结果小鸟的病好了。

 

二、创设情境,品读故事

 

这个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很美的院子里,瞧,“院子里的榆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住着一只小鸟……”(板画榆树和鸟窝)

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来,我们一起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

(齐读第一自然段)

 

可是有一天,院子里静悄悄的,小鸟没有飞下树来,怎么回事?

1、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指名答,小鸟病得严重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导读好“一动也不能动”及第一句话)

小鸟现在的感觉肯定很?

谁来演一演小鸟,来读一读这句?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一动也不能动”。

(放手让学生读)

 

这时候小鸟多么希望朋友们能来陪陪它,(板书:

陪)多么想跟小花一起唱个歌,多么想跟小草一起跳个舞啊,可是却没力气飞了!

 

这时候,小鸟想到了?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用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小鸟的话用横线,凤仙花和小草的话用波浪线)

2、           第3、4自然段的图文

(1)   出示小鸟和凤仙花的对话

现在老师就是那只得了重病的小鸟,谁愿意来当我的好朋友凤仙花姐姐?

指名学生读凤仙花的话。

“凤仙花姐姐,你是不是不想帮我呀?

”(学生答)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看你红着脸,没关系,我不怪你!

(指导好“红着脸”)(学生再读凤仙花的话)

 

(2)   善良的小鸟并没有责怪她,他想起了自己另一个好朋友——小草,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请同桌一起合作,一个当小鸟,一个当小草,互相对话。

“小草弟弟,你是不是不想帮我呀?

”(学生答)

“我听出了你的不好意思”(评价)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蘑菇妹妹,你会怎么说呢?

说话训练:

_____听了,______说:

“______,__________!

”(出示蘑菇图片,指导说话训练)2人

(4)

_____听了,______说:

“______,__________!

”(出示其他植物的图片)(3人)

 

过渡:

正当朋友们很着急时,谁在一旁说话了?

牵牛花在一旁说话了:

“凤仙花姐姐,小草弟弟,你们别发愁。

我去陪陪小鸟。

”(谁来当牵牛花,安慰一下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

3、出示第6自然段

(1)牵牛花是怎么做的呢?

(自由读——指名读)

(“缠”、“爬”,教师画图演示,学生体会“缠”的意思,从中感受到爬得不容易)板画并板书:

缠爬

自己再读,还可以从哪个地方感受到牵牛花爬得不容易。

(“使劲”)

(指名读)

我听出了牵牛花爬得很辛苦,很吃力,而且“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

(2)引读该句子。

(齐读的形式,配合音效)

对啊,不要小看这一缠一绕,牵牛花可是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a、(晴天),牵牛花——

b、(下雨天),牵牛花还是——

c、(几天过去了,尽管自己爬的很累很累可她还是——),十几天过去了,尽管她脖子酸了,脚也疼了,可她还是——

d、牵牛花就这样不管是风吹日晒雨淋,也不管自己爬得有多累,它就这么坚持不懈地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得爬呀,爬呀!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她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心里可高兴了,哪里看出来?

一起读——你看“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师引读——小鸟醒来了。

他睁开眼睛一看——(生接读)

在牵牛花的陪伴下,小鸟的病很快就好了,如果你是小鸟,想对牵牛花说什么吗?

 

三、生字巩固,课外延伸

过渡:

是啊,牵牛花帮助了小鸟,同时也让自己更快乐了!

听,快乐的牵牛花又吹起了小喇叭,这次它给我们带来一首儿歌,快去念念吧!

1、(儿歌复习生字词)

小小牵牛花,蔓儿长又长,

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

天刚蒙蒙亮,终到鸟窝旁,

冲着小鸟吹喇叭:

“嗒嘀嗒,嗒嘀嗒……”

吹得小草迎风舞,

吹得凤仙乐开花,

吹得小鸟眯眯笑,

吹得大家乐哈哈!

2、多么动听的儿歌,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

像这样的故事还很多,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绘本推荐——《贝尔熊的新朋友》、《你好,小刺猬》、《美宝的魔法花园》。

板书设计:

小鸟和牵牛花

快乐

板画(略)

 

 

着眼儿童视野,构筑完美童话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课题很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

小鸟和牵牛花。

文本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他们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鸟都飞下窝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儿。

”可见,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和睦。

小鸟生病以后,请求凤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们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俩也很发愁。

此时的牵牛花主动帮助了凤仙花、小草去陪小鸟,给他带来了快乐,使小鸟的病好多了。

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教材的地位、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三册选学部分第4篇,它对应的是前面第五单元的教学,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读课文是对单元主题的补充与拓展,既可以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又可以丰富单元阅读内涵,在性质上区别于精读课文,也区别于略读课文。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这篇课文重在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理解,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缠在”等难读的字词。

通过动作理解“蔓儿”和“缠”。

2.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凤仙花和小草语言的规律,并能准确运用。

3.通过牵牛花的行为,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4、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我们把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品析“一动不动”、“缠”等词语,挖掘内涵,读出情感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接下来我们说学情:

许多的儿童音像制品中都有故事《小鸟和牵牛花》,它们用生动的语言或活泼的画面给学龄前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孩子对故事情节已非常熟悉,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个故事,所以教学时要分层区别对待,增强主动,弘扬个性。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出示图片小鸟、牵牛花,简要介绍。

  

2、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质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了解预习情况,检查字词

  教师分组出示课文中难读、易错的词语,引导学生找到学习规律,突破“蔓儿”这个读音难点,为学生后面读好课文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2、根据提示词填空概括课文内容二年级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具备归纳总结能力,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尽量使问题简单化。

把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成填空的方式,逐步培养概括能力。

三、创设情境,品读故事

1、教师板画故事开始,创设情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品读第2自然段,体会生病的小鸟的可怜、孤单和无助及其渴盼。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同时学习凤仙花和小草语言的规

律,通过“我是(),我会(    )地说:

“真对不起,

我长在地上,没有()也没有(   )

()”句式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感受朋友之间关怀及无能为力。

紧接着用:

正当朋友们很着急时,谁在一旁说话了?

过渡到第6自然段的学习。

4、细读课文第6自然段,重点抓住“缠”、“爬”,通过教师画图演示,体会“缠”的意思,再学生分层次推进朗读,从中感受牵牛花爬得不容易,爬得坚持!

通过牵牛花的行为,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5、通过师生合作引读课文第7、8自然段,孩子们更加进入角色,是孩子对文本的中心思想的理解更进一步。

四、生字巩固,课外延伸

1、儿歌复习生字词

2、推荐关于这一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还很多,激发孩子课后的阅读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文中的“牵牛花、小鸟、榆树”这几个主要人物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下来,使故事就像一幅画,更易于二年级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