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388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甘肃省通渭县【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化石燃料燃烧时采取脱硫措施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B

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都能起到干燥的作用

二者都有较强的吸水性

C

高温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

蛋白质受热变性

D

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

铝和氧气不反应

 

A.AB.BC.CD.D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共lmol,其中阴离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3.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由此推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X

Y

Z

W

 

A.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电解Z、Y形成的化合物制取Z的单质

B.X、Y、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Z>X>Y

C.X、Y、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为W>X>Y

D.W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足量SO2气体后的溶液中:

H+、Ca2+、Fe3+、NO3-

B.无色溶液中:

Al3+、NH4+、Cl-、S2-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HCO3-、NO3-

D.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5.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转移溶液B.

制备Fe(OH)3胶体C.

测量氨气的体积D.

构成铜锌原电池

6.由反应物X分别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Z反应的ΔH<0

B.由X→Y反应的ΔH=E5-E2

C.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pH=4的弱酸加水稀释10倍,测得其pH<5

B.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C.pH=4的CH3COOH溶液和pH=4的NH4Cl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相同

D.一定温度下,pH=6.5的纯水显中性

二、实验题

8.用浓度为0.10mol/L的KMnO4(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弱酸)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

I、滴定前的准备:

①→用蒸馏水清洗→用待装溶液润洗→装液→

②→调节液面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记录初始读数

II、滴定:

分别取20.00mL草酸溶液于4个洁净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MnSO4溶液,然后用标准的KMnO4(H+)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记录最终读数。

数据如下:

测定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初始读数(mL)

0.40

0.10

0.90

0.00

最终读数(mL)

25.05

20.10

21.00

19.90

V标(mL)

24.65

20.00

20.10

19.90

III、实验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步骤I中的操作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H+)溶液应装入______式滴定管进行滴定;

(3)向锥形瓶中滴加Mn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已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草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6)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加入了较多MnSO4溶液

B.滴定振摇时,锥形瓶中溶液溅出

C.滴定时,锥形瓶内壁附有紫红色溶液,未用蒸馏水冲洗

D.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三、原理综合题

9.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其次含少量的SiO2和FeS)经回收处理可制得绿矾(FeSO4·7H2O)和一种重要的水处理剂聚铁胶体[Fe(OH)SO4]n,上述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请通过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2)灼烧产生的尾气对大气有污染,因此工业生产中必须进行回收处理,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直接用水吸收B.用氨水吸收

C.用浓硫酸吸收D.与空气混合用石灰石粉末悬浊液吸收

(3)操作Ⅲ经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____、干燥等。

(4)在由溶液X制聚铁胶体过程中①调节pH及②控制温度目的是_________。

(5)检验溶液X中金属阳离子所加试剂是______,其现象是___________。

(6)溶液X转化为溶液Y需加入一种常见物质是____________。

(7)在反应釜中FeS、O2及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铁等物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

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起始充入的CO为1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会增大

(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__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CO、1molH2、1.5molCH3OH,此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

(4)科学家常用量热剂来直接测定某一反应的反应热,现测得:

CH3OH(g)+3/2O2(g)=CO2(g)+2H2O(g)△H=-192.9kJ/mol,又知H2O(l)=H2O(g)△H=+44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1.某蓄电池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填下列字母),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18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

A.NiO2B.FeC.Fe(OH)2D.Ni(OH)2

(2)为防止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该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

(3)以该蓄电池做电源,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甲同学设计如图除杂方案: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7.5

5.6

6.2

完全沉淀时的pH

3.9

9.7

6.4

8.0

则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中的pH调节到8,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化石燃料燃烧时采取脱硫措施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以免污染空气,选项A错误;B、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前者起到干燥的作用,后者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选项B错误;C、高温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选项C正确;D、铝和氧气迅速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因为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B

【解析】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体,不能计算,A错误;Na2O2和Na2O中各含有1个过氧根离子和氧负离子,混合物共lmol,阴离子总量也为lmol,B正确;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转移电子2mol,6.72LNO2为0.3mol,转移电子数0.2NA,C错误;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转移电子数为3NA,D错误;正确答案选:

B。

点睛:

Na2O2和Na2O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

3.A

【解析】

根据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X、Y在第二周期、Z、W在第三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所以Z是Al元素、W是Si元素、X是N元素、Y是O元素。

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制取金属Al,故A正确;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N3->O2->Al3+,故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强弱关系为H2O>NH3>SiH4,故C错误;SiO2为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故D错误。

点睛: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4.D

【解析】A.硝酸能氧化二氧化硫,故错误;B.铝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铝沉淀,故错误;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不存在,铜离子也不存在,故错误;D.溶液为酸性,四种离子能共存,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警惕题干中常见的陷阱:

如无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pH=1或pH=12,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注意只能氧化或还原性的离子不共存,不是其他离子反应类型。

常见的易错点:

透明,不等于无色。

不共存,易看成共存。

有些题目有隐含的条件:

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酸性液可能碱性。

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某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