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834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ocx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城乡转型背景乡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通过发展做大蛋糕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和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些问题,目前这些问题中的就业问题,尤其是我国在城镇化进程发展加剧过程中,乡镇妇女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谐以及乡镇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性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目前乡镇妇女占到我国妇女总人数的六成以上,甚至达到七成,如此大的妇女比例如果都留守在乡镇和农村地区,乡镇地区的男性劳动力转移以后形成我国乡镇和城市人口比例的巨大失衡,这无论是从社会管理还是从人性角度都是比较不利的,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我国乡镇妇女人口的就业问题,短时间看是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长时间看就是我国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男女比例失衡,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诸如暴力,性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合理的释放渠道,在城市打工的男性性需求释放不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在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

本文在这个大背景下主要通过研究目前我国乡镇妇女在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制约乡镇妇女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并且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如何协调和统筹乡镇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成功经验,通过研究和对比提出提升我国乡政府女就业的对策,为我国的政府部门合理的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个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

乡镇妇女;就业;问题;对策

一.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我国乡镇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若干变化

(1)伴随土地不断向业主集中,现代农业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从土地上游离出大量农村劳动力,急需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寻找发展机会。

(2)伴随农民向场镇和小区集中,许多传统家庭养殖活动减少乃至消失,急需寻找替代生计来源。

(3)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位于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工业的发展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提升,而工业园区所处的位置恰恰处于城郊结合带,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形成乡镇劳动力进厂不进城的就业局面,在这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工业发展集约化思路的影响下,农业人口开始持续不断的向工业尤其是加工业转移,这为我国的农业人口发展提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同时也给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转移工作提出挑战,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思路导致在城乡结合带形成了大量的乡镇人口聚集区,同时生活条件差,社会治安不稳定,人的自律意识差同时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过长给人所带来的焦虑感也在刺激着刚刚开始进行身份转变的乡镇人口的脆弱神经。

在这种大背景下,因为我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影响,乡镇妇女在家庭结构中处于次要地位,在目前的家庭积极生活中主要从事庭院养殖以及小幅度的土地耕作,当我国逐渐由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模式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乡镇社会经济结构底层的乡镇妇女,以往内其本身的先天条件,主要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还有一个淡旺季,所有的这一切影响因素都为乡镇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造成挤压和影响,乡镇农村妇女因为其本身的工作能力比较弱,留在家里所担负的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出去打工所得到的打工收入也不如男性,同时外出打工对于家中的儿童所形成的影响,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程度,所以在上述种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之下,对我国的乡镇妇女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针对目前我国转型期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让乡镇人口进厂不进城,既能通过打工收入提高家庭收入,同时又能照顾好家庭,解决农村和乡镇存在的留守家庭问题,同时又能提升夫妻双方共同的生活问题,解除可能导致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无疑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初衷。

1.2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使中国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乡镇农村妇女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乡镇农村妇女已占农村劳动力的半数以上,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乡镇农村地区的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体,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中对于妇女的偏见还是继续存在,这种偏见我们在劳动力市场,或者说是人力资源市场中很容易看到,在一些城乡结合带的人力资源市场,每天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其中等着找活干,这里面有男有女,都是从乡镇以及农村地区来的劳动力,但我们很容易发现在雇佣中,男性相比较女性更容易被雇佣,这种雇佣从雇主的表现和言语中就能发现,他们一般都不太招女工,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意是因为女工相比较男性而言,体力较差,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男性,在工作中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尤其是接收工作指令的能力比较男性而言要差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我国在传统社会一直坚持的原则,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少,同时体质又比较差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自然而言的就会输给男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经济自主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这种结果如果不加以干预其实并不会形成优胜劣汰,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失衡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传统观念以及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对劳动力选择的偏好以外,我国对于女性劳动力就业还有一个比较不好的政策方面的影响,在我国农业社会中,女性的出嫁意味着其所享有的权利在原来家庭的丧失,而加入新家庭以后,原来的集体经济成员资格的消除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更为低下,在这种情况因为政策方面的原因导致女性在就业方面尤其是农业产业领域内的就业就存在很多先天的困难,虽然我国及时修正了这种政策误差,在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对妇女的权益予以保障和保护,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观念导致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就业的认识问题还是保留在传统社会的认识之上,所以这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对于我国的社会转型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和资源配置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认识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尤其是转移的次序以及对资源的占有等方面的影响,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女性的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女性就业的研究,尤其是乡镇女性的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的范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系统的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取得比较直接的证据,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设计问卷的当时开展乡镇女性就业问题调查,在摸清乡镇女性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影响的对策,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结构中乡镇女性就业难的问题。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解决好乡镇妇女就业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乡镇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并以浙江丽水市景宁县为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研究,阐述目前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制约因素,并结合相关就业理论,吸取发达国家乡镇妇女就业的成功经验及教训,提出提高乡镇妇女就业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部门切实解决乡镇农村地区妇女就业提供参考。

二.乡镇农村地区妇女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在经济学关于劳动力的研究理论中,目前最为著名的就是美国经济学教刘易斯所提出的劳动力边际贡献理论,目前这个理论对应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我国目前两个经济门类之间产生的关系,按照刘易斯的劳动力边际贡献理论的介绍,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升级,尤其是进入到快速工业化轨道以后,就必然面临国内两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也就是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以及所形成的劳动力缺口,农业部门的急剧萎缩所形成的大量劳动力,因此这两个部门之间就必然形成劳动力的一个自然流动,如果在春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政府的干预,劳动力的流动就会表现出一个自然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会形成工业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的自然选择,因此在劳动力结构中表现为强势劳动力的男性劳动力在劳动力资源选择中自然就会占有优势,因此这种优势力量就会影响劳动力的优势配置。

这种优势配置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而言无可厚非,优胜劣汰是自然选择的一个过程,但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而言,尤其是社会优势劳动力被集中到一个区域以后,其他区域因为劳动力资源的缺乏会引起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发展的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刘易斯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刘易斯研究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工业部门的扩张,导致原来集中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剩余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问题,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欧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后,对于农业部门人口转移以后所导致的人口缺乏,以及农业部门本身的发展问题就表现的比较突出,毕竟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资源支持,工业本身的发展就很成问题,在这种体制之下,美籍华人经济学教费景汉在刘易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部门劳动力资源的抽离,以后农业部门在优势劳动力资源被抽离以后如何确保本身的发展问题,农业部门本身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的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农业部门的贡献,仅仅是依靠工业部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就会很快陷入停止,在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剩余劳动力以后,农业部门如何保持高效发展就成为一个制约性的问题。

而且如果农业部门不能为工业部门提供充足的农业基础资源,工业部门没有原料很有可能就陷于停滞。

在这种思路之下,费景汉在其《劳动剩余的发展》一书中提出,必须统筹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劳动力供给问题,做好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和计划,防止工业部门的过快发展给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于农业劳动力必须统筹配置,防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渡转移给农业部门造成的危害。

2.2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发展理论研究在建国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都陷入停顿,因为国家对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整体协调过程,对于劳动力的协调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因此不会涉及到农业劳动力在市场环境机制下的自由流动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部门的快速扩张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急速扩大,这尤其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在这种体制之下就必然导致劳动环境的变化,这种劳动环境的变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导致学术界对于的研究逐渐兴起,这种环境体制下我国的劳动力呈现出一个劳动力急速流动的状况,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经过近30年的演变之后,劳动力尤其是第一代打工人口已经到了退休年龄,逐年的演变导致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劳动力中的妇女劳动力流动逐渐沉淀,妇女劳动力对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我国劳动力机构在新的体制背景下的特征有着逐渐适应的过程。

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妇女变化及妇女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集中的表现在1990年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妇女社会参与和发展研讨会”上:

黄西谊的《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农村妇女经济身份的转换》,高小贤的《中国女性人口迁移与城镇化》,金一虹的《经济改革中农村妇女的现状与出路》,高小贤、崔至伟的《陕西关中地区百户农妇状况调查》可以看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对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关于妇女人口就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从开始到逐渐的成熟,我国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0年-1991年为第一阶段;1991年-2002年为第二阶段;200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

上述三个阶段是我国关于妇女劳动力转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研究分段。

其中第一阶段我们认为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移动和交流的初始,因为工业经济尤其是乡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业务工收入要远大于农业收入,再加上国家对于人口流动的政策刚开始松动,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拖家带口全民转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种流动以打工旺季最为明显,但这种全民移动因为经济体制的问题,尤其是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初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是很多,我国的东南部沿海的代加工业刚开始萌芽,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小工厂还没有发展成熟,这种情况下很多流动的农村剩余人口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被迫由城市再次回流到农村地区。

第二阶段是我国工业部门进入到发展到全盛阶段,这个时候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因为工业部门的急速扩张导致工业从业人口的严重不足,这个阶段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第一个阶段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农村妇女人口大量进入城市进入工业生产部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出现促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男性农民工进入到建筑领域,女性农民工大量进入到加工领域。

第三阶段是我国工业发展进入到调整期,很多产能不足或者污染环境的小厂进入到关停并转的阶段,因为男性农民工大量集中在城市建设领域,所受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妇女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工业加工领域,所以受的影响就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妇女农民工因为工作机会的减少,和男性农民工开展竞争,部门妇女农民工则直接返回家乡。

2.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思路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乡镇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并以浙江丽水市景宁县为例,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研究,阐述目前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制约因素。

通过借鉴相关就业理论,在分析浙江丽水市景宁县乡镇农村妇女实际就业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乡镇农村妇女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提高乡镇妇女就业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三.乡镇妇女就业实证研究设计

3.1研究的设计

为了弄清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妇女的就业情况,我们采取抽样的方式,以浙江丽水市景宁县为样本采集点,采取使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在全县10个乡镇社区开展调研。

同时在结合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进展座谈会,针对调查问卷中没有涉及的问题进行座谈和讨论,座谈的对象主要针对乡镇妇女代表,乡镇妇女干部等。

3.2研究内容

问卷重点围绕乡镇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就业障碍、就业意愿和就业扶持等四个方面展开。

经过对问卷的处理,结合座谈会和实地调查感悟,我们就浙江丽水景宁县乡镇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就业障碍和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促进乡镇农村妇女充分就业的对策。

3.3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表2000份,回收1982份,回收率99%,有效率97%,共举行10次座谈会,考察农村和城乡结合社区10余个。

3.4景宁县乡镇农村妇女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并将数据输入spss1.3数据分析系统,经过整理,景宁县乡镇农村妇女调查基本情况的数据分析整理如下。

3.4.1社会就业时间不充分

问卷分析表明,占42.3%的农村妇女依然单一从事农业生产或家务劳动,占23.1%的农村妇女以种田为主,占24%的农村妇女以打工为主,完全彻底地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妇女只有10.6%。

大部分农村妇女的主要就业领域为农业,有工资报酬的非农业就业(社会就业)只是妇女家庭劳动外的一种补充形态。

3.4.2务工收入水平较偏低

问卷结果表明,占73.7%的被调查务工妇女的月工资在800元以下,不及景宁县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半,也大大低于全国2013年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更低于男性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务工妇女对家庭收入贡献较低,占被调查者69.9%的妇女对家庭收入的贡献在30%以下,贡献率超过50%的只占被调查者的9.8%。

3.4.3社会就业以非技术性职业为主

从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来看,多数是农业生产者和家庭主妇,占被调查者的42%;有16%的被调查者在工厂上班,4%的家政服务员,11%的个体劳动者,私营业主占5%。

3.4.4社会就业以居家附近的地点为主

在被调查妇女中,本村就业的比例高达67%,村(社区)外镇乡内就业比例16.6%,两者合计达83.6%,如果再加上县内就业群体(8.3%),会高达91.9%。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乡镇妇女的就业范围应该就近安置,以其所居住的乡镇为中心,不要超过5公里,一般而言就业地点距离居家的距离控制在3~5公里的范围内,这个距离能够保证乡镇妇女在就业过程中能够照顾到家庭和子女,保证我国农业人口的持续发展。

四.乡镇妇女就业的基本特征和对策建议

4.1乡镇妇女就业情况的基本特征

4.1.1农业生产的女性化特征极为明显

以景宁县为例,有乡村人口67万,乡村劳动力43万,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18万,占乡村劳动力的44%。

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24万,其中转移出省劳动力25万。

根据景宁县户籍人口性别比推算,农村妇女劳动力约21万,其中从事非农业就业女性劳动力8万左右(按照全县女性劳动力转移占劳动力转移的比例测算),从事农业(农林牧渔)的女性劳动力约13万,占农村女性劳动力资源总量的62%,占农村农业从业者的69%。

在远郊区,八成以上农业生产劳动由农村妇女担当,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更为明显。

4.1.2农村妇女转移群体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

根据本次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职业的改变和空间的迁移,不同年龄段劳动力转移的比重和特点有明显差异。

从景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分组情况来看,16~30岁是转移的高峰期,六成以上劳动力实现转移,25岁以下群体的转移率在77%以上,36岁以后的转移率开始急剧下降,不到三成。

由于女性生理和家庭角色分工差异,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年龄高峰期有所提前,大多集中在25岁以下群体。

结婚和生育后的农村妇女的活动更多与家庭相联系。

4.1.3农村居家妇女的家庭劳动强度大

根据本次调查,社会成员的劳动时间支付通常可分为社会市场劳动和家庭劳动两个部分。

由于景宁县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农村妇女成为家庭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再加上家务劳动、家庭养殖、庭院生产等活动,农村女性的劳动强度较大,尤其是近郊区、远郊区的农村妇女,可供妇女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并不多。

调查发现有半年以上闲暇时间的被调查妇女只占25.3%。

4.2加强乡镇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

妇女地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乡镇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乡镇妇女就业,必须内外兼顾,既要改善乡镇妇女自身素质问题,又要协调外部客观条件,为乡镇妇女就业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4.2.1强化教育宣传提高乡镇妇女整体就业素质

对于乡镇妇女的就业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对于其就业的态度,农业部门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劳动力,因此如果所有的剩余劳动人口都转移到工业部门,将会造成农业部门的瘫痪,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劳动综合能力比较差的女性劳动能力的宣传教育,强化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认识的引导和指引,通过提高其思想认识和对劳动尤其是我国产业机构转型和深化第一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剩余人口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认识以及现代生产部门对于妇女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强化对其教育,增强乡镇妇女劳动力人口的整体劳动力素质教育,这对于改善我国产业的整体布局,增强我国经济尤其是农业部门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国家产业机构的升级和发展来看,我国目前的乡镇妇女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整体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逐渐提升,而因为我国因为传统教育的限制,尤其是我国传统意识作怪,这种情况下农村整体就业所需要的技能水平太差,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国家层面的教育提升提高农村就业人口的整体素质水平。

4.2.1加大三农投入强化乡镇留守人口教育的整体水平

目前国家关于三农的投入已经占到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比较大的部分,这种巨大的支出和支持表现在国家对于产业机构调整的决心,但目前为止,国家对于三农的补贴绝大多数用在诸如种子、机具等三农生产的补贴,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尤其是占到农村留守人口绝大多数的乡镇妇女的教育投入在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小,乡镇地区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首先是不重视,其次是即便是有经费也会用到更需要用钱的地方而不会用到留守妇女的教育支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农村人口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一个不会使用农业机械的国家,即便是投入再多的钱也不能让农业产业化,仅仅是增加了补贴改善了暂时的生活,这种补贴不能长久地解决问题,要形成农村地区的良性循环,如果不加大教育投入是不能彻底改善目前这种基本情况的。

4.2.3针对素质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加大农村地区的三农教育支出,但就目前乡镇开展留守妇女的教育问题,到底需要针对哪些方面开展教育,有什么样的要求等这些操作层面的事情,就需要针对具体的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对于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是需要人才需要的什么样的素质,就有针对性的针对留守妇女开展什么样的教育,目前工业操作岗位要求留守妇女在进入到操作岗位以后,对于工作纪律、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对于时间的遵守方面有要求,针对于此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培训留守妇女关于时间观念以及实际操作细节方面的知识;针对第三产业关于服务礼仪及礼貌要求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其他服务对于品质的要求等,就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提升乡镇妇女关于服务以及利益方面的要求。

针对农业产业部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尤其是新工艺,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问题,这需要农业从业人口改变以往的操作习惯,积极学习新技术,同时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培训,让处于留守人口绝大多数的乡镇妇女能够接受到农业生产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4.2.4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就业咨询水平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所占到的比重逐渐增大,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在发展中积极的适应并利用网络世界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我国的网络咨询产业,加大其在农村地区的布点和延伸,为农村地区、农业产业以及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尤其是教育方面,在如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让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作用日益明显,将各大产业的招工需求信息以及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放在网络上,在教会乡镇妇女使用网络的同时,让乡镇妇女通过网络终端汲取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让现代技术为乡镇妇女的就业带来提升和帮助。

五、研究成果与展望

解决乡镇妇女就业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乡镇妇女自身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乡镇妇女就业提供保障和便利条件,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工业化、乡镇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本文尽管提出了解决乡镇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但真正付诸实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妇女的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乡镇妇女的整体就业水平。

这是发展乡镇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附录1:

调查问卷

乡镇妇女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解我县乡镇妇女就业方面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乡镇妇女就业需求,进一步做好乡镇妇女就业规划工作,更好服务于乡镇经济发展,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此问卷为无记名问卷,不用署名,对您所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都将予以严格的保密,并保证只用于整体性的研究,不作其他用途。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二○一四年三月

请在选中的答案题号前打“√”或在上写答案,除特别注明外,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答案。

一、基本情况调查

1.您的年龄:

①20岁以下②21—25岁③26—30岁④31—35岁

⑤36-40岁⑥41-45岁 ⑦46—50岁

2.您现有的文化程度:

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

④高中(职高、中专、技校)⑤大专

3.您现在的政治面貌:

①团员②党员③民主党派④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