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648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docx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1)

(2005文综天津卷)1.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

对此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2005年上海)2.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

右图反映的是:

A冯子材守镇南关

B李秀成打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林则徐虎门硝烟

(2005广东)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

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

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

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

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

(2006年广东)4.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005年上海)5.“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

有之,请从嗣同始。

”谭嗣司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B种族成见C浪漫性格D厌世心态

(2005年上海)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人们提出的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和。

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年内容的图片是:

ABCD

(2005广东)7、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上海发昌机器厂

(2006年广东)8.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2006年江苏省)9.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06年江苏省)10.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

此时。

他能够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⑦③C.⑦③④D.③④

(2006年湖南等)11.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2006年广东)1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

(2006年文综重庆)1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006年上海)1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005年上海)15.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护。

这里的“DemocracyandScience指:

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科学

(2005年文综)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2006年江苏省)17.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B

 

(2006年江苏省)18.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按时同腰序捧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2006年广东)19.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这一看法忽略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C.解放的土地改革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2006年上海)2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2006年上海)21、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B、拒绝张杨并谏C、组织淞沪会战D、出席开罗会议

(2006上海)2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005年上海)23.“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十年内战

(2005广东)24.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2006年广东)25.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

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06年广东)2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

(2006年江苏省)27.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D.渡江战役

(2006年江苏省)28.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相比,相同点是

A.政权组织原则B.土地政策C.军队性质D.主要地域分布

(2006年上海)29.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

“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2006年广东)30.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

(2005年上海)31.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

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05广东)32.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

“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

”这反映当时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5年上海)33.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三反、五反②大跃进③以阶级斗争为纲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④③②①

(2006年上海)34、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

“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

如果要给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①避暑山庄  ②道光皇帝  ③军机处  ④《红楼梦》

⑤吴敬梓  ⑥《国闻报》⑦《四库全书》  ⑧时务学堂

A、①②⑥⑧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⑧

(2006年上海)35、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

C、经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 D、同盟国会员在日本的活动

(2006年上海)36、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2006年江苏省)37.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06年江苏省)3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为了

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

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007年广东卷)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2007年广东卷)40.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007年广东卷)41.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07年广东卷)42.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007年广东卷)43.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

(2007年广东卷)44.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2007年广东卷)45.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007年广东卷)46.“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2007广东理科基础)47.“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07广东理科基础)48.“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D.杂交水稻推广后

(2007宁夏文综)49.从1953年底开始。

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007年全国文综一)50.图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007年全国文综一)51.图六反映的是

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2007年全国文综一)52.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A.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江苏2007年)53、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江苏2007年)54、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江苏2007年)5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江苏2007年)56、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上海卷)57.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是

A.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              D.颁布《钦定西藏章程》

(2007年上海卷)58.下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 .①⑤B.②④C.③⑤D.①③

(2007年上海卷)59.《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C.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2007年上海卷)60.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                  B.②⑤C.②③                   D.③④

(2007年上海卷)6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2007年上海卷)62.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2007年上海卷)63.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007年上海卷)64.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

(2007年上海卷)65.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市民因不满市容管理的混乱,决定向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当局递交意见书。

他们应该把意见书递交给

A.工部局B.巡捕局C.公董局D.上海道台

(2007年上海卷)66.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2007年上海卷)67.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 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 其收入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2007年上海卷)68.慈禧曾说:

“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据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C.太平军          D.义和团

(2007年上海卷)6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2007年上海卷)70.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

“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2007年上海卷)71.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2007年天津文综)72.从图7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

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②祖国认同感具有强大影响力

③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④民族平等是历代的民族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7年天津文综)73.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007年山东)74.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2007年山东)75.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07年山东)76.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2007年山东)77.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