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21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油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总论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4.2万吨食用油脂储罐项目

1.2项目内容

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建设一储备能力为4.2万吨的油脂储备库,由加工区和码头区两部分组成,集仓储、中转、加工于一体。

1.3主管部门

国家、地方省市粮食局的行业管理和国家、地方省市发改委的建设项目经济政策管理。

1.4建设单位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1.5建设性质

扩建

1.6法人代表

郑兵

1.7建设地点

安徽和县工业园区

1.8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2.承办单位简介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农副产品销售、加工、贸易、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

公司管辖两个大米加工厂(日产500吨)、两个饲料加工厂(日产150吨)、和县衡源油脂发展有限公司、和县金城种业有限公司。

公司总资产1.5亿元,注册资金2500万元,固定资产5612万元。

其中和县衡源油脂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油脂加工的综合性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有员工100人,拥有中高级职称达20人。

年加工能力有油菜籽8万吨、棉籽5万吨、米糠3万吨、精炼油2万吨,年生产各种品种油脂超过5万吨,其中“绿源地”牌油菜籽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

目前公司正在与上海华兴油脂合作新建350吨/日全进口设备的精炼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粮食行业排头兵,位列省民企200强。

公司另外一主导产品“九湾”牌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省“放心粮”、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九湾”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2008年又获得安徽省名牌;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3.项目建设的意义

3.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产业政策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四十号(2005.1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该项目不属于限制及淘汰类目录中,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不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及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中。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在农业的发展中,“商品粮、棉、油、糖、肉、毛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带动周边油料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社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

这样,从产品流通和生产品质两个方面分析,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的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相吻合的,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3.2符合我国国情

由于物流中心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城市布局合理化,同时也有助于整合各种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的运作效率。

因此,近年来物流中心发展很快。

国务院在199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就如何进一步加速物流发展已提出了具体的计划和要求,主要是:

继续建设一批全局性、关键性的物流基础设施;改建和筹建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仓库和配送中心;加强物流管理水平,尽快改变物流落后的状况,以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在北京、深圳、上海、大连、广州等地都相继规划了物流基地。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4.2万吨食用油脂储罐项目,符合党中央的指导思想。

物流要想通过货物的空间位移,实现“物畅其流”的功能,必须要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已逐渐形成。

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为和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3.3符合企业发展目标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粮食行业排头兵,现有大米加工生产线日产500吨,饲料生产线日产150吨,油脂生产线250吨,日处理谷物烘干600吨,专业种子公司一个,近几年发展快速。

公司遵循“生存、突破、持久”的经营理念,以“缔造全国粮油行业的巨龙企业”为目标,以“创新绿色科技,共享健康生活”为使命,恪守“志存高远、造福天下,互尊互重、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正道经营,坚韧率直、求实自强,谦以求学、知行并重”的价值准则,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逐步实现公司由单体企业向集团企业、由民营企业向公众企业的三大转型,跻身全国最具强势的粮油集团企业行列。

金城米业能迅速发展成为成长性强、带动力大的现代化企业,关键在于能顺应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找准产业定位,遵循由近及远,与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匹配;由小到大,与自身的发展规模相匹配,推动了企业向产业链发展,从而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为打造百年企业不断培育产业优势。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获得高品质的食用油产品、增加食用油脂储备,而且可以增加企业收入,促进企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目标。

3.4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近年来国际、国内油脂市场的大幅波动情况来看,国内油脂储备能力明显不足,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也不够,油脂价格大起大落,居民的生活很不安定,同时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民族油脂企业亏损严重。

为了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在油料作物产区加强油脂储备是势在必行。

作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了粮油加工企业在促进粮食生产流通中的作用,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同时,在粮油应急供应中发挥优势作用,有助于保证国内市场食用油安全有效的供给。

本项目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风险小的优势,经济评价表明,项目实施后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可增强公司的经济实力,又可为增加地方财政作出一定贡献。

同时本项目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4.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虽然是一个产油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食用油消费大国,我国国产油脂的自给率偏低,缺口很大,若考虑到我国有油料的出口情况,这一缺口则更大,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因此食用油供需矛盾将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5亿,人均食用油消费按15kg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达到2250万吨,食用油的消费量增加500万吨。

至2020年世界人均消费量预计将超过20公斤,我国估计为15公斤,这应是可以实现的最低目标。

以2000年自产油脂730万吨为基数,2020年的我国油脂生产能力需增加2-3倍,所以油脂仍是我国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的产品。

食用油消费正以普通食用四级油的局面向以城镇居民消费精炼小包装油为主、农村居民同时消费精炼油和四级油为主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占食用植物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经济带来的旅游、餐饮热潮,食用油的消费量将持续增加。

为进一步扩大储油规模,发展公司的中转、贸易业务,切实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向市场提供优质高档食用植物油,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公司走上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多方考察论证,拟在安徽和县工业园区扩建4.2万吨食用油脂储罐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建设规模和用途

码头区油罐主要用于进出周转,由6个罐容为1500吨的油罐组成,可储存毛豆油、各个品种的一至四级油;加工区油罐主要用于储存和加工周转,由4个罐容为5000吨、6个罐容为1500吨、8个罐容为500吨的油罐组成,根据储存品种和等级的不同分别进行储存。

6.厂址概述

本项目拟建在距和城6公里的巢宁路边,距长江只有15公里,铁路与南京北站、芜湖站也都只有40公里,且长江边有公司的新建码头,为本项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相当便利的交通环境。

7.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7.1原料:

本项目油菜籽、棉籽、米糠和大豆等主要来源于安徽巢湖地区,同时也收购周边地区及内蒙古地区原料,安徽是全国的油菜籽主产区,处于全国第二位,保证了原料长期供应。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自有油脂生产能力,年产毛油2万吨,精炼油年产量10万吨,外购毛油8万吨,保证了原料油的供应。

7.2能源

本项目的蒸汽供应,由厂家自配蒸汽锅炉提供;水由和县工业园区提供;电,一方面由燃糠1000千瓦时发电机组一套,另还有园区的35KV高压电经过厂区,可直接接入厂区使用。

8.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8.1环境保护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项目建设主体工程与“三废”控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必须排放的“三废”作适当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所以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

8.2节约能源

根据国家节能的有关规定,本项目转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充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9.全厂定员与劳动力来源

新建工程投产后两地需要工人12人,其中码头3人;厂区9人,其中管理1人,保管2人,质检1人,计量1人,运输2人,财务2人。

10.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1998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1946万元

流动资金:

52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998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00万元,企业自筹1498万元。

11.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建设期为1年。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生产规模

油罐区

t

42000

油泵房

m2

156

发油棚

m2

324

隔油堤

m

120

工作制度

1

全年生产天数

d

300

2

日工作小时

h

12

电、汽消耗量

1

年用电量

Kwh

46656

2

年用水量

t

900

3

年用汽量

t

1050

员工数

12

13结论和建议

13.1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上可行且具备实施条件。

(2)本项目在土地、规划、环保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3)本项目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场地及物流资源,有利于节约投资,发挥利润最大化。

(4)本项目相关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5)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经济效益良好,应推荐实行。

13.2建议

(1)本项目的技术、市场、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但是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需要有关政府部门以及项目所在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本项目投资额巨大,因此建设方在融资方面有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3)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经济效益良好,建议建设方应努力抓住机遇,进一步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尽可能快速地实现经济效益的预期指标。

第二章产品市场预测

1油脂市场分析与预测

1.1市场需求

我国是一个产油大国,2005年油料生产达到5500~6000万吨(折油约1100万吨),2006年油料生产折油约为1000万吨。

我国同时也是油脂的消费大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消费增长速度较快,由1996年的1002.5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750万吨,年平均增加90万吨以上,其中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油1150吨左右、餐饮业消费300万吨左右、食品加工等其它消费300万吨左右,人均年消费量同比增长率平均为7.4%。

2004年比2003年增长200多万吨,人均年消耗量由1996年的7.7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13.5公斤,缩小了与世界人均年消费量15kg的差距。

但按世界人均消费食用油平均水平15kg/年,全国13亿人计算,全国需要油脂供应1950万吨,缺口达八九百万吨,若考虑到我国有油料的出口情况,这一缺口将更大,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节假日经济带来的旅游、餐饮热潮,食用油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因此食用油供需矛盾将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结构开始变化,绿色、健康、安全、保健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切实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向市场提供优质高档食用植物油,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公司走上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多方考察论证,拟在安徽和县工业园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42000吨食用油脂储罐项目,采用先进、节能、环保的工艺和设备,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2市场供应

2007年,我国八大油料的总产量和折油量与2006年相比大体持平。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2007年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花生产量为1400万吨、油菜籽产量为1200万吨、棉籽产量为1260万吨、葵花籽产量为180万吨、芝麻产量为59万吨、油茶籽产量为83.5万吨、亚麻籽产量为35.6万吨,油料合计总产量为5617.5万吨,低于2006年5720.1万吨的水平;折油1034.7万吨,比2006年的1043.7万吨略低(见表)。

表2-12000-2007国产油料折油一览表单位:

万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大豆

产量

1540.9

1540.6

1650.0

1690.0

1720.0

1680.0

1550.0

1400.0

折油

114.4

114.4

122.5

125.5

127.7

124.7

115.1

104.0

花生

产量

1443.7

1442.0

1495.0

1505.0

1431.0

1470.0

1380.0

1400.0

折油

244.0

243.7

252.7

254.3

241.8

248.4

233.2

236.6

油菜籽

产量

1138.0

1133.0

1053.0

1240.0

1304.0

1160.0

1220.0

1200.0

折油

409.7

407.9

379.1

446.4

469.4

417.6

439.2

432.0

棉籽

产量

750.9

904.4

836.4

850.0

1074.0

772.0

1211.0

1260.0

折油

108.1

130.2

120.4

122.4

154.7

111.2

174.3

181.4

葵花籽

产量

195.0

148.0

200.0

198.5

197.0

185.0

168.0

180.0

折油

41.0

31.1

42.0

41.7

41.4

38.9

35.3

37.8

芝麻

产量

81.0

80.0

90.0

91.0

89.5

76.0

72.0

59.0

折油

21.5

21.3

23.9

24.2

23.8

20.2

19.2

15.7

油茶籽

产量

82.3

82.5

83.0

83.0

83.5

90.0

83.5

83.5

折油

16.5

16.5

16.6

16.6

16.7

18.0

16.7

16.7

亚麻籽

产量

34.4

25.3

32.0

37.0

38.0

38.0

35.6

35.0

折油

10.3

7.6

9.6

11.1

11.4

11.4

10.7

10.5

总折油

965.5

972.7

966.8

1042.2

1086.9

990.4

1043.7

1034.7

注:

①数字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②油料的油食比和折油按《中国油脂工业发展史》的计算方法计算。

1.3加工现状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2006年,全国油料加工企业1012个,年生产能力即油料处理能力为7177.4万吨。

其中:

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占46.2%;1000吨以上的企业占7.4%。

2006年企业的食用油植物油总产量为1730.2万吨,其中精炼油的产量为1219.7万吨。

在总产量中,大豆油946.8万吨,占54.7%;菜籽油285.3吨,占16.5%;花生油87.4万吨,占5%;棉籽油57.9万吨,占3.3%。

图2-12006年油品分布图

因此我国油料油脂的加工现状即:

油料油脂加工能力过剩,但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性能差,耗能高,生产率偏低,企业管理水平差,资金不足,效益不佳,开工不足。

1.4油脂进口现状与预测

2007年,由于国产油料减产和油脂的消费量继续增长,我国进口油脂油料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油282.3万t、棕榈油509.5万t、油菜籽37.5万t、其他油脂87.2万t,合计进口油脂916.5万t;进口大豆3082.1万t(折油554.8万t)、油菜籽83.3万t(折油30万t)、芝麻19.4万t(折油7.4万t)、其他油料0.9万吨(折油0.3万t),进口油料合计折油592.5万t。

进口油料总计折油1509万t(见表),较2006年多进了306.6万t。

表2-22004-2007年油脂、油料进口一览表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7与2006比较

进口折油

1054.0

1109.5

1202.4

1509.0

+306.6

大豆油

252.0

169.4

154.3

282.3

+128.0

菜籽油

35.3

17.8

4.4

37.5

+33.1

棕榈油

385.6

433

508.2

509.5

+1.3

大豆

2023.0

2659.0

2827.0

3082.1

+255.1

油菜籽

47

29.6

73.8

83.3

+9.5

芝麻

19.4

+19.4

其他油料

0.9

+0.9

其他油脂

87.2

+87.2

注:

①数字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②油料的油食比和折油按《中国油脂工业发展史》的计算方法计算。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油脂油料的数量和品种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2006年我国出口大豆37.9万吨、出口大豆油11.8万吨、出口菜籽油14.5万吨、出口花生油1.3万吨、出口其他植物油合计2.7万吨、出口花生仁果32.4万吨,出口油脂油料折油为47.9万吨,较2005年的27.6万吨,多出了20.3万吨。

表2-32005和2006年油脂、油料出口表单位:

万吨

项目

年度

生油

其它植物油

出口油脂油料合计折油

2005

41.7折油10.8

33.6折油16.8

27.6

2006

11.8

14.5

1.3

2.7

37.9折油6.3

32.4折油11.3

47.9

2006与2005比较

+11.8

+14.5

+1.3

+2.7

+6.3

-10.8

-16.8

+11.3

+20.3

注:

①2006年出口油脂油料数字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

②油料的折油参照《中国油脂工业发展史》提供的折油计算方法计算。

另据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和数据,2007年我国出口油脂油料合计折油35.6万t。

由此可见,2007年,我国净进口油脂油料的折油为1473.4万t(即为进口油脂油料折油1509万t减去出口油脂油料折油35.6万t之差)。

我国近几年油料大量进口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生产量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外油料在质量和价格上的相对优势所致。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国内市场对植物油的需求猛增,油料生产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植物油的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国家需每年进口植物油,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针对如此巨大的植物油市场,扩大当地仓储能力势在必行。

2.内部环境分析

2.1按照发达国家的油脂储备计划,在无油源的情况下要确保国民能正常生活半年之久。

中国的目前人均消费水平在15公斤,需要储备1000万吨,像生产区巢湖区域内应该有10万吨的储备计划,所以在巢湖区域内建立此油脂储备库是必须的。

2.2安徽是全国第二油料主产区,巢湖是安徽的主产区,其中有油菜籽年产量25万吨,棉籽年产量20万吨,米糠年产量20万吨,年产油15万吨,目前巢湖区域内只有中储粮巢湖直属库的6000吨油脂,储备能力远远不足,但油源是充足的。

2.3和县地处长江之滨,水陆交通位置十分便利快捷,进口毛豆油非常方便,在长江边设立码头油罐区,油脂进出成本低廉;距离火车货运站只有40公里;油罐区位于巢宁路边,陆路更为方便。

2.4油脂储备设立在油料主产区,每年就地轮换方便,且成本低廉。

油罐区有各种品种的油罐,可对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油脂进行储存,适应不同档次和不同消费习惯的群体生活需要。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有各种品种油料、各种档次油料加工工艺,加工与储存结合,方便快捷,且质量能够保证。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规模

表3-1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

规模

备注

1

生产工程

油罐区

42000吨

5000t×4

1500×12

500×8

油泵房

156m2

发油棚

324m2

2

公用工程

配电间

消防泵房

检化验室

3

总图工程

隔油堤

120m

根据2007-2008年国际、国内油脂市场的大幅波动情况来看,反映了国内储备能力不足,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油脂价格大起大落,使居民的生活很不安定,农民种植油菜籽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民族油脂企业亏损严重,为了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保护农民利益,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大背景下,针对国内油脂产业萧条的情况下,确立改扩建方案是非常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安徽油菜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企业产生效益,不仅提高农民收入,也使地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拯救了即将倒闭的油菜产业;各色品种的优质油脂不但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还减少了老百姓的消费支出,增加收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获税,百姓就业,稳定社会,一举四得。

建设规模的选择应从技术、产品销售、投资额度三个方面考虑。

从技术上讲,生产规模大、单位产品消耗小、利润就高,但是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市场容量、企业的投资承受能力。

综合三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扩建4.2万吨食用油脂储罐项目,是适合实际情况的。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安排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工程难度、当地条件以及材料、设备都对它有影响。

由于客观原因较多,许多工程量还有待进一步计算研究,所以施工进度只能采用常规条件下可行的工期考虑。

项目包括资金筹措、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合同签定、施工图设计和土建安装施工招标及调试投产等所有工作。

本次新建工程建设期为1年,其中施工工期为21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