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007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docx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

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工艺

   2005年7月25日15时14分   慧聪网塑料行业   

   CPP薄膜是由流延方法制得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该产品具有质量轻,透明度高,机械适应性强,防湿性、耐热性能好等特点。

其主要是作为基材被广泛应用于复合包装材料中,与其它薄膜复合。

因为其耐热性好,经常用于蒸煮食品的包装,可分为高温蒸煮级和一般蒸者级两种。

高温蒸煮级CPP薄膜,主要用于与其它薄膜经干式复合制得各种包装袋,能耐120℃以上蒸煮杀菌;一般蒸者级CPP薄膜,只能在120℃以下煮沸杀菌。

我国自80年代开始引进开发此项技术,由于当时人们对CPP薄膜的应用和加工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食品包装要求和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塑料薄膜在食品包装中应用的进一步推广,人们对蒸煮级CPP薄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中性能好,质量高的蒸煮级CPP薄膜的市场需求量呈飞速增长态势。

一、生产过程

1、工艺流程:

CPP薄膜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T型机头,挤出流延而制得。

这种制法特点为:

(1)   平膜法省去管膜法的吹膜阶段,容易开车,而且废料少;

(2)   平膜法生产时,PP分子排列有序,故有利于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度及厚薄均匀度,适合于高档商品包装;

(3)平膜内设有特殊滞留槽,能与模隙成为一体,调整更为方便。

2、工艺流程如图:

CPP薄膜工艺流程 

二、原材料的选择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蒸煮级CPP薄膜是指能与PET、NY、铝箔等通过干式复合后,而耐高温蒸煮杀菌的复合用基材薄膜,这类薄膜主要采用共聚聚丙烯原料。

当用于高温蒸煮时(耐120℃以上蒸煮杀菌),则采用嵌段共聚聚丙烯制得,当用于一般蒸煮时(耐100~120℃以下),则由无共聚聚丙烯制得。

生产蒸煮级CPP薄膜所用共聚物由于经过了共聚改性,使得蒸煮级的抗冲击强度明显高于非蒸煮级的,因此,对液体及硬物包装的安全性能比较好,并适用于冰箱内存放。

三、加工工艺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蒸煮级CPP薄膜的质量和性能除了受原材料的影响之外,其加工工艺条件的选择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薄膜的加工生产中,主要的工艺条件包括加工温度,冷却辊温度、牵引速度,收卷张力和电晕处理等。

1、加工温度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流延工艺中,首要的参数是温度,温度选择及控制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

一般而言,共聚型聚丙烯的挤出温度一般在240℃以下,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原料性能的特点,严格控制加工温度。

由于蒸煮级CPP薄膜用于蒸煮食品包装对韧性要求较高,并要求薄膜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能,所以控制结晶度是极其重要的。

加工温度的升高,会使从T型机头流延的熔体和冷却辊的温度差增大,能更有效地降低结晶速度、减少结晶度,使薄膜的透明性提高,而且冲击强度和伸长率都有所增加,并且热封温度会下降,但同时拉伸强度会有所降低。

2、冷却辊温度的影响

  冷却辊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薄膜的透明度。

通常情况下,冷却辊的温度越高,其结晶度越大,薄膜的透明度越差。

为了提高其透明度,应加强冷却效果,降低冷却辊的温度,以减少薄膜的结晶度。

一般情况下,冷却辊的温度选择在30℃左右。

在考虑冷却辊温度度的同时,适当的增加空气的通风量,也有利于薄膜透明度的提高。

此外,冷却辊的温度对薄膜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薄膜的厚度与冷却辊温度却有直接的关系,当冷却辊的温度一定,增加薄膜的厚度会使冷却速度下降,薄膜内的结晶度提高,导致薄膜的透明度下降。

同时,由于薄膜厚度增加,冷却不充分,会使得薄膜出现粘辊现象,限制了薄膜的生产速度和产量,但提高薄膜的厚度却能提高薄膜的冲击强度,提高包装的安全性。

3、牵引速度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的生产过程中,牵引速度是产生分子定向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熔体通过T型机头挤出后,只是在流动方向上有少量的定向,在牵引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会在纵向上产生较大的定向作用,从而使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提高,但相对伸长率会因此而降低。

为了减少纵横两向的更大差异,提高薄膜的应用性能,加工时应适当的控制牵引速度。

另外,牵引速度的大小,还对薄膜的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挤出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牵引速度加快,会使得薄膜的厚度减小,而影响其使用的性能。

4、收卷张力的影响

  在蒸煮级CPP薄膜加工中,收卷张力直接影响到薄膜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收卷张力过大,不利于薄膜的松弛,薄膜定型后,会出现冷拉现象,严重影响薄膜的性能,而收卷张力过小,则会给分切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分切中分切张力难于控制。

因此在生产中,收卷张力应根据材料的特性,调节适当的张力。

同时,还要根据薄膜的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若薄膜较厚,则收卷张力应选择稍大一些,若薄膜较薄,则应适当的降低张力。

5、电晕处理的影响

  当蒸煮级CPP薄膜作为复合薄膜基材使用,或用于印刷时,必须进行电晕处理,以提高油墨的粘附力和复合强度。

通常情况下,能够满足印刷和复合要求的薄膜,其表面张力必须达到38dyn/cm以上,但经过电晕处理后,薄膜的表面张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

因此,在生产时,应使得薄膜的表面张力比实际要求达到的张力值要大一些,为抵消由于下降而引起的影响。

表面张力的下降幅度主要与原料内部的低分子添加剂的含量有关。

一般低分子添加物越多,则表面张力的下降幅度越大。

在生产中需要实际测试来确定下降的幅度,以决定处理值的大小。

通常处理达42dyn/cm即可。

如果处理程度过大,则薄膜表面氧化过度,薄膜变得发脆,薄膜的机械强度下降。

   蒸煮级CPP薄膜作为包装薄膜的一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已成为包装行业中重要的产品。

尽管部分产品的加工工艺与国外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只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充分发挥国产设备的各种优势,就一定会为我国薄膜产品打开更大的市场。

 

CPP薄膜生产工艺及其装备

   2005年7月19日9时55分   慧聪网塑料行业   

   塑料薄膜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流延薄膜、吹胀薄膜和拉伸薄膜三种。

流延薄膜占世界薄膜总消费量的35% , 主要有CPP薄膜、CPE薄膜、PVB夹层薄膜、PET薄膜等。

其中,CPP薄膜是由流延方法制得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

目前,我国CPP薄膜经过几十年来的积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CPP薄膜不管在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CPP薄膜的功能及用途

   CPP 薄膜具有透明性好、光泽度高、挺度好、阻湿性好、耐热性优良、易于热封合等特点。

CPP薄膜经过印刷、制袋,适用于:

服装、针织品和花卉包装袋;文件和相册薄膜;食品包装;及适用于阻隔包装和装饰的金属化薄膜。

潜在用途还包括:

食品外包装,糖果外包装(扭结膜),药品包装(输液袋),在相册、文件夹和文件等领域代替PVC,合成纸,不干胶带,名片夹,圆环文件夹以及站立袋复合材料。

  

  CPP耐热性优良。

由於PP软化点大约为140℃,该类薄膜可应用于热灌装、蒸煮袋、无菌包装等领域。

加上耐酸、耐碱、耐油脂性能优良,使之成为面包产品包装或层压材料等领域的首选材料。

其与食品接触性安全,演示性能优良,不会影响内装食品的风味,并可选择不同品级的树脂以获得所需的特性。

如上所述流延膜生产工艺一般采用T型模头法,这种制法特点为:

(1)流延法省去管膜法的吹膜阶段,容易开车,废料少;

(2)流延法生产时,化学分子排列有序,故有利于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及厚薄均匀度,适合于高级包装;

(3)流延部分采用电动的上下摆动和前后移动结构,操作简便;

(4)电晕部分采用风冷和水冷方式,产品不易变形。

   挤出机先将原料树脂熔化,熔融树脂经机头流延到表面光洁的冷却辊上迅速冷却成薄膜。

经厚度测量、牵引、电晕处理、展平后,切去边缘较厚的边料,再次展开并收卷为薄膜卷。

  

二、CPP流延膜生产工艺的要点:

    T型机头是生产关键设备之一,机头设计应使物料沿整个机唇宽度均匀地流出,机头内部流道内无滞留死角,并且使物料模具有均匀的温度,需考虑包括物料流变行为在内的多方面因素。

要采用精密加工机头,常用的是渐减歧管衣架式机头。

冷却辊的表面应经过精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15mm ,转速应稳定,动力平衡性能应良好,以免产生纵向的厚度波动。

采用β射线或红外测厚仪对薄膜厚度进行监测,以达到满意的厚薄公差。

要生产合格的流延薄膜,不仅要在原料上调节工艺,而且要掌握好加工工艺条件。

    对薄膜性能影响最大的是温度。

树脂温度升高,膜的纵向(MD)拉伸强度增大,透明度增高,雾度逐渐下降,但膜的横向( TD) 拉伸强度下降。

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30~250℃。

冷却辊上风刀使薄膜与冷却辊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薄膜均匀冷却,从而保持高速生产。

风刀的调节必须适当,风量过大或角度不当都可能使膜的厚度不稳定或不贴辊,造成折皱或出现花纹影响外观质量。

冷却辊温度升高,膜的挺度增加,雾度增大。

    冷却辊筒表面若有原料内部添加物析出,必须停机清理,以免影响薄膜外观质量。

流延薄膜比较柔软,收卷时必须根据膜的厚度、生产速度等因素调整好压力和张力。

否则会产生波纹影响平整性。

张力选择要根据产品的拉伸强度大小而定,通常收卷张力越大,卷取后的产品不易出现卷筒松弛和跑偏现象,但在开始卷取时易出现波纹,影响卷平整。

反之,卷取张力小,开始效果好,但越卷越易出现膜松弛、跑偏现象。

因此,张力大小应适中,并控制张力恒定。

   

三、多层共挤流延膜的工艺特点:

为了提高薄膜性能,降低成本,满足用户多种用途和高性能要求,多层复合膜发展很快,尤其在生活水平相对高、重视环境保护、要求延长食品保质期和质量的发达国家。

多层共聚流延膜也是其中的一种多层膜,改变了CPP薄膜产品性能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方面要求的问题和弊端。

1、通用型:

多层共聚流延膜可根据不同用途、设计不同的如用于自动包装机上的面包包装、衣料(特别是内衣、裤)包装、水果包装等,或用于与印刷后BOPP膜复合成BOPP/CPP二层膜,用于衣料、干燥食品(如快餐面袋、碗盖等)包装,通用型的结构是共聚PP/均聚PP/共聚PP或均聚。

2、金属化型:

要求产品表面对蒸镀金属(如铝)具有极强的附着强度,蒸镀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刚性,另一表面具有较低的热封温度和较高的热封强度,金属化型的结构亦为共聚PP/均聚PP/共聚PP。

3、蒸煮型:

用于蒸煮的二层共聚CPP,能承受120℃和15MPa压力的蒸煮杀菌。

既保持了内部食品的形状、风味,且薄膜不会开裂、剥离或粘结,并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常与尼龙薄膜或聚酯薄膜复合,包装含汤汁类食品以及肉丸、饺子等食品或食前加工冷冻食品,蒸煮型三层PP膜结构为共聚PP/共聚PP/共聚PP。

4、高温蒸煮型:

包装烧鸡、烧排骨和果酱、饮料需121~135℃高温杀菌的三层共聚CPP膜,其中共聚PP要求比一般蒸煮型用共聚PP性能更好。

除三层膜外,还有流延阻隔性五层包装,其结构为:

PP/粘合剂/PA/粘合剂/共聚PE;PP/粘合剂/PA/粘合剂/EVA;PP/粘合剂/EVOH/粘合剂/PE;PP/粘合剂/EVOH/粘合剂/EVA;PP/粘合剂/EVOH/粘合剂/PP。

四、现阶段我国CPP生产设备情况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国外的流延膜生产装置,大多是单层结构,属初级阶段。

进入90年代后,我国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引进了多层共聚流延膜生产线,是我国流延膜工业的主力军,其最小生产能力为500t/a,最大生产能力达6500t/a。

引进的主要设备厂家为德国Reifenhauser、Barmag、Battenfeld公司,奥地利Lenzing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日本制钢所、日本摩登机械设备公司、意大利Colines、Dolci公司等。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流延膜设备生产企业,在二十几年来的不断学习与积累基础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国产流延膜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于推出宽幅达5000mm的三层大型流延薄膜生产线等,现已批量生产。

五、总结

随着国产设备的不断成熟,进入流延薄膜生产的门槛也随之降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流延薄膜市场需求增加到约27万吨。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去年流延薄膜的全国产量同比增长18%。

目前全行业光引进的流延薄膜生产线就已超过60台套,总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预计2005年仍将保持这一强劲的增长态势。

  但同时,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我国流延薄膜新建和在建项目的纷纷投产,2005年流延薄膜的产能的大幅提高,新一轮的价格战将迅速拉开阵势。

如果这一预测成真,那么,走自主创新之路,合理选择设备,开发差异化、专用化产品将是流延薄膜企业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的唯一办法。

据统计,从国外引进一条5层共挤设备约需资金5800万元,总投资在8000万元左右。

若没有市场作支撑,或市场发生变化,势必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

而目前同吨位国产设备的生产线的投资只有进口线的1/8左右,而且技术指标、功能与进口设备相差不远,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同。

因此国内企业不能盲目迷信国外的大型设备,只有投入产出比相宜,在尽可能短期内能够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率,这才是最明智的投资。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实施,今年中国GDP增长短期内有所放缓。

流延薄膜仍属朝阳工业,未来几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12%~17%的快速增长,但国内流延薄膜企业仍要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理性投资。

 

CPP薄膜与EVOH阻隔材料的加工与应用

   2005年7月1日10时20分   慧聪网塑料行业   

   据cmai估计,全球热塑性塑料需求量2001年为1.357亿吨,PP占聚合物总用量的22%。

西欧、北美和亚洲是聚丙烯主要消费地,占全球总需求量的78%。

仅日本、东南亚、中国和韩国就占全球PP总需求量的39%。

                  流延聚丙烯薄膜,尤其是金属化品级,在亚洲食品包装市场极具优势。

该材料外观优美(通常由高视觉冲击力图形产生),致使需求量高涨。

例如,日本1997年CPP薄膜用量高达120,000吨。

          CPP薄膜生产设备可采用简单单层流延挤塑线,也可用更为灵活的成套3层生产线。

CPP薄膜生产要求较高较复杂,因此,设备配置时,应考虑清晰度和厚度均匀性的要求。

可以说,自动模头是确保厚度均匀性的必由之路。

但是,如果冷铸辊和铸塑装置不能确保均匀的冷却效果,自动模头取得的效果将前功尽弃。

积垢对薄膜清晰度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主要决定於冷铸辊温度设置和其他参数的设置。

十分轻微的厚度不均也会在冷铸辊上形成迹印和凸块,使之不可再用。

针抓装置设计、软化箱设计与规范等因素都会对薄膜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采用成功的设计,可确保熔体萃取物和冷铸辊之间更加紧密地接触,生产出清晰度更高的薄膜产品,高速生产时亦不例外。

           电晕处理後还必须进行温度控制,以便於基料输送,避免形成皱折和缺陷。

同时,必须妥善设计成卷机,才能确保材料准确成卷,否则,材料老化後会收缩,易於在多层薄膜生产时粘连或印迹扩散。

CPP卷材通过气隙模式成卷。

空气量由“夹定齿轮”的设计和可调性决定,夹定齿轮对薄膜边缘进行调整,便於空气夹入。

同时,还应采用送膜辊,以便更加精确地控制卷材硬度。

        采用自动模头和生产过程全面电脑控制,包括物料输送和计量,可确保加工流程均匀一致,降低外部变数对薄膜质量造成的影响。

同时,采用合理的螺杆设计,通过电脑控制温度,可更加准确地控制物料熔融,避免在薄膜表面形成凝粒。

         另外,直立袋的使用率特别看好,有关专家预计从现时至2006年将增长17%,到2006年,全球用量将达243亿只,北美、日本及欧洲的直立袋使用量将达到95%。

以日本为例,直立袋将用於再填充袋、蒸煮袋、透明蒸煮袋、自动通风袋等。

要符合食品的要求,这些直立袋均以阻隔薄膜制成。

为配合这个发展趋势,

   EVOH阻隔材料将得以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共挤出技术,因为共挤可改善挤出过程,如增强着色薄膜的光泽度、减少使用填料、消除二次加工、物料结合容许厚度减少、改善封合性及减低物料使用成本等。

届时5层、7层甚至9层的薄膜将十分流行。

聚丙烯应用之薄膜产业

   2005年8月11日17时35分   慧聪网塑料行业   

   BOPP薄膜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特别是食品包装领域。

BOPP薄膜按用途可分为光膜、烟膜、电工膜、珠光膜等,目前这些产品国内均能生产。

我国的BOPP薄膜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设备起点较高。

   我国的BOPP薄膜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广东一个省的生产能力即占全国的1/3。

广东佛山东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BOPP生产企业,产量约占全国的1/10。

另外,广东还是我国进口BOPP薄膜的集散地,仅在潮州的庵埠,经营BOPP薄膜的商户就有200多家,年经销量在2万吨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主要为烟膜和珠光膜。

   国内PP膜消耗PP树脂量处于第三位,而且近几年需求增长速度很快。

1998年该领域需求量仅为43万吨,2004年已超过110万吨。

预计2005年需求增长率在15%左右。

PP膜制品按加工工艺分类主要有BOPP、CPP、IPP膜。

   PP膜由于具有防潮、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质轻、无毒、无臭、印刷性能良好等特点,广泛用于印刷(标签等)、涂布、香烟及食品和农副产品包装袋、真空镀铝、电容器等方面。

   BOPP强度大、阻气性高、印刷性能和抗撕裂性好,是PP膜制品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应用也最广泛。

由于前几年BOPP膜利润空间较大、需求增长较快,2000年以来国内各地BOPP膜生产线一哄而上,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效益滑坡。

特别是去年PP树脂价格大幅上涨,而BOPP膜的价格不升反降。

据AMI咨询公司分析,2001年世界BOPP薄膜市场首次超过300万吨。

目前我国有BOPP膜生产线100多条,2002年BOPP膜产量已达39万吨,但实际年产能力可达到65万吨左右。

国内BOPP膜的主要生产厂家有80余家,较大的企业包括:

抚顺石化公司2万吨/年BOPP膜生产线,可提供烟膜、消光膜、珠光膜等多种规格的BOPP产品;福建现代塑料公司2.5万吨/年BOPP膜生产线,引进德国布鲁克纳公司的设备;南京中达制膜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江阴申鹏包装材料厂2.5万吨/年生产线,日本三菱重工引进今年投产,该公司计划筹建2条2.5万吨/年生产线,规模将超过8万吨/年;浙江惠盛塑胶有限公司上1.4万吨/年布鲁克纳生产线;宝硕公司引进的法国DMT公司的2.5万吨/年的生产线已投产;安徽国风塑业股份公司3.5万吨/年生产线已投产,是亚洲最大的BOPP薄膜生产线;顺德德冠公司、四川东盛公司、上海金浦公司、广东宏铭公司、黑龙江庆港公司等都将在近期筹建2.5万吨/年的生产线。

如此多的生产线投产会使竞争更加激烈,并增加国产BOPP原料的需求。

   自2003年以来,中国BOPP膜市场价格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销售价格下降了23%,中国聚丙烯(BOPP)薄膜市场已经供过于求,大部分生产企业利润下滑。

据英国PCI薄膜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预测,2003年至2005年间,中国新增PP薄膜生产能力占同期世界计划新增总能力的一半,且年均增长率将为10%左右。

未来两年内中国BOPP膜产能将从现在的150万吨/年提高到200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份额将从现在的23%上升为29%,超过欧洲居世界第一。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除了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外,各大企业还要努力开发新产品,生产多功能特种膜,如烟膜、消光膜、珠光膜、镀铝膜、抗菌膜等,并且要致力于开拓国外市场。

   另一方面,国内BOPP薄膜产品在规模、品种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如埃克森美孚公司每年BOPP薄膜产量超过20万吨,有近40个品种,应用领域广阔。

而国产品种单一,规模小,成本高。

因此仍有相当数量的BOPP薄膜产品从国外进口。

虽然近几年国内BOPP厂也推出一些新产品,如南京中达集团推出的BOPP彩印定位防伪型烟用包装膜、BOPP超低温热封型烟用条包膜、BOPP抗磨花型烟用包装膜等,但在产品创新和缩小与国外产品差距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对树脂和薄膜生产企业都是新的挑战。

   CPP在PP膜中占的比例较小,但随着PP树脂质量的提高、设备性能的改进和加工能力的提高,CPP和BOPP薄膜的性能上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这将导致CPP从BOPP手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新的应用领域。

BOPP生产商和CPP生产商原本将各自的产品定位在不同的市场,应用各不相同,井水不犯河水。

但近几年来,市场形势悄然发生改变,CPP逐渐向BOPP市场领域渗透。

这种发展趋势在亚洲尤其是我国表现得最为强烈,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生产的BOPP膜大部分使用通用级原料,薄膜特性受到限制,从而削弱了其对普通CPP膜的竞争优势。

CPP可以应用于生产包裹物、标签和特种包装,与BOPP相比CPP拥有两大优势:

热封强度高和生产成本低。

新开发的CPP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如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CPP,其强度、阻气性能和撕裂性能完全能与BOPP薄膜相媲美。

英格兰的FilmcastExtrusion公司则专门生产CPP。

由于CPP提高了抗撕裂性能,消除了易撕裂和剥落的缺点,并且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因此在某些市场领域,CPP能够代替BOPP,如DVD和音像盒包装、面包糕点包装、蔬菜水果防雾薄膜、鲜花包装以及标签的合成纸等。

上海紫藤公司的高透明超柔软型CPP膜,解决了CPP低温脆性,断裂强度低的问题,使服装、食品包装可以出口到寒冷地区。

设备的改进如实现自动控制、塑料模具和供料块设计的改进等都有助于提高CPP性能和质量,而生产率的提高则可降低生产成本,最近几年CPP薄膜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5%。

CPP比BOPP更容易控制形态,有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平坦性。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CPP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向BOPP市场渗透。

   随着国内市场对PP膜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国在PP膜专用树脂生产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国内原料生产厂家主要有:

齐鲁石化等公司的T36F、T36FE,上海石化F280、F280S、M800E、F800E、FC801,茂名石化EPT56F、大庆石化BOPP-D1,扬子石化F1002B,燕山石化F1002/2002,抚顺石化T38F,广州石化的F400等。

2003年国内总产量不足50万吨,占需求量的50%左右。

国产料中绝大部分为BOPP膜料,只有上海石化开发生产了高透明和医用CPP膜料F800E、M800E、FC801等。

上海石化产量最大为17万吨;齐鲁石化5万吨;燕山石化2.5万吨;茂名石化4万吨;广州石化3.5万吨,大庆石化3.8万吨,扬子石化3.4万吨,抚顺石化2万吨,九江石化1.5万吨。

进口PP膜料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台湾、中东、马来西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典型牌号有H4540/4500、R701、RP344R、101,101S、124、124M、124T等。

 

世界PP新技术应用现状

   2005年8月11日14时41分   慧聪网塑料行业   

   茂金属和单活性中心(SSC)催化剂技术使PP产品性能显著改进,并进一步扩大了PP的应用领域。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Univ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