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2933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docx

污水工程预验收总结1详解

乐清市石帆街道朴湖社区二级污水管网工程

 

预验收总结

编制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

鲲鳌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月

一、工程概况-----------------------------------------------2

二、施工过程及执行合同简述---------------------------------3

三、工程施工质量情况---------------------------------------4

四、施工进度控制-------------------------------------------14

五、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14

六、环境保护措施------------------------------------------17

七、工程质量保证资料---------------------------------------18

八、单位工程质量自检自评情况-------------------------------18

九、施工体会-----------------------------------------------19

 

乐清市石帆街道朴湖社区二级污水管网工程

预验收总结

由我公司中标承建施工的乐清市石帆街道朴湖社区二级污水管网工程,自2014年8月26日开工以来,在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于2015年9月26日全部完工。

在施工中,浙江南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组织对管道每井段进行闭水试验,均为合格。

今天由监理组织进行工程竣工预验收。

在此,谨让我代表全体施工人员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将工程施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概况

㈠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乐清市人民政府石帆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

乐清市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浙江南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鲲鳌建设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乐清市市政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监督。

㈡、工程竣开工时间:

开工时间:

2014年8月26日,完工时间:

2015年9月26日。

㈢工程规模: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石帆街道朴湖社区,合同造价为1114.88万元。

主要工程量有:

HDPE双壁波纹管:

DN300管道493.9m、DN400管道159.7m;PE实壁管:

De315管道322.1m、De450管道2017.1m、De560管道1993.6m、De630管道260m;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

DN600管道83m、DN800管道223.4m;砖砌检查井:

Φ700井5座、Φ1000井50座、Φ1500井4座;混凝土检查井:

Φ2000井37座、Φ2200井12座、Φ3000井1座、Φ5000井1座、2000×3000井8座、4500×2700井3座。

施工主要街道为湖西路、西洙路、幸福西路(老104国道)、帆星路、建新路、104国道(改线段)、朴湖七路。

管道施工工艺有开槽埋设施工管道、定向钻孔拖拉法管道与顶管施工管道,检查井施工工艺有砖砌检查井与钢筋混凝土沉井。

开槽埋设施工管道:

主要施工范围为幸福西路(老104国道)及其他道路上的预留支管,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承插接口,施工管径包括DN300、DN400。

定向钻孔拖拉法管道:

主要施工范围为湖西路、西洙路、幸福西路(老104国道)、帆星路、建新路、104国道(改线段)、朴湖七路,管道采用PE实壁管、对接热熔焊接口,施工管径包括De315、De450、De560、De630。

顶管施工管道:

主要施工范围为西洙路、帆星路、朴湖七路,管道采用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玻璃钢套筒接头,施工管径包括DN600、DN800。

砖砌检查井:

主要施工范围为幸福西路(老104国道)、朴湖七路及其他道路上的支线检查井,采用MU20非粘性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检查井尺寸包括Φ700、Φ1000、Φ1500。

钢筋混凝土沉井:

主要施工范围为湖西路、西洙路、帆星路、建新路、104国道(改线段)、朴湖七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检查井尺寸包括Φ2000、Φ2200、Φ3000、Φ5000、2000×3000、4500×2700。

㈣、执行的技术规范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㈤、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1、检查井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抗压强度为C25,抗渗等级为S6;

2、施工用钢筋采用HPB300级与HRB400级;

3、检查井砌体工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20非粘性实心砖;

4、HDPE双壁波纹管:

采用环刚度为8KN/m2、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5、PE实壁管:

材料采用等级100级、标准化尺寸、公称压力1.0MPa、对接热熔焊接口;

6、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

材料采用环刚度为8M覆土要求、正向顶力150t、玻璃钢套筒接口;

7、井盖、井座:

采用D400级Φ700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及井座;

二、施工过程及执行合同情况简述

㈠、施工过程简述

我公司自2014年5月28日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与业主单位联系、沟通、协商订立施工合同,并积极筹划建设项目部。

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熟悉施工图纸,查看施工场地,进行导线复核及原地面的复测工作,编制施工组织及各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配合业主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

2014年7月18日,由业主单位组织质监、设计、监理、施工五方,在乐清市石帆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召开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议,就有关图纸及施工问题与各方进行了探讨、交流。

自2014年8月26日,监理单位下达开工令后,我方即将择优挑选进场的各类原材料上报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有监理见证下取材送检,送检的原材料经检测公司检测合格后,开始对检查井沉井钢筋等工序的施工。

自2014年9月1日,第1座检查井钢筋开始制作、安装,到2015年9月10日最后一段变更后的牵引管道施工完成。

期间,由于地下管线繁杂、地质及当地村民阻挠等原因,发生多次设计变更及管线调整,影响及延后了施工工期。

部分事例如下:

1、地下管线繁杂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

104国道改线段上,W103~W124段、W122~W124段因地下埋设的管线复杂,其中包括军用和国防光缆线。

各光缆线地下无管线资料,经过对现场各道管线实地探测后,取消了W103~W124段顶管及W122~W124段牵引工序,并取消了管线密集处的W123混凝土检查沉井。

将此段管线变更为了W103~W122段顶管、W122~W124段由牵引工序变更为顶管工序,将W103井由φ3000混凝土检查沉井变更为了φ5000混凝土检查沉井,将W122井由φ2000混凝土检查沉井变更为了φ3000混凝土检查沉井。

2、地质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

W58~W59段牵引法施工管道,横穿的湖西路为老河道块石回填路基,经探测回填路基块石与淤泥交界处标高为1.00,牵引管道底标高高于淤泥层顶标高,牵引施工在路基块石层中。

为防止牵引管道施工时穿过路基块石层造成路面塌陷,将该段变更为了倒虹管施工,检查井位置及数量均发生了变化。

㈡、执行合同情况:

我项目部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执行本工程施工合同,按合同规定的人员及机械设备组织进场,按施工合同完成了合同范围内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

三.工程施工质量情况

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和ISO组织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在施工期间,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项目质检员、班组质检员组成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2、实行质量认证制:

每道工序完工后,由项目质检员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及时验收和评定等级,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不得结算,验收不合格坚决返工,其质量等级作为工人结算的依据。

3、实行质量工资制:

项目管理人员资金与质量挂钩,具体办法为:

资金=基数×当月分项优良率×当月合格率。

生产一线工人实行优质优价,凡优良分项,结算单价为合格分项的1.3至1.5倍,不合格分项工程损失费由责任者承担。

㈡、主要部位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沉井工程施工

⑴、施工坑开挖

沉井采取在基坑中制作,以减少下沉深度,降低施工作业面。

开挖深度为1.5米,考虑到拆除垫架和支模操作的需要,基坑比沉井宽2米,四周挖排水沟,集水井,使地下水位降至比基坑底面低0.5m,挖土采用1台小松220-3反铲挖掘机进行。

配合人工修坡和平整坑底,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堆放。

⑵、沉井制作

刃脚支设,沉井刃脚铺设标准枕木(160mm×220mm×2500mm)作为支承垫架的垫木,然后在其上支设刃脚及井壁模板,浇筑砼。

地基上铺设砂垫层,可减少垫架数量,将沉井的重量扩散到更大的面积上,避免制作中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时易于找平,便于铺设垫木和抽除。

枕木间距不大于0.5m,设8组定位架,砂垫层厚度为50cm,满足砂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加砂层底面处加附加应力小于或等于砂垫层底部土层的承载力设计值。

选用中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洒水,控制干密度≥1.56t/m3,地基整平后,铺设垫木,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平仪控制其标高差在10mm 以内,并在其孔隙中垫砂夯实,垫木埋深为其厚度一半。

⑶、模板支设和钢筋绑扎

沉井制作的模板支设和钢筋绑扎与普通结构施工要求一样,在软基上施工,需要均匀对称施工,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⑷、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并用砼输送泵送至沉井浇筑部位,沿井壁均匀对称浇筑。

浇筑采用分层平铺法,每层厚30cm,将沉井沿周长分成若干段同时浇筑,保持对称均匀下料,避免沉井倾斜,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2m,要求2h内浇筑一层。

两节混凝土的接缝处设凹型水平施工缝,上节混凝土须待下节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浇筑,接缝处经凿毛及冲洗处理,并浇10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

⑸、沉井下沉控制

a、下沉速度的控制

根据土质情况,采用台阶形挖土自重破土方式。

采用从中间开始向四周逐渐开挖,并始终均衡对称地进行,每层挖土厚度为0.4~1.5m。

刃脚处留1.2~1.5m宽土垅,用人工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人负责2~3m一段,方法是顺序分层逐渐往刃脚方向削薄土层,每次削5~15cm,当土垅挡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破土下沉,削土时应沿刃脚方向全面、均匀、对称地进行,使均匀平衡下沉。

沉井挖土下沉采用人工挖土,一台卷扬机吊运出土,由于挖土施工困难,综合考虑挖土、吊运的施工能力,研究沉井下沉的安全控制,沉井下沉速度控制为不大于100cm/天.

沉井下沉中,如遇到砂砾石或硬土层,当土垅削至刃脚,沉井仍不下沉或下沉不平稳,则按平面布置分段的次序,逐段对称地将刃脚下掏空,并挖出刃脚外壁10cm,每段挖完后用小卵石填满夯实,待全部掏空回填后,再分层刷掉回填的小卵石,可使沉井因均匀地减少承压面而平衡下沉.

在沉井开始下沉和将沉至设计标高时,周边开挖深度小于10cm,避免发生倾斜,尤其在开始下沉5m以内时,其平面位置与垂直度要特别注意保持正确,否则继续下沉不易调整,在离设计深度20cm左右停止取土,依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

⑹、下沉观测

沉井位置的控制是在井外地面设置纵横十字控制桩、水准基点。

下沉时,在井壁上设十字控制线,并在四侧设水平点。

于壁外侧用红铅油画出标尺,以测沉降,井内中心线与垂直度的观测系在井内壁四边标出垂直轴线,各吊垂球一个,对准下部标志板来控制,并定时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

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垂球离墨线边达50mm或四面标高不一致时,立即纠正,沉井下沉过程中,每班至少观测两次,并在每次下沉后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当发现倾斜、位移、扭转时,及时通知值班队长,指挥操作工人纠正,使允许偏差范围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沉井在下沉过程中,最大沉降差均控制在250mm以内。

当沉至离设计标高2m时,对下沉与挖土情况应加强观测,以防超沉。

⑺、下沉纠偏

沉井下沉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倾斜、位移及扭转等情况,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

产生倾斜的可能原因有:

a刃脚下土质软硬不均;

b拆刃脚垫架时,抽出承垫木未对称同步进行,或未及时回填。

c挖土不均,使井内土面高低悬殊;

d刃脚下掏空过多,使沉井不均匀突然下沉;

e排水下沉,井内一侧出现流砂现象;

f刃脚局部被大石块或埋设物搁住;

g井外弃土或施工荷载对沉井一侧产生偏压

操作中可针对原因予以预防,如沉井已经倾斜,可采取在刃脚较高一侧加强挖土并可在较低的一侧适当回填砂石,必要时配以井外射水,或局部偏心压载,都可使偏斜得到纠正。

待其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下沉。

位移产生的原因多由于倾斜导致,如沉井在倾斜情况下下沉,则沉井向倾斜相反方向位移,或在倾斜纠正时,如倾斜一侧土质较松软时,由于重力作用,有时也沿倾斜方向产生一定位移,因此预防位移应避免在倾斜情况下下沉,加强观测,及时纠正倾斜。

位移纠正措施一般是有意使沉井向位移相反方向倾斜,再沿倾斜方向下沉,至刃脚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吻合时,再纠正倾斜,因纠正倾斜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可有意向位移的一方倾斜后,使其向位移相反方向产生位移纠正。

沉井下沉产生扭转的原因是多次不同方向倾斜和位移的复合作用引起的,可按上述纠正位移、倾斜方法纠正位移,然后纠正倾斜,使偏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⑻、下沉到位、封底技术

当沉井沉到设计标高,经2~3天,下沉已稳定,在8h内累计10mm时,即可进行沉井封底。

沉井封底有排水封底和不排水封底两种方案,本沉井对封底质量要求严格,不允许出现渗漏,再者涌水量不大,井底土质较密实,因此确定采取排水封底方案,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进行土形整理,使之呈锅底形,自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以石子做成滤水暗沟,在中部设2~4个集水井,井深1~2m,插入直径0.6~0.8m,周围有孔的混凝土或钢套管,四周填以卵石,使井中的水都汇集到集水井中,用潜水泵排出,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井底面30~50cm。

刃脚混凝土凿毛处洗刷干净,然后,在井底对称均匀浇一层0.7~0.9m厚的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30%后,绑钢筋,浇筑上层550mm厚的防水混凝土底板。

浇筑应在整个沉井面积上分层由四周向中央进行,每层厚30~40cm,并捣固密实。

混凝土养护14d期间,在封底的集水井中应不间断地抽水,待底板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步,对集水井逐个停止抽水,逐个进行封堵。

方法是在抽除井筒水后,立即向滤水井管中灌入C30早强干硬性混凝土捣实,装上法兰,再在上面浇筑一层混凝土,使之与底板平。

封底时因上部结构尚未施工,设备管道未安装,应验算沉井的抗浮稳定性。

2、顶管工程施工

本工程设计顶管管材为离心浇铸玻璃钢夹砂管,由于工期紧、施工场地有限、现场交通繁杂、地下管线复杂、有可能遇上地下障碍物等情况,故采用人工顶管施工。

人工顶管的管段计划用1套顶管设备,分成两个阶段顶进,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井施工→设备安装→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开机顶进→回收掘进机头→结束→测量控制及纠偏→复测→废泥外运→施工下一节

⑵、施工准备工作

a、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b、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c、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

d、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e、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f、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⑶、技术准备

a、审查施工图纸和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b、做好标高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c、按照规划局提供的永久水准点,引临时水准点至井下,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

⑷、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

a、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

P=nP0

其中:

P——总顶力

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

b、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c、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为2.0。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1吨,最长段以85米计,每节管长2米,最长段为85米,共要顶进42.5节管,则P0=1*42.5=42.5吨。

则总的顶力为:

P=nP0=2.0*42.5=85吨

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3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110.5吨,取总的顶力F=16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80吨。

d、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的方法施工。

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e、工具管正压力:

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30-60t/m2。

大于40t/m2时表明土质较好。

F1=S1×K1

其中

F1--顶管正阻力(t)

S1--顶管正面积(m2)

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

F1=S1×K1=πr2×K1=3.14*0.45*0.45*35=22.75吨

f、管壁摩擦阻力:

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

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0.1-0.5t/m2之间。

F2=S2×K2

其中

F2—顶管侧摩擦力(t)

S2—顶管侧面积(m2)

K2—顶管侧阻力系数(t/m2)

F2=S2×K2=πDL×K2=3.14*0.9*85*0.5=120吨

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85米计算,总顶力:

F=F1+F2≈142.75吨

因此,取总的顶力F=200吨,选用两个100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

⑸、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

a、导轨安装。

严格控制导轨的中心位置和高程,确保顶入管节中心及高程能符合设计要求。

b、由于工作井底板浇注了砼,地基稳定,导轨直接放置在工作井的底板上。

c、严格控制导轨顶面的高程,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

e、导轨采用浇注砼予以固定,导轨长度采用2~3m,间距设置为60cm。

f、导轨必须直顺。

严格控制导轨的高程和中心。

⑹、下管、顶进、出土和挖土设备:

采用电动卷扬机下管,用千斤顶、高压油泵作为顶进设备,用斗车、垂直牵引的卷

扬机作为出土设备,用空气压缩机带风镐机作为挖土设备。

⑺、照明设备:

井内使用电压不大于12V的低压照明。

⑻、通风设备:

人工挖土前和挖土过程中,采用轴流鼓风机通过通风管进行送风。

风量的计算:

a、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k×m×q

式中:

Q-所需风量,m3/min;

k-风量备用常用系数,常取k=1.1~1.2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q-洞内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通常按3m3/min计算。

现管内有两人工作,一人开挖,一人负责运余泥,取k=1.1,m=2,则有Q=k×m×q=1.1×2×3=6.6m3/min

b、漏风计算

Q供=P×Q

式中:

Q-计算风量

P-漏风系数

采用Ф200PVC管,每百米漏风率一般可控制在2%以下。

取P=1.02,则Q供=P×Q=6.6×1.02=6.73m3/min

取风量大于7000L/min离心鼓风机(或高压空气压缩机)作为通风设备则可以满足要求。

⑼、工作棚架:

作为防雨及安装吊运设备。

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20#工字钢梁。

在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井旁边装置电动卷扬机。

⑽、引入测量轴线及水准点

a、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

b、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

⑾、下管

a、下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b、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时,应测量管的中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以校核导轨

安装的准确性。

c、要安装户口铁或弧形顶铁保护管口。

⑿、千斤顶和顶铁的安装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由前面顶力计算可知,本工程最长管段的顶力为200吨.拟采用2台100吨液压千斤顶。

a、千斤顶的高程及平面位置:

千斤顶的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根据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管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b、安装顶铁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必须安装直顺。

c、每次退千斤顶加放顶铁时,应安放最长的顶铁,保持顶铁数目最少。

d、顶进中,顶铁上面和侧面不能站人,随时观察有无扭曲现象,防止顶铁崩离。

⒀、顶进施工

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分处于良好状态。

即可进行试顶。

首先校测设备的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工具头,然后安放混凝土管节,再次测量标高,确定无误后进行试顶,待调整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勤挖勤顶勤测,加强监控。

顶进施工时,主要利用风镐在前取土,千斤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污水管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a、安装好顶铁挤牢,工具管前端破取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b、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c、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d、卸下顶铁,下管,用环形橡胶环连接混凝土管,以保证接口缝隙和受力均匀,保证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安全。

⒁、顶进施工中的重点工序

a、测量

(a)、测量次数:

在顶第一节管时及校正顶进偏差过程中,应每顶进20~30cm,即对中心和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50~100cm时,测量一次。

(b)、中心测量:

根据工作井内测设的中心桩、挂中心线,利用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轴线中心偏差。

(c)、高程测量:

使用水准仪和高程尺,测首节管前端内底高程,以控制顶进高程;同时,测首节管后端内底高程,以控制坡度。

工作井内应设置两个水准点,以便闭合之用,经常校核水准点,提高精度。

(d)、一个管段顶完后,应对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测量,一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的测两点。

b、纠偏:

当测量发现偏差在10~20mm时,采用超挖纠偏法,即在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施加顶力后,使偏差回归。

当偏差大于20mm时,采用千斤顶纠偏法,当超挖纠偏不起作用时,用小型千斤顶顶在管端偏向的反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斜撑在有垫板的管前土壁上,支顶牢固后,即可施加顶力。

同时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直至使偏差回归。

c、管前挖土

(a)、在道路和重要构筑物下,不得超越管段以外100mm,管周不得超挖,并随挖随顶。

(b)、在一般顶管地段,如土质良好,可超挖管端300~500mm,在管周上面允许超挖15mm,下面135度范围内,不得超挖。

d、接口的处理:

由于顶管的管材为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