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26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docx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

(写世界遗产)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长城》一课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

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秦兵马俑》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第十七课《长城》:

一、讲了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一万三千多里长,远看如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凝聚我国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万里长城;告诉我们要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要有民族自豪感,以及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从不同的观察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二、课内知识:

1、文章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第1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运用了(列数字)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第2自然段是围绕长城的(高大坚固)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城墙)、(垛子)、(射口)、(瞭望口)、(堡垒)。

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3、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4、“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三、课内阅读题: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者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字,垛子上方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写出近义词。

 坚固(  )  呼应(  )  修筑(    )

(2)写出这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节选的第三句写出了长城的__(用一个字概括),我从文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4)以“长城真长呀!

”开头,写几句话。

长城真长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登上长城,目睹了这么伟大的建筑物,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八课《颐和园》:

一、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讲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等处处都有美丽景色的北京大公园颐和园;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告诉我们要学会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和园林艺术的魅力,以及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内阅读

1、这篇文章是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

3、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体现了移步换景)

三、课内阅读题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jǐ)乎不留一点儿痕(hénhéng)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划去短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树丛  (  )的宫墙  (   )的城楼

(3)填空。

1、这段话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有些词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颜色,但让我们感受到色彩美,如_______、_______等。

2、画“______”的句子是____句,用______和______来比喻________,突出了昆明湖的____和______的特点。

3、文中“慢慢地滑过”的“滑”其实是指小船慢慢____过。

我觉得用“滑”更贴切,能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这一自然段中能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句子。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天上的星星多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亮得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

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一、《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讲了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告诉我们要学会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重点的观察方法和列数字的说明手法。

二、课内知识

1、对句子的理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课内阅读题:

每一个兵马佣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

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

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兵马俑在我国______出土。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端详__________,神态各异_______________。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殊死拼搏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描写兵马俑的神态时,作者运用了联想,让我们感受勇士威武不屈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

请你把联想的部分用“”画出来。

(5)这段话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发挥想象,兵马俑还有哪些神态,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中划横线的句子是(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这样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自我评估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在本组课文里,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近了我国的世界遗产,浏览了qìpòxióngwěi()的万里长城,它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zhìhuì()才níngjié()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颐和园,欣赏了jīnbìhuīhuáng()的宫殿,被cōngyù()的树从yǎnyìng()的朱红的宫墙和十七孔桥上zītàibùyī()的小狮子;最后我们前往西安的临潼,那里有jǔshìwúshuāng(),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分)

瞭望(liáoliào)鸟瞰(gǎnkàn)画舫(fángfǎng)战车千乘(chéngshèng)

堤岸(dītī)琉璃(liúshū)几乎(jījǐ)所向披靡(mǐfěi)

三、圈出词语是的错别字,在括号里订正,并用其中的1-2个词语写一句话。

(10分)

跃跃欲式()殊死拼博()南正北战()久经杀场()

神情气爽()稳稳约约()一副图画()崇山峻岭()

四、根据你的发现再照样子写句子。

(8分)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我发现:

我也照子来写一句样: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我发现:

我也照样子来写一句:

五、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括号里。

(3分)

()踏上山路,经过十八个“香蕉弯”,登上“超山峰”。

()进门不远,便是明堂。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篇梅林。

()穿过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

()啊,超山的梅是美丽的,诱人的!

()初春,全家人同去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赏梅。

六、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2分)

1.()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句子中所填的这些词语用得真好,我感受到

(2+2分)

2.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过,()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可以()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句子中加点的字用得真好,让我感受到

(2+2分)

3.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我发现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作用。

(1+1分)

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这是题在上的楹联,我也收集了一句写在景区内的楹联:

(0.5+0.5+1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22分)

(一)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