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261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docx

改革开放30年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章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路线,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给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之初,工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逐步使企业从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的框架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蓄积了超常的扩张能量。

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各地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在改革调整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基础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工业取得巨大成就。

工业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国家实力显著提升的关键力量。

工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一支重要力量。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工业规模不断壮大。

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此后每两三年就迈上一万亿元台阶,2000年突破4万亿元。

2003

年以来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2009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34625亿元,比1978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

其中2009年一

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5-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

2、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009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98739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45倍和57倍。

1999年以来企业实现利润连续大幅增长,增幅基本在30%以上,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增长期。

1999-2009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8928亿元,是1998年之前改革开放头21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的4.5倍。

其中2009年一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比1998年以前21年的利润总和还多5000多亿元。

工业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源于工业,1983年达到了86%。

1983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重逐年有所回落,但90年代以来又逐步回升,在税收产业结构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2009年工业上交的税金仍占税收总额的50%,大大高于其他部门。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30年来,我国工业占GDP

的比重除了80年代有所降低外,90年代以来所占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工业所占比重达43%,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

工业为农业、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支持。

与1978年相比,2009年农用化肥增长5.7倍,汽车增长59倍。

彩电、电冰箱、空调等迅猛发展。

彩色电视机由1978年的0.38万台增加到2009年的9898.8万台;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09年的5930.5万台;房间空调器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9年的8078.2万台,轿车产量由1978年的2640辆增加到2009年的748.5万辆。

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9年产量已分别达到18215.1万台和61924.5万台。

(二)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能力不足,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较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

1、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主要领域,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

与1978年相比,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成倍增长。

发电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小时增加到2009年的37146.5亿千瓦小时,增长11倍;原煤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5.8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30.50亿吨,增长3.4倍;化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1247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6599.7万吨,增长5.6倍;粗钢生产能力由1978的350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56803.3万吨,增长15.3倍;水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736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6.5亿吨,增长23.9倍;化学纤维由1978年的38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2730.02万吨,增长79.1倍;汽车由1978年的17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1379.5万辆,增长74.5倍。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

如粗钢、煤、水泥产量分别由1978年位居世界第五、第三、第四,现在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2009年粗钢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超过45%。

原油由1978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五位,发电量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

3、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近30年来,我国工业出口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

而到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该项比例上升到90%以上,初级产品比例则相应下降到10%以下。

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

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工厂或生产基地。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总额12017

亿美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8.5%。

(三)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工业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1、科技投入不断加强、成果日益丰硕。

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通常反应一定时期技术开发投入力度,而自主创新投入力度通常用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来表示。

从1991—2006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有388.47亿元上升到5757.25亿元,年均增长19.7%;R&D经费支出从1987年的74亿元上升到3003.1亿元。

R&D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87年的0.62%上升到2006年的1.42%。

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从1987年的194.5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413.2万人,年均增长4%。

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959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6074件,占专利申请量的37.6%;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08.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比1995年增长3.2倍;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R&D经费2112.5亿元,比1995年增长13.9倍。

2、科技投入的成果显著。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1991年的9.9%提高到2002年的16.1%;单位GDP能耗从1978年的15.68吨标煤/万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的4.64吨标煤/万元。

近几年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经济发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解决节能减排问题,2006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有所下降,为5.06吨标煤/万元,2009年比上年下降2.2%。

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新增产值3586.89亿元,净利润额407.18亿元上缴税金253.69亿元,出口创汇74.62亿美元。

3、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我国技术进步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能力不断增强。

199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6.2%,2009年上升到13%,同期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上升到3.9%,提高了近一倍。

目前,国内90%的电解铝是采用先进大型预焙技术生产,自主开发的200KA、280KA、300KA、350KA大容量铝电解槽在国内广泛应用。

一大批高档数控机床,如多轴连动复合机床、数控重型曲轴加工机床、重型多工位压力机、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国产数控机床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军工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电站设备生产企业主力产品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生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了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生产能力。

二、工业化进程效果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同步发展时期,以及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高度化这两个时期,中国成功地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质的飞跃。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成功地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和高速工业化进程,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

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发展有赖于中国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由工业发展驱动的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一)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重要阶段:

一是1949年到1978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

第二,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

第三,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许多问题,但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

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第一,以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较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

第二,以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为目标。

第三,以农、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内外两个市场、梯度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连续2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同步发展时期,二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高度化时期。

始于1978年的第一阶段,针对以前长期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雌略的重大调整,放弃了单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转而采取改善人民生活、工业全面发展、对外开放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该阶段开始尤其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逐步纠正了扭曲的产业结构。

具体而言,该阶段又具体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这体现了轻工业发展的结构高级化趋势。

该阶段的工业化进程的动力是“多源”的:

城市推进的放权让利式改革,改进了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解放了国有

企业的生产力;农村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力量;外资的大量进入和我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张,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技术渠道和市场空间。

在多种经济成分推动下,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

第二阶段大致开始于2000年,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再次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

在2000年以后,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显著。

但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前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赶超”和“跨越”,而这次结构变动的趋势是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以后工业结构的自然演变,重工业的发展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而带动的,这个阶段由于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在人们满足了食品、服装、电器等需求后,开始追求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也表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总结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正式提出了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显然,所谓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应而言的,如果说传统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那么新型工业化就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叠加了信息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如果说传统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那么新型工业化则注重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传统工业化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发达国家以前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新型工业化则重视将工业化规律与本国自然和制度条件有机结合;如果说传统工业化强调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数量的扩展,新型工业化进程则重视工业化进程中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工业质量。

总体而言,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现代化,可以认为是将经济多元结构转为一元结构的“同质”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新型工业化战略则是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同质化”经济发展战略。

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004年以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型工业化战略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业化战略。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二)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的成就

长期以来,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人均收人水平很低,农业大国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

1、经济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伴随着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已经具有了巨大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人均GDP在1978年还不足100美元,到2009年中国GDP达到335353亿元人民币,按照当年年末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DP达到371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除少数年份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8%以外(30年中有7年),绝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8%。

这符合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经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

国际经验表明,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段时间大多数国家一般持续20多年,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年均7%的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7.9%下降到2009年的10.6%,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2009年的42.6%。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得到明显改善。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为:

1978年到2009年,一次产业比重呈现下降和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上升的总体趋势,二次产业比例虽然有波动,但一直保持在40%到50%之间;近几年由于重化工化趋势,第二产业比例接近50%。

3、吸引大量外资,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和很好的配套生产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吸引外资的大国。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从1991年的43.66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亿美900亿美元,列发展中国家第1位。

在199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球跨国投资比例高达13.45%,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利用外资占全球跨国投资比例开始下降,但总体上吸引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

一直在5%以上,中国总体上从“招商引资”阶段步人“招商选资”阶段。

从进出口贸易看,198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570.0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2072亿美元,列世界第2位。

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

在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的中、初级产品出口金额占到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

而到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该项比例上升到90%以上。

因此,准确地说,我国现在是一个工业贸易大国。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从1978年的343.4元上升到2009年的17175元,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5.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上升到5153元,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3.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明显提高,1981年为67.77岁,到2000年,则提高为71.40岁。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随着人均收人水平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非农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非农就业人口和依托非农就业人口生存的相关人口向城市集聚,采用城市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我国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9年的43.9%,提高了25.98个百分点。

三、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化升级特征突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

1、国有企业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实现利润总额25891亿元,比1978年增长20.2倍。

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利润及上交给国家的税金仍分别占40%和50%。

近十年来国有企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资本回报率由1998年的0.8%快速提高到2009年的14.1%。

国有企业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

2009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7.7%和91.3%;在煤炭采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为65.2%;在冶金、有色、化工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27.2-44.6%之间。

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一批优强企业。

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工业企业1272户,企业数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0.38%,但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所占比重分别为27.9%、21.4%和31.8%。

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份量加重。

2007年,跻身世界500强的9家工业企业全部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009年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了企业个数的44.4%,主营业务收入占54.2%。

2、“三资”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1979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商投资加快增长,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在我国投资建厂的步伐。

“三资”企业由沿海逐步向内地蔓延。

1980年,在中国落户的“三资”工业企业只有3户,其中2户中外合营企业、1户外资经营企业。

到2004年末,全国“三资”工业企业已达10.6万个。

2007年末,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8万个,其中与港澳台及外商合资经营企业2.5万个,与港澳台及外商合作经营企业3210个,港澳台及外商独资经营企业3.8万个,港澳台及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858个。

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2353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9%;现价工业总产值12.7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5%,出口交货值517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6%。

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最初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商投资领域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扩大。

据统计,2007年,在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三资”企业产值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均在40%以上。

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三资”企业分别占所在行业产值的84%、45%和63%。

3、私营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拾遗补缺位置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仅指个体及私营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务院正式公布“非公经济36条”,第一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到2004年末,我国共有私营工业企业90.3万个,吸纳就业人员322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5.6%和34.7%;全部私营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4970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2.4%。

如今的私营企业已不仅仅是简单加工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已是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现代企业。

近几年在重化工、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均已经出现了投资规模在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私营企业。

钢材产量超过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