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400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时空观念·线索特征]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大危机,它极大地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物质财富,使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并导致了政治危机。

 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种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分析20世纪20年代西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通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特点。

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其产生的影响。

 “黑色星期四”

1.原因

(1)一战后,美国经济经过短期萧条后跨进了“繁荣年代”。

这种景象造成银行大量发放贷款,商店实行分期付款,刺激顾客超前消费,人们醉心于炒股。

(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依然存在。

(3)农民购买力大大下降,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爆发

(1)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股票价格暴跌的风潮。

24日,股市崩盘,史称“黑色星期四”,从而拉开了经济大危机的序幕。

(2)危机很快由美国扩展到德、日、英、法等国,最终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

1.经济的破坏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2)世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失业人数剧增,劳动人民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

2.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1)国内示威、游行、罢工等此起彼伏。

(2)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关税战、市场战愈演愈烈。

世界局势骤然紧张。

3.资本主义各国寻找出路:

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紧张形势。

 胡佛“无为而治”的失败

1.措施:

执行“无为而治”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预。

2.结果:

进一步加深了危机,使很大一部分人对现存制度丧失了信心。

【概念阐释】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国或多国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经济呈负增长),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轻巧识记】 “一、三、四”认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易错提醒】 

1.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

销售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根本原因。

2.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概念阐释】 自由放任主义

自由放任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一种主要经济政策。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核心内容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知识拓展】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2)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国内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此外,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2.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无力扭转经济危机的原因

(1)胡佛政府遵循传统经济学中的自由放任理论,执行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2)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力度太小,对于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1.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

史料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

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

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

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

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

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美)阿瑟·杜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史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导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提示大量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左右美国工业生产,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资产阶级政府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进一步加深了分配不均的程度;股票出现涨价之风,使金融机构瘫痪并引起连锁反应。

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史料 

图片从社会生活和国际局势方面说明了经济大危机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

根据史料中的图片思考,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哪些影响?

提示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加深了社会危机。

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从各国国内看,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和运行模式发生巨变。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取代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教训及其启示

1.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史料 美国总统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①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②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①说明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力度太小。

②说明胡佛政府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指出史料中胡佛对政府职责的看法。

提示看法: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2.“自由放任”政策实行的后果

史料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①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

经济的创伤只能由②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①实质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②反映胡佛主张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面临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初期采取应对措施的结果如何?

这场危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结果:

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启示: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反对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要适时进行改革。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教训及其启示

(1)对策:

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教训:

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3)启示:

①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要调控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低收入群体比重大,会严重影响社会消费,制约和阻碍宏观经济运行和健康发展。

②要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过热的股市投机或者信贷泛滥,往往会导致经济动荡。

③繁荣与危机相关,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在发展经济时,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防患于未然。

④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合理配合使用,更能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⑤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而不是以邻为壑。

⑥经济危机 是挑战也是机遇。

危中有机,及时从危机中吸取教训,积极进行创新,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危机就会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会变成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一、经济大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

【对点演练】

1.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

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

解析:

选B。

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后就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二、对“自由放任”政策作用的认识

1.18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要求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要求开拓市场,在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积极开展了自由主义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并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化生产程度空前提高,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造成的,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任何经济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战略。

【对点演练】

2.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

这反映出当时胡佛政府(  )

A.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B.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

C.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选A。

题干中反映了美国胡佛政府为缓解经济危机,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从材料中“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可知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D.德国

解析:

选C。

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故选C。

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了工人工资水平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这样就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选C。

A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B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说的是政策原因,均与材料无关。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

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

解析:

选D。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选择D项符合题意。

4.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

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解析:

选B。

结合所学,面对爆发于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

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对胡佛总统极尽嘲笑,故选B。

5.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

D.促使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

选C。

由“建立工农共和国”主张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选C。

6.“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

解析:

选D。

依据材料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故选D。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与材料“其他国家”信息不符,A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教材P82)

1.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决定的;具体原因有: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造成经济虚假繁荣。

2.

(1)世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劳动人民陷入困境。

(2)大大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3)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及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紧张起来。

(4)德、日、意等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积极准备发动战争;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3.

(1)原因:

提高关税,能够有效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转嫁危机。

目的: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2)影响:

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市场争夺,经济危机加剧。

(建议用时:

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表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表(单位:

%)。

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  )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A.汽车销售商大打“价格战”

B.汽车生产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C.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D.美国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解析:

选C。

过度信贷消费带来的虚假繁荣,推动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过热的隐患出现,故选C。

表中数据反映出美国民众热衷于过度的信贷消费,不能据此推断出销售商大打“价格战”,A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推断汽车产品质量的变化,B项错误;此时的美国仍然占据世界金融中心地位,D项错误。

2.“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解析:

选B。

从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可知,盲目的生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故选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破坏性严重是指在工业、农业、金融等方面造成破坏,与材料现象不符,A项错误;持续时间长是指经济危机的时间,C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打起贸易战、关税战,高筑贸易壁垒,转嫁危机,加剧各国之间矛盾,但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错误。

3.大危机前,美国的流行说法是:

“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  )

A.股票投机盛行

B.工业利润剧增

C.市场虚假繁荣

D.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

选C。

大危机前,“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现象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故选C。

材料与股票投机无关,A项错误;材料与工业利润无关,B项错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并非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D项错误。

4.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

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  )

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

D.波及地域广阔

解析:

选C。

由材料“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信息可知,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强,故选C。

5.下表是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

导致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A.一战的影响

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经济危机的打击

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解析:

选C。

据材料“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故选C。

6.“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解析:

选D。

1931年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选D。

7.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

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解析:

选C。

根据题目中“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得出,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克服经济危机,对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满,并未上升到改变国家政体的层次,选择C项符合题意。

8.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

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解析:

选B。

材料中该总统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自由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也就意味着他会选择尊重自由,那么就不可能去干预经济,必然采取传统的自由主义,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关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 美国总统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力发展的条件。

……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危机?

这种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将材料中的信息和课本知识结合组织答案。

答案

(1)股市崩溃,许多人因破产而廉价出售汽车;失业人员太多,使失业工人降低了求职要求,就业工人的工资收入(要求)也大大减少;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2)经济政策:

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后果:

使危机越来越严重,许多人生活贫困,无家可归,住在用破烂搭成的“胡佛村”里,给普通劳动者造成深重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