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docx
《诵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诵读
兴诵读之风 品美文之韵
——贵池区美文诵读研讨会专题讲座发言稿
贵池区实验小学 张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2007年12月下旬,在市、区教体局教研室和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和几位同行一起赴苏州,观摩了苏教版第二届美文诵读大赛的决赛。
根据会议要求,今天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对这次大赛的观感,以及我对美文诵读一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同时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有关诵读的定位、基本要求与课堂实施。
因为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讲话之中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谅解,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二届苏教版美文诵读大赛决赛在苏州大学的存菊堂举行。
大赛从当年的6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年底,前后持续6个月时间,有2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初赛,58名选手进入复赛,最后30名选手入围总决赛。
担任决赛评委的有: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方智范;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高林生;江苏省语委著名语言专家孟小军;苏教版实验区教师教学研究会会长袁浩;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巢宗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灿;以及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编导韩兰成等。
来自全国的几千名教师参加了观摩。
大赛中,10位老师获得特等奖,20位老师获得一等奖。
其中来自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小学的匡晓慧老师诵读《第一次抱母亲》,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并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折得桂冠。
观摩这次大赛,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这次大赛的确是一次高水平的决赛,众多的选手,无论是在普通话的基本功上,诵读技巧的把握上,还是对课文情感神韵的深刻领悟上,都体现出非常出色的专业素养,带给我们强烈的感染和精美的视听享受,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的风采以及语文学科所特有的魅力。
第二,大赛向人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诵读教学已经成为漫卷教坛的潮流和必然的趋势。
诵读不仅仅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更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实施的重要活动。
参赛选手的诵读之所以有这样的高水平,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千锤百炼。
从教育专家,到一线教师,重视美文诵读的氛围在各地已经非常浓厚。
第三,通过观摩大赛,我对诵读教学目的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悟。
传统的语文教学,看重的是对课文的理性分析,而忽略了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积累以及对课文形象、情感的自我体验。
注重诵读教学,是从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语文教学的功能,体现了语文教学理念与目标的一种调整。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诵读教学侧重对语言的感悟与积累,侧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偏重理性分析转为理性与感性认知的并重。
那么,究竟什么叫“诵读”,在课堂上又该如何进行诵读训练,下面,我想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
一、诵读的定位;二、诵读的基本要求;三、诵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四、教师在诵读教学中的重要影响。
一、诵读的定位
提到诵读,我们马上会想到“朗读”和“朗诵”。
什么叫朗读?
朗读是要按照规范的普通话的要求,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新闻联播就是朗读。
朗诵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有夸张的成分,有创造的过程。
它是经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一门表演艺术。
我们经常在文艺晚会上看到诗歌或散文朗诵。
何谓“诵读”,它既包含有朗读的基本特征,又合理运用了朗诵的相关手段,它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
诵读注重在读中想像、体会,想像描绘的情境,捕捉每篇课文特有的语感,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融进诵读的声音,使之生动丰满,引人入胜。
第二:
诵读的前提是多读熟读。
古人云“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只有在反反复复的读的过程中,一次次体会,一次次理解,课文的语言连同它丰富的内涵,自然而然会烙在人的脑海里,让人铭记不忘。
第三:
诵读讲究音韵节奏的变化。
结合具体语境使节奏、声调相应地富于变化,准确生动地表现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在声音形象上体现出美感。
二、诵读的基本要求
课文诵读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用心吐字,用情发声。
诵读注重的是“口到心到”。
所谓“口到”,就是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所谓心到,就是专心体验,用情发声。
诵读有两个功能,既是吸收也是表达。
只有诵读者很好地吸收后才能更好地表达。
这种表达是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但不是夸张的表演。
曹灿、佟亚坤老师在大赛现场点评的时候就表达了一致的观点:
诵读是朴素的表达,要摒弃浮于表面的、流于形式的东西。
有的老师音色很好,在诵读时着力于展示他的声音,注重语音的外在美,而忽略了语音的内在意义,就不能很好地把文章的意思表达出来;有的老师很注重气势,诵读时为了气势几近于“呐喊”,虽然很有力,但是听上去很空。
声不在高,在于用心,真诚自然才是最好的。
三、诵读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提倡“诵读”,那么如何去训练诵读呢?
张庆老师曾在他的文章《提倡“诵读”》中将对学生诵读的训练分为整体感知、感悟和积累三个层面。
其实就是在训练方法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而精的三个过程,即:
准确认读词句,整体感知课文;透彻理解内容,感悟思想情境;用心内化传情,实现语言积累。
(一)准确认读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准确认读课文是诵读的前提,就是初读课文时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声音响亮。
所谓正确流利,就是对文字的朗读要准确熟练。
准确到什么程度呢?
准确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
”还要做到不重复、不破句。
只有准确地读好课文,才谈得上准确地领会课文思想情感。
在这里,教师的要求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不厌其烦。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读破词语和句子,教师需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需要一句一句进行领读。
不容忽视的是,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除了读准常规语音外,还要注意音变的规范。
普通话的音变包括:
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比如我们最常遇见的是“一、不”的变调和“啊”的音变,“一、不”的变调比较简单,“啊”的音变则比较复杂。
“啊”在句尾时作助词,由于受到前面音节尾音音素的影响,读音会有六种变化。
如《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里的三个“啊”字所在的句式相同,却有两种读音,诸如此类的情况,我们都要准确地区分和掌握。
那么,怎样做到字正腔圆呢,字正腔圆就是吐字清晰、声音圆润(即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咬字的方法,诵读的时候做到“吐字归音”,就是咬紧声母,拖足韵母。
它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
出字——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立字——韵腹拉开立起,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归音——干净利索,注意口型变化。
在字正腔圆这个要求上,因为我们南方的语言环境跟北方不同,普通话基础不是特别好,平时说话也不大标准。
要想过好“字正腔圆”这一关,就要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读好每一个字,发准每一个音。
在初读课文时除了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还要声音响亮。
在这样的要求下反复朗读,学生就会对课文的内容、思想、基调有个整体的初步的感知,就像逛超市,在里面浏览一番以后,就会对超市的规模,特点,有些什么商品,商品在什么位置有个总体的印象。
(二)、透彻理解内容,感悟思想情感。
前面讲过,诵读有两个功能,吸收和表达。
吸收就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即感受情境,走进角色,体味情感;表达就是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与体验用声音表达出来。
在诵读中,理解和感悟课文是关键。
在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与诵读是互为交融逐层推进的,从理解课文到完整诵读大体要经历以下五步:
第一步:
初读全篇,了解主题,确定基调。
一篇文章的的基调,是作者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的流露。
每篇课文的基调都是不一样的,如《珍珠鸟》基调是从感觉鸟儿的可爱到对鸟儿对人的信赖,这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大海中永生》,它的情感基调除悲痛之外更多的是对伟人的崇敬。
这些都需要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
第二步,分清层次,理清要点,关注联系,加深理解,缩短理解与表达的距离。
第三步,了解背景,体会语境。
通过了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激发情感共鸣。
第四步,推导语义,细扣课文的重点。
第五步,进入情境,进入角色。
在这五个步骤中,我们要坚持“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即紧紧地扣着读书,引导学生,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
学生一旦透彻理解了课文,感悟了课文里情感情境,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声情并茂。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诵读主要是让学生多读,教师的职责在于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好学生诵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诵读传达的的是学生对课文的自我感受与体验。
每个孩子语言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不同,会导致对课文感受与体验的一些差异,带着这样真实的感受与体验,每个孩子会形成不尽相同的语言特质。
在准确把握课文总体基调的基础上,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
因此,在诵读训练时,不宜采用过多的齐读形式,在众口一声的朗读中,学生无法融入个体的感受和思考的空间。
第三,诵读表达要遵从朴素自然的原则。
按照雅坤老师的说法要做到三化:
口语化,自然化,真情化。
第四,恰当的运用诵读手段。
比如正确地处理好语句间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三)用心内化传情,实现语言积累。
积累层面的诵读训练,具有整合与审美的功能。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当语言附着有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时,这个语言才会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
因此,我们应在学生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组织他们练习背诵。
要让学生一边轻轻地吟诵,一边展开想像,必要时可辅之以挂图、录像或多媒体。
也可以采用创造性复述、分角色对话、演课本剧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与内化。
这样学生诵读的语言,才是有生命的语言,有形有质有色彩的语言。
总而言之,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心口相应,并借助恰当的手段进行的诵读训练,会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从形式到内容上得到立体的审美体验和全方位的语言积累。
四、教师在诵读训练中的重要影响
教师是诵读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不仅要善于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尤其要善于通过自己的范读和领读给学生以直观的引导和带动。
有这么三句话,可以概括教师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读的多,学生才有可能读的多,教师读的好,学生才有可能读得好;教师读的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读的美了。
美文诵读大赛组委会主任、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巢宗祺教授说过:
许多文章的“神”“气”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想让学生在文章的朗读吟诵中尽情体验、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并最终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熟练掌握诵读技巧,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素养,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因为说到底,对于一篇课文,学生理解和感悟多少,诵读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程度,对诵读的示范引导效果。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几段话讲得非常好,让人深切体会到教师教书育人责任的神圣,也使人从中获得莫大的启发与鼓励,在这里我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怎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呢?
恰恰就是在你去领读的时候、你自己对声音的体会和把握,你对那个言辞背后东西的把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
同样是读《三字经》,读经典国学,读现代美文,领读出来的孩子,他学的字词都一样,但是他生命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他自己可能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但是恰恰是这个无形的东西会在他生命最深的地方烙下最深的印子。
那么,这个取决于我们老师的生命质量,教育就是用你的生命去托起他的生命,你的生命要比他的生命更为广大、更为深沉、更为厚重。
你是有多好、多广大、多深沉、多厚重,那么你传递给这个孩子的教育相应的就会把他托起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最后我想说,对我们教师而言,无论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服务教学,让学生受惠,还是我们自己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体会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抑或现代美文,领悟生命本来的、流动活泼的、自然的这种状态,都需要在诵读方面多下功夫,在无声文字、有声语言的世界里,努力做到尽心、尽力、尽情,品味语文,享受语文,从而让我们的职业更多一些激扬的乐章,让我们的生命更多一些醉人的醇香。
谢谢大家!
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