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211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案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5和第57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计算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谈话:

体育老师在安排两个班级的体育活动时,遇到一个问题。

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图。

提问: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追问:

你是怎样看出有52个羽毛球的

2.尝试探索,发现新问题。

提问: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你打算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并板书:

52÷2。

提出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这道题你会计算吗?

自己先试着算一算,看看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进一步明确:

虽然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被除数位上的“5”除以2不能正好除完,还有余数。

指出:

刚才计算时遇到的新间题,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设计说明:

这部分设计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创设学生热恐的“体育老师安排体育活动”的现实情境,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的内驱力,增强计算的责任感;二是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首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程序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让他们自己先尝试计算52÷2,能有效激活他们已有的经验。

而当学生在遇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出现余数时原有的认知平術被打破,由此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探究新知,主动理解算法

1.动手操作,体会分法。

(1)引导:

十位上的“5”除以2之后,出現了余数,怎么办?

有的同学可能已经算出了得数,那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老师建议大家先用小棒动手分一分。

(2)提出操作要求:

用1捆小棒代替1筒羽毛球,用1根小棒代替1个羽毛球。

先想一想,要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做,再动手分一分。

(3)学生分组操作探索。

2.组织交流,建立表象。

(1)指名演示操作过程并说明自己分小棒时是怎样想的。

(2)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边演示边讲述:

先把5掴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2掴,再把余下的1捆拆开,和2根合成12根再平均分给2个班。

(3)要求学生在脑子里再“分”一追。

3.联系操作,明确算法。

(1)提出要求:

请你联系上面的操作过程,先想一想用十位上的“5”除以2余1之后,接下去该怎样算?

再把教科书第56页上的除法竖式填写完整。

学生各自把教科书上的竖式补充完整。

(2)组织学生完整地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追问:

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

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成了多少?

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多少?

(3)提问:

这样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2你打算怎样验算?

学生独立验算。

【设计说明:

被除数首位不能整除时该怎样处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学生能够均分实物的经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和除法竖式计算之问建立一种联系,能有效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而在这一环节,上述设计着力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一一表象操作一一符号操作”的数学化过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计算方法。

首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会余下的1个十应该怎样分,为理解抽象的算法提供经验的支持。

接着,组织学生交流操作过程,借助言语表达把动作操作所形成的直观感知上升为数学思考。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进竖式。

通过讨论“余下1个十,接下去怎样算”,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先把4相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2,再把余下的1加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给2个班”的经验与“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的算法联系起来。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为学生留出了必要的探索空间,又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逐步掌握算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完成左边两题的填空,并完整地说说计算的过程,引导他们反思: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右边两题的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了解学生的竖式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逐组计算,再通过交流让他们说说每组中两道题的不同之处,引导他们从首位能否整除:

以及计算结果有没有余数等角度适当总结学过的啊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明确:

(1)要从被除数的十位起,一位一位往下除:

(2)如果被除数十位上除得的结果有余数,就要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算式后,提问:

不计算,你能估计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十多吗?

追问:

你是怎样估计的?

明确:

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只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就可以了。

十位上的商是几,结果就是几十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提出要求:

每逢重大节日或活动,市民广场都要摆放各种不同图案的鲜花。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57页第5题,你能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列式解答后,追向:

请你设计一下,还可以按怎样的图案摆放?

能摆成多少个这样的图案?

组织比较:

同样是84盆鲜花,为什么每次摆放的图案个数不一样多?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把提出的问题适当加以整理,要求他们选择一两个问题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例8、例9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第65-66页的

“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探索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估算价值,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验算等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出示例8情境图,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免和小猴来到草地上。

从图中,你能看出它们在干什么吗?

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追问:

“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出示第一个问题:

平均每只免能采到几个蘑菇?

学生口答后,板书:

6+3=2(个)。

出示第二个问题: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0÷3。

启发:

3只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你们觉得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0÷3的商应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0÷3=0(个)。

提问:

如果是4只猴来摘桃呢?

9只猴来摘桃呢?

算式各应怎样列?

这些算式的得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类推:

如果是0+5呢?

0÷6呢?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这些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指出:

0可以作被除数,但0不能作除数。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这个道理我们以后会明白的。

小结: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设计说明: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结论不是机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获得并逐步理解的。

课始,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情境,由6÷3引出0÷3,使学生联系实际得出0÷3的商是0。

接着,通过“如果是4只猴来摘桃呢?

9只猴来桃呢?

算式各应た样这些耳式的得数分别是多少”等同题,引导学生根据0÷3=0,类推出0÷4=0、=9=0…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自己的发现,从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结论。

这样设计,既特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注意了方法和结论的科学性。

二、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1.教学例9。

出示例题。

学生读题后,引导他们列出算式306÷3

提出要求:

你能利用已有的估算经验,先估一估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交流后,重点引导他们认识到306÷3的商应该比100大一些。

提问:

通过估算,我们知道306+3的商应该比100大ー些,具体是多少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进行笔算之后,要求他们看着竖式,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说。

边讨论边明确计算过程:

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3除以3,商1,对齐被除数的百位在商里写1;再用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3,得0,对齐被除数的十位在商里写0;最后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商2,对齐被除数的个位在商里写2。

提问:

对照笔算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竖式里商中间的0不写行吗?

为什么?

进一步要求:

你还有其他方法验证这里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吗?

出示简便竖式的写法。

提:

这种写法与刚才的写法比较,哪里不一样?

追问:

你们认为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明确:

用竖式计算306÷3,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3,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十位上的0除以3得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同时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移下来接着除,这样写比较简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

(板书:

商中间有0的除法)

2.教学“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65页的“试一试”,提出要求:

请你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在书上把这两题做完。

组织交流:

下面是三名同学计算第一道题的过程。

请你们评价,哪些竖式是正确的?

哪道竖式比较简便?

 

要求学生采用简便写法再算一遍第二道题。

小结: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的个位是0,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个内容一一商末尾有0的除法。

(把课题补充完整)

【设计说明:

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要重点让学生体会商里面的0应该写而不能丢。

为此,教学例9时,有层次地安排了三个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估算,确定306÷3的商的大致范国,从而为探索笔算方法捉供運辑支;接着,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理解计算过程,并通过不同方式确认计算结果,从而明确计算方法;最后,有意义地接受坚式的简便写法。

接下来的“试一试”教学,教师呈现三种不同的竖式,目的是希助学生在对比、交文流中进一步体会商里面的0不能丢,同时由已有经验主动类推出商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前两题填空,然后用竖式独立计算最后一题。

学生完成后,分别提问:

左边一题商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中间一题商的个位上为什么是0?

右边一题的竖式怎样写比较简便?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讨论:

800÷5,被除数末尾有两个0,商的末尾为什么只有一个0?

小结:

通过这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被除数的某位上有0,但在计算过程中,有的需要在商中间写0,有的需要在商末尾写0,有的则不能商0。

我们不能因为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就认为商的中间或末尾一定有0。

所以,计算时我们要细心分析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思考。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讨论:

题中的几个图形的名称各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

启发:

如果不计算,你能直接判断哪个图形的边长最长,哪个图形的边长最短吗?

提出要求:

算一算,看看大家的判断是否正确。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要求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提问:

要求这些布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可以怎样计算?

为什么要用除法算?

学生

列式计算后,追问:

根据计算结果,你觉得最多能做多少套?

是怎样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