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1680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则克台镇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动态已被世人认同。

数学的教学都十分贴近儿童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儿童的未来生活服务。

我国目前全面展开的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参与生活问题的学习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新教材与学生生活中数学问题有机整合,有待于我们山区教师深入探索,还有丰富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去挖掘。

因此,我们寄希望于通过进行“小学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的研究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并重新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课题界定

1、“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

2、“生活问题”在此课题中是指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问题,让数学的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特别是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但未经训练或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体验相关联的生活问题。

3、“有机结合”是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可能的接近生活,接近自然,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体现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本课题将新教材教学与生活问题有机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和谐教育思想。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了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教育理念。

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教育应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即教育生活化。

四、课题研究目标:

1、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针对不同课型进行实验研究;新授课以生活引入,练习课以生活课题为主,复习课以学生为主体解决生活中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创建新形势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领域和课堂教学,创建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使小学数学体现生活数学的特点。

2、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课堂中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启迪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验研究,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参与生活数学教学研究,以小学一至六年级为梯度,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征,进行小学生参与生活数学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使儿童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计算、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展示生活化。

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数学教学过程。

1、合理有机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学生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研究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调整、重组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扣时代脉搏。

供给学生熟悉的或学生自己收集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让数学这门课回归生活,远离乏味空洞。

如: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根据教材内容,老师选择统计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题,制成录像带,把现实问题搬到课堂上。

又如:

三年级《24小时计时法》一课,老师选择从超市票、车票中找时刻入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另一种标记时刻的方法。

2、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

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生活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爱学”、“要学”、“会学”,动脑、动口、动手,学得有趣,学的主动,学的扎实,学了会用。

并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3、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延伸,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教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生活数学问题方法,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过程中,懂得数学的渊源与背景,将学生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积极主动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拓展学习视野,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与价值。

如学完《计算机经过的时间》,设计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题目:

同学们早上9:

30分到校上课,中午1:

30放学,下午4:

20分上课,7:

10放学,算每天在校学习多少时间。

教完《植树问题》一课,让学生为我们新校区操场设计绿化方案。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重点实验和系统实验相结合的形式,以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进行实验。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它的具体存在。

教师要善于发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感悟出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如:

苏教版12册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中的纳税和利息问题,教学围绕着学生在取钱中需要交纳利息税这一实际生活情景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如何计税这一问题展开,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教师善于把握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结合点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已有知识的回顾,从而发现问题,然后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解决问题,得到新知。

如:

一年级二册《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

妈妈给小明1元零花钱,让他在1元币和一些角币中拿。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所以在帮小明拿钱中,就出现了拿1元币的,10角的,更有拿出2个5角的,5个2角的,当学生认可这些拿法都是1元后,也就顺利建立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老师们很好地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3)与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熟练。

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地重复机械练习,设计学生喜欢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深刻体会数学的有趣。

如:

教学“你会购物吗?

”老师在课堂中设计“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

学生按要求分小组组成“小小商店”,分角色扮经理、售货员、顾客。

同学们根据手中的钱数挑选喜爱的商品,在付币、找币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积极、主动、愉快地完成了有关人民币的计算这一知识运用。

2、学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变成在生活中学数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借助生活,抽象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习百分数,课前,学生兴趣盎然地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有化妆品某些化学含量的百分数;有学生成绩优秀率的百分数;有衣服标签上棉或化纤含量的百分数;食品上标有某种物质含量的百分数;新旧产品对比节能的百分数。

有的百分数大于100%,有的则小于1%),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设法弄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

这样在课堂上,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个个变得善说、善问。

在互相的交流中,逐步明白并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用数学眼光捕捉并提炼数学知识,建立了生活与数学的自然联系,正是数学学习的现实感,让学习有了动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借助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质疑。

在操作中思考、释疑。

如苏教版11册二单元,表面积变化活动课,学生在动手包装书本的过程中,尝试、讨论、比较得出要让包装纸越少,也就让书本堆积的表面积最小,围绕着如何堆积书本展开探究,最后得出堆积的长、宽、高越接近或相等时,表面积越小。

正是这些大量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应用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3)借助生活,延伸课堂,提高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至用,如用千克和克的知识帮妈妈买菜称重量;用分类的知识整理书包和小房间;用统计的知识分析班上学生的生日情况;用乘法知识解决租车、门票、用餐等实际旅游费用问题;用位置与方向知识完成学校平面图和未来规划图等。

同时学会用数学日记记载自己的所思所得,把数学现象编成一道道生活数学题。

学生把课堂放到了生活中,去体会生活问题的生动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学生的策略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自然提高。

3、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学教研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普说: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

”本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对操作层面上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了教学观念。

备课时,关注如何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现象,或让生活化的数学激趣,或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为例题来设计课堂,吸引学生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

上课时,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去尝试、摸索、讨论,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探索实际生活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练习时,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练习,注重让学生自己了解信息,利用信息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时,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

八、课题研究后的体会与反思

   

(一)加强现实生活问题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

1.在创设生活情境过程中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

    2.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思考、实践、探索的时机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够,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推广把生活问题作为数学学习资源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教学观摩交流,加强多样化的培训,通过持续的校本教学研究,探索、建立和规范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再不断研究发展。

    (三)加强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现代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与时俱进,不断丰厚和拓宽自己的学识,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

要花工夫提升课堂教学的专业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教师应该具有熟练的多媒体操作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热情,有真情,要追求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