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研报告小学英语.docx
《淮安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研报告小学英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研报告小学英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安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研报告小学英语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__县(区、校)小学英语学科
淮安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
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单位:
黄花塘中心小学___
姓名:
耿素芹__
二○一五年九月三十日
淮安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研报告
(小学英语)
【摘要】教无定法而教学有法,课堂百态且有章可循。
我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及教研员广泛吸收外地营养,密切结合本土实际,以极大的热情和科学的精神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和提炼,一项项教学模式争相斗姿,各展其态。
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广泛征集、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市内外专家三轮评审,遴选出“十大教学模式”,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英语一线教学过程中,张青老师“开放、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有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呢?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调查问卷出发,统计相关数据并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未能使用该教学模式的原因,并在此重申使用教学模式的优势,努力把该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起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成果转化调查分析
一、引言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既适合小学学生身心发展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加以整合的新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而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张青老师的“开放、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小学英语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倾听和分享,共同开拓(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改革和建构适合淮安地区小学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近期,我们通过师生调查问卷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淮安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并对制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因素及成果转化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目的:
了解掌握目前淮安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调研时间:
2015年9月。
调研方式: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研对象:
黄花塘中心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及4-6年级全体学生。
调研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现阶段课堂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情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县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要求,筹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经教导主任和各年级英语组组长研究商定,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本校全体英语老师及4-6年级全体学生。
本次调查了全校4位英语老师及四年级3个班级150名学生、五年级2个班级90名学生、六年级3个班105名学生,这些班级在各自级部中都是平行班级,不存在优略差别。
首先对师生讲明了调查意图,消除师生的顾虑,鼓励师生把自己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喜悦与收获、苦恼与挫折真实地予以填写,客观反映自己的想法。
总体来看,调查气氛活跃,师生配合比较好。
调查共收回教师有效调查答卷4份,学生有效调查答卷300份。
(一)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多数教师课堂上在使用某种教学模式,但并不了解淮安市十大教学模式。
本次调查了全校5位英语老师,其中男教师2位,女教师3位;年龄在20-29岁的有1人,30-35岁的有2人,36-40岁的有2人,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原有的自己的教学方式有很大改变的占60%,略有改变的占20%,没有改变的占20%;听说过淮安市有十大教学模式的教师占40%,没听说过的占20%,好像领导说过,但记不清了占40%,但真正能写出淮安市有十大教学模式的教师不到10%。
认为自己在教学本门学科时使用了某种教学模式的有40%,没有使用的有20%,有时使用,有时没有使用的有20%,不清楚的有20%;有40%的教师还是使用了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并认为该模式适用于所任学科的课堂教学,这个教学模式并非来自淮安市的十大教学模式,而是与“五步走”教学模式很相似。
2.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校也一直在进行尝试、摸索、运用“开放探究、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90%的教师认为实施和运用该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一定效果,100%的教师认为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与抓教学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对在全市推行“十大教学模式”所持的态度是100%大力支持。
在推行“十大教学”教学模式,认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学校的推进力度的占30%,是教师的认可程度的占30%,是教研氛围的占40%。
同意将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行为纳入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之中的占70%,无所谓态度的占30%。
3.推行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勇气和坚持。
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必然是要挑战旧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能会有阻力,可能会担风险,甚至可能会付出代价,这就要求教师有坚定的课改信念和决心,有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勇气。
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对课改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停下脚步,不敢放手去尝试。
如新课堂教学模式中,开放探究的构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需要教师下大功夫去培训。
有些教师在初作尝试后,认为难度很大,不易操作,担心一放手让学生讨论,课堂就会散架,收不回来,因此以后就不再敢使用开放探究学习的方式。
课堂上还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的方式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经常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占60%,总是一讲到底的占20%,总是使用同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占20%;在有人听课时,就注重教学方式,使用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活动的占60%,没人听课时,就比较随便,一讲到底的占20%,所有课堂都比较注重教学方式的占20%,所有课堂都不重视教学方式改进的占2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分组,师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存在于单个的师生互动,并没有生生之间的互动。
并且单个的师生互动也只是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被动回答。
教师还存在满堂灌、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求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但是在检验考核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个小组的合作成果,只注重了小组个别成员的汇报,实际上仍旧是单个师生的交流。
要使合作落到实处,检验的方式所起的引导作用很重要,如果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成果,无疑,小组成员间互动的主动性会增强,期间会出现分工、合作、共享等过程,并且由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展示开放探究成果,也有利于增加集体凝聚力和培养学生综合完整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师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仅仅是要求小组之间交流,但没有给开放探究提供合理的时间,致使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时间进行探究。
教师安排时间过短,没有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无非是一个形式或者说法而已。
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碰见问题就开放探究学习(常见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好像只有小组讨论才算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小组讨论只是合作学习的常用形式,并不是唯一形式。
实际上,有些更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完全没必要开放探究学习,尤其是课本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意见基本一致,根本没必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合作学习。
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为开放探究提供可能。
对那些太难、太易的无价值的问题进行开放探究学习,只能是浪费教学时间,徒劳无功。
总之,开放探究学习在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思维,参与意识,有效解决问题并促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是,教师也要认真学习,钻研,不能只是流于形式,那么教学模式才会随着课改的深入,焕发出自己本应有的生命活力!
(二)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并不清楚淮安市有十大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上是否使用某种教学模式认识很模糊。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淮安市十大教学模式并不清楚,听说过的只占20%;没听说过占60%;好像听老师说过,但记不清了的占20%。
英语课堂上学生认为教师使用教学模式的占40%;认为没有使用的占15%;认为有时使用,有时没有使用的占15%;不清楚的占30%。
对于教师课堂上究竟使用了哪种教学模式学生并不清楚,学生只是凭借个人喜好和课堂感觉对教师教学做出判断,很喜欢英语课的占30%;喜欢的占40%;一般的占20%;跟以前的课堂差不多不喜欢的占10%。
认为英语老师与其他学科的老师相比,课堂教学效果认为没区别,教学水平差不多的占50%;认为有区别,教学方法更灵活的占20%;认为有区别,教学方法呆板的占10%;认为没法相比,各有各的教学特色的占20%。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使用密切相关。
老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是否经常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认为没有改变的占45%;认为少有改变,总是一讲到底的占15%;认为少有改变,总是使用同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占40%。
这些数据说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大多数教师都能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
在调查哪一项与本门学科老师的教学相符合时,认为有老师听课时,使用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活动的占49%;认为没有老师听课时,就比较随便,一讲到底的占11%;认为所有课堂都比较注重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的占34%;认为所有课堂都不重视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的占6%。
认为老师使用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成绩变得更好了的占60%;认为老师使用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成绩变得更差了的占5%;认为老师使用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成绩看不出变化的占16%;认为老师没有使用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成绩变好了的占4%;不怎么清楚的占15%。
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教学模式的使用密切相关,课堂上教师对某种教学模式的使用程度与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及推行力度有关。
3.教师素质对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英语教师能培养出大批的英语爱好者,英语爱好者大都喜欢上英语课,英语成绩就优秀一些。
调查中,49%的学生觉得对英语感兴趣与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有关,觉得老师能带动教学气氛,经常使用多媒体,课堂上也经常会加一些小实验,注意力完全被老师吸引住,有点崇拜老师,认为老师教学水平高;25%的学生觉得对英语感兴趣与老师讲解的比较详细,清楚有一点关系,在有老师听课的时候或者上公开课的时候会用多媒体,也会在有人听课时加一些小实验,但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人好;26%的学生觉得对英语感兴趣与老师教学水平高低没有关系,老师不能带动教学气氛,完全机械式教学,课堂上几乎没有加一些小实验,所以一点也不崇拜,认为老师教学水平一般。
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你教学质量的提高?
(重点结论,实践加理论)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知识或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创造性思维者。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他们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
(一)情境模块
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基于真实情境,教师要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的情境。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使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也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创造充分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这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任务模块
该模块就是先确立探究的能力目标,也就是通过这节课,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再考虑通过哪些手段、方法来达到既定目标。
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研究,分析任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任务驱动方式。
我们为了让学生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注意发现与英语有关的问题;要培养学生能用书面形式或口头表达形式表述出这些问题,要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不断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集体思考、相互讨论,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猜测问题可能原因和答案或提出假说。
努力使学生勇于开拓,具有创造冲动,有丰富的直觉和想象力。
(三)教育资源模块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有丰富资源的案例的教学;它也是提供知识与技能的模块。
学生要充分挖掘围绕任务预设的资源。
以译林小学英语教材为载体,学生可以多方面“搜集证据”,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实例,或查阅有关的资料,公共信息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等。
(四)探究过程模块
本阶段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过程与方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
探究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开放探究学习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由于探究教学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活动而开展的,学生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如彼此尊重、理解和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
这也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五)总结与评价模块
这一模块是让学生对上面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找出成功与不足,从而为今后的探究提供经验。
教学中要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和发现的新的问题,要能够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并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它对探究行为和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从严密的角度重新审视,它需要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估、质疑和创新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设置探究的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以问题为指挥棒,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六、对于是否使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意见及理由(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
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
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
将模式一词最先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
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
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时间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是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提出来的,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又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教学模式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水平联系,受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约。
因此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
5.灵活性
作为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我们淮安市的十大教学模式具有“找得准、说得清、叫得响、易上手、成果显”的共同特征。
这些模式的研制,大都与课题项目的研究相结合,其中包蕴着较高的教育科研含量,其背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支撑;都经过了长期反复的课堂实验,其操作步骤及要领经历了若干次改进甚至蜕变;都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其教学应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实验师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领导的认同。
以若干相对成型的范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过程的模本,可以减少教师大量重复的研究和师生许多无谓的劳作。
淮安“十大教学模式”的推出,对于我市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教师探索教育规律、形成淮派、苏派教学风格、打造“学在淮安”品牌也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戴洁,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叶平,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3.王亚萍,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初探。
4.杨小微著:
《中小学教学模式》,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丁证霖编译:
《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