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117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docx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朴茨茅斯和约

是由日本和俄国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于1905年9月5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署的和约,结束了日俄战争。

《朴茨茅斯和约》规定:

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的独立势力范围;双方同时从中国东北撤军,但被租借的辽东半岛地区除外;俄国将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由长春至旅顺的南满铁路的租借权一并转让给日本;以北纬50度为线界,俄国将萨哈林岛南部和邻近该岛的岛屿全部割让给日本。

朴茨茅斯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和俄国对中国东北的重新瓜分。

布列斯特和约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苏俄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宣战;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但不与德国签约。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

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

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有了的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十月革命

(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4月列宁回国后,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7月1日临时政府在前线向德‘奥方面发动军事进攻,企图用军事胜利来加强临时政府的地位,这次冒险遭到了惨败。

消息传到彼得格勒以后,工人和士兵再次抑制不住满腔怒火,7月16日,他们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政权转归苏维埃。

临时政府纠集了一批反革命武装,对示威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当场打死打伤四百余人。

彼得格勒的街道上洒满了工人和士兵的鲜血。

七月流血事件以后,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

这次屠杀使得人民进一步认识到,除了以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以外,别无出路。

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被堵塞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逐步推行的。

主要措施包括:

①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各种农产品。

②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③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

④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

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在一九二一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出卖;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存在;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斯大林模式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俄国和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的最高领袖地位确立以后,1936年—1939年,在党、政、军内开展了大清洗运动。

一大批苏联党政军的最高级领导人被处决,法制和民主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无辜百姓也受到迫害。

大清洗运动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致使苏联在二战初期节节败退。

大清洗运动强化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卫国战争

卫国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

1941-1945年,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亚洲盟国侵略而进行的战争被称为卫国战争。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同年7月21日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以闪电战战略为基础,包括进攻、占领和肢解苏联的一切计划和细节。

东方战线

指欧战爆发后一年内即1939—1940年苏联为抵抗未来法西斯的侵略而将国界线向西推移所建立的战线。

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嚣张。

为了在强敌压境时保卫本国安全,苏联决定将国界西移,即建立“东方战线”,以形成战略纵深地带。

东方战线的建立共分四个步骤:

(1)1939年9月苏军进入波兰,占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于11月将两地并入苏联;

(2)1939年11月30日挑起苏芬战争,击败芬兰并割得领土,控制芬兰湾;(3)为封闭德军入侵苏联的“波罗的海门户”,于1940年6月派红军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于8月初将三国强行并入苏联;(4)1940年6月苏军开进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在8月将两地并入苏联。

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国境线向西推移100—300公里,客观上扩大了防御德军的战略空间,对延缓德国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了一定作用。

但苏联在建立战线过程中采取的武力威胁等手段,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使芬兰、罗马尼亚加入法西斯阵营,对反法西斯战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著名战役。

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30分,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

10月2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全面进攻,但是雨雪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11月中旬,德军发动的进攻,又遭到苏军顽强抵抗。

不久,严冬阻止了德军军事行动,斯大林下令反攻。

1942年1月7日,德军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伟大胜利。

德军闪击战宣告破产。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即1942年夏季到1943年早春,苏联红军为了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牵制入侵伏尔加河流域和入侵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而进行的防御和进攻战役。

战役的结局是,德国第六集团军被全歼,保卢斯元帅被俘虏。

斯大林格勒即今天的伏尔加格勒。

共产国际

即“第三国际”。

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

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

1919年3月2-6日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

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光荣孤立

光荣孤立是19世纪晚期英国追求的外交政策,由本杰明·迪斯雷利与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担当首相时所主导。

基本目标就是保持欧洲均势,不容任何力量破坏这和谐局面。

而第二个目标就是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与自治领。

施里芬计划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

1905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

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

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

在西线用4到6周的时间结束作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

在东线用3到4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

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素。

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

6月28日上午,斐迪南夫妇检阅军事演习后,对萨拉热窝市区进行巡视。

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大公夫妇。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西线的一次重大战役。

1916年2月,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与索姆河战役后,纠结重兵向法国军事重镇——凡尔登发动进攻,试图击败法军重兵集团主力,直取巴黎。

但是由于法军的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突破法军的凡尔登战线,双方损失了大量的兵力。

9月,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10月,法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收复了几乎全部失地。

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海军进行的决定性军事战役。

1916年5月一6月,英德海军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斯卡格拉克海峡发生遭遇作战。

双方出动了上百艘军舰,战况惨烈。

战役的结果是英德双方都损失惨重,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但是,德国海军试图进入北海以及大西洋作战的军事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控制着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控制权。

德国十一月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爆发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1918年11月3日基尔军港水兵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并逃往荷兰。

这时各地都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由于工人缺乏经验,政权被以社会民主党右派艾伯特为首的临时政府篡夺。

社会民主党左派李卡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团继续斗争,要求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领导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准备组织柏林工人大罢工。

右派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柏林工人罢工失败,李卡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也被杀害,十一月革命失败。

魏玛宪法

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

主要内容有:

①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②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位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

④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

⑤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⑥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

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者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柯立芝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患:

传统工业部门一直处于停滞或衰退状态;劳动强度大幅提高迅速耗尽工人的精力;美国资本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幅度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为生产过剩埋下祸根;20年代的美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中。

罗斯福新政

1933年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挽救当时陷入严重危机中的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

曾通过国会制定"紧急银行法"、"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许多法律。

主要内容是:

以大量贷款和津贴挽救工商业,刺激私人投资γ借通货膨胀提高物价,削减农业生产,销毁农产品以克服农产品生产过剩:

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对失业者给以最低限度的救济。

对缓和当时的经济危机曾起了一定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告终。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30年代印度人民法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国大党领导下,从1920年8月开始,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拒绝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荣誉与官职,抵制英货,恢复手纺车运动。

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以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运动最后失败。

30年代初,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次兴起,国大党发起了向食盐进军的运动,要求英国殖民统治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印度独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的统治,鼓舞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与勇气。

罗拉特法案

英国殖民当局于1919年颁行的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法令。

由在印度供职的英国法官S.A.罗拉特为首的委员会起草,故名。

该法包括《印度刑法修正案(1919年第1号)》和《刑法非常权力法(1919年第2号)》,统称平时戒严法。

由于此法案使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

旁遮普的反帝斗争尤为激烈。

英国殖民当局一方面不准M.K.甘地到旁遮普宣传坚持真理运动,另一方面采用恐怖手段实行镇压。

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1923)。

主要领导人为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故名。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1918.10.30)后,面临着亡国的民族危机。

1919年9月4~12日在锡瓦斯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亚保护权利协会.1920年苏丹政府于同年4月宣布民族抵抗运动为非法,继而于8月10日签署了亡国的《色佛尔条约》。

1920年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政府。

同时确认“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苏丹政府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

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决定废除苏丹制,从此结束了奥斯曼皇室长达600年的封建统治。

1923年2月伊兹密尔经济大会通过《经济公约》,制定了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原则。

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

此后,土耳其政府进一步废除哈里发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封建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迅速兴起。

华夫脱运动

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代表团准备到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

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迅速席卷全国。

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发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烈的巷战。

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西集英俊,破坏铁路。

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

在埃及人民的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埃及人民为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国家的彻底独立,继续坚持斗争。

注:

1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华夫脱的创始人是扎格鲁尔等。

  2英国在承认埃及形式上独立的同时,又作了一些保留:

英军继续主宰埃及;英国保留在埃及的某些特权,如保持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等。

威斯敏斯特法

是1931年英国议会确认各自治领地位的法律。

20世纪初期,英国对殖民统治方式进行了调整,其完成的标志是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它的出台,是英国殖民统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引起了帝国内部关系质的变化,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直接统治过渡到间接统治,并开启了英帝国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时段——第一英联邦阶段。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

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

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

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道威斯计划

一战后协约国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

鲁尔危机后,美国插手德国赔款问题,按照美国的建议,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组研究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的专家组提出德国赔款问题报告,即道威斯计划。

其内容包括:

成立新发行银行,统一和稳定德国的货币,建立正常金融秩序;平衡德国的预算收支,实现税务与债款的平衡。

确定德国赔款的期限与方式,如第一年支付10亿马克,累计增加到第五年25亿马克。

稳固其赔款来源,整顿德国的铁路并加强对工业界的筹款。

道威斯计划对于恢复德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洛迦诺公约

2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边界保证与仲裁协定。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莱茵保证公约》以及7个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

该条约保证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法德以及比德边界安全,遵守莱茵兰非军事化的规定,约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各国间的分歧,英国以及意大利作为公约的保证国。

其他条约则约定了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之间的边界保证。

后由于德国进军莱茵兰地区,公开违反条约规定,《洛迦诺公约》废止。

十四点计划

14点计划: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

为了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为美国战后称霸创造条件,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十四点”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也反映其敌视苏联、反对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立场。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

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年-1920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

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它]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

凡尔赛和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

其内容包括: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

《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

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

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互助,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

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在20-30年代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

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列强就建立远东国际新秩序、平衡列强在远东矛盾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等9国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远东国际会议,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所把持控制。

会议主要达成了三个条约,即《四国公约》、《五国条约》以及《九国公约》。

《四国公约》确定了列强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上的军备水平与防务现状。

《五国条约》则规定了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军备的发展规模与比例,即五国战列舰总吨位的发展比例是5:

5:

3:

1.75:

1.75。

《九国公约》则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

华盛顿会议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是帝国主义调整其远东利益、建立远东新秩序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和巴黎和会一起,构成了帝国主义维持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

美、英、日、法国四国在1921年12月13日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十年。

条约规定:

“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

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还规定:

“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

五国海军条约

即《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就限制远东地区其海军规模而订立的国际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订立《五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

经过协商,美英法意日五国商定了其海军装备的发展比例是5:

5:

3:

1.75:

1.75这一总原则。

而且条约还对各国战列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行了限定,规定维持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属地以及岛屿、英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统治范围内的防务现状。

《五国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

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

九国公约

在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协调其在华利益的所达成的国际协定。

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协约国帝国主义订立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公约提出,各国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同时提出,在中国全境内各国商业与实业之机会均等均等,各国在与中国的双边与多边的关系不得妨碍“门户开放”政策以及“机会均等”的原则等等。

《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领域完整与行政主权,但在事实上却使中国陷入更深的殖民统治当中,它把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单独占领变成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中。

绥靖政策

也称姑息政策。

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