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87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docx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纳

综述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中国实际丧失了拥有完整主权和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主权,因此被称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客观条件。

但是地主剥削农民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

1842年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其中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95年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割去中国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的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经济都面临破产。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更根本的原因。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一书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简答题: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第二章

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定都并更名为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中,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派的代表:

中央: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简答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目的是维护封建势力。

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康有为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代表作《变法通议》,谭嗣同代表作《仁学》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维新运动是近、现代化的第二次尝试

简答题: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维新运动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三章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并成立南京临时国民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

简答题:

辛亥革命的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简答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主观方面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有力核心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在《新青年》上提出的

简答题: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的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5.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的结合

1921年7月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简答题: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

中国共产党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

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改变了。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大提出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就是新三民主义):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共有”;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简答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2)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3)资产阶级成分复杂,利益取向和政治意向不同

2.主观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

(2)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经验

(3)孙中山、廖仲恺等国共合作中坚人物先后去世

(4)帝国主义的干涉

简答题:

大革命失败的意义

1.大革命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演习

2.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3.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4.从大革命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

这条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1935年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决定了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这算是遵义会议的意义吧)

长征胜利的意义:

1.保存了党、红军,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遵义会议

3.红军经过的地区为开辟抗战新局面打下基础(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撒下革命的种子…这句答案比较多,意思对就行)

长征精神(又多又乱的,仅仅是把书上的内容打出来,考试考到了自己再编一些吧,语言简洁些):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解决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军事路线);《实践论》、《矛盾论》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日本军国势力主张:

惟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东北);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开始

华北事变之后中日矛盾进一步激化

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变化:

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6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庐山讲话”,提出了“团结御辱”的口号。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敌后战场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

正面战场除台儿庄大捷外几乎全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

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日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成消极抗战。

中国共产党相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实行的是全面的抗战路线。

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演讲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预测了战争的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简答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战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2.牵制了日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

3.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4.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反法西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为抗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了中国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3.提高综合国力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章

简答题: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国民党政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民主改革

2.国民党政府由于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把接收变成“劫收”。

抗战后期在大后方已严重丧失人心

3.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1)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

(2)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3)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4)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4.国民党当局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

5.国民党当局迫害民主党派,不与民主党派合作

1947年7月至9月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以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某些民主党派领导人鼓吹中间路线,主张:

政治上,“必须实现美英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而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1945年国民党公布伪造的《中共地下斗争路线纲领》,公然诬蔑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统治联合会等“受中共之命,而准备甘为中共之新的暴乱工具”。

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命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1949年3月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简答题: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知识分子和华侨等,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简答题: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党的建设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第八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194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混合的社会形态)

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全部完成。

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表现在三个方面: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向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还说了一句“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同时并举,一齐进行”)

简答题: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也可以设问“为什么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是历史、人民的选择”、“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九章

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