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行道设计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844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行道设计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滑行道设计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滑行道设计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滑行道设计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滑行道设计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滑行道设计终.docx

《滑行道设计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行道设计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滑行道设计终.docx

滑行道设计终

3滑行道设计

3.1作用及意义

滑行道(Taxiway)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从跑道到航站区和维修机库的连接通道。

一个机场最大容量和效率只有对跑道、旅客和货物航站以及航空器停放和维修区等各种需要得到适当平衡才能实现。

这些分散和性质不同的机场功能是由滑行道联接的。

因此,滑行道系统的各组部分起着机场各种功能的过渡媒介作用,并为机场得到最佳利用所必须。

3.2滑行道系统

滑行道除了飞行区的进口滑行道、旁通滑行道、出口滑行道、平行滑行道、联络滑行道等五种外,还有站坪及货机坪等机坪上的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两种(见图3-2)。

机坪滑行道指设在机坪边缘,供飞机穿越机坪用的通道。

机位滑行通道指从机坪滑行道通往飞机停机位或其他航站地区的通道。

考虑到本机场的实际规划与情况,我们将采用出入口滑行、平行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等。

在规划滑行道系统的全面布局时,应考虑下述原则:

图3-2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

①用最短的滑行路线联接各个机场要素,从而减少滑行时间和费用;

②滑行路线赢尽可能地简单,避免复杂的说明和驾驶员的混淆;

③尽可能采用直线道面;

④滑行道应尽可能地避免横穿跑道及其他滑行道,从而提高安全水平并减少滑行道延误;

⑤滑行路线应尽可能为单向交通,以减少运行冲突和延误;

⑥滑行道系统应设计得使其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最长,即将来扩建时可利用现建的部分;

⑦在规划阶段应尽可能判断出运行时的“瓶颈”所在并予以消除;

⑧滑行路线应避开公众易于接近的地区;

⑨滑行道布局应尽可能避免干扰助航设备或地面车辆的使用;

⑩滑行道系统的所有部分应能从航空器的管制塔台看得到。

本机场整个机场的滑行道系统采用统一标准,均按照F类标准规划设计。

平行滑行道沿跑道全长设置。

F类滑行道道面宽度25米、滑行带平整地带宽度60米(铺筑面宽度)、滑行道中线距障碍物净距≥57.5m,两条滑行道中线间距≥97.5m,下面会做具体介绍。

3.3滑行道构型及尺寸

3.3.1整体设计思想

此跑道设计为两条错位的平行跑道,一条只能做非精密进近和一类精密进近,另一条可以各种方式进近。

本机场设计二条跑道每条跑道设计三条平行滑行道。

第一条平行滑行道以快速滑行道与跑道连接,共设6个快速出口,总长3800米(与跑道长度一致);第二条平行滑行道以六条联络滑行道与第一条平行滑行道连接,长度3800米;第三条平行滑行道以七条联络滑行道与第二条滑行道连接。

在连接跑道的平行滑行道两侧设计等待坪。

两条跑道之间设计一条滑行道,便于特殊情况发生,例如一条跑道发生故障等。

其他各机坪、维修站、专机位各自用滑行道分别连接。

整体构想图如图3-3-1

图3-3-1滑行道整体设计构想

3.3.2滑行道直线部分宽度

本机场系统跑到等级为4F,准备使用该滑行道的飞机如A380等航空器的外侧主起落架轮距大于14米,故所规划的滑行道直线部分宽度大于25m。

3.3.3滑行道道肩

道肩是紧接地面的一个地区,为了使道面与附近地面间有个过渡而建造。

设置滑行道道肩的目的是防止伸出于滑行道边缘的喷气发动机吸入可能损坏发动机的石子或其它物体,以及防止滑行道附近地面被冲蚀。

基准代字为C、D、E或F的滑行道的直线部分应该设置道肩,它在滑行道两车对称延伸并使直线部分的滑行道加上两侧道肩的总宽度不小于表3-3-1规定的数值。

在滑行道弯道和连接处或交叉处道面加宽了的地方,道肩宽度应不小于其邻接的滑行道直线部分的道肩的宽度。

滑行道道肩的便面应整备得能抵抗气流侵蚀和防止表面物体被航空器发动机吸入。

表3-3-1滑行道与其道肩的最小总宽度

代字

滑行道与其道肩的最小总宽度

C

25m

D

38m

E

44m

F

60m

3.3.4各净距要求

跑道等级4F,则:

所规划的滑行道边缘与航空器外侧主轮净距为4.5m;

滑行道中线与跑道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90m;

滑行道中线与滑行道中线的距离为97.5m;机位滑行通道中线到物体的距离为57.5m;

等待坪翼尖净距15m。

3.3.5出口滑行道

在每架飞机完成着陆减速滑行达到一定的速度后,就必须迅速脱离跑道,以便别的飞机使用跑道。

出口滑行道就是专供着陆飞机迅速脱离跑道的道路,它位于跑道两端口之间,有直角出口滑行道和快速(锐角)出口滑行道两种形式。

直角出口滑行道与跑道垂直,需要飞机减速到极低程度,方可滑离跑道,适用于航班量小的机场;快速(锐角)出口滑行道与跑道斜角成250~450,转弯半径275~550m;可允许飞机以较高速度滑离跑道,从而减少了占用跑道的时间,提高跑道的容量,适用于航班量较大的机场。

(a)航班量很小时使用的滑行道布置(b)航班量较小时使用的滑行道布置

(c)航班量较大机场使用的滑行道布置(d)航班量很大的滑行道布置

3.3.5.1出口滑行道最佳位置选择的限制因素

(1)航站楼及机坪位置

(2)其它跑道及滑行道位置

(3)使空中交通管理综合最优化

3.3.5.2直角出口

飞行员驾驶飞机慢速拐出,一般允许速度为20Km/h

表3-3-2直角出口滑行道相关参数

出口位置

机型

900m

单发螺旋桨飞机

1400m

F27和F28

1800m

B727

2200m

DC10和L1011

2800m

B747

3.3.5.3快速出口滑行道

快速出口滑行道(RapidExitTaxiway)以锐角与跑道连接,从而允许着陆的航空器以较高的速度脱离跑道,以提高跑道利用率,如图3-3-2所示。

决定设计并建设快速出口滑行道以分析当前的和预期的交通量为依据。

当设计高峰小时容量少于约25次运行时,直角出口滑行可能足够了。

快速出口滑行道的位置由航空器进入跑道后的减速度决定,通常假定航空器以跑道入口速度和最大着陆全重的85%飞越跑道入口,因此出口滑行道的数目依据于高峰小时运行的航空器类别及其数量,在大型机场,多数为C类或者D类航空器,通常也就只需要两个出口;数目大致相等,各类航空器均有的机场可能需要四个出口。

选择最实际的快速出口滑行道位置、滑行道系统内交通管制程序有关的最佳交通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迂回滑行等因素。

注:

航空器按该速度分为A、B、C、D和E五类。

在根据当地情况和要求而设的主要快速出口以外,特别是长跑道上,还可能需要设额外的出口滑行道。

这种额外的滑行道可以是快速出口滑行道,也可以不是。

建议用约450m的间距,最后一个距跑道端600m以内。

快速出口滑行道设计要求的转出弯道半径和使用的脱离速度见表3-3-2所示。

表3-3-3快速出后滑行道弯道半径及适用脱离速度

代码

弯道半径

满足湿滑道面时的脱离速度

1或2

275m

65Km/h

3或4

550m

93Km/h

图3-3-1快速滑行道出口示意图

快速出口滑行道在弯道内侧增补面的半径应足以提供一个加宽的滑行道入口,以便于及判断出入口并转上滑行道。

快速出口滑行道在转出弯道后应有一个直线段,其长度应满足以使转出的航空器在任何交叉的滑行道之前能完全停住,并在与跑道交角为300时,不小于75m(代码为3或4)或35m(代码为1或2)。

3.3.6等待坪

等待坪是航空器进入跑道前进行等待的一块机坪。

等待坪的设置可以给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以较大的灵活性来确定起飞顺序,从而减少延误,增加机场容量。

此外,等待坪还允许:

1对于没写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延误某一航空器起飞时,不致延误排在后面的航空器;

2航空器发动机试车或用作VOR校准点;

3进行航空器未能在停机坪进行的高度表校准和INS校准。

因此当交通密度中等或繁忙时,应提供等待坪。

等待坪所需的面积由所设机位数、所停航空器大小和使用频率而定。

其尺寸必须使航空器有足够的净距进行独立活动。

停放的航空器之间以及与沿滑行道滑行的航空器之间的翼尖净距应满足表1的要求。

为便于航空器准确地在等待坪操作,应设滑行引导线,从而也可以防止停放的航空器干扰附近滑行道航空器的通过。

表3-3-4等待坪航空器翼尖净距要求

代字

翼尖净距

A

4.5m

B

5.25m

C

7.5m

D或E

12m

本场滑行道代字为F,因此,翼尖净距设计大于12m,设为15m。

等待坪的示意图如图3-3-2

图3-3-2等待坪示意图

根据表3-3-3,表3-3-4,得表3-3-5

表3-3-4跑道中线到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或道路等待位置的最小距离

跑道类型

基准代码

1

2

3

4

非仪表

30m

40m

75m

75m

非精密进近

40m

40m

75m

75m

类精密进近

60m

60m

90m

90m

类及

类精密进近

/

/

90m

90m

起飞跑道

30m

40m

75m

75m

注:

红色表示当基准代字为F,最小距离应该为107.5m

为了使设立的等待坪在精密进近跑道情况下,航空器不致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的运转,跑道中线到等待坪的距离设计为110m。

3.3.7联络道滑行道

交通量晓得机场,通常只一条从站坪直通跑道的短滑行道,这条滑行道称为联络滑行道。

交通量大的机场,双平行滑行道之间设置垂直连接的短滑行道,也称为联络滑行道,供飞机从一条平行滑行道通往另一条平行滑行道用。

此外,还有站坪及货机坪上的机坪滑行道和机位滑行通道,见图3-3-3。

机坪滑行道指设在机坪上,供飞机在机坪上形式的通道。

机位滑行道指从机坪滑行道通往飞机停机位或其它航站区的通道。

图3-3-2机坪联络示意图

3.4滑行道标志

3.4.1滑行道中线标志

在滑行道直线部分,滑行道中线标志应沿滑行道中线设置。

在滑行道转弯部分,此标志应从滑行道直线部分延续并保持与弯道的外侧边的距离不变。

如图3-4-1所示。

图3-4-1滑行道中线标志示意图

滑行道中线标志为0.15m宽的连续实线,在与跑道等待位置的中间等待位置标志相交处应予中断。

3.4.2跑道等待位置标志

滑行道与跑道相交处、跑道与跑道相交处必须设立一个或多个跑道等待位置,滑行道上滑行的飞机或行驶的车辆突出障碍物限制区域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时,在该滑行道上必须设立跑道等待位置。

跑道等待位置处必须设置跑道等待位置标志,跑道等待标志分为A型标志和B型标志。

A型:

在为防止由于滑行道的方向或位置可能导致滑行飞机或车辆对障碍物限制面的突破或对无线电助航设施运行的干扰而设置的跑道等待位置处,应设A型跑道等待位置标志。

A型是最靠近跑道的等待标志,在滑行道与跑道相交处设立,示意图如图3-4-2;

B型:

在滑行道与

类或

类精密进近跑道相交处如设有多个跑道等待位置,则离跑道较远的跑道等待位置标志必须采用B型标志,示意图如图3-4-3。

图3-4-1A型跑道等待位置标志图3-4-2B型跑道等待位置标志

3.4.3中线等待位置标志

除了跑道等待位置外,滑行道上其他需要规定等待限制的地方,应设中间等待位置。

在中甲等待位置和比邻滑行道的远距除冰坪的出口边界上应设置中间等待位置标志,中间等待位置标志必须采用单条虚线,如图

在两条有铺筑面的滑行道的相交处设置的中间等待位置标志必须横跨滑行道,并与相交滑行的近边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滑行中的飞机之间的足够的净距。

在设有停止牌灯或中间等待位置灯处,中间等待位置标志必须与其重合。

在远距除冰坪的出口边界上设置的中间等待位置标志至比邻的滑行道的中线的距离必须小于下表3-4-1的尺寸。

表3-4-1远距除冰坪出口边界的中间等待位且标志至比邻滑行道中线的最小距离

飞行区指标

A

B

C

D

E

F

距离(m)

16.25

21.5

26

40.5

47.5

57.5

根据本场滑行道代字F,因此远距除冰坪出口边界的中间等待位且标志比邻滑行道中线的最小距离设定为57.5m。

图3-4-3中间等待位置标志

3.4.4滑行边线标志

滑行道、等待坪、停机坪的道肩以及其他非承重表面,如与承重表面区别不明显是,在相接处设滑行边线标志。

滑行道边线标志外缘应与承重道面外缘相齐,并由两条各宽0.15m,间距亦为0.15m的不间断的,宽0.9m的横向平行黄色实线。

边线标志外缘与承重道面外边缘相齐。

在转弯处,未明确非承重道面区域,常在弧形边线标志外侧增加径向线段。

图3-4-4滑行边线标志示意图

3.4.5限制使用标志

在道面弯道处,为明确非承重道面区域,常在弧形边线标志外侧增加径向线段,如图:

限制使用标志旨在明确告知飞行员机场或滑行道不能使用。

标志设在关闭跑道的两端和中间(间距不大于300m),或关闭滑行道(或其部分)的两端。

标志形状和尺寸见,在跑道上为白色,滑行道上为黄色。

永久关闭时,要将所有标志线清除,灯光关闭,然后涂刷关闭标志。

如果是临时关闭或紧急关闭,可用易擦除涂料在道面上刷出关闭标志;或放置易折性关闭标志物,以便开放式除去。

图3-4-5滑行道关闭标志示意图

当关闭的跑道或滑行道或其部分与可供夜间使用的跑到或滑行道相交时,除关闭标志外,在横贯被关闭区域的进口处,必须设置间距不超过3m的不适用地区灯加以标志。

3.5滑行道编号及指示牌、等待位置

3.5.1概述

1、滑行引导标记牌是重要的机场目视助航设施,标记牌牌面于邻近道面的中线或滑行道中线标志,立式安装。

2、功能:

传达或告知以下信息:

等待塔台放行;禁止进入某一区域;所在位置;滑行道交叉点或分支点前方的滑行道代号;前往目的地的方向;飞机是否已脱离跑道等。

3、标记牌的文字符号、牌面尺寸和安装高度的要求:

表3-5-1滑行引导标记牌的位置距离

标牌高度(mm)

从规定的滑行道道面边缘至标记牌最近侧面的垂直距离

基准代码

文字符号

牌面(最小)

牌面(最大)

1或2

200

400

700

5-11m

300

600

900

5-11m

3或4

300

600

900

11-21m

400

800

1100

11-21m

3.5.2滑行道编号及命名

3.5.2.1命名编号原则:

1滑行道代号的命名,应力求简单,合乎逻辑;

2采用英文字母作为代号时,不得使用“I”“O”“X”3个字母,以免与数字1、0和关闭标志相混淆;

3一般用字母A代表最靠近主跑道的平行滑行道,然后再沿垂直于该跑道的方向由近及远依次用字母B、C等命名其他与该跑道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滑行道,接着用下一个字母命名最靠近主跑道主降方向一端的出口滑行道,再向次降方向由近及远按字母顺序命名其他滑行道;

4全长平行滑行道连接跑到两端的部分,仍用该滑行道的代号;

5在滑行道很多、字母不够用时,可增用双字母AA、BB等作为代号,也可以对具有多个短段分支的主要滑行道(如主平行滑行道和环绕站坪的滑行道)的分支短段滑行道用该主要滑行道的代号后缀一个数字形成A1、A2等作为代号;

6滑行道改变方向但无交叉、或交叉后方向的改变不大(≦45°),代号不变,要求改变时,可在与其他滑行道交叉后再改变。

3.5.2.2本滑行系统中的编号:

考虑到本机场为国际枢纽机场,机场较为复杂,所有服务于跑道的主滑行道根据所服务跑道的优选等级顺序命名为A、B、C等等。

主滑行道与其所服务跑道之间的快速脱离道、出/入口滑行道的命名应与该主滑行道的命名相关联,如主滑行道命名为C,则相应的联络道依次命名为C1、C2、……、C9等等,见图3-5-1。

图3-5-1滑行道编号命名示意图

3.5.3各种标志牌及摆放位置

3.5.3.1位置要求:

1标志牌面应垂直于邻近道面的中线或滑行道中线标志。

2在滑行道与滑行道交叉处,标记牌应设在交叉点以前的中间等待位置标志的延长线上。

如果该处未设有中间等待位置标志且为直角相交,则标记牌应设在距交叉滑行道的中线60m处,但如果跑道的飞行区指标Ⅰ为1或2则此距离可减少为至少30m。

如果该处未设有中间等待位置标志且为锐角相交,则标记牌应设在滑行道锐角相交出的弯道曲线切点以前60m处,但如果跑道的飞行区指标Ⅰ为1或2,则此距离可减少为至少30m。

3设在道面标志延长线上的标记牌允许偏离±3m。

为飞行区指标Ⅰ为3或4的跑道服务的滑行道上的指令标记牌,如仅设在滑行道的一侧而且宽度不足1.94时,应将其加宽到至少1.94m。

因为本场飞行区指标Ⅰ为4,因此设计的标记牌距交叉滑行道的中线60m处,标记牌偏离跑道标志延长线±3m,当指令标记牌当仅设在一侧的时候,宽度设为1.95m。

从规定的滑行道道面边缘至标记牌最近侧面的垂直距离设为12m。

3.5.3.2信息标记牌

信息标记牌均为无边框的黄底黑字,但位置标记牌采用黑底黄字且单独设立时要加边框。

如下图:

①方向和位置标记牌:

当打算在一条滑行道相交点之前提供路由信息时,必须设置一组位置及方向标记排组,在运行需要标明在一相交点的滑行道的识别代码和方向时必须设置一块方向标记牌。

位置标记牌:

A.在通往跑道的跑道等待位置处,设在跑道号码标记牌外侧;

B.每一中间等待位置处;

C.每一方向标记牌处;

D.有多个出口站坪或货机坪的出口处,设在出口处滑行道的左侧;

E.在飞机穿越后进入的滑行道左侧或右侧,也可设在其他标记牌的背面。

若果不存在飞机在穿越后进入的滑行道的可能,则不设。

F.用以表明机坪出口处的滑行道或相交点以远的滑行道,在有必要时,应设一块位置标记牌。

G.用以表明机坪出口处的滑行道或相交点以远的黄兴到,在有必要时,应设一块位置标记牌

方向标记牌:

位置:

右转的滑行道方向标记牌均放在位置标记牌右侧,左转的滑行道方向标记牌均放在位置标记牌左侧;偏离飞机所在滑行道方向最小的方向最小的方向标记牌应紧靠位置标记牌的两侧,随着偏离方向的增大,方向标记牌应依次向外侧排列,使所有的方向箭头从左至右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形式。

方向标记牌之间用一黑色垂直隔条隔开。

在只有两条滑行道交叉处,可用一个带两个箭头的方向标记牌代替两个代号相同、方向相反的标记牌,此时位置标记牌应位于左侧。

②目的地标记牌:

在需要用标记牌向驾驶员指明前往某一目的地的滑行方向之处、机坪、通用航空区、货运区等,宜设一块目的地标记牌。

位置:

不得与其他标记牌合设;应设置在交叉处的方向标记牌之前;如果目的地正前方,目的地标记牌可设在交叉点远方的方向标记牌组背面。

③脱离跑道标记牌:

出口滑行道没装中线灯或装了但白天不用,应设置脱离跑道标记牌

位置:

设在出口滑行道一侧,位置适宜时也可设在跑道号码标记牌或Ⅰ/Ⅱ/Ⅲ类等待位置标记牌的背面;脱离跑道标记牌须与位置标记牌并设,且在其内侧。

④滑行道T型交叉时的信息标记牌:

在即将终止滑行道的远方设方向标记牌、左侧设位置标记牌;

在滑行道终止于前方T型交叉点、而且交叉点前设有方向标志牌组的情况下,目的地标记牌设在交叉点远方,及T的平顶上方中央。

图3-5-2滑行道T型交叉时的信息标记牌布置

3.5.3.3指令标记牌

在需要指示行进中的航空器或车辆必须得到塔台许可越过之处必须设置一个指令标记牌。

指令牌标志为红底白字

位置:

滑行道与跑道相交处的A型跑道等待位置标志必须在跑道等待位置标志的每一端、面对趋向跑道的方向设置一块跑道号码标志牌作为补充;

B型跑道等待位置标志必须用一块Ⅰ类、Ⅱ类或Ⅲ类等待位置标记牌作为补充,该标记牌应设在跑道等待位置标志的每一端,并面对趋向临界区的方向;

如果某一滑行道的位置或方向使得滑行的飞机或车辆会侵犯障碍物限制面或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的运行,则应在该滑行道上设跑道等待位置标记牌。

该标记牌应设在障碍物限制面或无线电助航设备的临界、敏感区边界和跑道等待位置上,朝向趋近的飞机,并在跑道等待位置两侧各设一块。

X、Y根据表3-3-4来确定

3.5.4标记牌一般性能要求

1标记牌应该艰苦耐用,能经受160km/h的风力载荷,但其支柱根部应易折;

2重量应轻型,三面结合处应避免尖锐棱角,一面飞机碰上时造成尖锐划痕;

3靠近跑道或滑行道安装的标记牌必须足以保持与螺旋桨和喷气航空器发动机吊舱的净距。

3.6滑行道灯光系统

3.6.1滑行道中线灯

设置:

滑行道中线灯设置在滑行道中线标志上,纵向间距为30m.滑行道弯道部分的中线灯与滑行道直线部分中线灯衔接并保持至弯道外侧边缘距离不变。

弯道上的灯间距为15m,在半径小于400m的弯道上的灯间距为7.5m,保持到弯道前后各60m。

灯具:

为发绿色光的恒定发光灯,光束大小只有在滑行道或附近的飞机上才能看得到。

出口滑行道上的滑行道中线灯从靠近跑道中线开始到仪表着陆系统为止,为发绿色光与发黄色光交替设置,最靠近边界的灯总是发黄色光的。

快速出口滑行道指示灯

设置:

与相关快速出口滑行道设在跑道中线同一侧。

每一组灯中灯间距为2m,最靠近跑道中线的灯距离跑道中线为2m.

灯具:

为单向黄色恒定发光灯,朝向趋近跑道着陆飞机的驾驶员。

由不同于其他跑道灯光的电路供电,与相关滑行道中线灯的串联,但不能任何一个灯失效或出现故障导致六个灯全部关灭。

3.6.2滑行道边灯

设置:

滑行道直线部分、等待坪、除冰防冰设施、机坪边缘设置滑行道边灯,纵向距离为60m,弯道部分为55m.掉头坪上滑行道边灯为25m.横向距离为2m。

灯具:

为发蓝色光的恒定发光灯。

在相交、出口或弯道需加以遮挡。

3.6.3停止排灯

设置:

防止闯入跑道时,在中间等待位置上设置停止排灯。

停止排灯设在滑行道上要求飞机停住等待放行之处,由4个间距为3m横贯滑行道、朝着打算向相交点或跑道等待位置趋近的航空器的方向发红色光的嵌入式灯组成。

若雨雪看不清或灯光被遮掩,应加设一对立式灯具。

灯具:

空中交通服务部门进行人工或自动化开关控制。

停止排灯与滑行道中线灯应一灭一亮,并且停止排灯开亮时此外90m距离内滑行道中线灯必须熄灭,因而电路设计因使得相关联。

3.6.4中间等待位置灯

设置:

滑行道中间位置等待处。

沿中间等待位置标志并位于等待侧距离标志0.3m处。

灯具:

3个类似于滑行道中线灯、朝向中间等待位置方向发黄色光的单向恒定发光灯组成。

以1.5m的等间距布置、对称于滑行道中线并与其成直角。

3.6.5跑道警戒灯

设置:

向驾驶员和在滑行道上操作的车辆的司机们提出警告,警告他们即将驶入一条运行中的跑道。

灯具:

为A型跑道警戒灯,由两对黄色灯组成,每个灯具内的灯泡交替发光。

交替发光的灯以每分钟30至60次的频率交替发光,而且明暗相同、彼此相反。

光束是单向的并对准方向使滑向等待位置的飞机驾驶员看得见。

3.7滑行道强度设计

滑行道的强度至少应等于它所服务的跑道的强度,并适当考虑滑行道同其所服务的跑道相比,要承受较大的交通密度和因飞机滑行缓慢及停留而产生较高的应力。

滑行道的表面不应有引起航空器结构损害的不平整现象,有铺砌面的滑行道的表面应修建的当滑行道潮湿时能提供良好的模组特性。

道面承载强度采用“ACN–PCN”

3.7.1道面承载强度报告格式

采用“ACN–PCN”公布道面承载强度时,采用如下报告格式:

PCN值/道面类型/土基强度/胎压限制/评定方法

其中:

PCN值为道面等级序号(PavementClassificationNumber),表示不受飞行次数限制的道面承载强度的数字,由建设部门提供;

道面类型——“R”:

刚性道面/“F”:

柔性道面

土基强度——“A”:

高强度土基/“B”:

中强度土基/“C”:

低强度土基/“D”:

甚低强度土基

胎压限制——“W”:

无胎压限制/“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