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45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BM 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docx

IBMp5服务器系统虚拟技术详解

IBMp5服务器

系统虚拟技术详解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其成本的不断降低,虚拟化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高端应用,各路软硬件厂商的跑马圈地,也逐步形成了服务器虚拟化这个无形的生态链,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好地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以更低地成本投入生产。

一幅美好的应用前景似乎已经在我们眼前显现出来……

虚拟化解释

虚拟化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在计算机方面通常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

虚拟化技术可以扩大硬件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

CPU的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单CPU模拟多CPU并行,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硬件虚拟化技术与目前VMwareWorkstation等同样能达到虚拟效果的软件不同,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具体表现在减少软件虚拟机相关开销和支持更广泛的操作系统方面,硬件虚拟化技术将核心的编译过程整合到了芯片中,在编译速度和兼容性方面有了更高的提升。

纯软件虚拟化解决方案存在很多限制。

“客户”操作系统很多情况下是通过VMM(VirtualMachineMonitor,虚拟机监视器)来与硬件进行通信,由VMM来决定其对系统上所有虚拟机的访问。

在纯软件虚拟化解决方案中,VMM在软件套件中的位置是传统意义上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而操作系统的位置是传统意义上应用程序所处的位置。

这一额外的通信层需要进行二进制转换,以通过提供到物理资源(如处理器、内存、存储、显卡和网卡等)的接口,模拟硬件环境。

这种转换必然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此外,客户操作系统的支持受到虚拟机环境的能力限制,这会阻碍特定技术的部署,如64位客户操作系统。

而CPU的虚拟化技术是一种硬件方案,支持虚拟技术的CPU带有特别优化过的指令集来控制虚拟过程,通过这些指令集,VMM会很容易提高性能,相比软件的虚拟实现方式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性能。

虚拟化技术可提供基于芯片的功能,借助兼容VMM软件能够改进纯软件解决方案。

由于虚拟化硬件可提供全新的架构,支持操作系统直接在上面运行,从而无需进行二进制转换,减少了相关的性能开销,极大简化了VMM设计,进而使VMM能够按通用标准进行编写,性能更加强大。

另外,在纯软件VMM中,目前缺少对64位客户操作系统的支持,而随着64位处理器的不断普及,这一严重缺点也日益突出。

而CPU的虚拟化技术除支持广泛的传统操作系统之外,还支持64位客户操作系统。

两大CPU巨头Intel和AMD都想方设法在虚拟化领域中占得先机,但是AMD的虚拟化技术在时间上要比Intel落后几个月。

Intel自2005年末开始便在其处理器产品线中推广应用虚拟化技术。

目前,Intel已经发布了具有IntelVT虚拟化技术的一系列处理器产品,包括桌面平台,还有CoreDuo系列,以及服务器/工作站平台上的基于Paxville核心的Xeon系列;绝大多数的Intel下一代主流处理器也都支持IntelVT虚拟化技术。

对于潜心研发虚拟化技术很多年的IBM,其最近发布的第二代服务器处理器Power5+,有望在四核心处理器的角逐中占得AMD和英特尔的上风。

虚拟化与超线程的区别

虚拟化技术与多任务以及超线程技术是完全不同的。

多任务是指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在虚拟化技术中,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的CPU或者是虚拟主机上;而超线程技术只是单CPU模拟双CPU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虚拟化有何优势

目前,大多数只能运行单一应用的服务器,仅能利用自身资源的20%左右,而其他80%甚至更多的资源都处于闲置状态,这样就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虚拟化技术通过资源的合理调配,利用其它的资源来虚拟其它应用将使得服务器变得更加经济高效。

除能提高利用率外,虚拟化还兼具安全、性能以及管理方面的优势。

用户可以在一台电脑中访问多台专用虚拟机。

如果需要,所有这些虚拟机均可运行完全独立的操作系统与应用。

例如,防火墙、管理软件和IP语音—所有应用均可作为完全独立的系统。

这为目前单一的系统使用模式提供了巨大的管理和安全优势。

在单一的使用模式下,只要某个应用出现故障或崩溃,在故障排除之前,整个系统都必须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极高的时间和成本支出。

例如,人们可以在一个系统当中整合多台服务器,从而同时运行多种不同的应用和操作系统,并且获得如服务器整合、原有系统移植与更新等维护方面的优势。

虚拟化的其它优势还包括:

可以在不中断用户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更新;可以对电脑空间进行划分,区分业务与个人系统,从而防止病毒侵入、保证数据安全。

此外,虚拟化紧急情况处理服务器(EmergencyServer)支持快速转移和复制虚拟服务器,因而可以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IBM服务器虚拟化简介

IBMP5系列服务器采用了软硬件技术结合的动态逻辑分区(LPAR)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而无需重启操作系统,对于企业而言,重启操作系统就等同于宕机,这种无形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IBM的动态分配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动态逻辑分区(LPAR)技术的支持下,一个系统内可以独立的运行多个分区,每个分区运行独立的操作系统,IBM最新的微分区技术打破了分区上以CPU为“颗粒”的限制,可以将单个CPU划分为10个微分区,从而创建和运行比物理处理器数量更多的分区。

新版操作系统AIX5.3可以支持1/10CPU颗粒的微分区。

除此之外,新的虚拟化技术还支持虚拟局域网、共享以太网卡、虚拟SCSI等功能。

例如,某企业拥有企划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三个部门,这时,一台服务器即可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分区,运行各自所需的操作系统,服务器的硬件资源也可从控制台按需分配,分配方式可选择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整分配,也可以指定最大使用资源量,分配方式如下图所示。

以4core服务器为例的虚拟化分配

当市场部增加运算量,需要增加资源使用量时,同样可以通过控制台进行硬件资源调整,而这一切操作都无需拆装硬件或重启系统,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完成。

资源调整后的分配(最小单位可达到0.1core)

结束语

对于用户而言,服务器虚拟化走向流行最重要的因素是认知度。

目前国内用户采用虚拟化技术的还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采购和使用习惯。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买一台服务器回来划分成若干个不同分区来跑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应用,如果系统一旦出了问题,担心后果不堪设想,而解决的关键就在于让用户真正的了解虚拟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用户在服务器等硬件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不断加大,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多。

但普遍的问题是,数量众多而且各自独立的硬件设备难以实现资源快速灵活的调整和共享。

比如:

虽然几乎所有的应用对性能的需求都存在高峰和低谷,并且两者往往差异巨大,但是由于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不同系统的资源无法共享,这造成每个系统都要按照性能峰值来设计,造成大量的闲置和浪费。

“虚拟化”技术正为了优化资源适用效率,提高系统快速反应能力而提出的。

对于IBM来说,虚拟已经不是一项新技术,在其大型机上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IBM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投入开发,正逐步把虚拟技术迁移到IBMp系列UNIX/Linux服务器等产品上。

新一代IBMp5系统在硬件平台发布的同时也包括了与其相配套的最新虚拟技术,包括微分区、虚拟I/O和分区负载管理技术。

图:

POWER的高级虚拟化技术

微分区技术

IBM的微分区源自大型主机技术,是基于服务器虚拟化领域的二项主要突破:

物理处理器和I/O设备的虚拟化。

二项虚拟化都可实现分区对这类计算资源的共享。

此外,还有其他众多相关技术,包括可精细调整的资源分配,更大分区数量的承载能力和更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一代基于POWER5/5+的服务器上的虚拟化是基于POWER4的服务器上的分区模式的增强。

在基于POWER4的服务器上,每个处理器只能被唯一地分配一个分区。

因为被分配的处理器被唯一的分区占据,所以跨分区的处理器共享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这些分区被称作绑定分区(DedicatedPartition)。

在全新基于POWER5/5+的系统中,微分区模式使单个物理处理器被“抽象”成多个虚拟处理器,并可分别进行分配。

虚拟处理器不能再被共享,但它们的根基----物理处理器则是共享的,因为这些物理处理器已经在“平台层面”进行了虚拟化。

这种“共享”是全新分区模式中最根本的特点,并具备“自主运算能力”。

绑定有虚拟处理器的分区则被称为共享处理器分区。

图:

p5服务器的微分区技术

必须强调的是虚拟化的“抽象”过程是由硬件和POWERHypervisor(固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完成的。

除非专门赋予一个操作系统区别物理和虚拟处理器的能力,否则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一个虚拟处理器和一个物理处理器是完全没有区别的。

在硬件/固件上实现分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只要经过很少甚至根本不需要进行应用移植,用户就可以充分利用POWER5/5+及其相关技术。

此外,为达到更理想的性能表现,还可以选择进一步增强操作系统的功能,实现对微分区技术的深度利用。

例如当系统处于空闲时,系统会自主地将CPU的周期释放给POWERHypervisor,将资源供给需要的分区使用。

全新推出的AIX5LV5.3操作系统是第一个拥有此类功能的AIX5L版本。

图:

AIX5.3新增功能

系统管理员在设置和管理系统时,在为一个分区指定虚拟处理器数量的同时,也就相当于为它指定虚拟处理器背后所支持的物理处理器数量和容量。

所谓指定“容量”,是指系统管理员可以将一个物理处理器的部分计算能力分配给一个分区,而不必受限于处理器物理上的单位和个数。

实现“更精细”分配处理器计算能力后,给定系统平台就能被划分成更多的分区,所能同时支持的工作负荷也实现了最大化。

虽然系统管理的通常做法是将众多应用装在一个操作系统下,但绝大多数用户出于性能表现和稳定性方面的考虑,希望各个应用或工作负荷间的干扰最小。

面对这样的需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不同应用或工作负荷放在完全分开的系统分区。

较之传统逻辑或物理分区系统,共享处理器技术因为能支持更多分区,使这样的需求得以更好满足。

该技术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显著提高物理处理器的利用率。

有二点可以证明:

1. 在分区层面上,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能得到更精细的分配,这主要是源于处理器可以更精细地进行分配。

2. 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具有主动“上缴”计算能力的功能。

当一个分区没有什么工作需要做的时候,系统管理程序(hypervisor)就会将处理器“上缴”的空闲计算能力分配给其他需要的地方。

通过提高物理处理器的利用率,在系统平台层面上有效降低了系统空闲时间。

从成本角度看,用户现有UNIX系统的利用率常常只有10~25%,一味地通过增加服务器和处理器数量来满足应用,势必使成本上升而收效甚微。

而常见的分区技术往往是以大于或者等于1颗物理处理器为单位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这一界限有时并不够精细,尤其是随着单位CPU的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就更是如此。

如果采用微分区技术,效果将十分显著。

因为这意味着用户在服务器整合中,不再需要买那么多的处理器及其处理能力,资源的划分和共享也将更为精细。

虚拟I/O

I/O虚拟包括四项独特的功能:

1) 虚拟以太网

2) 共享以太网适配器

3) 共享光纤通道适配器

4) 虚拟磁盘存储器

图:

虚拟体系结构(以p5570为例)

通过共享网络适配器和磁盘存储器,用户不再需要将它们一对一地绑定在逻辑分区上,而可以实现多个逻辑分区共享某个适配器或磁盘,这使得I/O模式更富有经济性。

用户可以设置虚拟以太网,从而搭建逻辑分区间的通信网络。

POWERHypervisor充当了符合IEEE标准的以太网交换,而各个逻辑分区的操作系统实现了虚拟以太网适配器。

POWERHypervisor以太网交换也使IEEE虚拟局域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

使用虚拟以太网,用户可以部署逻辑分区间的通信,这可在节省大量物理以太网适配器、扩展空间和物理线路的同时提高通信带宽。

要让服务器内部共享以太网及光纤通道适配器和虚拟磁盘存储器,必须首先建立管理逻辑分区(HostingLPAR)。

基于AIX5L操作系统的管理逻辑分区会被封装起来,用以简化系统管理。

这些管理逻辑分区管理着物理的硬件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共享给众多“客户”逻辑分区。

管理和“客户”逻辑分区间的通信由一组系统管理程序(hypervisor)来实现。

 二层数据包转发器(PacketForwarder)是实现物理以太网适配器共享的核心,它负责传递客户逻辑分区和物理以太网适配器间的通信数据包。

 向“客户”逻辑分区分配和映射SAN LUN,实现了共享物理光纤通道。

管理逻辑分区中的多路径I/O软件能保护管理逻辑分区和SAN存储管理器间光纤通道的错误。

 管理分区中的AIX5L逻辑卷管理(LVM)实现了虚拟磁盘存储器。

系统中的磁盘卷将成为“客户”逻辑分区的虚拟磁盘。

管理逻辑分区同样能有效实现SCSI目标模式(SCSITargetMode)

用户能通过运行多个I/O管理逻辑分区来提高系统可用性。

“客户”逻辑分区能运行多路径I/O软件防止主机分区的错误。

推动“自主计算”虚拟技术为客户带来价值

企业已经迎来了快速成长的时代,业务日趋复杂,办公场所逐年增加,所有这些都给IT建设提出了更多挑战。

传统的环境中,服务器数量将无序增长,应用增加、重叠和互相干扰,又引致服务器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无疑都导致IT管理成本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要打破恶性循环链,实现自主计算,并大大简化IT基础架构,虚拟化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服务器整合和集中随着企业的发展,IT部门积累了各个时期运行各种应用的大大小小服务器,拥有逻辑分区能力的IBMp系列服务器在这样的环境就大有用武之地,IBMp5系统的微分区技术更可大放光芒。

通过微分区技术,用户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计算力需要,将基于POWER5/5+处理器的系统划分成大小不一的微分区,实现虚拟微分区对现有物理服务器的完全取代。

以单台基于POWER5/5+的p5系统取代数百台小型服务器,实现服务器的整合和集中,微分区技术功不可末。

虚拟刀片服务器IBM微分区技术可以在单台p5系统上配置出数百片“低成本”的独立虚拟刀片分区,其效能与IA架构刀片服务器环境相仿。

在一个刀片环境中,独立的刀片必须具有处理瞬间任务高峰的计算能力(比如奥运网站的服务器)。

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刀片都没有在其计算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计算效率。

可以说IBMp5系统上的微分区和虚拟以太网技术就是为这种高密度计算环境而生,因为在同一台基于POWER5/5+的服务器上,由微分区所实现的虚拟刀片之间可以实现自主负载调度,从而提高系统效用;而虚拟以太网技术提供了虚拟刀片间低成本高速的通讯快车,其速度可以与系统总线媲美。

生产和批处理/测试系统微分区技术为同一系统中共存的生产和测试系统提供了理想的运行平台。

系统管理员可以给生产微分区划拨应用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并保证应用系统能够高速地运行;同时,管理员可以给测试微分区划拨最少的指定资源,并允许他们获得其他的空闲计算资源或计算周期。

互补的生产系统

在这样的环境中,系统性能表现至关重要。

用户经常能发现,有时候其服务器间的工作负荷呈现这样一种状态:

当一台服务器的工作负荷正处于高峰时,另一台服务器的负荷恰好处于谷底,例如超市白天的交易服务器相当繁忙,而结算服务器基本空闲。

二者如果能实现互补,将能极大提高系统效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动态逻辑分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虚拟化所实现的微分区技术能够瞬时在微分区间精细地调度计算力,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