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43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16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docx

90吨次高压CFB锅炉运行规程

1概述

1.1设备简介

本厂#8、#9锅炉型号为UG—75/5.3—M24,单汽包横置式、自然循环、最大蒸发量为90t/h次高压、中温掺烧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它是根据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多年合作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锅炉结构简单、紧凑,与传统的煤粉炉炉型相似,锅炉本体由燃烧设备、给煤装置、床下点火装置、分离和返料装置、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钢架、平台扶梯、炉墙等组成。

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

燃料发热量为3000大卡,燃料采用洗次煤(30%)、煤矸石(35%)和煤泥(35%)混合燃烧(其中,煤泥掺烧比例最高可达到80%,煤泥含水量为25~30%),固态排渣,配国产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1.1.1锅炉各部分结构简述:

⑴燃烧装置

流化床布采用水冷布风板结构,有效面积为9.43m2,布风板上布置了钟罩型风帽,风帽间风板上填保温混凝土和耐火混火混凝土。

空气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二次风比为60:

40,一次风从炉膛水冷风室二侧进入,经布风板风帽小孔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在布风板上高度方向分二层送入。

布风板上布置了三只Φ219的放渣管,二只可接冷渣机,另一只作为紧急放渣用。

⑵给煤、给煤泥装置

锅炉前布置二台给煤装置,煤通过落煤管送入燃烧室。

落煤管上布置有送煤风和播煤风,以防给煤堵塞。

送煤风和播煤风接一次冷风,约为总风量的4%,每只送煤风管、播煤风管布置一只风门,以调节送风量。

给煤在离风帽约1470mm处给煤口进入燃烧室。

炉顶布置三个给煤泥口,与煤泥泵相连从炉顶送入,煤泥含水份25~30%,粒度≤50×50。

⑶床下点火装置

本锅炉采用水冷布风板、油枪床下点火技术,油枪在床下预燃室内先燃烧,然后和冷空气混合成<800℃的高温烟气,再经风室进入燃烧室加热物料,点火初期为了预热锅炉本体,可调节较低的烟气温度,然后视料层温度再逐渐调高温度。

油压~2.5Mpa,油量200~350kg/h,采用轻柴油,油枪采用机械雾化。

⑷分离及返料装置

本锅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装置,分离装置布置在炉膛

出口,分离器入口烟温850~1000℃。

在分离器下部布置了返料装置。

分离下来的飞灰经返料装置送回炉膛继续燃烧。

返料口离风帽高约1200mm。

返料风有接风门及流量计,用来调节风量。

经过分离器分离的烟气从分离器出口筒,流经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烟道加热尾部受热面。

为了降低厂用电但同时又能满足返料装置小风量,高压头的返料风,需在一次风机出口的风道上串联一个加压风机,用于返料。

⑸锅筒及其内部装置

锅筒内径1600mm,壁厚60mm,材料20g,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装置、顶部百叶窗、加药管、排污管、再循环管、紧急放水管等组成。

锅筒上还设置有高、低读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自用蒸汽阀等附件。

锅筒中心线以下85mm为正常水位,距离正常水位下上75mm为超限报警线,距离正常水位上下120mm为限值报警线。

⑹水冷系统

炉膛水冷壁采用悬吊膜式壁结构,炉室分为左、右、前、

后六个回路,前后水冷壁各二个回路,膜式壁管径为Φ60*5,(前、后墙水冷壁在水冷风室区域为Φ51*5),节距为100mm。

炉膛四周布置刚性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下降管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结构,由锅筒引出二根直径Φ325*16的集中下降管,一直到锅炉前下部,然后再从集中下降管引出分散下降管,分散下降管均为Φ108*4.5,前、后墙各为四根,二侧墙为三根。

汽水连接管直径:

二侧墙为Φ133*4.5,各四根,前后墙为Φ133*6,共八根。

在水冷壁易磨损部位采用焊鳍片、焊销钉敷耐磨材料等方法防磨。

⑺过热器系统

过热器系统布置在尾部烟道中,分高温及低温二段。

烟气

先经高温段后经低温段。

高温段过热器管径Φ42*4,节距200mm,采用逆流布置方式,管子材质为15CrMoG.低温段管径Φ32*4,节距100mm,采用逆流布置方式,管子材质上组为15CrMoG,下组为20G/GB5310锅炉管子。

高、低过迎烟气冲刷第一排管子,设有防磨盖板。

为调节过热器温,在高低段过热器之间布置Φ273的喷水减温器。

过热器汇汽集箱上装有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向空排气、蒸汽旁通阀、疏水阀等附件。

高、低温过热器管支承方式采用吊挂方式。

⑻省煤器系统

在尾部烟道过热器后面,布置了上、中、下三组省煤器,为防止磨损,上、中、下组省煤器采用膜式省煤器结构,错列,横向节距为80mm,纵向节距为45mm,管径为Φ32*4.为防止磨损,上、中、下组省煤器迎烟气冲刷面第一、二排管子加装防磨盖板。

省煤器管子支承在两侧护板上。

⑼空气预热器

由于空气压力高,为防止漏风,采用卧式空气预热器,空气在管内,烟气在管外,采用顺排布置,管径Φ40*1.5。

迎烟气冲刷一排管子采用Φ42*3.5的厚壁管,以防止磨损,最后一组管箱的管子采用烤顿管,以防止露点腐蚀。

预热器管箱分为三段,最上一只管箱为二次风预热器,横向节距为70mm,纵向节距为60mm,下二只管箱为一次风管箱,横向节距均为68mm,纵向节距为60mm。

⑽梁和柱、平台扶梯

锅炉本体及炉墙、管道、附件等的重量由钢架支承,通过钢架传至地基,钢架采用框架结构,炉室悬吊于炉顶主梁下,锅筒支承在炉顶主梁上,其余部分载荷分别由相应的横梁、斜杆传到主柱上。

为便于运行维修,在锅炉四周高有几层平台,间距约2.2米左右,平台之间有扶梯连接。

本锅炉的一次风管、二次风管、播煤风管、床下点火燃烧器、给煤管运行时,一起随炉膛向下膨胀。

⑾炉墙

布风板以上浓相区炉内墙采用浇注自流式刚玉浇注料,水冷壁外侧采用敷管炉墙结构,外加外护板。

高温旋风筒、水平烟道及尾部烟道采用轻型炉墙、护板结构。

本炉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在炉室、高温旋风筒等部位选用高强度耐磨可塑料、高强度耐磨砖,以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

⑿密封结构

在炉膛出口与高温旋风筒入口处,采用柔性非金属膨胀节,保证此处密封性能。

过热器、省煤器穿墙管等处均设有膨胀密封结构。

⒀锅炉本体水、汽流程

给水→省煤器进口集箱→省煤器管束→省煤器出口集箱→锅筒→下降管→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水冷壁上集箱→汽水连接管→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吊挂管入口集箱→吊挂管管束→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低温过热器管束→喷水减温器→过热器中间集箱→高温过热器管束→高过出口集箱→连接管→汇汽集箱。

⒁锅炉本体烟气、灰侧流程

给煤→燃烧的烟气和循环灰→炉膛→高温分离器→转向室

↓↑↓

排渣↑←返料器←灰

→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除尘器。

1.2锅炉设计参数

1.2.1床料的粒度要求

煤的最大粒度不超过

10.0mm

其中99%应小于

8.00mm

50%应小于

1.50mm

30%应小于

1.00mm

1.2.2石灰石的粒度与成分

石灰石粒度

石灰石粒度

最大≤2mm

其中50%应小于

0.2mm

石灰石成分

CaCO3

MgCO3

灰份

H2O

95%

0.0%

5%

0.0%

 

1.2.3#8、9锅炉本体设计参数

1.2.3.1主要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型号

UG—75/5.3—M24

2

额定蒸发量

最大蒸发量

t/h

t/h

75

90

3

汽包工作压力

过热出口压力

MPa

MPa

5.83

5.3

4

过热汽出口温度

450

5

给水温度

150

6

冷风温度

>40

7

热风温度

140

8

排烟温度

140

9

锅炉热效率

%

90%

10

锅筒中心线标高

mm

33600

11

锅炉深度

mm

22000

12

锅炉宽度

mm

5530

13

水压试验时炉水容积

M3

42

14

连续排污率

%

2

15

锅炉燃料消耗量

t/h

18.5

制造

无锡锅炉厂

安装日期

投产

日期

 

1.2.3.2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参数

序号

名称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汽包

内径×壁厚×长度

材质

1600×60

×10330

20G

mm

内部装旋风分离器和百叶窗分离器

2

水冷壁

规格

材质

管数

φ60×5

20G

178

mm

前后墙水冷壁在水冷风室区域为φ51*5

3

高温过热器

规格

材质

管数

φ42*3.5

15CrMoG

62

mm

逆流布置

4

规格

材质

管数

φ32*3.5

15CrMoG+20G

54*2

mm

 

膜式错列,第一、二排管子加装防磨板

5

低温过热器

规格

材质

管数

φ32*3.5

15CrMoG+20G

62

Mm

 

逆流布置

6

空气预热器

规格

材质

管数

φ40*1.5

φ42*3.5

mm

 

卧式,顺排布置,最后一组采用烤顿管。

7

吊挂管

规格

材质

管数

φ38*4.5

15CrMoG

32*2

mm

1.2.3.3安全门的型式规范

序号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过热器安全门

型号

全量型

数量

2

工作温度

500

开启高度

mm

起座压力

5.62

MPa

回座压力

5.34

MPa

排汽量

19.87/20.4

Kg/h

2

汽包安全门

型号

全量型

弹簧式

数量

2

工作温度

450

开启高度

mm

起座压力

6.18

MPa

回座压力

5.87

MPa

 

1.2.3.4辅助设备参数

名称

顶目

一次风机

二次风机

高压流化风机

吸风机

风机型号

9-1917.2D

9-2614.2D

8-097.6D

Y5-4821.7D

型式

离心式

离心式

离心式

离心式

风量m3/h

66179

58914

1594

200000

全压(Pa)

15881

11508

14260

5005

介质

空气

空气

空气

烟气

进口温度(℃)

20

20

20

140

进气方向

轴向

轴向

轴向

轴向

出气方向

左旋1350

左旋900

左旋90°

左、右旋450各一台

轴功率(KW)

392

240

12.8

345

台数

2

2

4

2

电动机型号

YKK400-4

YKK400-4

Y160M-2

YKK450-6

功率(kW)

450

280

15

400

防护等级

IP54

IP54

IP54

IP54

电压(V)

6000

6000

380

6000

转速(r/min)

1450

1450

2950

960

消声器

F13:

长×宽×高=

1000×1500×2500

F13:

长×宽×高=

1000×1400×2500

 

 

液力偶合器

YOTGCD650/1500

(耗水量:

8.2吨)

YOTGCD560/1500

(耗水量:

8.2吨)

YOTGCD750/1000

(耗水量:

8.2吨)

 

1.2..3.5《热力计算汇总表》

★大屯75T/H煤泥炉(设计混煤)热值Qdw=3400Kcal/KG

序号

浓相区

稀相区

对流

管束

高过

高省

二次风

空预器

低省

低温

空预

1.

烟气进口温度

913.7

559.0

720.4

844.9

720.4

236.7

332.9

192.9

2.

烟气出口温度

913.7

844.9

626.9

520.7

720.4

332.9

192.9

236.7

142.5

3.

平均烟温

913.7

879.3

592.9

620.5

782.6

526.6

214.8

284.8

167.7

4.

烟气体积

Nm3

/kg

2.599

5.071

5.180

5.200

5.121

5.288

5.496

5.387

5.614

5.

烟气流通面积

m2

8.6

18.1

7.3

10.1

11.8

8.3

5.0

8.3

5.6

6.

烟气流速

m/s

5.5

4.7

9.5

7.1

7.2

6.8

8.1

5.5

6.7

7.

工质进口温度

268.8

268.8

268.8

268.8

364.8

184.2

20.0

150.0

20.0

8.

工质出口温度

268.8

268.8

268.8

374.4

450.0

249.5

132.1

184.2

146.4

9.

工质平均温度

268.8

268.8

268.8

321.6

407.4

216.8

76.1

167.1

83.2

10.

工质流速

m/s

15.1

19.0

13.3

7.5

11.

受热面积

m2

12.8

366.8

131.0

462.7

233.0

846.4

524.8

846.4

1400

12.

传热温差

644.9

610.5

324.1

298.9

375.2

203.8

138.7

116.6

84.5

13.

传热系数

W/

(m℃)

165.0

46.2

50.1

48.4

36.5

20.1

31.7

14.8

14.

传热量

Kj/

kg

322.4

7798

465.7

1642

1002

1495

329.3

742.0

394.9

15.

减温焓

7.62576

Kcal/kg

31.92Kj/kg

134.6022kw

16.

附加受热面积

m2

0

0

0

★大屯75T/H煤泥炉(80%煤泥+20%混煤)

热值Qdw=3975Kcal/KG

序号

浓相区

稀相区

对流

管束

低过

高过

高省

二次风

空预器

低省

低温

空预

1.

烟气进口

980

559.0

715.4

831.0

715.4

247.5

346.1

206.6

2.

烟气出口

980.0

830

626.9

527.0

715.4

346.1

206.6

247.5

152.0

3.

平均烟温

980.0

905.

592.9

621.2

773.2

530.7

227.1

296.8

179.3

4.

烟气体积

Nm3

/kg

3.517

6.24

6.378

6.402

6.306

6.510

6.762

6.630

6.907

5.

烟气流通面积

m2

8.6

18.8

7.3

10.1

11.8

8.3

5.0

8.3

5.6

6.

烟气流速

m/s

6.8

4.9

10.1

7.5

7.6

7.4

8.8

6.0

7.3

7.

工质进口温度

268.8

268.8

268.8

268.8

362.1

189.6

20.0

150.0

20.0

8.

工质出口温度

268.8

268.8

268.8

382.6

450.0

259.6

143.5

189.6

152.8

9.

工质平均温度

268.8

268.8

268.8

325.7

406.1

224.6

81.8

169.8

86.4

10.

工质流速

m/s

15.3

19.2

12.7

8.8

11.

受热面积

m2

12.8

366

131.0

462.7

233.0

846.4

524.8

846.4

1400

12.

传热温差

711.2

636

324.1

295.5

367.2

207.0

145.3

126.4

92.9

13.

传热系数

W/

(m℃)

165.0

48.3

52.9

50.8

38.6

19.9

33.5

16.3

14.

传热量

Kj/

kg

412.1

8586

563.5

1986

1193

1860

395.6

985.7

552.3

15.

减温焓

7.62576

Kcal/kg

31.92Kj/kg

134.6022kw

16.

附加热受面积

m2

0

0

0

1.2.3.5过热器壁温计算结果(100%De)

高温过热器中蒸汽、烟气温度是最高点:

A点壁温526℃

低温过热器中蒸汽、烟气温度最高点:

B点壁温438℃

A点壁温小于15CrMoGQ钢使用极限温度560℃

B点壁温小于20G/GB5310钢使用极限温度480℃

1.2.4锅炉给水品质和炉水品质要求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硬度

ug当量/升

≤3

溶解氧

ug当量/升

≤15

ug当量/升

≤50

ug当量/升

≤10

总CO2

ug当量/升

≤6

ug当量/升

≤10

PH值

8―9

炉水

质量

磷酸根

ug当量/升

5-15

PH值

9-11

2锅炉的验收及试验项目

2.1锅炉检修后的验收

2.1.1锅炉安装、检修完毕,必须由总工程师主持,经生产技术科、检修、运行主任、锅炉运行班长、司炉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三级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并接到值长的命令,方可点火。

2.1.2小修后的锅炉验收,由生产技术科、检修、运行分场主任、锅炉值班长、司炉等有关人员参加的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1.3对设备变更或有重大修理的项目,应重点进行验收。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重大缺陷,影响安全运行时,可以拒绝复役,如属缺陷则应限期修复。

2.1.4锅炉大修后必须按下列六个方面进行检查与试验

⑴机械设备的外部检查。

⑵辅助设备(转动机械)的试运行。

⑶锅炉的水压试验。

⑷辅机的电气联锁试验。

⑸安全门校验。

⑹锅炉的流化试验。

2.2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锅炉检查

2.2.1所有工作票已终结,检修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第11条检查燃烧室及烟道内部符合下列要求:

⑴炉墙保温完整、严密、无严重损坏现象。

⑵各人孔门、检查孔完整,能严密关闭,看火孔上的玻璃片完整、清洁。

⑶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及空气预热器管的外型正常、内部清洁,各部的防磨护板、护管、卡子完整并牢固。

⑷布风板上的风帽齐全,固定牢固,不得有明显的损坏现象。风室内无杂物,硅铝砖及浇注料无脱落、损坏现象。

⑸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

⑹各挡板完整严密,传动装置良好,开关灵活,位置正确并能严密关闭。

⑺燃烧区内无焦渣,二次风喷嘴及落煤口、返料器完好,无堵塞现象,脚手架已拆除。

⑻水冷壁挂砖及浇注料无裂纹、龟裂或脱落、损坏等现象。

⑼各部受热面清洁、整齐。

⑽烟道内无积灰,保温层良好。

2.2.2检查给煤机及燃油装置符合下列要求:

⑴给煤机试转正常,地脚螺丝牢固,传动链与传动齿轮啮合良好。

⑵给煤机转动部分的润滑油充足,油质合格。

⑶油枪喷口完整,无焦渣,无堵塞;油枪雾化良好;滤油装置良好,不得有杂物堵塞。

⑷油枪位置适当,固定卡子牢固。

⑸油泵符合转动机械的要求,油库防护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⑹油枪就地点火控制柜完好,电源指示正确。

⑺电子点火枪试“点火”正常,观察点火枪“电火花”正常。

2.2.3检查飞灰循环系统完全符合下列要求:

⑴旋风分离器及进口烟道内挂砖无裂纹、龟裂或脱落现象。

⑵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密封良好,无泄漏、无短路现象,出口烟道严密。

⑶外部保温齐全并良好。

⑷飞灰循环系统上的风压、风量、温度测点配备完整,指示正确。

⑸放灰管畅通,阀门开关灵活好用,密封良好。

⑹飞灰循环系统回路循环畅通,无结块现象。电动阀开关正常无卡涩现象。

2.2.4检查冷渣水泵及冷渣除盐水泵、冷渣除盐水系统符合下列要求:

⑴水泵应符合转动机械的要求。

⑵水泵开关柜上电源指示灯正确。

⑶冷渣水系统及冷渣除盐水系统各阀门无泄漏、卡涩现象,水压表齐全并准确。

2.2.5检查电除尘器符合下列要求:

(参照电除尘器运行规程)

⑴电除尘器内部无积灰,外部完整、干净。各孔门严密不漏。

⑵振打装置灵活好用,报警装置正确,销子无断损。

⑶下灰口畅通无杂物,负压除灰系统正常,所有E型阀开、关正常。

2.2.6检查转动机械符合下列要求:

⑴所有的防护遮拦及安全罩完整、牢固,靠背轮连接良好,地脚螺丝不松动。

⑵轴承内的润滑油油质合格,油位正常,靠背轮连接良好,盘动正常。

⑶温度表齐全完好,指示正确。

⑷冷却水充足,回水畅通。

2.2.7检查各辅机电动机符合下列要求:

⑴电动机周围干燥、清洁。

⑵电动机转动部分必须装设防护遮拦或防护罩。

⑶电动机及其所带动的机械上要有箭头指示旋转方向,启动装置上注明该装置所属的机械名称。

⑷电动机外壳接地线良好。

⑸电动机周围照明充足,地面平整干净,不得有杂物。

2.2.8检查汽水系统、燃油管道符合下列要求:

⑴支架完整,管道能自由膨胀。

⑵保温完好光洁,色标齐全,其颜色符合《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规定。

⑶管道上有明显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2.2.9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符合下列要求:

⑴与管道连接良好,法兰螺丝完整牢固。

⑵手轮完整、牢固,门杆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

⑶阀门的盘根适当压紧,留有少量余隙,丝扣已紧,无渗漏,主要阀门保温良好。

⑷传动装置的连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完整牢固,电动装置控制灵活良好。

⑸具有完整的标示牌(名称、编号),开关方向清晰、正确。

⑹指示器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

2.2.10检查汽鼓水位计符合下列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