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039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扶贫故事5篇.docx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

 

【篇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族英雄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曲铁肩担道义的历史颂歌;“最美村官”秦玥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挥洒汗水,守在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

他们用行动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不沮丧、不抱怨,与人民群众并肩齐行。

xx乡中洲村村支书助理,2016年10月1日起这个特殊的称谓便一直跟随至今。

中洲村,上饶县xx乡的十二五贫困村,“远”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小村庄的最深刻的印象,从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到越变越窄的乡道;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转过一道连一道的弯路,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朴素又可爱的村庄;老村支部书记热情的和我握着手,眼里有的是欣喜、是激动、更是希望。

在简要的了解了中洲村的基本情况后,我连续几夜辗传反侧难以入眠,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村全面脱贫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我顿时感觉我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对此我特向老干部和村官前辈做了请教,在一番谈心后我豁然开朗,首先我们就是了解每家每户的状况,做到“因户施策”。

因此“精准”成了我的工作主线,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办公室坐坐、看看报纸、喝喝小茶是别人眼里的村官生活,实际上每天走村入户,穿梭在田间地埂,才是我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虽然防晒措施必不可少,但在这样的高强度的工作下,我还是避免不了的成为了“小黑妹”。

但也正是这身和农民一样的“同款肤色”,再加上一口地道的上饶话,成功的拉近了我和村民的距离,更好的融入群众内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走村入户,摸排走访,建立一本“扶贫日记”,对自己“管辖”的群众做到知根知底,将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人与扶贫户一一挂钩,对每户“量身定做”进行详细的规划,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全村161户600人制定了脱贫规划。

因户施策成功改变了我所帮扶贫困户的命运,给贫困家庭送去了最暖心的关怀。

“小夏,你来了”,贫困户带着对帮扶干部浓浓的信任,向我诉着家长里短。

贫困户xx,他年满80岁,自身患偏风,右脚走路不方便。

两个女儿陆续远嫁后,家中就剩下两老人相依为命。

目前,xx居住的房屋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子,年代已久,一下雨时就经常漏水,无法居住。

根据该户的实际困难条件,我尽力为他们申请各项民政救助。

为xx家办理了低保,xx享受养老保险金。

通过争取各项补助,基本保障了xx的基本生活。

通过多次走访,了解到xx家中有做房子的意愿,但由于是纯女户,女儿女婿又远在他乡,没有精壮劳动力xx对于重建房屋还是显得信心不足。

再通过多次与他沟通,成功说服其女儿利用空闲时间回家帮忙进行房屋全面维修,通过地面硬化、墙体刷白、门窗安装等已达到入住条件。

“乡亲们不要急,都有”。

过年来了,为了让贫困群众也能过上一个开心的好年,在我的建议下,通过发动帮扶干部、帮扶单位和向上级申请,为我们的贫困户争取到一人壶食用油和一床棉被的福利。

虽然并不是什么大物件,每个来领油的村民脸上都洋溢幸福的笑容,“多谢啦”用着一口夹带着浓厚黄沙口音的普通话表达着感谢。

我明白这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需要我置身荆棘丛中;更需要我坚守住寂寞;这一路的艰辛坎坷让我不自觉有所畏惧,但也正是这一张张笑脸、一声声多谢坚定了我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的信心。

伟大蕴涵于平凡,高尚见诸于细微,就让我们从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的扶贫琐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尝试和积累。

基层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起点,在工作中,我们要像田里的稻子一样,深植于农村的土壤里,为村民带来希望和收获。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也要持之以恒。

【篇二】

巍峨的雪山、洁白的云朵、满山的牛羊、黝黑淳朴的笑脸……2016年9月,我带着“心中想象的藏区模样”,来到xx省xx藏族羌族自治州xx县,挂职中共xx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为了交通运输部选派到高原藏区挂职的唯一女干部。

两个月走完88个贫困村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对工作的第一个要求。

在xx我分工负责脱贫攻坚、交通运输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到xx的第二天,我便到县脱贫攻坚办、县交通运输部门调研了解情况、查阅文件资料。

用近2个月的时间,走完了xx的21个乡镇和88个贫困村,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30余户。

在深入乡村、到相关部门调研的基础上,得出“xx最大的瓶颈制约是交通、最大的民生期盼是交通、最大的致富希望是交通”的结论,为此,我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把“提升主干道,消除‘断头路’,畅通内环线,构建大交通”作为全县交通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畅通xx”,大力推广“交通+扶贫”模式,并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与采纳实施。

想把交通工作做好,必须做好路网规划。

xx四面环山,进出xx的几条公路等级都很低,国道省道大部分都是四级路。

为此,我积极争取项目落地xx。

在部、省、州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青城山至xx旅游观光列车轨道项目纳入xx省交通扶贫规划,四姑娘山镇过境路纳入部“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350国道巴郎山到xx县城段列入部“十三五”红色旅游道路规划。

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通车公路里程2979.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率先在全省民族地区县实现“两个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支撑,以县、乡道为辐射,农村公路为连接”的较为完善的公路路网体系。

路建好了,提高管理水平,为后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不可少。

借助部、省、州提出的创建“四好农村路”省部示范县机会,我积极向xx县委、县政府汇报,建议xx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得到xx县委、县政府支持,随后组织制定了《xx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多元资金投入保障新机制,充分发动群众、企业参与修路。

为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助推精准扶贫作用,我在xx县主导推行“交通+基地”“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电商”等扶贫模式,将农村路网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融合。

2017年,全县酿酒葡萄基地带动种植户4620户,促进8个乡镇1.5万人增收,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9%和28.3%,增长率居全州第一。

2018年,xx电商交易超20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600余人。

援藏两年,收获一生

“来了就干,干就干好”,这是我的工作誓言和责任担当。

2017年6月,xx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难以忘记抢险救灾第一线的艰险,更加难忘128名受灾群众被转移安置后信赖而感激的眼神。

灾后,我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到800万元抢险应急专项资金,还联系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最终促成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向xx受灾群众捐物6200多件、折价277万元,青岛企业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岗位。

在我的努力下,受灾后的xx人民有了更多重建家园的希望,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从2017年到2022年,按照每年每人500元标准资助贫困学生500人,思源基金会、德源基金会捐赠了大量轮椅、助行器等医用物资。

除此之外,还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高中贫困学生生活费27万元。

对我来说,xx是一张名片,推介xx是我永远镌印在心的使命。

我协调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关注xx、报道xx,以不同的视野与角度宣传当地特产、脱贫攻坚成效以及秀美风景。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打响了知名度,xx苹果、松茸等名特产品在2017年首次出现供不应求,当年,xx旅游业营收也实现增幅位居全州第一。

援藏两年,收获一生,两年援藏的宝贵经历,见证了我的成长,这笔财富将使我终生受益。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愿化成风,让格桑花铺满五彩藏乡;我愿化作路,与藏汉同胞携手奔康!

【篇三】

2018年7月1日上午,我在驻扎的xx镇和平村食堂用过早餐后,坐上了开往我帮扶户同一方向的战友郭彬的车,开始新一轮下组走访帮扶工作。

当车行至该村大龙组,我就先下车走访位于大龙组的贫困户。

在走访完大龙组的几户贫困户后,到了中午12点多,我便按计划准备步行到一户位于包组干部郭彬组上的贫困户去走访。

因为路途有点远,我提前电话联系了郭彬,要他与我一起去,这样有个伴。

当我俩走在距我贫困户家不远的通组公路上时,我看见有一只大黄狗从分支小路上跑出来,当时我走在前面,突然,这只狗猛地往我身上扑来,顿时把我吓蒙了,不知所措,它疯狂地逮住我的左手使劲咬了几口,两颗獠牙深深地扎进我的左手背,顿时鲜血直流,郭彬见状立即找身旁的石头棍棒使劲打它,好不容易才把狗打跑了。

天哪,这突如其来的横祸,我的世界立即陷入了漆黑,为能及时有效治疗处置,谨防该狗携带狂犬病毒危及我的生命。

我强忍伤痛,无奈地取消了当天剩下的帮扶走访计划,郭彬很快叫上另一位当时在组上其他贫困户家中走访的镇上战友李静,他俩共同开车护送我到xx镇卫生院对伤口作紧急处置,第一时间接种狂犬疫苗。

由于我被狗咬伤口已经暴露流血,按处置治疗措施必须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遗憾的是,xx镇卫生院没有该疫苗,情况危急,郭彬便迅速向和平战区指挥部领导作汇报,指挥部立即指派战友开车护送我到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的习水县城东皇卫生院接种,从而第一时间让我脱离了危险,获得生命重生。

我清晰地记得,事件发生后,战友郭彬及时在战区微信介绍了我帮扶贫困户路上不幸被狗咬伤的伤情,很快和平战区的战友们不停地通过微信和电话对我嘘寒问暖,战区领导们也纷纷打电话询问我的伤情,让我深深感受到脱贫攻坚大家庭的温暖。

事发当天晚上,我下组帮扶被狗咬伤的消息传到了我帮扶贫困户的耳朵里,他们似父母兄弟姐妹一样,陆续打电话询问我的伤情,有几个泪浅的大妈在电话里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说对不起黄领导,没有保护好我的安全……那一晚,我被狗咬的手伤口非常痛,但又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慰问,心是暖暖的,一晚上都没睡着,想得太多太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因我被狗咬的手伤势不轻,单位领导知情后,对我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问候,为我报了工伤事故快报,叫我好好在家静养,伤好后再投入工作。

但我休养的那些天,正值习水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组入驻习水检查脱贫攻坚的特殊时间和省委第二巡视组进入习水开展巡视工作的特殊时期,其实我自己在家也休养得不安生,我得知单位领导说单位办公室要好几天无人应急值守,我便毫不犹豫地向领导报名,由我在那些天到单位办公室应急值守,那几天单位看到我带着臃肿的左手掌在委办公室的,都劝我回家好好休息,我微笑着说感谢领导关心,其实我觉得这算不了什么,我认为:

能在单位应急值守也算我这位伤者在大后方也能为习水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出一份力,没有拖后腿,实现人生价值。

尔后我就一直坚持下来,直到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完又投入到科室上班办案,实际上没有真正休过一天工伤假期,但我无怨无悔。

在我养伤期间,战区领导还特意代表xx战区到我家中对我进行了慰问。

我帮扶的几户贫困户还经常打电话关心我被狗咬伤的治疗情况,还问到:

国家已经检查完了,我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以后是不是就不再去走访他们了?

我听后很感动,电话中肯定地回答他们:

不会的,无论怎样,我以后一定还会经常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

电话两端,大家都放心乐意了。

扶贫路上这段特殊的经历,我终身难忘,也绝不后悔,感恩我的领导、战友、同事,习水脱贫攻坚,有你有我有他。

只要生命尚存,必将与大家一起讴歌感恩这个伟大时代,共同见证伟大祖国的辉煌未来。

【篇四】

我是县人大机关派驻xx乡xx村的扶贫工作队长。

说实话,接受扶贫任务的时候,我有些不以为然。

以为扶贫就是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

当真正沉下去、融入老百姓的时候,我才体会到扶贫就像“探亲”一样,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做不完的事。

xx村距离县城十多公里。

近年来,随着巫山神女峰机场路穿村而过,村里的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

但全村贫困户仍占有较大比例,村民形容这里:

“村是一面坡,村里光棍多;住的茅草窝,肩挑背也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压力再大,也要扛在肩上。

为做好精准摸底工作,我与村干部一起挨门挨户走访村民。

今年4月22日中午,我们在六社走访时,远远看见一处低矮破旧的土墙房,门墩上还坐着一个抽叶子烟的老人。

我一边走近老人,一边问候老人吃中饭没有?

可老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只顾大口大口吃烟。

一旁的村干部告诉我,老人叫向承堂,今年64岁,是村里的五保老人,耳朵有点背,听不清我的问话。

我听后一愣,决定找老人问个究竟。

我们的到来终于引起老人的注意,立即起身带我查看他住了大半辈子的土墙房。

土墙房的墙面因漏水脱落掉土,裂开的墙缝布满蜘蛛网,屋顶的瓦片被风吹的摇摇欲坠。

屋里陈设更是极为简陋,除一盏电灯泡外没有一样电器,一张睡床用几根木头撑起,坐在上面吱呀作响,凹凸不平的地面摆放着盆盆罐罐,老人提高嗓门告诉我,这是防下雨漏水准备的。

看着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和破旧不堪的房屋,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老人蜗居在这种危房里,下雨怎么办?

冬天怎么过?

我把老人拉到一边大声问起情况。

这次老人听清了我的问话,开口就称呼我为“领导”,特别感谢我这个“领导”大热天里来看他。

我赶忙纠正老人说:

“我不是领导,我是驻村工作队长。

”老人先是一愣,继而向村干部核实我的身份。

打消老人的顾虑后,我开始动员老人到乡里的敬老院生活,告诉他住在这里很危险。

老人听后直摇头,随即指着后山上的茅草棚说,他养了20多桶蜜蜂,每年收入千多块,他不愿走!

村干部也介绍说,老人家舍不得蜜蜂,说啥也不到敬老院。

得知老人坚守这份“甜蜜的事业”,我把想好的一大堆劝说的理由压在心底,进而支持老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临走时,我与村干部商量为老人建房。

老人听后,高兴得不知说啥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在当天的走访中,我还得知同社的年过六旬的五保老人刘军贵也住在危房里,也不愿意住敬老院。

结合县上的扶贫政策,决定为两位五保老人申请D级危房改造,联建新房。

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到乡政府为老人房屋改造填报资料,完善相关手续。

一周后,我带着两位老人就近选址,并向他们介绍了房屋大小、结构和功能。

听说能住上40平米的水泥房,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5月初,新房正式开建。

看着进场的挖机,忙碌的工人,两位老人时而静坐在石墩上观察,时而跟在工人身后,生怕他们溜走。

我看出了老人的心思,向他们承诺说,工程队一定会按期交房,经过政府验收后,您们就可以住上新房了。

两位老人这才放下心来,转身一步三回头地到地里忙农活。

建房进度较快,老人很快就能住上新房。

可光有新房,没有生活日用品怎么办?

6月的一天,我在微信圈里晒出了两位老人居住的危房和危房改造效果图,并附上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老人的窘境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关注,一位远在东莞的网友当即与我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为两位老人捐助一副床具,县城一位化妆品经销商答应捐赠一套炊事用具,市人大代表曾传桂承诺为两位老人各捐献一台电视机……

一个周末,我专程把好心人捐助的消息带给两位老人,他们激动不已。

当我打开手机播放捐助人的祝福后,两位老人眼角噙满泪水,一遍遍地感谢这些好人。

为让捐助人掌握房屋建设情况,我将房屋建设进度和捐款购物发票拍照发给捐赠人,接受他们的监督。

从农村长大的我见证过父辈建房的期盼和艰辛。

虽然两位五保老人建房属于政府扶持,但我仍像自家亲人建房一样放心不下。

6月23日半夜,全县普降暴雨。

我在家里急的不可开交,赶忙打电话委托村干部查看两位五保老人的情况,直到老人安全转移,在建的新房未受损失后,我才放心睡下。

老人的新房建成后,我又忙着为老人张罗装修和日常生活用品。

8月30日中午,老人正式入住新房。

当天,县民政局和曾传桂、张忠美等爱心人士专程送来了电视机、茶几、电饭煲、菜盘及棉絮等生活用品,我为两位老人购买了电视接收器。

看着气派的新房和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两位老人在新房内不停地来回走动,一个劲儿地念叨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让他们这把年纪还能住上新房。

陪老人查看新房后,我又手把手地教老人正确使用电视机、电饭煲等生活用品。

老人好奇的左摸摸,右拍拍,嘴里不停地说,“你们这些领导为我想的太周到了……”我赶忙打断老人的话说,“我不是领导,我是驻村工作队长!

哪知老人这次却不依不饶地说,在他们心里,给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就是领导。

善良的老人,质朴的话语,感恩的心态,让我感怀不已:

脱贫攻坚是一项民心工程,扶贫工作是一项良心工作,只要用心用情用力,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了群众的主动参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篇五】

我们一家六口人,我和妻子,两个儿子,还有两位老人。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家开榨油坊,是村里第三个建起小洋楼的。

后来,我去学做瓦匠,妻子跟着我做小工,上养老,下养小,日子过得不错,还小有积蓄。

没想到,2012年,大儿子金雷和老父亲相继病倒,家里一下成了贫困户。

那年7月,我和妻子拿出攒下的4万多元积蓄装修房子,想把住房环境改善一下。

就在房子装修好了,我们准备出去打工时,金雷在沟里捉小龙虾时被银环蛇咬伤。

住院23天才捡回一条命。

6万多元的医疗费,使我们这个家第一次背上债务。

可是,我和妻子并不害怕,我们相信,凭借自己的劳动,总能还清。

谁知道,这并不是困苦的结束。

出院后不久,金雷性情大变,脾气暴躁,他捶坏了家里的门、窗、床,甚至对我们拳打脚踢。

严重的时候,他拿刀割破自己的肚皮。

后来我们才知道,是银环蛇的剧毒损伤了他的神经,他患上了精神病。

从那时起,他每月需要服用300多元的药物。

祸不单行,我80多岁的老父亲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

家中两个病人需要照顾,妻子得留在家中,我也只能在附近打打工,收入极不稳定。

2015年8月,我们家被纳入村里的精准扶贫户。

多亏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父亲每年住院的费用大部分得到报销,大儿子也享受到每年500元的免费服药政策,小儿子每年领取了1200元的助学扶智资金。

脱贫是自己的事,除了党和政府的帮扶,更要靠我们自力更生。

可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妻子在家里也有收入呢?

去年,我和妻子商量发展蔬菜大棚。

驻村工作队表示全力支持。

扶贫干部邓展,跑前跑后帮我办好了3万元无息贷款。

2017年腊月,在挖好沟渠、搭好棚子、绷膜,平整好土地后,我们满怀信心准备下种。

谁知,一场突发雪灾,把我们的信心都击垮了。

看着被大雪压垮的大棚,我和妻子抱头痛哭。

当时,心一横,恨不得把它们全推倒算了。

冷静过后,我和妻子买来竹条自己搭棚子,薄膜破了,就用透明胶粘好继续用。

几天后,重新搭起大棚。

我们种下两亩多地豆,和一亩其他的蔬菜。

每天早上,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棚子里看看。

那里种的不仅仅是几亩蔬菜,还是我们的脱贫梦想。

等到豆子苗长到30厘米高的时候,却突然一天天蔫儿了。

我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原因。

镇上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郑大福听说后,跑到棚子里查看,初步判断可能是气象病。

宜都市农业局退休干部袁祖新,也来到我家,拿着豆子苗从叶子观察到根,最后也确诊是气象病。

他说:

“你马上跟我回镇上,我给你配点药打,一个星期就好了。

”当天晚上9点,我拿回袁老配的药,打着电筒在大棚里喷,一直忙到夜里12点。

一个星期后,豆子终于活过来了。

今年4月,第一批豆子成熟了,我们夫妻俩凌晨骑着小麻木去批发市场卖。

深夜2点多,我们揣着两百块钱回家,一路有说有笑。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成功、幸福。

到目前为止,我们采摘的蔬菜已经卖出去2000多元。

下半年,我想再增加3个大棚,把竹棚子换成钢架棚,争取来年蔬菜大棚收入突破1万元。

不管生活给了我们多少苦难,我们都相信,好日子一定会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