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384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docx

护理工作总结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

护理工作总结:

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与护理工作总结:

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汇编

护理工作总结:

ICU护理个人年终总结

第一节ICU护理常规1、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2、所有病人均要持续24小时进行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HR(P)、RR、Bp、SpO2,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的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特护记录单,并体现专病专护。

3、严格遵医嘱计划输液,必要时采用输液泵输液,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所有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保持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现象发生,并预防交叉感染。

5、按时或随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危重病人卧位舒适,及时进行相应评分(GCS评分、镇静评分、Breden评分)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6、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各相应的交接程序。

7、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ABP、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第二节胸部手术后监护常规1、病人返ICU后严格进行交接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15分钟一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qh。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注意有无局部发绀及皮温低等组织灌注不良现象。

3、维持血压在110~120/70~8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对照,血压过高:

注意有无疼痛、缺氧、输血输液过快所致;血压下降:

注意有无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有CVP者注意其变化并协助医师及时作出处理。

4、体位:

患者未清醒时平卧,清醒后生命体征稳定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利于呼吸及引流。

全肺切除病人禁止完全侧卧,防止纵隔过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出现呼吸循环异常。

5、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插管位置,连接紧密,固定牢靠,保持通畅,观察引流量及性质,拔管指征)。

6、全肺切除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为调压管,禁止随意开放,应严密观察健侧呼吸音及气管位置,保持健侧呼吸音清晰,气管居中,出现气管偏移,及时报告医师协助作出处理,排放胸液时注意一次排量不得超过800ml且速度要慢。

7、持续吸氧,观察有无缺氧征象,做好胸部物理治疗。

8、匀速输液,控制输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肺水肿、心衰的发生。

9、做好饮食管理,止痛泵的管理,指导协助病人进行床上活动,加强心理护理。

第三节腹部手术后监护常规1、病人返ICU后进行严格交接班,妥善安置病人,给予持续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15分钟一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qh,病情突变时及时通知医师作出处理。

2、保持正确体位: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采取相应体位。

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及误吸,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小时防止引起头痛,病人麻醉清醒或腹部手术后6小时一般采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引流及减轻疼痛。

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卧位,并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鼓励协助早期活动。

3、胃肠减压护理:

`胃管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观察胃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变化,准确记录引流量。

4、做好引流管护理:

明确各引流管放置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并保持有效的引流,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

当引流物量突然增多或颜色鲜红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急救准备。

5、留置尿管病人做好尿管护理,未留置尿管病人术后6~8小时应协助病人自解小便,必要时予以导尿。

6、注意病人腹部体征变化,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如:

出血、肠梗阻、急性胃扩张等,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整齐。

7、24小时计划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8、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第四节重度颅脑外伤病人ICU监护重度颅脑损伤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①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②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③体温、呼吸、脉博、血压有明显改变。

或GCS评分为3~8分者。

损伤机理包括:

直接暴力损伤(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积压伤)和间接暴力损伤(挥鞭样损伤、颅颈连接处损伤、胸部积压伤伤)。

临床表现为:

①意识障碍②头痛、呕吐③眼部征象:

包括瞳孔、眼球运动、眼底的改变④椎体束征⑤生命体征的改变⑥脑疝。

辅助检查:

①腰椎穿刺术②颅脑超声检查③x线平片检查④颅脑CT检查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⑥颅内压监测。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0.5~1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每4小时测体温1次,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等的变化并应及时、详细的记录。

2、体位宜取头高位,抬高床头15~30°;重伤、昏迷病人,取平卧、侧卧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取平卧或头低卧位,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增加颅内淤血。

3、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对开放伤或开颅术后病人,应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对于减压性的伤口应避免局部伤口受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的变化并记录。

4、高热护理颅脑损伤病人出现高热时,要分析原因,因感染和丘脑下部损伤均发生高热。

中枢性高热病人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行冬眠低温疗法。

实行冬眠低温时,要定时检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药物对病人意识有影响,观察病人时注意区别药物的作用与伤情变化引起的昏迷。

前者可以刺激、呼唤病人使之苏醒,而昏迷时病人意识无改变,不会因给予刺激而使病人觉醒。

5、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防止肺部感染。

做好供氧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

6、营养与补液重度颅脑损伤可致消化及吸收功能减退,由于创伤修复、感染或高热等原因,使机体消耗量增加,故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相当重要。

7、皮肤护理昏迷及长期卧床,尤其是衰竭病人易发生褥疮。

预防的要点是勤翻身,避免皮肤受压时间过长。

8、五官护理

(1)昏迷、颅底骨折的病人,由于眼睑闭合不全,一般可戴眼罩、眼部涂眼药膏,并定时滴抗生素眼液,必要时可暂时缝合上下眼睑。

(2)脑脊液鼻漏及耳漏,病人可取半卧或平卧位,宜将鼻、耳血迹擦净,不用水冲洗,也不用纱条、棉球堵塞。

(3)保持鼻、口腔清洁。

(4)配有活动性义齿的昏迷病人,应将义齿取下,以防掉入气管内。

9、预防关节挛缩和足下垂昏迷与长期卧床病人,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需定时活动肢体各关节,但要注意被动活动动作宜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以防发生骨折。

10、安全的护理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应适当将四肢加以约束,以防自伤或坠床而发生意外。

但是不能单纯地为减少躁动而进行约束,需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处理。

如属颅内血肿,需行紧急手术;脑水肿的病人行脱水治疗并改善缺氧;低血压与休克者应输血、补液;尿潴留者行导尿;这些措施均可使病人转为安静。

11、癫痫护理癫痫发作时,应注意防止误吸与窒息,并有专人守护,将病人头转向一侧,并在上下臼齿之间加牙垫或塞一纱布卷,以防舌咬伤。

自主呼吸停止时,立即行辅助呼吸。

大发作频繁、连续不止,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可因脑缺氧而加重脑损伤,使伤情恶化。

此属于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作有效的处理。

12、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第五节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监护MOSF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指在严重外伤大手术或严重感染后应激状态下,机体在24小时相继或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又称序贯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治疗技术的发展,危重病人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但MSOF仍是危重病人死亡后主要原因,因此,密切观察MSOF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更为完善有效的护理措施时临床救治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护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⑴、体温MSOF多伴各种感染,故有人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般情况下口温、肛温、皮温间各差0.5℃——1.0℃。

当严重感染合并脓毒性休克时,口温可达40℃以上而皮温可低于35℃以下,提示病情十分严重,常是危急或临终表现。

⑵、脉搏了解脉搏快慢强弱,规则与否和血管充盈度及弹性常反映血容量新血管功能状态,应注意交替脉、短绌脉、奇脉等表现。

尤其要重视次数和缓慢脉象其提示心血管衰竭,表现为心率

1

3

4

5

6吸,反常呼吸及点头呼吸、鱼嘴呼吸等这些均属危重征象⑷、血压了解收缩压,注意舒张压、脉压,重视在测血压时听声音的强弱。

此亦反映心脏与血管功能状况。

"MSOF"常发生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微循环淤血,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沉分布异常、外周组织氧利用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⑸、意识MSOF时出现脑受损时表现为嗜睡、意识朦胧、澹妄、昏迷等,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和睫毛反射,注意识别中枢性浴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征象⑹、尿注意尿量、色、比重、酸碱度和BUN、Cr变化、警惕非少尿性肾衰⑺、皮肤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弹性、皮疹、出血点淤斑等,观察有无缺氧、脱水、过敏、DIC等现象2、加强器官保护⑴、对肺脏的保护MSOF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尤其时肺部感染,应予高度警惕。

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工作人员戴口罩接触病员,要做好口腔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经常给予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气道湿化的局部灌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已成为防止肺部感染,保持支气管纤毛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加强对吸痰管、氧气导管、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等的消毒。

⑵、对肾脏的保护要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病情确实需要,也应减少剂量,并注意维持充分的肾血流灌注量和利尿状态。

在病情复杂,水和电解质失常时,应用利尿剂容易发生超负荷和肺水肿,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需要导尿或保留尿管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发生。

⑶、对心脏的保护注意避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的因素,如激动、兴奋、不安等,消除恐惧心理。

注意患者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使用开赛露。

应对心功能及其前、后负荷进行严密监测,确定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以维持动脉压尤其脉压差和组织灌注压。

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强心、抗心率失常药物,应注意应用洋地黄制剂后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黄绿色视及心电变化等。

3、保证营养的摄入MSOF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体内能量消耗很大,病人消瘦,免疫功能受损,代谢障碍,内环境紊乱,因此设法保证患者营养至关重要。

临床上通常通过静脉营养和管饲或口服法改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等供应。

在热量中增加氨基酸的比例尤为重要,以维持正氮平衡。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B族与C)和微量元素(镁、铁、锌等)。

虽然深静脉营养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代替胃肠营养,应合理掌握。

第六节压疮病人护理1、概念褥疮是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局部软组织缺血、缺氧、溃烂和坏死。

褥疮这一术语正逐渐被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ar,简称PU)或压疮所取代。

2、PU的分期国外分期法许多国家首选的是按溃疡的解剖深度分期的方法,现以欧洲压力性溃疡顾问小组(EPUAP)为例:

Ⅰ期:

皮肤完整,局部发红,按压后不退色,皮肤温暖、水肿、有硬结也是一种提示,尤其对皮肤较黑的病人。

Ⅱ期:

部分皮层损伤,包括表皮、真皮或两者均有。

溃疡表浅,临床表现为擦伤或水疱。

Ⅲ期:

皮层皮肤损伤,包括皮下组织破烂或坏死,但未累及筋膜。

Ⅳ期:

大面积破损,组织坏死,或破损达肌肉、骨骼,有或无皮肤的支撑结构。

我国常用的分期方法:

Ⅰ期:

淤血红润期Ⅱ期:

炎性浸润期Ⅲ期:

浅度溃疡期Ⅳ期:

坏死溃疡期3、褥疮相关因素的评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国外Branden评分法评分内容评分及依据

1分2分3分4分感觉:

对压迫有关的不适感觉能力完全丧失严重丧失轻度丧失不受损坏潮湿:

皮肤暴露于潮湿的程度持久潮湿十分潮湿偶然潮湿很少发生潮湿活动度:

体力活动的程度卧床不起局限于椅上偶然步行经常步行可动性:

改变和控制体位的能力完全不能严重限制轻度限制不限制营养:

通常的摄食情况恶劣不足适当良好摩擦力和剪切力有潜在危险无无无P>其危险评分从6分到23分,分数越低危险性越大,小于16分者,为高危患者。

4、PU的预防

(1)皮肤检查和翻身:

皮肤检查至少每班一次。

翻身根据皮肤受压情况而定。

(2)定期清洁皮肤(3)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干燥。

(4)避免骨突出直接接触,避免在骨突出进行按摩。

(5)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伤口渗出液和汗液。

(6)改善营养(7)如提高病人的可动性和活动性的可能性存在,应在其整个治疗过程中建立康复治疗的内容,对大多数病人要保持他们现有的活动水平。

(8)如病人条件允许且无禁忌症,应尽量使床头抬高的角度减少,并尽量缩短床头抬高的时间。

(9)正确的搬动和翻动病人。

5、PU护理的五大误区误区一:

消毒液消毒伤口误区二:

按摩受压皮肤误区三:

保持伤口干燥误区四:

使用气垫圈误区五:

使用烤灯6、PU各期的护理对策Ⅰ期:

翻身,避免再度受压,禁按摩。

可用赛肤润。

Ⅱ期:

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疱内渗液,剪掉疱皮,表面喷贝复剂,用无菌纱布覆盖。

如果水疱较小,可不必剪疱皮,用纱布加压包扎即可,以减少渗出。

Ⅲ期—Ⅳ期:

清创处理,按时换药。

可用防褥疮帖膜。

第七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1、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是由胚胎左侧第6主动脉弓形成,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的主动脉—肺动脉通道。

在胚胎期,动脉导管未闭是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但出生后(一般2—3周)导管应自行关闭;如出生持续开放,就会在肺动脉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动脉导管未闭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21%),居第二位,在儿童病理中占首位。

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3:

1。

⑴、病理生理①肺动脉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分流量的大小随导管的粗细及肺循环的阻力而变化。

②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向右分流致使体循环血量减少,左心室代偿性作功,加之分流至肺循环的血流回心增多,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出现左心衰竭。

③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始因肺循环血流增加而成为动力性,后因肺血管的继发变化而发展成器质性。

随着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可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右心衰竭。

④双向或右向左分流当肺动脉的压力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增高,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即可产生双向或右向左分流。

(2)、手术适应症一般年龄在1岁以上者,一旦确诊,均可手术治疗。

理想的手术年龄是3—7岁。

2、房间隔缺损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房缺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分流量视缺损的大小和房间压力差有所不同。

其病理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肺循环能容纳大量血液,即使肺循环的血容量已为体循环的2—3倍,仍能维持正常的肺动脉压。

所以,绝大多数患儿在此阶段没有症状,活动量不减少,仅表现为生长缓慢,易患呼吸道感染。

②长时间的作向右分流,肺小动脉逐渐产生内膜增生和中层肥厚,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逐渐加重。

故患者一般在青年后期症状逐渐明显,可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易疲劳、咳嗽等症状、③若病变未及时纠正,肺动脉压越来越高,右心负荷逐渐加重,心房水平即可出现右向左分流。

其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出现活动后晕厥、右心衰竭、咯血、发绀,发展成为艾森曼格综合症。

3、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心病的23%—30%。

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膜部缺损、漏斗部缺损及肌部缺损,其中以膜部缺损最常见。

正常成人左室收缩压可达120mmHg,而右室收缩压仅30mmHg。

4、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在发绀型心脏病中居首位,占50—90%。

⑴、病理解剖:

(1)右室流出道狭窄;

(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骑跨;(4)右心室肥厚。

⑵、病理生理:

因室间隔缺损大,主动脉又骑跨于室间隔缺损之上,在收缩期两心室压力相等,主动脉同时接受左、右两室的排血。

主动脉右移骑跨越多,主动脉接受右室排血愈多,发绀也愈重。

另一方面,发绀的轻重还取决于右室流出道阻塞的严重程度及肺循环的发育情况。

流出道愈窄,肺动脉发育愈差,发绀就愈重。

发绀愈重,肺内体循环与肺循环的侧支就愈多;同时因缺氧导致的红细胞增多症也愈严重。

极少数轻型或无发绀的四联症病人,心室射血时以左向右分流为主,但绝大多数四联症病人为右向左分流。

主动脉骑跨越多,右室流出道愈窄,右室负荷就越重,右室严重肥厚者左室常发育差,术后右室及左室均易衰竭。

⑶、诊断要点:

1、症状

(1)发绀;

(2)呼吸困难和乏力;(3)蹲踞2、体征

(1)杵状指

(2)心脏检查:

大多数四联症病人心前区无畸形。

术后护理:

1、呼吸管理

(1)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监护室,平稳抬至病床上,立即接上已调好并运转的呼吸机。

听双肺呼吸音。

若右进一步核对呼吸机的参数,侧呼吸音消失者,应进一步核对气管插管的深度,过深者应拔出1—3cm,使插入左侧支气管退至主支气管内,常可改善呼吸状况。

摄x线床头胸片也能协助诊断。

进一步核对呼吸机的参数,检查呼吸机的管道有无漏气及接错,确认呼吸机工作正常。

(2)拔管后加强体疗,协助排痰。

婴幼儿可经鼻导管吸痰。

(3)用化痰、利痰药物。

(4)对于重病人适量应用肾上腺素激素,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道内炎症。

(5)适当镇静,恢复体力,减轻呼吸困难。

2、循环支持

(1)血压正常、心率反应性增快者,可用安定或吗啡,使患者镇静后,心率多可下降。

血容量不足者及时补充之。

(2)输血量应根据情况补充至血红蛋白100g/L左右,患者无贫血貌为妥。

术后可应用硝普钠或前列腺素E1扩张血管,以减轻前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肺动脉压力。

(3)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终下降不满意、血氧分压低者,吸入NO,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氧饱和度,改善循环。

3、抗生素的应用目前,一般首选头孢类抗生素如:

头孢三嗪、头孢哌酮等。

氨基甙类抗生素可小量辅助应用,因对肾脏有一定毒性,当血容量不足、尿少时禁用。

4、保持电解质平衡体外循环术后水、电解质的变化较快,特别是血钾,随大量尿液排出后常常较低,应及时复查,可用微量泵静脉输入,注意需从中心静脉输入,大量输血后应及时补钙,以免发生低钙。

常常较低,应及时复查,可用微量泵静脉输入,注意需从中心静脉输入,大量输血后应及时补钙,以免发生低钙。

第八节风湿性心瓣膜病术后监护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

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单纯的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3%,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则多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存在。

行瓣膜置换术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后监护要点:

1、呼吸系统监测:

病人术后转入ICU后与麻醉师共同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诊双肺呼吸音,常规拍床旁x线胸片,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管道,测量并记录气管插管的长度,便于及时判断气管插管有无移位或脱出。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并根据血气结果随时调节呼吸机各工作参数。

神志清醒后,观察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同步,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并根据病情及血气结果协助医师判断有无停呼吸机及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

病人带有气管插管期间,气管内吸痰是清除气管内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

吸痰前后充分给氧,适度的气道湿化,同时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口唇颜色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吸痰后进行肺部听诊,并评价吸痰效果。

拔管后按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每4~8小时1次,指导、鼓励并协助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同时应用排痰机协助排痰。

拔管后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缺氧征象,及时复查血气分析,必要时须重新插管。

2、循环系统监测:

⑴、严密监测心率、心律、挠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尿量的变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适宜的心率90-110次/分、MAP60-90mmHg、CVP6-12cmH2O、尿量≥1ml/kg/h)。

⑵、补充血容量:

患者术后回ICU后血容量往往不足,与术中失血、体外循环预冲液不含血液使血液稀释、停体外循环后输血不足、术后尿量多、术后渗血多、用扩血管药物有关,根据CVP和MAP及尿量,调整补液量及速度,血容量不足首先表现为心率增快,而不是血压下降,快速输血后心率会逐渐减慢,血容量不足很严重时才引起血压下降。

⑶、注意电解质变化:

换瓣术后要密切注意电解质的变化,尤其是低血钾的危害较大,根据尿量补钾,及时抽血查电解质,维持血钾在4.5-5.0mmol/L。

血钙的变化一般不大,成人<2.3mmol/L时应经静脉补充,每次0.5-1g。

术后当日血钠一般正常,由于尿的大量排出,钠随着尿排出体外,若不注意补钠,则多于术后次日开始出现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

⑷、用药:

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同时观察药物效果。

注意病人四肢末梢循环及尿量的变化,警惕有无低心排的发生。

⑸、心律失常的治疗:

a.房颤伴心率增快:

若为血容量不足引起者,加快输血后,心率会逐渐减慢;低血钾补钾后将好转;对插管不适应者,可用镇静剂;心功能不全者,用强心药治疗。

b.心动过缓:

一般为术前长期心率缓慢,或术后心功能较差、血容量过多所致。

可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时心率维持在80-100次/分之间,也可应用临时起搏器。

c.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者严密观察,对频发者或多源性室早应积极治疗。

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无效者可用胺碘酮。

3、做好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采用灭菌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吸引,每30~6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根据医嘱合理应用止血药物,输注血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

警惕有无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若引流量超过200ml/h,连续3h,应用止血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应做好二次开胸止血的准备。

4、并发症的观察急性左心衰、出血、血栓形成与栓塞、瓣周漏、左室破裂、感染、心律失常、心包积液。

5、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后多于病人沟通交流,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降低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加病人抵抗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第九节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监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拴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多发生于4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高脂饮食、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

临床表现依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堵塞程度、血管受累数、侧支循环多寡的不同而异,分五种类型:

心绞痛、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其共同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工作总结:

妇产科护理年终个人总结

光阴似箭!

一晃眼,从我加入**医院——救死扶伤的护士,工作已有###年多了。

在过去半年里,在院领导、科主任及护士长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并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但是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优国标护士的重要性。

在踏实地学习与医疗护理工作中,获得广泛病员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顺利完成了XX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务。

其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