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09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9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docx

学前教育学教案王小雪

?

松花江大学

学前教育学教案

授课教师:

王小雪

授课班级:

11学前教育

授课科目:

学前教育学

授课学时:

4/周

绪论

教学目标:

理解概念:

学前教育学

明确学前教育学学科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

教学难点:

学生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程准备:

多媒体课件,播放器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学前教育学概念。

【案例呈现】(多媒体文字展示)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还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学前认识在教学前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学前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学前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学前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问题研讨】

案例1中,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

为什么?

案例2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

而学前教育学则是对学前教育规律的总结。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学前教育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二、讲解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学习的方法。

【问题引入】

作为一个幼师,是否学会弹唱画跳就够了?

你认为除了这个技能要求还应具备什么能力?

如何获得教育的能力?

【知识要点】

(二)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

学前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它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而集中反映这些规律的理论体系——学前教育学是我们工作的理论向导。

2、学前教师应具备应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和素养是不可少的。

3、学前教育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理论指导实践,少走弯路。

(三)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1、阅读与思考

2、联系学前教育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主要思想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兴趣。

理解概念:

教育、学前教育

了解学前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了解着名的学前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以知识竞赛形式学会自学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着名的学前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发展简史(以上1课时)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四、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以上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播放器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揭示教育及学前教育的含义。

【问题导入】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对教育这个词,也并不陌生,那我们如何理解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学前教育呢?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和“学前教育”?

【知识要点】

(一)理解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学前教育?

1、广义的教育: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2、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

3、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到6岁年龄阶段的学前所实施的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奠基的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4、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学前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意义。

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意义,这两方面的意义不可分割。

对于个体而言,学前教育为学前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让每一个学前健康成长,可以提高社会新生一代的整体素质,为培养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础。

具体来看,学前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可以保障学前的生存、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可以促进学前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C.可以帮助学前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D.减轻父母教养孩子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状况。

【资料链接,延伸学习】(多媒体课件展示)

1、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的长达20年的早期补偿教育研究:

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研究早期补偿教育能否打破消极的贫穷循环(即童年的贫穷常常会导致学业失败,进而导致成年期的贫穷如失业、靠救济金生活、单身母亲以及吸毒犯罪等)。

他在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中得出结论:

早期补偿教育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与控制组的学前相比较,参加早期补偿教育计划的学前,其发展、受教育的程度均高于控制组;他们对学校的态度更积极,更愿意谈论学校,用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长,在学校的表现令父母满意;在他们成人后,他们的月收入和结婚组成家庭的人数明显高于控制组,接受政府救济的人数、失业率和犯罪率也明显少于控制组,较成功的打破了贫穷的循环圈。

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的效益,发现改早期补偿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

7.16,即在学前期每投入1美元,可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7美元多的效益。

2、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评述。

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

“学前园”。

“在学前园您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道: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

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思考:

从以上的例子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知识竞赛的方式掌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历史和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自学,并学习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知识竞赛】

要求:

1、此章节以自学为主,自出试题,自找答案

班委组织一个课时的知识竞赛活动,并做好题板、内容的准备。

奖品:

食品、参观学前园

教师点评知识竞赛活动中对知识掌握的问题,对本章节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知识要点】

一、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主要任务是保证学前的存活、受到的教育是平等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育出现了阶级性和等级性、在家庭中进行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学前教育

欧文创办——“学前学校”(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个学前园的诞生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1940年把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学前园”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学前园,被誉为“学前园之父”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请学生自学阅读其内容,总结要点。

(1)我国近代第一所学前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旧中国的学前园教育的发展

(3)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4)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989年国家教委会颁布的《学前园管理条例》

1996年6月正式实施《学前园工作规程》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学前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

1、学前自我发展的原理

2、游戏理论

3、协调原理

4、亲子教育

(二)蒙台梭利(1870—1952)

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1907年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一所“学前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理论的要点:

1、学前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一个自由发展、生气勃勃、有秩序、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

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学前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结合的原则

5、重视感觉教育

(三)陶行知(1891—1964)

教育贡献:

1、开拓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学前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重视学前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四)陈鹤琴(1892—1982)

是我国着名的儿童教育家。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前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学前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学前园课程理论

4、重视学前园与家庭的合作

三、课后作业

1、分析讨论:

有的家长说:

“我的孩子从没上过学前园,也发展得很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2、通过网络和图书杂志,查阅蒙台梭利教育的更多信息,并谈谈其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

3、请谈谈陶行知的“五个解放儿童”的观点,对培养学前的创造能力有什么启示。

第二章儿童与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应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使教学的“大纲”符合儿童的“大纲”

教学重点:

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社会基本形体与学前教育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视图法

教学内容:

一、儿童发展观(1课时)

二、园丁说(1课时)

三、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1课时)

四、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1课时)

所需时间:

4课时

【辩论导入】

儿童发展:

自然?

使然?

一、“自然——使然”问题:

“自然”是指人的天性,“使然”指后来的环境、教育、文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性格、知识等。

常被还原为“先天——后天”、“天赋——经验”或“遗传——环境”。

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举例(“自然——使然”问题的辩论):

1975年10月,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若约芒曾举行了一次注明的辩论,主角是皮亚杰和乔姆斯基,主题是从人的语言机制和语言习得角度来探讨儿童发展问题。

乔姆斯基持一种较弱的天赋论立场,认为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物学的因素,即自然的一面。

而皮亚杰则偏向于使然这一面。

他认为人的知识以及知识结构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建构而形成的。

【问题讨论】

皮亚杰与乔姆斯基辩论的教学意义。

【归纳知识要点】

承认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强调环境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条件发挥的前提是:

它必须与儿童自身的自然因素切实合作。

二、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

园丁说

【观点资料】

1、外国教育学中的园丁说

夸美纽斯提出着名的种子论,认为儿童身上自然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人不是一块可以随心所欲雕刻的木头,而是一个不断塑造着自己的活的形象。

卢梭提出“否定教育论”的儿童教育理论。

把人的生长看成像植物生长一样,认为教师也应顺应儿童自然生长的天性,像园丁一样精心护理儿童。

裴斯泰洛齐在其教育着作中多次将教师与园丁类比。

但他认为儿童比花木复杂,尽管如此,儿童教育还是可以从种植活动中得到启发。

福禄培尔指出,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

2、中国的园丁说:

取譬种植以论教育的智慧

【观点资料】

我国古代有一个着名的“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王阳明把儿童比作草木,认为顺应本性儿童才能舒畅地成长;

龚自珍是清代着名思想家,在《病梅馆记》中关于封建文化与教育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曾国藩,“养树通于养儿”。

【要点总结】

3、园丁说的贡献与局限:

园丁说是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的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它把教师比作园丁,儿童比作种子、花木、庄稼,取譬种植来探讨儿童教育的规律,指出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有一个由内向外表达的过程,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这些观念都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念。

但这种类比有局限,实际不儿童比种子或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也复杂得多,尽管它们拥有共同的或共通的规律,人与植物毕竟也有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取譬种植谈论教育并不能揭示教育的全部内涵。

作业:

结合实例说明园丁说的意义。

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三、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板书画图】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板书画图】

2、中国当代儿童观

【板书画图】

【知识总结】

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

正常的生理素质和成熟过程,只为儿童个体的发展及其连续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它使儿童个体的发展成为可能,但这个条件还不够充分,实现儿童个体的发展,还必须有儿童个体生存的环境条件和儿童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的参与。

即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儿童如何反应这个环境决定着儿童个体发展的现实性。

五、儿童的发展

1、儿童发展的特点

【知识熟记】

?

?

?

(1)儿童是历史之子,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

?

?

(2)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

1925年,国际儿童促进会发表了《日内瓦儿童保护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缔结《儿童权利公约》。

【知识领会】

?

?

?

(1)“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在卢梭时代被大批先进的思想家所发现和认同。

?

?

?

(2)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

?

?

?

(3)儿童是成人之师:

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

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板书画图】

3、儿童发展理论

【板书画图】

【知识要点】

四、儿童教育:

1、尊重儿童的本能。

2、顺性而动。

3、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

对于一个主体来说,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过渡存在一个不快不慢的最佳速率,这一速率恰恰是大自然规定的速率,这一速率亦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

教育应当尊重这一自然速率。

五、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发展决定教育;

教育又创造发展;

教育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着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教育对发展的创造不是任意的、无边无际的,它的创造立根于发展,而且它的创造结果必然符合儿童发展的过程。

【知识总结】

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它们之间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儿童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目标实现过程,而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恰恰表现于教育活动的目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的,因为它考虑到、并顺应了儿童发展的规律,所以,与同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一般性的社会人文地理条件等相比较,教育的影响力量更强大,更具有决定性。

所以,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前教育:

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

教学类型:

自发型教学:

母亲的教学大纲与儿童自己的大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3岁前儿童的教学的特点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维果斯基将这类教学称为自发型教学,是教学的一个极端现象)

反映型教学:

儿童自己的大纲与教学大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另一个极端现象是反应型教学,儿童自己的大纲与教学大纲相比微不足道。

学前教育应当更接近于自发型教学)

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

1、学前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大纲我”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

意大利瑞吉欧—爱米利亚学区的“方案教学”在体现这一观念方面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方案教学”主张,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兴趣与好奇心,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探索活动;教育的内容不再由教师一方单独抉择,而是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与儿童一起编制儿童的活动“方案”。

这是一种偏重于自发型一侧的自发—反应型的教学,真正保障了教育内容的大纲与儿童发展的大纲的一致性

运用:

运用教学的“大纲”与儿童的“大纲”来分析现行学校的教学现状。

2、杜威强调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性、本能,并应以此为起点;

维果茨基强调儿童早期教育应尊重儿童自己的大纲;

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儿童早期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是一种具有自发的吸收力的心理,教育应当尊重并利用这一点。

本章节重点内容讨论:

儿童发展有哪些基本观点?

(1)儿童发展的全面性

(2)儿童发展的规律性

(3)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

六、作业

1、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让进行儿童本能的教育。

第三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概念:

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性极其具体内涵、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

识记、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理解并能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

2、课前预习幼儿园八大原则的涵义

3、多媒体课件、播放器材

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4课时)

二、幼儿园任务(2课时)

三、幼儿园教育的原则(2课时)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直接导入新课,讲解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作用,介绍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目的。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它有何作用?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指引着教育过程的方向,使教育行为成为有意义、有秩序的的活动,避免或矫正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此外,教育目的还具有“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阅读并思考】

1、学生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摘要。

(多媒体展示摘要内容)

2、思考: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体智德美方面有何具体要求?

这些目标是否可以直接落实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了?

二、通过讨论分析,理解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比较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说说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和表述各有何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

(一)制定目标的依据:

1、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教育目

【资料阅读】(多媒体课件展示图表)

某幼儿园2-3岁幼儿阶段目标体系:

9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能独立地较平稳地在平地上走。

2、手脚不协调,上体挺直向前跑。

3、手膝着地向前爬,手脚不协调地爬攀登架。

4、随意地玩球。

5、会拿勺子,舀起东西往嘴里送。

6、能单手拿空杯子向前走,双手端起杯子喝。

7、愿意玩大雪花片(大积木),能插(搭)出较简单的物体。

语言发展

1、认识自己的标记,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理解并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入园、离园时愿意向老师问候、告别)。

3、个别交谈或集体活动中,喜欢听老师谈话。

4、愿意和老师说话,有困难知道要找老师帮忙。

5、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

6、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方面的指令。

情感发展

能摆脱对家人的依恋,喜欢听老师谈话。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3、遇到不愉快的或困难的事,知道找老师帮助。

4、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生活习惯

1、认识自己的标记,找出自己的毛巾、茶杯、鞋柜、晨检牌插袋。

2、学会正确洗手。

3、认识厕所,知道大、小便要入厕。

4、认识自己的被子,愿意上床躺下午睡。

5、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或在成人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游戏习惯

1、愿意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2、初步学习听铃声做事情,如进出教室、游戏室收放材料,环节转换等。

10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独立地上体挺直地走,双手在体侧自由摆动。

2、两臂自然摆动,跑动时能基本保持平衡。

3、能双脚不协调地跳。

4、能两步一级地上下楼梯。

5、乐意和同伴一起玩球。

6、能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

7、能双手把茶杯从桌上端起来喝,单手拿空茶杯走。

8、能用较大的纸随意撕。

9、会用细电线穿大木珠。

10、能随意插大雪花片。

语言发展

1、能较主动地运用简单的礼貌语言(入园、离园时向老师问候、告别)。

2、个别交谈时能注意听老师说话,集体交谈时能安静地听老师说话。

3、愿意回答别人的问题。

4、对《婴儿画报》等读物有兴趣,能静听上面的故事。

5、喜欢翻阅《婴儿画报》等读物。

情感发展

1、喜欢与老师、同伴交往,和他们一起游戏。

2、遇到不愉快或有困难的事,愿意找老师帮助。

3、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4、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

生活习惯

1、继续学习正确的擦手方法及正确拿茶杯的方法。

2、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乐意在幼儿园午睡,不依赖某种物品入睡。

4、想大便时,能及时入厕并会用简短的语句请求老师帮助。

游戏习惯

1、能自觉地听铃声做事情。

2、知道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3、认识自己的垫子,会正确地坐在垫子上(双膝弯曲,双手随意地抱住小腿)。

4、知道离开活动室时,把自己的小椅子推进桌子下面。

11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在宽25厘米的硬纸板上走。

2、能两臂自然摆动、基本保持身体平衡地跳。

3、能双脚较协调地向上跳。

4、能两步一级、手脚较协调地爬攀登架。

5、初步学习和同伴一起滚球。

6、能较平稳地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

7、会双手端茶杯走动。

8、初步学习大片大片地涂色,对色彩感兴趣。

9、会将皱纹纸撕成长条。

10、会用鞋带随意穿大珠。

11、会用大雪花片插出简单的物体。

语言发展

1、入园时能指点着“宝宝天天说”专栏,用普通话说一句话。

2、和老师共同“阅读”《婴儿画报》等读物,能按顺序翻看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