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988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2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项目效益

1.3.1经济效益

1.3.2生态效益

1.3.3社会效益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5综合评价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拉动内需的需要

2.2.3建设节约性社会的需要

2.2.4有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充分挖掘社会闲置资源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1.1概况

3.1.2财务状况

3.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3.2项目区概况

3.2.1建设地点选择

3.2.2自然条件

3.2.3社会经济状况

3.2.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货源

4.1.2市场容量

4.2营售策略、方案和模式

4.3市场风险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内容和规模

5.2项目规划和布局

5.3建设标准

5.4建筑方案

5.4.1建筑物(主体工程)

5.4.2辅助工程、其它工程

5.5节能减排措施

5.6实施进度安排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3评价与审批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2.劳动定员

7.3经营管理措施

7.3.1工程管理

7.3.2财务管理

7.3.3经营管理

7.4技术培训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投资估算依据

8.2投资估算

8.2.1总投资

8.2.1.1建设投资

8.2.1.2流动资金

8.3资金来源

8.3.1自筹资金及来源

8.3.2银行贷款及筹措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8.4.1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

8.4.2其它

第九章财务评价

9.1财务评价依据

9.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9.2.1销售收入

9.2.2销售税金及附加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3.1项目总成本估算

9.3.2经营成本估算

9.4财务效益分析

9.4.1盈利能力分析

9.4.2清偿能力分析

9.5不确定性分析

9.5.1盈亏平衡分析

9.5.2敏感性分析

9.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结论及建议

10.1社会效益分析

10.1结论

10.1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某市2000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项目建设单位:

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

(四)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五)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期限

1、建设地点:

某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

2、建设规模:

开发咖啡套种澳洲坚果种植20000亩,配套建设咖啡初加工厂1座。

3、建设内容

(1)在南汀河流域的某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境内,按照“土地流转、固定分红、抽签管理、按劳承包”的经营管理模式,贯彻“以短养长、以长促短”的原则,遵循“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总体要求,高标准集中连片开发咖啡坚果种植20000亩,覆盖团山、勐旨、曼来、大平掌、户婆等村组农户2000户农业人口8400人。

(2)投资1000万元,配套建设咖啡初加工厂1座,安排就业200人。

3、建设期限:

两年

(六)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申报单位:

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负责人:

(七)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良种引进、苗木培育、种植技术培训推广235万元,土地流转及种植5787万元,初加工厂建设1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总投资8000万元中自筹资金7800万元,申请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扶持资金200万元。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或金额

备注

1

建设规模

20000

 

加工能力

4000

2

主要生产设备

台(套)

65

含环保消防设备

3

项目建设期

2

 

4

项目定员

300

 

5

年销售收入(达产后)

万元

10000

 

6

年总成本费用(达产后)

万元

4054

 

7

年平均利润总额(达产后)

万元

2850

 

8

利息备付率(平均年)

%

2195.11

 

9

偿债备付率(平均年)

%

332.84

 

10

投资回收期(税前)

6.23

 

11

投资回收期(税后)

6.61

 

12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32.44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6.92

 

14

财务净现值(税前,IC=8%)

万元

15956.66

 

15

财务净现值(税后,IC=8%)

万元

11357.29

 

(八)项目辐射带动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覆盖大雪山乡团山、勐旨、曼来、大平掌、户婆等村组农户2000户农业人口8400人;配套咖啡初加工厂1座可安排就业200人。

同时,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辐射和带动南汀河流域、澜沧江流域的咖啡开发种植8万亩以上。

二、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2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5)国家扶贫开发有关方针政策;

(6)《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

(7)《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云发〔2011〕1号)

(8)《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9)《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10)《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11)《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某市“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共某市委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

(1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扶贫效果论证

某市20000亩咖啡坚果种植开发项目建成后,除项目本身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之外,可辐射、带动澜沧江流域、南汀河流域8000户农户发展咖啡80000亩。

按照公司执行的保护价水平测算,项目稳定投产后每年农民经济收入可达3200万元以上,使项目区贫困群众的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809元,决贫困人口8400人的增收问题;咖啡属多年生灌木,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有积极的作用;咖啡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地从事农业提供保障,对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当地持续、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创新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为发挥项目区土地资源效益、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农民长期、稳定增收提供可靠的机制。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项目区大雪山民族乡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欠发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落后,整体发展不平衡,是本项目实施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因此,建议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培训,切实提高咖啡种植农民整体素质;同时项目规模较大,要把整体工作做好,必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重视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某市委、政府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2007年农业部制定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把云南西南部列为咖啡发展的重点区域,并多渠道投资支持云南省咖啡种植、加工和科研能力建设。

2003年云南省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2009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中,把咖啡列为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同时,西部大开发、科技兴农、退耕还林、生态保护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国家宏观政策也为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根据《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5年,某市咖啡种植面积要发展到20万亩左右,年产咖啡豆3万吨,农业产值5亿元以上。

《中共某市委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指出,到2015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25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7000元左右,力争达80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争取2015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经济作物达8亩。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到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

(二)某市产业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某市8个县(区)中有7个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占全省国家贫困县的9.6%。

长期以来产业培植投入不足、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

封闭、分散、滞后的产业发展现状,是某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客观因素。

2010年底,全市农民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有4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84%,贫困人口数居全省第6位,贫困发生率居全省第3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100万人左右,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0%。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以下处于深度贫困的有1089个自然村、28533户、11.90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有9.54万人),分别占全市9649个自然村的11.29%,占全市49.4万户农户的5.8%,占全市200万农业人口的5.95%。

推广新科技、调整种养殖业结构、使贫困农民能够从事二、三产业,实现自我发展,是今后加快某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三)某是最适宜咖啡生长的区域之一,咖啡产业化开发新动力基本形成

小粒咖啡是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的园艺性经济作物,最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19℃—23℃、年降雨量在700—1800毫米、土壤PH5.5—6.5的地区,即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某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8o40’—100o34’北纬23o05’—25o02’之间,北回归线穿越某全境,海拔1500米以下的热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发展咖啡生产最为理想的地方,发展咖啡产业化开发种植的资源和优势十分明显。

项目区某县大雪山乡位于东经99°44″,北纬24°01″之间,年平均气温23.3℃左右,年≥10℃的积温约7386.9℃,年平均降雨量1014.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

某咖啡种植的实践表明,在某种植的咖啡生长快、长势好、产量高,均匀饱满。

产自某的小粒咖啡经杯品质量分析,具有优于其它品种的“香气浓郁持久、略带果酸味”的独特品质。

《云南省热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把某布局为咖啡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某有资源、有优势、有条件建成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咖啡生产基地。

2009年末某全市实际种植面积仅为2.54万亩。

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参股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创立了某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开发种植咖啡20000余亩。

是创新某咖啡产业化发展思路、践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

(四)咖啡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咖啡消费人群占世界饮料消费人群的约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咖啡居世界三大饮品之首。

全世界年咖啡消费量约为700万吨。

全球咖啡消费需求以年1.5%的速度增长,主要消费市场是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消费结构由过去偏好饮用速溶咖啡逐步转向消费现磨咖啡;由过去偏好饮用含咖啡因较高、口感强烈的Robusta(中粒种)咖啡逐步向消费咖啡因较低、口感柔和的Arabica(小粒种)咖啡转变。

国内咖啡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高速增长。

我国受传统饮食习惯、文化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人均咖啡消费量极低。

2009年国内咖啡的消费量约6万吨,为世界消费量的0.7%左右,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现磨咖啡增速达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消费人群和消费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国内咖啡消费量将达到20万吨,2020年达到50万吨,跻身咖啡消费大国行列。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一)是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争取2015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经济作物达8亩。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二)是全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贫困人口的需要。

《中共某市委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决定》指出,到2015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25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7000元左右,力争达80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因此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本项目是加快某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结合某“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施20000亩咖啡坚果种植建设项目是某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抓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措施。

通过发展咖啡坚果种植,不断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和外销农业,充分利用某的自然资源,认真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某现代优势农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才能不断提高某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一)某市社会经济概况

某位于东经98°40′—100°32′,北纬23°05′—25°03′,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北至东北和保山市、大理州毗邻,东部至南部和思茅市相连,细致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达290.79公里。

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079.9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8.5%,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的植物,有乔木89个科436个属3700种,属国家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有桫椤、秃杉、滇石梓等40余种,活立木总蓄积量5578.25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1%。

某市有耕地面积349.56万亩,其中水田95.27万亩。

全市有农业人口195.588万人,农民人均占有土地1.53亩。

全市土壤有10个土类、19个亚类、72个土属、348个土种,呈地带性垂直分布。

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等6个土类。

全市有热区面积788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3,占云南热区面积的11.4%,1区7县均有面积不等的热区,为发展甘蔗、橡胶、芒果、咖啡、荔枝、香料、南药等热带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

(二)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国土总面积379.11平方公里,位于某市以西,某县东南部,东和东北与耿马县、云县接壤,南与耿马县相望,西与崇岗乡、班卡乡相连,西北与永康毗邻,北与亚练、乌木龙乡连接。

乡政府驻地(勐旨村)海拔940米,地理坐标是东经99°44″,北纬24°01″。

距市府驻地临翔110公里,离县城德党157公里。

全境地势向东南倾斜,从北部最高点海拔3504.2米的大雪山主峰到南部的南汀河与忙卡河交汇处最低海拔630米,地势急剧下降,海拔相对高差2874.2米,平均坡比1:

6,平均坡度为9.64°。

依此地势,境内南北向山脊、河谷广泛发育,期间的坡麓地带和河谷地区为全乡主要的生活栖息地。

全乡气候环境总体由印度洋暧气流及青藏冷凉气流所控制,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河谷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3℃左右,年≥10℃的积温约7386.9℃,年平均降雨量1014.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

全乡有位于南汀河两岸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区面积10757.47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7.33%。

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亦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等,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适宜咖啡生长需要。

全乡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56个自然村,9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彝族、拉祜族、傣族、白族等12种民族,全乡总人口18341人,其中有农户4222户,农业人口17223人。

全乡共有耕地40111亩,其中水田9579.4亩,旱地30531.6亩。

主要产业有甘蔗、林果、茶叶、畜牧业等。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环境条件宽松。

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的全面部署,《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等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决定》和《云南省“兴边富民”新三年行动计划》、《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云发[2011]1号)等发展措施的落实,为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市委、政府对咖啡产业发展高度重视,2010年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咖啡坚果产业发展目标并出台了扶持的各项政策,还组织林业、农业、科技以及宜植区域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企业等单位相关人员多人次到咖啡生产先进地区考察,为作强做大我市的咖啡产业做了充分酝酿和各项准备。

(二)气候条件优越。

项目区某县大雪山乡位于东经99°44″,北纬24°01″之间,年平均气温23.3℃左右,年≥10℃的积温约7386.9℃,年平均降雨量1014.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

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19℃—23℃,年降雨量1300毫米—1600毫米,终年无霜,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咖啡种植。

(三)有充足的土地资源。

项目区某县大雪山乡海拔1500米以下的团山、勐旨、曼来、大平掌、户婆等低热河谷地区,人口密度小,适宜咖啡坚果种植面积约10万亩。

(四)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某市境内有290.791公里国境线与缅甸接壤。

拥有孟定清水河国家一类口岸,镇康南伞、沧源永和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对发展咖啡坚果种植、加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五)具备产业化开发管理经验。

项目实施单位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集橡胶、甘蔗、咖啡开发、种植、加工;进出口贸易;蔗糖、咖啡销售和农资、良种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连续被认定为云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该公司2007年参股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创立了某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咖啡20000余亩。

是创新某咖啡产业化发展思路、践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

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服务经验以及人才资源储备,为实施20000亩咖啡套种澳洲坚果开发项目奠定了成熟的基础。

(六)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本项目按照“土地流转、固定分红、抽签管理、按劳承包”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贯彻“以短养长、以长促短”的原则,提高项目综合效益。

1、土地流转:

项目区农户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流转期限30年。

公司按照15元/亩/年(总计450元/亩)支付给农户流转费用。

土地流转协议订立时,公司按80元/亩以农户流转土地面积数计算先期支付农户部分土地流转费;公司接收农户流转出来的土地,组织开发和种植。

开发和种植完成后公司按流转土地上种植的咖啡300株、澳洲坚果14株/亩折算实际流转土地面积,结算土地流转费用给农户。

2、固定分红:

a、咖啡分配方式:

流转土地的农户按照投产后的咖啡鲜果产量,以200元/吨获得分红;

b、澳洲坚果分配方式:

按照土地流转户:

公司:

管理户=2:

4:

4的比例进行实物分配(基地所产澳洲坚果以鲜果200公斤/吨分配给土地流转户自行销售,按市场价格计算,200公斤鲜果卖价低于400元的,不足部分由公司补足给土地流转户至400元)。

3、抽签管理:

农户甲流转出来的土地,经过抽签的方式,交由农户乙或农户丙进行管理。

管护农户的管护报酬按咖啡鲜果产量1600元/吨、澳洲坚果400公斤/吨计算。

抽签管理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重开发、轻管理”的有效尝试。

在固定分红机制的激励下,农户与农户之间必然形成互相督促,加强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作业,互相学习科学种田技能的良好局面。

这样,既避免了公司面对千家万户、田间管理挂一漏万的被动状况,又能确保土地流转户、管理户和公司三者利益实现高度而有机的统一。

4、按劳承包:

在抽签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农户现有劳动力状况,匹配合适的面积,解决有的农户流转的土地不少而劳动力不足管不了,有的农户流转的土地不多但劳动力富余没地管的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就地整合。

5、以短养长、以长促短:

咖啡属于半荫蔽性作物、植株矮小、吸收根在表土层30厘米以下。

因此,本项目采取澳洲坚果作为咖啡隐蔽作物的方式,套种澳洲坚果14株/亩。

澳洲坚果植株较为高大、吸收根在表土层100厘米以下。

咖啡和澳洲坚果间作,既能有效地发挥咖啡剩余(渗透)肥力、促进澳洲坚果生长,节约用肥投资;又能有效发挥澳洲坚果地表遮荫、根系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的功能;还能充分发挥咖啡和澳洲坚果丰果期长短相错的特点,真正实现以短养长、以长促短,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6、土地流转农户收益组成为:

土地流转费、抽签管理土地的种植和抚管劳务收入(含澳洲坚果固定分红)以及流转土地的咖啡、澳洲坚果分红。

7、坚持遵循“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总体要求,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努力把本项目建设成为“和谐+生态+产业”的成功典范。

创新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为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区土地资源效益、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农民长期、稳定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机制。

只要农户拥有土地,即便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劳动能力缺乏的人群和劳动力较弱的农户,都将是本项目的长期受益者。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一)主要障碍因素

项目区某县大雪山乡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欠发达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落后,整体发展不平衡;某市咖啡产业起步较晚,产业链条短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等,是本项目实施工作中的主要障碍。

(二)解决方案

1、创新机制,风险分担。

按照“土地流转、固定分红、抽签管理、按劳承包”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贯彻“以短养长、以长促短”的原则,提高项目综合效益。

2、加大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要着实加强项目区水电路桥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做好项目区种植农民在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各个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素质。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一)单位概况

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集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