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586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义

社会主义经济基本思想p9-p13

1、两大背景:

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与时俱进:

2、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依据

第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历史的、逻辑的统一

第二、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第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关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p104

4、市场含义:

一是指商品交换场所,二是指商品交换活动,三是指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

5、商品交换场所:

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6、经济的含义:

经邦济世,经国济民

(1)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2)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3)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4)指节约、精打细算之意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体制。

它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存在的两大经济体系之一。

7、市场体系p121-p139

市场体系划分:

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8、市场机制

任何经济制度都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由谁决策

市场机制解决四大问题-----看不见的手

9、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假定

经济决策的主体充满理智,精于判断和计算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要素所有者收入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政府决策最优化

10、经济资源的稀缺性p106

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如何用有限的物品和劳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满足最重要最迫切的欲望

11、权衡,机会成本

12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p109

价值规律

价格:

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值,商品的供求状况、国家政策的影响等。

如何理解“物以稀为贵”?

p111

价格的三大功能:

传递信息、决定收入分配、提供激励。

13、价值规律的资源配置效应

(1)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市场达到均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企业。

(3)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压力,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14、供求规律:

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个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要素的数量。

愿意:

购买欲望能够:

支付能力

15、有效需求

(1)自然需求

(2)支付能力(3)相关支付能力(4)制度因素(5)环境因素

16、需求规律: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17、需求规律的特例低档物品,炫耀商品

18、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19、互补与替代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

汽车与汽油,一种的P与另一种的Q呈反方向变动。

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

牛肉与羊肉,一种的P与另一种的Q呈同方向变动。

20、供给

供给是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愿意---供给欲望能够---供给能力

21、供给规律----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22、厂商的目标: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的政策;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23、市场均衡:

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市场的基本力量处于平衡的状态

均衡价格:

需求量与供给量、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同时相等时的价格。

供求规律:

在一个自由交换的市场上,无论市场状况如何——超额供给或者超额需求,最终都会通过价格的调整,使市场回复到均衡状态——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24、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价格变动的比率

弹性系数一般取正值

25、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有无限弹性;需求弹性等于1;

需求缺乏弹性系数<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柴米油盐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

需求富有弹性系数>1

26、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需求强度(对生活的重要程度)

需求强度大必需品系数小粮食

需求强度小奢侈品系数大旅游

(2)、可替代程度

可替代程度大系数大飞机

可替代程度小系数小胰岛素

(3)、时间维度

时间长更易找到替代品系数大

时间短不易找到替代品系数小

(4)、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所占的比例大系数大汽车

所占的比例小系数小针线

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价格高时,消费者只购买少量用于最重要用途;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用途。

“薄利多销”: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系数>1

“谷贱伤农”: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系数<1

27、恩格尔定理

(1)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2)恩格尔定律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同: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

【动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8、供给的价格弹性

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

29、竞争规律: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就是不同市场上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决定市场上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因素:

该市场集中率的高低

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产品差别的大小

交易者得到信息是否完全

30、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完全竞争特点是:

有大量互相独立的卖主和买主,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产品是同质的

自由进出市场

信息充分

完全垄断特点是

一种产品只有一家企业供给,企业就是行业;

市场上没有替代品,没有竞争威胁;

自己就是产品的价格制定者,并自行决定产量和使利润最大化。

完全垄断的原因:

某个企业垄断了某种稀缺资源、拥有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专卖权、有规模经济引起的自然垄断等。

垄断竞争亦称不完全竞争,指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态。

特点:

市场上有好多买主和卖主;

产品存在差别,不是单一的;

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交易者得到完全的信息。

寡头垄断亦称寡头竞争

现代企业制度

1、企业概念:

企业是集合生产要素(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单位。

2、企业的基本特征

(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2)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3)企业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企业是纳税的单位。

(5)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3、社会主义企业的素质:

第一、企业必须具有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决策权。

第二、企业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企业要有自我约束的自制力。

4、从传统的企业形态到现代股份公司

货币与资本

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

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总和。

产权清晰,关键在于界定清楚出资者所有权和公司法人所有权。

现代企业被称之为“法人”即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企业法人就是法律为多个出资者合办规范的企业而构造的一种人格化的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经营组织。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法人

企业内部不是法人

并不是所有的法人都是企业

所有法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出资者所有权:

在法人企业制度下,出资者一旦将自己的一部分资本投入公司后,这部分资本与其他出资人的资本融为一体,成为公司的法人资本。

不再拥有对自己原有的那部分资本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

拥有的是不能收回股本的“出资者所有权”,即股权。

股权包括

(1)与股本份额相应的决策权。

(2)资产收益权。

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

即法律赋予公司法人对自己法定财产所应行使的权利。

包括完整的经营、使用、收益、处分权。

拥有这些权利,公司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自负盈亏的能力

(2)、权责明确

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表现为

(1)公司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出资人只掌握出资者所有权,完整的所有权交给公司法人。

(2)公司对出资者的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3)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资产承担民事责任。

(4)出资者享有出资者所有权。

(5)出资者承担有限的责任。

(3)、政企分开

这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关系而言的。

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通过政策法规间接地调控企业的行为。

(4)、管理科学

(1)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规范而科学。

(制衡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包括:

最高权利机构:

股东代表大会

经营决策机构:

董事会

执行机构:

由经理等组成的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监事会

(2)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科学。

如企业家负责制、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制、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制、体现竞争和效率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

(3)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形成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和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

6、公司的主要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1)股东数量有限

(2)负有限责任

(3)不公开发行股票

(4)股份转让,优先转让原股东

(5)设立简单

股份有限公司

(1)发起人的人数

(2)资本由若干均等股份组成,股票自由认购、自由转让。

(3)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4)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5)必须向公众公开披露公司财务状况

7、公司注册门槛

1.一人公司,10万,不能分期交纳;

2.有限责任公司为3万,首期支付至少为20%,其他2年内交清;

3.股份有限公司为500万,首期支付至少为20%;

4.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本至少为3000万,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不少于25%;公司股本超过4亿的,发行比例不少于15%。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8、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之路:

1、放权让利

2、利改税

3、承包经营责任制

4、债转股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国企改革之惑:

1、两大难题之一破“三铁”

2、“双轨制”

3、陷入轮回

4、丑女先嫁?

10、国企改革之思

1、“笼子与鸟”

2、承包制利弊

3、所有制结构改革

4、私有制不等于高效率,公有制不等于低效率

5、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

6、企业家素质

11、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突破单一所有制形式,在企业内部实现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之间的多种形式的相互融合、补充、促进。

(2)提高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程度。

(3)国有资本对重要企业实现控股,对非关键领域企业实现参股等形式,可有效灵活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强其影响力和带动力。

(4)有利于国有资本进退有序、合理流动、提高运行效率、实现保值增值。

12、中小企业的价值与优势p102

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

通常也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

2、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本身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一,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

(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其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排他性:

可以阻止他人使用的物品。

竞争性:

一个人使用某物品时减少了其他人的使用。

“搭便车”:

想得到一种物品的效用但不愿支付成本。

垄断的存在

垄断可能存在的弊端是:

(1)企业过大的规模可能超过由客观技术条件所决定的最佳生产规模,产生规模不经济。

(2)凭借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外部市场压力减轻,可能导致内部效率低下。

(3)可能导致技术进步动力削弱。

(4)紊乱经济秩序

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

市场调节中的价格等信号反映的只是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不能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趋势,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综合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发

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市场竞争奉行优胜劣汰,追求效率优先。

社会主义通过宏观调控,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

3、凯恩斯主义

传统理论: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

1929-1933大危机

4、原因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货币的灵活偏好

5、政策

收入政策

货币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6、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

第一,物价稳定,避免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第二,经济增长。

GDP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社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一是核算范围的区别

社会总产值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除此之外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二是价值构成的区别

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则剔除了中间收入。

GNP转化为GDP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二是观念的变化

GDP的局限性

一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GGDP)

二是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三是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另外GDP之荒谬

第三,充分就业。

劳动力充分就业既是劳动力要素充分利用的表现,也是居民收入相对均衡的表现。

充分就业不等于零失业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一国外汇储备就会减少。

7、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合法利益,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生产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否则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8、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1、财政政策

(1)税收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对经济单位或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工具,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税收比率,即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指标。

第二、征税的客体,它反映了征税的广度。

第三、合理的税率,它反映征税的深度。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等)

拉弗曲线

(2)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公共支出和政府投资两部分组成。

公共支出是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

政府投资是财政支出中用于资本项目建设的那一部分,它会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

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中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运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如:

增加税收会受到反对和抵制;有些措施较容易执行,但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减税);政策的“时滞”效应等。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即无需经过政府的干预和控制,自动而及时地朝正确的方向变化。

政府税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是两种主要稳定器。

2、货币政策

(1)存款准备金率

即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应总量。

(2)公开市场业务

指在金融市场上,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经济衰退时,买进。

即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卖出债券,换回货币,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扩大投资的资金来源,刺激需求;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意愿增强,刺激需求。

经济高涨时,卖出。

3)贴现政策

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4)、常备借贷便利

9、货币政策运用常常陷入困境。

收入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如何认识按劳分配

第一,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

在不同的企业中,劳动者付出了同样的劳动,并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报酬。

第二,按劳分配的“劳”是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而不是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劳动者付出了相同的劳动量,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报酬。

第三,按劳分配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而不是实物形式。

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2、按劳分配公平吗?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个体劳动者劳动和经营所得收入

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发明、创造、专利等参与分配,来自于劳动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

4、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福利性收入

包括公费医疗、价格补贴、劳动保险、独生子女费等。

扶持性收入

包括对农业的补贴,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山区的经济资助,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个人收入。

社会救济性收入

包括对灾区的救济、对残疾人的救济以及对孤独老人和孤儿的救济等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5、如何看待“先富”与“共富”

6、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

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力、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初次分配分解为三种收入:

劳动者收入、政府收入、企业收入

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渠道来实现的。

国家以所得税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形式,形成转移支付,完成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最终分配。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

“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

第一,机会规则平等告诉人们,偏离规则、钻空子无利可图,辛勤劳动、善于经营是取得财富的基本途径,其结果是促进竞争、提高效率。

第二,如收入分配公正,财富的占有不可能过于悬殊,那么和谐的社会氛围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三,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社会公正,意味着各类财产能得以有效保护,尤其是公共财产不至于被权力侵吞,因而有利于该类财产正常投入运转。

第四,收入分配的公正包含着维持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规定,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

追求公平意味着创造一个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7、差距表现:

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8、差距缩小表现:

(1)城乡收入比

(2)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体

原因:

惠农政策农民收入提高

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工资上涨

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收入比趋降

收入再分配政策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

1、就业与失业

概念:

劳动力又叫经济活动人口,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并在法定劳动年龄区间内的人口,它一般等于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

就业是指劳动力处于受雇状态或从事某项可以获取报酬的工作。

在我国,就业包括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性质的生产和服务性企业、国家立法、行政机关及科教文化事业等单位)工作并能取得一定报酬的人。

失业指虽然愿意工作却暂时或较长时间内找不到工作的人的状况。

充分就业并非指零失业率

(1)是指失业率处于最低限度。

(2)愿意就业的人都能得到就业。

(3)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失业的原因:

(1)产业结构的调整

(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应用

(3)企业的亏损与破产

(4)经济波动

(5)企业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不同步。

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

指虽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由于信息不通、工作变化、居住区域变更等因素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指劳动力的技能与市场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技能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指经济波动中的衰退和萧条使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变动而产生的失业。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通常有两个特点

首先,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或社会。

由于社会保障的公济性质,因此,它是政府或社会的职能,是通过公共手段即公共筹资和公共供给进行的。

其次,社会保障的对象既包括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困难状态的内容,如处于失业状态、工伤、伤残等,也包括针对社会成员自然发生的特定情形的内容,如老年人、儿童、处于疾病和生育状态的人群等。

3、养老保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4、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对外经济关系

1、市场经济国际化

市场经济国际化即指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纯粹的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市场通过国际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等经济纽带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

市场经济国际化是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的。

2、国际分工是随着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

国际分工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地理位置等)。

二是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经济结构等)。

3、国际贸易指的是国际范围内的商品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的利益

4、前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5、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

可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