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311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作者:

————————————————————————————————日期:

 

方城一高教案

学科:

思想政治教师姓名:

张圆杰审核人:

王振飞

课题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

2016年秋期

12月15日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理解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明确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和手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明确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和手段。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及其优缺点,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具有这些特点?

它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完全一样?

教师引导:

既然是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肯定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由于它是同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也一定具有我国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过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共性特征:

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

我国的市场经济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2、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活动:

大家知道,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安排了许多基础工程项目,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等。

请同学们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能够开展这些工程项目?

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富裕起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家有能力支持西部开发。

这些工程的开工,带动了西部地区发展,为更多的地区和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也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更有能力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又一个特征。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没有宏观调控?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都有宏观调控,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做的更好、更有效。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的更有成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的需要,二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三是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宏观调控含义及其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如十三五规划、十年规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东部振兴战略等。

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扶贫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

其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国家可以采用哪些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发言。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等。

教师总结:

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常见的有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如通过税收政策调整,调节收入分配。

通过发行国债、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等引导经济运行。

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影响经济运行等等。

大家课下可以搜集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一是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二是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合同、经济政策的执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教师点拨:

请同学们课下查找我国的经济法规,列举依法查处的经济案例,并分析说明它们对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其好处是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如:

国家通过工商政府行政机构检查、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行政命令、指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涨落等等。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行政手段要奏效就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但是,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因为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容易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硬着陆与强行起飞交替出现容易使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4、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宏观调控为什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教师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就必须主要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1.区别

(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2)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3)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和实施的。

(4)效果的作用机理不同。

财政政策产生效果的速度更快,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速度要慢。

但是,财政会存在挤出效应,即将资源由政府支配可能会挤出民间投资。

(5)类型不同。

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

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的大体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有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或使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但也可能会抑制生产的发展,导致经济停滞。

2.联系

  

(1)二者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二者运用的基本原则相同,即逆风向调节;二者均属于总需求调节工具。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经济严重萧条的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

例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等等,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为税法的改变需要时间,如果采取增加税收等财政政策,就会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主要手段。

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及意义,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和民族自强意识,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课外作业】讨论:

联系经济生活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理解国家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的吹响,体现了(  )

A.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B.我国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劳动者素质获得全面提高D.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解析:

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意味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这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材料体现不出。

答案:

B

2.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都有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C.价值规律在经济活动中都起支配作用

D.都能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解析:

A、B、C三项都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与题意不符。

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3.《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提出,凡是资金使用“小、散、乱”,效用不明显,以及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专项,都要坚决取消。

这有利于()

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②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③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克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解析:

材料有两层意思,从正面看,这一规定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①符合题意。

从反面看,这一规定言外之意是对于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及非市场竞争领域的项目,仍需要国家财政重点支持,这有利于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②符合题意。

统而观之,③符合题意。

④夸大了转移支付的作用,应排除。

答案:

A

4.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我们不会因小幅波动而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运行的规律去操作。

但是,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会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

这是因为(  )

①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②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④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共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解析:

“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会果断采取综合性措施”,说明政府要对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②③正确指出了其必要性,符合题意。

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经营,但是也不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①说法错误。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④说法错误。

答案:

C

5.李克强总理提出,2016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这体现出国家宏观调控旨在(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安置就业,稳定物价 ③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实现居民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旨在促进经济增长,①符合题意。

“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旨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③符合题意。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②说法错误。

④中“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