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56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BEPC 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 π 试验束汇总.docx

最新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π试验束汇总

 

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π试验束

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

和e、π试验束*

李家才1;)吴元明1崔象宗1张良生1周宝庆1刘正全1张少平1刘士兴2孙长春1沈激2阴泽杰2张永明2陈子瑜2张竹湘1张彩娣1郑林生1

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实验物理中心北京100039)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7)

摘要在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上建立起了E1,E2,E3试验束,其中E1初级束专门提供给强流慢正电子装置应用,E2束是初级正/负电子束,E3为次级高能e±,π±和质子等单粒子试验束,其动量连续可调。

粒子定位误差0.2-0.4毫米,混合负粒子计数率3-4赫兹。

已成功地为BESⅢ的TOF探测器模型测试提供试验束流。

关键词试验束试验束流线刻度单粒子

1引言

世界各主要高能物理实验室,在高能加速器上都建有若干条试验束(试验束流),用于检验探测器模型或研究其性能,检验加速器部件或试验束流输运方法等。

试验束的建造,是对加速器束流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加速器应用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其应用向各实验室开放,以提高试验束的利用率。

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高能所建造BEPC/BES(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当时国内没有合适的试验束,BES上一些子探测器模型的束流试验要利用日本KEK(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试验束来做[1,2]。

BES即将升级为BESⅢ,急需试验束对其子探测器模型做试验。

BEPC及其电子直线加速器(LINAC)的长期稳定运行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此,在BEP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上改建和新建起了具有多种用途的3条束流线,并已提供应用。

其中次级高能e±,π±单粒子试验束流线(E3线),主要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了BESIII飞行时间探测器的束流试验要求。

2E1,E2和E3试验束流线

KEK有些试验束线通过在储存环真空管道内设置内靶,并利用边缘束打靶)产生试验粒子束,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很好解决次级粒子多重数问题,也可获得较高的计数率。

基于我们加速器现有的条件,考虑从电子直线加速器末端引出电子束流打靶的办法来建立试验束。

这种办法简单易行,但是因为直线加速器束流重复频率低(目前12.5pps),而且低能电子和光子的本底很大),所以,压低本底和提高计数率是试验束工程和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大厅空间,开辟多条应用束流线,所以,在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末端对原电子束流线进行了改造,原电子束流线分叉成为E1和E2两条初级束流线,这样可扩展初级电子和正电子束流的应用空间。

新增加的E2束流线平行于实验厅东墙。

E2电子束线末端设置次级粒子产生靶,靶往后为E3次级束流线,即高能e±,π±单粒子束流线。

打靶产生多种宽能谱的次级粒子,利用四极磁铁LQ1,LQ2收集从15度‘产生角’出射的带电粒子。

偏转磁铁D1,D2与狭缝一起选择所需电荷(正电荷粒子或负电荷粒子)和所需动量的粒子,动量连续可调。

具体的试验束流线布置如图1。

图1实验厅的屏蔽结构和束流线布置示意图

2.1E1电子束流线

原有的电子束流线[3],是由BEPC直线加速器末端经2块二极磁铁偏转22度,沿相应的束流输运系统进入实验大厅。

对这条束流输运线进行的改造,主要是Q3下游插入2块偏转磁铁B2和B3。

所以原有Q3和Q4分别向上下游移动,间距增加到557厘米,以便插入B2和B3。

同时Q5向下游移动1.5米,便于延长打靶距离。

这样电子束线由原来的20.82米长增加到22.32米。

这样的结构安排仍然是漂移传输,并保留了束流线末端透镜组的基本聚焦性能。

该线的束流垃圾桶(DUMP,0.5×0.5×0.2立方米铁块)安装在离E1束流出口3米远的水泥墙中。

目前这条E1电子束线已专用于核分析实验室的慢正电子装置。

根据束流线改造对束流输运线结构空间的要求,在保证束流的基本输运和聚焦性能情况下,确定了E1线的改造方案和磁铁的空间位置。

按已限定的元件排布结构做束流输运元件参数和束流输运性能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Q5出口处的束流截面近似为2.5×0.6cm2的长椭圆,作用靶(慢正电子产生靶)上入口束流截面近似1×1cm2,以及束流能散为0.8%,满足了使用要求。

束流线结构和束流包络如图2。

具体参数是:

AM3:

7028.1Gs;B1:

7028.1Gs;Q1:

550;Q2:

-400;Q3:

155.5;Q4:

-240;Q5:

354.3(参数对应能量E=1.1GeV,Q铁场强单位Gs/cm)。

图2E1初级束线结构和束流包络图3E2束流线结构和束流包络

2.2E2束流线

E1线上的Q3下游插入2块偏转磁铁B2和B3,在束流已偏转22度的基础上再偏转18.6度,使之与实验大厅的东墙平行,成为E2束,它距离实验厅东墙3.5米,可以方便地引出初级电子束或初级正电子束。

考虑应用对束流的要求,在B2偏转磁铁下游增加了一个紧凑的3元透镜聚焦组[4]。

新增加3块聚焦磁铁,改善了束流的输运品质,束流出口近似平行束。

束流线结构和束流包络如图3。

具体磁铁设定值如下:

AM3:

7028.1Gs;B1:

7028.1Gs;Q1:

550;Q2:

-400;Q3:

155.5;B2:

5932.2Gs;B3:

5902.6Gs;Q6:

521.4;Q7:

-429.6;Q8:

143.9(参数对应能量E=1.1GeV,Q铁场强单位Gs/cm)。

能散0.8%。

在线束流输运参数调试,出口束流截面达到10×10mm2。

另外,这条束流线上的偏转磁铁可以很方便地改变供电极性,以满足电子或正电子选择的要求。

E2束流垃圾桶(0.8×0.8×0.9M3铁块)安装在E2束线末端5米厚的水泥构件中。

E2束流线引出的一个应用是高能电子和正电子在介质中的辐射实验研究。

目前在E2线上完成了基础设备安装,设备布置如图4。

束线上的狭缝组合用于进一步选择平行电子束。

单个狭缝是1毫米的方孔,纵向深度10厘米,2个狭缝相距1.6米,刚性连接,并安装在准直基座上。

专门检测部门的计量检测报告给出,狭缝组合的线性度为0.147毫米。

3维定角仪用于调整辐射体角度,角度分辨为0.0080。

园型极头磁铁用于带电粒子的清除,最大工作磁场1.7特斯拉。

图4辐射实验研究基础装备示意图

2.3E3试验束流线

从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LINAC)引出的初级电子束,能量为1.1—1.5GeV,脉冲重复频率12.5Hz,脉冲宽度2.5ns,最大峰值流强600mA。

它经分叉后的E2束,引入靶区打靶产生次级粒子(γ,e±,π±,P,以及π±衰变产生的μ±等),因此,E3是混合型粒子试验束。

电子引出采用钨碳复合靶或铜靶,强子引出(π±和质子P)采用碳靶或铍靶。

这些未经分离的混合粒子,经过磁铁,狭缝,多种探测器组成的望远镜系统的选择,获得了较低的本底水平;利用‘在线数据获取’判选出被测到的粒子的种类,再配合‘离线数据分析’分别得到e±,π±及P等单粒子束。

E3试验束流线为2Q2D结构的磁谱仪系统[5]。

该试验束流线长22米,其中前10米为真空盒。

主要由磁谱仪,契仑科夫计数器,闪烁计数器SC1和SC2,两个2维读出的多丝正比室组成。

次级束流截面尺寸和动量误差由狭缝决定,目前的电子束流试验,狭缝宽度是3厘米时,聚焦面上的束流宽度为(FWHM)5-6厘米。

3试验束流线上的主要装置和性能

3.1磁铁

带电粒子通过磁场,受劳伦兹力而偏转,所以可根据设备安装空间,设计束流输运线的偏转角.依据场强与偏转角等可知动量大小。

所以磁铁既是束流线上必不可少的设备,也是测量带电粒子动量的有效工具。

试验束上使用的磁铁总共19块.其中新加工的四极磁铁1块,借用BEPC工程备用的50TQ磁铁2块。

另外,对DESY(DeutschesElektronen-Synchrotron)早年借用的5块大功率磁铁进行了检修,内容包括水路,接线端子,线包耐压实验,极头定位等。

在检修过程中,还更换了磁铁的过温测量探头,以及磁铁过温保护连锁。

试验束上增加的不同类型磁铁参数列表如下:

表1磁铁的参数

磁铁类型

最大磁场(Gs)

磁铁有效长度(cm)

备注

Q6(50TQN)

963Gs/cm

50.4

BEPC

Q7(50TQA)

882Gs/cm

50.3

BEPC

Q8(50TQ43)

907Gs/cm

50.4

北重厂

B2(MC03)

B3(MC01)

14660

14600

100.97

100.425

DESY

DESY

LQ1(QD1-2)

1750Gs/cm

53.505

DESY

LQ2(QD1-9)

1750Gs/cm

53.855

DESY

D1(BM03)

11000

107.2

检修

D2(MC02)

12000

106.42

DESY

3.2屏蔽结构

E1初级电子束流线末端(靶室内)安装慢正电子产生靶(金属钽:

φ30毫米×15毫米)。

束流出口到靶心110毫米,打靶后的剩余束流在2.5米远的DUMP(束流吸收装置)中吸收。

根据次级慢正电子引出的结构要求,靶室1.5米厚的顶棚预留φ300毫米的垂直引出孔。

为了有效屛蔽打靶后的辐射,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方法进行了辐射本底估计。

为压低E3单粒子束本底,我们建立了多道水泥屏蔽墙,并事先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对各种屏蔽结构的效果进行比较,以选择较好的屏蔽结构,屏蔽结构平面图如图1。

产生靶与实验区之间由2-3米厚的水泥墙隔开,蒙特卡罗模拟表明,初级电子束(109电子/脉冲)入射到11厘米厚的碳靶上,实验区本底计数为每脉冲0.11/平方厘米,屏蔽结构满足要求。

实时剂量测量表明,当电子束停留在束流垃圾桶(DUMP)中,实验区剂量率接近于天然本底,为0.14-0.21μSv/h。

从实验大厅(BEPC10号厅)进入直线加速器隧道的防护铁门附近,其剂量率是实验区的40倍左右。

剂量率的测量值如表2(加速器中心防护组提供)。

表2实验区实时剂量测量值

测量区域

最大瞬时剂量率(μSv/h)

试验区域

0.21

第3靶室南墙外区域

0.15

D2铁区域

0.14

D2铁前束线引出口

0.15

第1靶室外长走廊中部

0.20

第1靶室外入口墙角

3.20

第1靶室外距铁防护门4米

0.90

第1靶室外距铁防护门1米

6.30

第1靶室外贴近铁防护门(进入直线加速器隧道入口)

13.30

出自试验束运行的辐射安全考虑,进入靶室的门已改造成为安全联锁平开自动门,当AM3磁铁加电时(这意味着束流已有可能进入10号厅)安全联锁门有效锁闭。

联锁信号起点来自直线加速器AM3磁铁电源柜,终点到试验束的实验大厅控制室。

E2束流线上的B2、B3磁铁电源与第3靶室的水泥门联锁。

3.3磁铁供电电源及控制

总共18套大小功率电源,最大运行总功率为293kW。

大功率电源采用12相可控硅整流,数字触发电路和双环控制方案。

E1和E2线上的聚焦磁铁和校正磁铁用了较小功率的电源,采用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

通过大功率磁铁的供电极性切换来实现正负粒子运行方式的切换,这种切换采用了我们早年研究设计的无触点大功率电子换向开关。

这种开关简化了功率主回路的设计,降低了造价。

实际运行证明开关切换安全可靠。

电源的长期稳定性都达到或好于2

10-4。

束流线运行时,上述控制操作都在控制室的控制台上进行。

控制结构是基于现场总线(RS-422/485)方式的电源控制系统)。

该系统控制磁铁电源开关和调节电流大小,改变束斑大小及位置。

产生靶的自动更换,束流强度监测,真空系统的监测,摄像监视,及相应的配套设备等均集中在控制台上。

3.4计数器和电子学

计数器和电子学仪器提供试验束的位置信息,粒子种类和飞行径迹等数据。

在试验束上安排了塑料闪烁计数器3套,气体契仑可夫计数器1套,多丝正比室及其前端电子学3套,以及相应的电子学仪器,如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高压电源,快甄别器,恒比定时甄别器,逻辑单元以及延迟线等。

试验束上的探测器在线数据获取由PC机控制,在LINUX操作系统下采集数据。

它包括E2束流线上通过束流传感器(BCT)的脉冲电荷积分数据采集系统,以及E3试验束上来自各种计数器的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在线机可通过局域网由束流线运行控制台操作取数,以及图形显示和实时监控,实现了单一地点的控制台操作。

3.5真空系统与支架

包括离子泵,分子泵机组,气动平板阀,真空闸板阀,真空计,电阻规,电离规等。

E1和E2束流线真空度保持在1.3

10-5Pa,E3试验束线真空度1

10-5Pa。

总真空管道长43米。

磁铁和真空管道支架共40余台件,其中油压支架3台。

4E3试验束的性能

4.1在线系统简介

E3试验束的在线系统[6],由PC机管理控制,在LINUX系统平台上采集数据。

数据包括粒子飞行时间和2个正比多丝室的X,Y平面上的电荷。

粒子的选择是通过闪烁计数器SC1和SC2与契仑科夫计数器,以及两个多丝正比室MWPC1和MWPC2构成的五重符合实现的。

闪烁计数器SC1和SC2用于粒子飞行时间测量和在线束流粗定位。

它的时间分辨为200ps左右,每个计数器的效率≥0.91;气体阈式电子契仑科夫计数器[7]用于选择电子或强子,其对电子探测效率为(99.0±0.5)%,配合飞行时间谱将π﹑P分开;多丝正比室[8,9]MWPC1和MWPC2,阴极感应读出,用于单粒子选择和粒子运动方位的确定,整个在线控制系统对粒子的探测效率为62%。

数据离线分析主要是多丝室的数据。

根据感应条电荷分布以及粒子击中位置等来确定单粒子事件,根据感应电荷重心法计算得到的空间位置,重建粒子的飞行径迹。

分析程序包括:

calccoe(感应条效率计算);calcped(台基计算);analy(分析);fit(径迹拟合)。

常规的分析结果包括:

粒子分布(X,Y),方向角,单电荷积分,散点图等。

E3试验束主要性能参数:

粒子种类:

e±,π±,P

动量范围:

电子200MeV/c---1.1GeV/c(可以提高至1.3GeV/c)

介子400MeV/c---900MeV/c

质子500MeV/c---1GeV/c

动量误差:

粒子定位误差:

0.2-0.4毫米

计数率:

3-4赫兹

4.2单粒子判选和位置分辨

4.2.1次级粒子多重数

从电子直线加速器引出的1.3GeV/c电子束,重复频率12.5赫兹(每脉冲109个电子),这样的电子束流作用到厚靶上(>0.1X0),其中轫致辐射的最大光子能量接近入射电子的能量[10]。

主要相互作用:

电生和光生强子[11,12]:

其中共振态衰变:

介子衰变:

;以及电磁簇射等。

所以E3束原本是多粒子混合束,这里包含的粒子成分如γ,e±,p,π±,μ±等。

混合粒子飞行时间谱直方图如图5。

不同粒子的计数比如表3(最远的探测器离开靶20米远)。

表2-3(在离开靶20米远处测量得到)

动量(MeV/c)

(未刻度)

C靶

e+:

π+:

p

W+C复合靶

e-:

π-

400

1:

0.3:

--

500

1:

0.6:

1.4

1:

0.1

600

1:

1.5:

6.9

当利用试验束测量探测器对粒子的响应特性时(通常是单个粒子),如果一个脉冲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探测器在时间上无法区分,形成脉冲重叠,而误认为是一个粒子。

这样就出现了窄脉冲引出的多粒子问题。

这也是前面所说的次级粒子产生上的多重数带来的多粒子问题。

另一方面,实验总是希望有较高的计数率。

要使实验的计数率不致过低,又要获得e,π等单粒子束,在窄脉冲多粒子的现实情况下,除希望尽可能多的单粒子脉冲外,还由于粒子散射和空间本底的影响,应用多重符合技术和离线分析的单事例重建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图5500MeV/c混合粒子TOF谱

4.2.2单粒子的判选

首先从理论上进行粗略的估计。

如果每个脉冲中可能有的粒子数服从泊松(Poisson)分布:

对于LINAC的电子束打靶引出12.5赫兹的束流脉冲,在每脉冲时间内(2.5ns宽度)希望仅有1个粒子在测量点得到。

因为每脉冲可能有的粒子数服从Poisson分布:

(4)

λ:

为每脉冲粒子个数期待值;κ:

为每脉冲可能的粒子个数

考虑粒子在飞行过程中的散射和介子衰变损失,取:

λ=1,2,3;κ=0,1,2,3,4,5,6,7。

根据式(4),当λ=1时:

每脉冲1个粒子的产生几率是0.368,至少有2个粒子产生的概率为0.264,空脉冲的几率为0.368。

考虑多重符合效率(70%),以及束流输运效率(估计值75%,主要是粒子散射),到达次级束末端,最大可获得单粒子计数率为2.25赫兹,2个粒子以上脉冲将有1.7赫兹。

所以,有粒子计数的总和是4赫兹(计算包括直线加速器的束流频率),其中单粒子占56%。

这是物理上估计所能达到的最高单粒子计数率。

实验上要实现单粒子的选择,必须经过在线判选和离线分析。

首先是用磁场选择正粒子或是负粒子(选e+,π+,P,或选e-,π-);第二步用探测器‘在线’判选,由于阈式契仑科夫计数器只对电子灵敏,与闪烁计数器符合,记录的就只是电子;而反符合,就记录了

与P两种粒子;第三步,因为质子很重,它比同样动量的

慢得多,可依据飞行时间的差别把质子与

区分出来。

这样原则上就区分开了所有粒子。

第四步,进一步利用多丝正比室(MWPC)的空间分辨与电荷幅度分辨本领。

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虽然在同一个脉冲中,它们的位置一般是不同的,可以依据在多丝室中不同的击中点来判断;而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进入多丝正比室,其能量损失(dE/dX)比一个粒子大,所以可通过能量损失来分辨单粒子或多粒子。

在测量中应用3⨯3cm2截面的闪烁计数器定位,3重符合(契仑科夫参与符合选择电子)最大计数率2赫兹(0.8GeV/c)。

在线判选的单粒子选择效率(60-70%)接近物理估计值。

5⨯5截面的闪烁计数器定位,最大计数率4-5赫兹(0.8GeV/c)

4.2.3束流中粒子位置的定位精度

通过束流在线测量,得到多丝室的位置分辨能力,从而得到粒子定位的精度。

测量方法是在2个丝室之间插入第3个丝室(左边距离80厘米,右边距离80厘米),由电荷重心法求出每个室每次击中点位置坐标。

取每一次事例在每个丝室上击中点位置数据做线性拟合,再分别求出击中位置坐标相对该直线的残差。

MWPC1和MWPC2的击中点的位置残差分布如图6。

运行在1.1GeV/c电子束引出模式下,这个在线定位σ好于0.2毫米。

取2倍的σ偏差,束流中粒子的定位好于0.4毫米。

图6MWPC1X和Y方向残差分布

4.2.4中心动量附近的事例选择

在探测器的束流测试中,一般要知道粒子的入射角,在离线数据分析中根据要求选取满足入射角要求的事例。

另一方面,由于粒子在空气和计数器上的散射,造成某一确定动量的粒子位置不确定,或确定位置上的粒子动量分散。

例如,D2磁铁出口粒子沿切线方向飞出,而没有被空气和计数器物质散射,在有限区间内,将是平行束。

或者因为散射粒子方向改变,方向角增大并且角分布变宽。

根据多丝室MWPC1和MWPC2位置信息重建得出的粒子方向角分布如图7(纵坐标为计数,横坐标为Tangent值)。

在离线分析中选取束流截面上一定宽度的束流,这样也就确定了动量误差。

选取一定方向角以内的粒子,从而降低D2下游因散射引起的粒子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

(a)(b)

图7粒子方向角分布(030610数据)(a)水平方向角分布,(b)垂直方向角分布

4.2.5本底

试验束运行时,利用5*6平方厘米闪烁计数器,在束流线末端的束流中心平面上,测量不同水平位置上的本底计数(独立计数),闪烁计数器的阈值为100毫伏,本底计数NpB=Nall-NB(Nall:

总计数;NB,:

无束流本底计数)。

测量说明离开中心束流线,在7-22厘米范围内的本底计数率0.02-0.05个每秒,是3重符合计数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这些本底包括光子和各种低能带电粒子。

5应用

E1束流线已稳定提供给核分析实验室应用。

束流的出口位置和截面可根据应用要求调节。

初级电子束作用到钽靶上,产生慢正电子强束流并从靶站垂直引出。

核分析实验室目前已完成了脉冲慢正电子性质的检测工作,束流系统验收指标的测定工作。

当加速器电子束流较强时,脉冲慢正电子束流强度实际最高可以达到8x105/s,直流化后的正电子数量达到8.5x104/s。

在目前的束流状态下,核分析实验室与合作单位完成了7组样品的测量工作,系统持续正常运行。

在E3试验束上,利用800MeV/c的电子,已完成了BESIII上桶部TOF探测器和端盖TOF探测器主要性能测量。

如闪烁体的衰减长度测量,不同包装材料的比较,不同规格的闪烁体的时间分辨差异等。

目前已获得时间分辨测量的初步结果(闪烁体为BC408,5cm×5cm×240cm,包装材料为纯铝箔),时间分辨率最差点已经可以达到80ps,可满足BESIII设计要求。

另外,利用E2束流打靶产生的混合粒子辐射场,进行农作物性状突变研究。

该项工作是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今年是该项目研究的第一年。

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小麦品种的辐照试验。

5结论

在BEPC直线加速器上建起的这条e、π试验束线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高能混合粒子束流线,它不仅本底小,而且动量分辨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在直线加速器稳定运行状态下,单电子选择达到1.5赫兹左右(800MeV/c)。

该试验束的建造不仅为BESIII探测器模型刻度提供了试验束流。

也为国内或国外其他单位的探测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束流条件。

基于BEPC所占的独特能区,高能所的这条试验束与国外的试验束流线也有很好的互补性,所以也将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

除了E1,E3束已经提供应用外,E2束流线是另一条提供1.1-1.5GeV正负电子的束流线。

该束流线在设计和建造上保留了15米长和3米宽的自由实验空间,可安排不同类型的束流元件和打靶探测设备。

根据实际需要,实验空间也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另外,BEPCII电子直线加速器改造后,脉冲重复频率提高,对试验束提高计数率是非常有利的,可进一步扩展探测器束流试验范围。

工程建设和系统调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李卫国副所长、吕军光研究员始终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李金研究员在试验束立项建造和成功的调试运行过程中,始终给予的关心和指导,王贻芳研究员在多丝正比室制造和试验束应用方面给予的大力促进,实验物理中心同仁的大力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在试验束工程建设中,加速器中心的徐刚、孔祥成、程健、石才土、宋洪等给予了全力的协助,运行室承担了设备安装和低压配电柜选型订货等全部工作。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李金研究员在文章修改过程中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Ji-Mao,MAOZe-Pu,MAOHui-Shun,etal.HEP&NP,1987,11(4):

441-450(inChinese)

(马基茂,毛泽普,毛慧顺等.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7,11(4):

441-450)

2LUJun-Guang,HUJing-Liang,ZHENGYang-Heng,H.Kichimi,LIJin.HEP&NP,1999,23(6):

505-511(inChinese)

(吕军光,胡敬亮,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