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43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5、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语段。

2、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积累语言。

四、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2、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能够将本单元所学到的学习方法用于习作中。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学生预习。

六、教学时间安排

1、《观潮》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3、《鸟的天堂》2课时

4、《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练习讲评3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考试及试卷讲评3课时

合计18课时

1观潮(2课时)

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准备:

通读课文,自主识字,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一)释题知“观潮”,引入课题。

1、学生谈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后,(指导生字“潮”的书写方法:

左中右基本相等,“月”的撇要稍长。

)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预习检测。

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重点指导:

易读错的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

易写错的字:

重点指导“贯”“蒙”的写法。

(提示“贯”的笔顺是:

撇折(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巧记“蒙”字:

家无一点内加横,一个草棚盖上头。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让后进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及时指出读错的地方。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引导自学,合作互助

(一)自学与交流提示:

自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从文中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

2、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试着给课文分段。

3、谈谈读懂了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交流

四、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交流展示:

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这一环节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的顺序。

2、指名交流:

你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分段的依据是什么?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3、质疑交流。

五、当堂训练,总结评价

1、书写生字,抄写词语表中词语,每个两遍,

2、进行小组及个人的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

潮来前

1观潮潮来时

潮头过后

第二课时(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课文三至四自然段。

学习重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师准备:

小黑板。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尝试背诵三至四自然段。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一)板书课题,读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二、引导自学,合作互助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潮来前,江面上有什么特点?

2、潮来时,江面有什么特点?

(学习方法:

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划出文中描写潮来时样子和声音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钱塘江潮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潮过后,江面的特点?

(二)学生自学

(三)小组合作交流

三、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交流:

潮来前,江面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

潮由远而近地来,它的样子,声音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相关图片,引导展开想象,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预设:

(1)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体会: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体会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

抓住句中的“水天相接”、“移来”、“浪潮越来越近”等词句来体会。

(4)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感受浪潮的形态变化。

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条白线”、“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的奇特景象。

感受潮来时声音的变化。

通过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让学生体会重点词语:

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所表现的巨大的声响和浩大的声势。

(4)学生朗读背诵3、4自然段。

3、交流:

潮过后,江面上的特点?

4、课堂小结:

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四、总结评价,当堂训练

1、我会填(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内容,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3、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么向不了解钱塘江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5、课堂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

潮来时:

形: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雄伟

1观潮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声:

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壮观

潮头过后: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

(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识字,在阅读中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准备:

通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汇报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了解。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预习检测,引导自学

(一)你会读吗?

1、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咫尺为邻反差堪称不容置疑一争高下映衬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山脉

皑皑雪山神来之笔呈现犹如凌空花卉人迹罕至美誉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二)出示学习指导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是你感到特别神奇?

为什么?

三、小组讨论,合作互助

先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接着读一读——再品味理解——

最后朗读展示

四、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有关词句,品味理解,加深感悟)

(1)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雅鲁藏布江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美国的科罗拉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2)引导学生从“雅鲁藏布江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等句子理解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从“美国的科罗拉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句子中体会作比较的方法。

(3)朗读体会。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为什么?

(引导学生把读懂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展示。

比如朗读、画画等)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学生多读几遍。

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

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植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2)引导学生从“从……到……”的排比句式中想象大峡谷的神奇美丽,形态之多样。

五、总结评价,当堂训练

1、完成下面练习: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允许提出问题()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3)很少有人去的荒僻的地方。

()

(抓住一个方面的特点,向小组同学介绍你印象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能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更好)

2、回顾目标,评选优胜学习小组和个人。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天下第一

教学反思:

 

3鸟的天堂(2课时)

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抓住榕树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榕树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准备:

通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谈对“鸟的天堂“这个地方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后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初识巴金。

(三)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读音:

树干(ɡàn)不禁(jīn)兴(xīng)奋

重点指导“耀”的写法:

“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成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横折钩都变为横折。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轮流朗读课文,及时指出读错的地方,其他同学更正。

3、指名回答: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分别得到了怎样的印象?

你能分别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三、引导自学,合作互助

(一)自学与交流提示:

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九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文中是怎样介绍大榕树的?

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

2、从这些语句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交流

四、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交流: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榕树?

(指导学生品词析句,并指导感情朗读)

预设:

(1)学生先汇报描写榕树的句子: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再让学生看图片或文中的插图理解“不可计数”的枝干以及茂密的枝叶。

(3)学生再读句子“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体会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交流: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榕树的?

(从远到近)

五、写字指导总结评价

1、写生字。

2、结合目标,课堂评价。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榕树从远到近

第二课时(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嬉戏的趣味和生机。

2、学习作者的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重点:

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嬉戏的趣味和生机,学习作者的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的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

小黑板: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读题。

2、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指导自学,小组合作

(一)、自学与交流提示:

自读课文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

1、作者描写众鸟纷飞的景象,具体描写了哪几种小鸟的姿态?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认真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你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和同学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指名交流:

作者描写众鸟纷飞的景象,具体描写了哪几种小鸟的姿态?

预设一:

出示句子: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先让学生从“热闹”、“到处”、“有的……有的……有的……”等词、句中体会鸟儿的数量多。

品种多。

引导想象:

小鸟还能怎样嬉闹游戏?

引导学生边想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众鸟嬉戏的趣味和生机。

预设二:

出示段落: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学生朗读。

(2)从作者举画眉鸟的例子,让学生说说本段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让同学们说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

小组讨论开始了,全班同学______你看小强他正_______

(4)再次朗读本段体会。

2、指名交流,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你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对比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质疑交流。

三、总结评价,当堂训练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一)、快帮他们找到家(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

1、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2、我们()跳出一只船。

(二)、这些我知道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

2、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一次树(美丽)

3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赞美)

第二次鸟(可爱)

教学反思:

 

4*火烧云(1课时)

(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学习重点:

识字,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学习难点:

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准备:

通读课文,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预习检测,引导自学

(一)朗读检测

1、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重点提示“红彤彤”的读音:

“彤”单独念时读“tóng”,在“红彤彤”这个词应该读作“tōng”

2、开火车轮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

概括文章的内容。

(二)出示自学指导提示: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

形状变化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描绘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问。

三、小组讨论,合作互助

四、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五、指导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火烧云颜色。

形状变化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描绘的画面。

预设一:

出示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学生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

(2)引导想象说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还有哪些颜色

(3)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

预设二:

出示句子: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好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天空里好像这个又像那个”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快、极多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形状的变化?

结合插图,学生边想边朗读体会。

2、质疑交流。

六、当堂训练,总结评价

1、练习:

完成《指导丛书》一、二两题。

2、回顾目标,评选优胜学习小组和个人。

板书设计:

颜色(多快美)

4*火烧云热爱大自然

形状(多快奇)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说奇观》(1课时)

(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发现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让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重点: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

学习难点:

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

教师准备:

小黑板。

学生准备:

搜寻所能查找到的自然景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目标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

而近在身边的森林公园,花草树木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都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揭题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二、确定主题,明确要求。

(一)快速默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话题。

1、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

2、这个奇观怎样形成。

3、听的同学们可以提问,补充。

(二)学生自主准备

三、组内交流,生生评议。

请小组一位同学介绍一处美丽的景观,组内的同学听介绍,听后从以下评议:

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明确方法: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言语中感受景观之美。

四、精彩展示,师生评议。

1、师:

介绍时重点是说清楚及“奇”和“美”。

2、小组代表介绍,要求做到:

(1)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介绍的同学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2)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3、全班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丽使者”。

4、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评价。

1、总结评价。

第一,抓住景观的“奇”和“美”;

第二,说得清楚明白;

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2、师生评选优胜小组。

5、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说奇观》

要求:

第一,抓住景观的“奇”和“美”;

第二,说得清楚明白;

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习作指导(2课时)

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游览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学习重点:

学会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突出这一景观的奇特之处,并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教师准备:

小黑板。

学生准备:

回顾自己所游览过的自然景观,思考一下它的奇特之处。

导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话题导入,承上启下

师: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趣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2、出示学习目标

二、指导构思,自主选材

1、可以用方位、时间、总分的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一)写大海,可以这样来构思。

……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

(二)写山,可以这样来构思。

开头→游览顺序→结尾

(三)写湖水,可以这样来构思。

开头→对比写景(静态、动态)→结尾

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师:

自读《黄果树瀑布》,读懂文中描写的景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在描写时抓住了哪些特点?

有哪些优美的语言?

2、学生自读,交流讨论。

3、自由习作。

4、教师巡视,寻觅优秀的作品,发现值得提醒的问题,以写定教。

四、小组讨论,合作修改

1、什么不足?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小组内轮流自读自己的讨论交流提示:

他的习作中是不是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了,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哪一点你最欣赏?

根据以上要求交流讨论,提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3、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五、精彩展示,点拨释疑

1、小组选取优秀的习作展示汇报,其余同学根据讨论交流提示进行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小组提出自己小组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六、总结评价。

当堂修改

1、畅谈收获,教师总结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评价学习小组

评选出这节课中最佳小组,优秀个人及有进步的同学。

3、自主修改习作,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习作

写大海:

……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

写山:

开头→游览顺序→结尾

写湖水:

开头→对比写景(静态、动态)→结尾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年月日星期)

第三课时(习作点评)

(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