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902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分析鲁尔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2.分析鲁尔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3.理解鲁尔区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位置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2.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

(2)便捷的水陆交通。

3.主要工业部门:

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

4.工业结构:

以重工业为主的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5.主要工业城市:

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思考

 1.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答案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均是在当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发展了采煤工业和电力工业;因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发展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因为水资源丰富,发展了化学工业。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时间:

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出现危机。

2.衰落原因及表现

思考

 2.危害人类环境的酸雨主要是由燃煤引起的。

目前,欧洲、北美洲及东亚地区都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

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

答案 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危害人类的酸雨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

人类活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

这两类强酸随雨、雪、雹、雾等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雪、酸雾等,统称为酸雨。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综合整治的措施

措施

具体内容

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

合并煤炭、钢铁两大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调整工业布局

布局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

2.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判断

1.建坑口电站有利于改善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大气环境。

( × )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 )

3.德国鲁尔区鼎盛时期的基础工业是机械工业。

( × )

4.鲁尔区经过调整之后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的。

( × )

思考

 3.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答案 当前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传统基础工业的建设阶段,为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应当借鉴鲁尔区的宝贵经验,努力创建一个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探究点一 鲁尔区繁荣的发展条件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鲁尔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而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鲁尔区示意图,描述鲁尔区交通区位优势,并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流量大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

2.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答案 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和内河航运,莱茵河及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二是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砂到荷兰的鹿特丹港,再经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3.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这些工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这些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具体体现

影响

丰富的煤

炭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

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后期来自瑞典、俄罗斯,鲁尔区离其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钢铁工业成为鲁尔区的主导产业

充沛的

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水资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

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

“六方面”分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据此完成1~2题。

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 ③广阔的市场 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来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B.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C.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D.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鲁尔区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水源,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石油工业不是鲁尔区的主要工业类型,没有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第2题,荷兰作为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并不低;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冶炼1吨生铁所需的煤炭和铁矿石的量越来越少,钢铁厂可以在煤、铁资源均贫乏的港口地区分布;荷兰鹿特丹位于莱茵河河口,是世界性的大港口;大型、超大型船舶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铁矿石的运输成本,使得鲁尔区的钢铁企业转到荷兰海边炼铁。

探究点二 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Boll1958年形容鲁尔区

材料二 鲁尔区不同时期工业分布图。

1.鲁尔区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

2.从图中看出,在综合整治中鲁尔区对工业结构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答案 鲁尔区针对传统工业衰落和经济结构单一的实际,减少了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新建或迁入了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工业部门以及服务业,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多元的综合性工业区。

3.新建的电子、石油加工等企业在布局上有何特点?

答案 大多布局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4.该区钢铁工业布局有何调整?

答案 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针对铁矿石进口的实际情况,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为促进该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下图所示:

除上述措施外,鲁尔区还进一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工业布局,不但减少运费、少占土地,而且降低污染。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

据此回答3~4题。

3.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③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4.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有(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②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④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区,早期的工业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基础,生产结构单一。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第4题,鲁尔区的综合治理应结合其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莱茵河左岸

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答案 C

解析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右岸,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工业发展的基础,铁矿资源需进口。

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可直通海洋。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的示意图是(  )

答案 B

解析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又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4.为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据图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之前,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是18%、62%、20%,调整之后的比重分别约是30%、40%、30%,由此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第4题,据题意可知,“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措施中,A、B、C三项均不符合。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采煤历史有2000多年。

境内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并宜于制煤气,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二 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材料三 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表现为:

①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但优质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5~20年,其他品质的煤也只够开采100年;②第二产业独大,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③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

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1)大同煤炭资源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从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大同目前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

为避免城市经济陷入衰退,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储量大 质量优

(2)水土流失 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煤炭资源开采,破坏地表植被。

(3)衰退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轻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延长产业链,发展煤炭深加工。

解析 第

(1)题,大同市煤炭储量大、质量优是其主要特点。

(2)题,大同位于黄土高原,加之煤炭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第(3)题,随着煤炭资源的衰竭,大同市处于发展的衰退期,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图表特征: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相似,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形之一。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下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下题。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两番、下降。

①说法与材料矛盾。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表格中煤炭的信息。

煤炭一直居主导地位,且数值在增大,即比例增大。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表格中石油、天然气的信息。

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都下降,且天然气比重下降幅度大于石油,在二者消费量都增长的情况下,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

C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下面为“2013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

(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

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题,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所占消费比重,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比较低,所以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丙国。

故选C。

(2)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减少尾气的排放,减少灰霾天气,对紫外线辐射没有影响,会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

故选A。

命题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一般根据提供的某种矿产资源的图表资料入手进行分析,从有利优势条件和不利劣势条件两方面分析。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资源条件评价

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是否齐全、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匹配状况等

开采条件评价

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地质地形条件、可否露天开采等

市场条件评价

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距离市场远近等

交通条件评价

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大陆西北部(下图),境内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厄石油开采业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因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目前石油业仍处于原油储量开发不足、原油生产停滞阶段。

厄政府正通过提高关税和税收优惠,制订比较规范的石油项目操作规则和运作机制,争取更多外国资本来厄参与石油开发和发展石化工业,以减少对石化产品的进口依赖。

“太平洋炼油厂”,由厄瓜多尔政府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联合成立。

该项目实为石化总厂,位于厄瓜多尔西北部马纳比省深水港口曼塔,且靠近一处生态保护区,占地面积3000公顷,计划投资120亿美元。

项目建成运行后,可向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等地区提供更多成品油。

然而该项目从2009年兴建至今还未具体成型,前期仅平整土地费用等工作就已经花费12亿美元。

2015年底一些中方银行和企业对这个巨型项目表示了兴趣。

(1)分析厄瓜多尔建设“太平洋炼油厂”的优势条件。

(2)说明“太平洋炼油厂”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

(3)分析中方银行和企业对“太平洋炼油厂”项目感兴趣的原因。

答案 

(1)厄瓜多尔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周边发展中国家缺乏炼油能力,成品油市场广阔;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

(2)临近生态保护区,项目建设环保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广,征地难度大,平整土地费用高;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短缺;项目投资大,国际融资困难。

(3)厄瓜尔多资源条件良好,开发程度低,后备石油储量大;厄瓜尔多石油业有更新设备、提高技术的需求;当地政府引资愿望强烈;石油业运作较规范,投资风险较小;市场需求大,项目运作有利可图。

“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

”“鲁尔区犹如一片寻不出生机的焦土。

”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如此悲观地预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

”描述的问题是(  )

A.失业率下降B.环境污染

C.治安混乱D.金融危机

2.“鲁尔区犹如一片寻不出生机的焦土。

”不仅描述了这里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指出了鲁尔区的衰落。

导致鲁尔区出现发展危机的原因主要是(  )

①工业结构单一 ②煤炭资源枯竭 ③技术发展 ④钢铁生产向欧洲之外转移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3.为使鲁尔区实现振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对企业实行集中化改造 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 ③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④鼓励所有煤炭、钢铁等支柱产业减小规模以适应市场变化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1.B 2.B 3.D

解析 第1题,从材料的含义看,“白色”暗指清洁,“白色只是一种梦想,”说明了污染严重。

第2题,鲁尔区的煤炭资源开采量逐年下降,煤炭和钢铁企业大量倒闭;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劳动力逐渐减少,传统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

第3题,对煤炭和钢铁进行集中化管理,会使其企业数量减少,但生产规模会扩大。

读“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完成4~5题。

4.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D.廉价劳动力丰富

5.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表形态B.资源分布

C.城市规模D.市场需求

答案 4.A 5.A

解析 第4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煤炭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第5题,鲁尔区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而攀枝花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不利于通航。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

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如图)。

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7.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8.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答案 6.C 7.D 8.A

解析 第6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扶持、改善交通等。

第7题,采取的措施是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不包括化学工业,而且只是改造没有搬迁,改造时扩大了生产规模,因此A、B、C三项说法均不正确。

第8题,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9~10题。

9.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0.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10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资源型缺水严重

D.良好的农业基础

12.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本区有辽河等河流,不属于资源型缺水。

第12题,本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不能再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13.(2017·乌鲁木齐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

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

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材料二 内蒙古自治区简图。

(1)简述呼伦贝尔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2)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答案 

(1)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减少能耗,节约运输成本。

弊:

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3)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