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89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docx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考点2气温和降水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

一、气温

1 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

00)左右。

2 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

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3 年变化

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4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

(3)下垫面

二、降水

1 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2 常见类型

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

3 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空气的上升与下沉:

上升气流多雨、下沉气流少雨;

(2)风向:

从海上吹的多雨,从陆地上吹的少雨;

(3)地形: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表状况:

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6)人类活动:

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注意点

1.海拔高对气温的影响是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差,故导致日温差大,但海拔高气温低,这样的地区一般年温差小。

2.冬季风也会带降水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会形成降水。

例如,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天山和云贵高原北侧的降水,也与冬季风有关。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B.8月 13时

.1月 22时D.1月 13时

答案 A

解析 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应该是8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

故A项正确。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洋流B.地形、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答案 

解析 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

故项正确。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

℃)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纬度D.海陆位置

答案 

解析 读图,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与纬线平行,数值递变从赤道向北极递减,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对。

地形影响等温线不随纬度变化,不与纬线平行,A错。

洋流和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B、D错。

4.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B.20

.23D.27

答案 A

解析 读图,R地周围有一条等值线,可能是20或25,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若是20,则R的数值大于15,小于20。

若是25,则R的数值大于25,小于30。

图中R位于河流的头,应是山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R的气温不会高于20,故A对。

B、、D错。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B.乙

.丙D.丁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经过,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A错。

乙、丙、丁都是地中海气候,但乙地冬季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年降水量较多。

丙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丁地纬度较低,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

所以B对,、D错。

 [考法综述]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具体体现,该考点考查频率非常高,通常会以区域图、地形图、气温或降水等多种图为载体考查。

关键在于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命题法1 等温线与气温分布

典例1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从图中看出,该城市冬季气温低于0℃。

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大陆东、西两岸冬季气温均高于0℃;40°N附近大陆西岸由于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也高于0℃。

故可排除A、B、三项,D项正确。

[答案] D

【解题法】 影响等温线因素的判读分析

等温线走向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体

与海岸线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

程度不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海洋相反

A、B、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两地,冬温低于A、两地

海陆分布

(海陆热

力性质的

差异)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

暖流:

向高纬方向凸出;

寒流:

向低纬方向凸出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

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地势高

命题法2 降水及影响因素

典例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由图可看出等降水量线呈南北方向延伸,数值由西向东(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等降水量线稠密,说明降水空间差异大。

解答时,等值线(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数值递变规律、数值大小、变化大小等角度描述;影响年降水量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答案] 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解题法】 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

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分析:

①根据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H为最大降水高度。

②B地降水量的大小判读方法:

由B处作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竖轴)的直线与年降水量曲线的交点,再作垂直于竖轴(或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竖轴的交点,读出竖轴的数值即为B点降水量。

③由山坡两侧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A坡为背风坡,B坡为迎风坡。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如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之一。

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B.地形雨

.对流雨D.锋面雨

答案 

解析 马尔代夫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多对流雨。

赤道附近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台风活动少;锋面雨多集中在中纬度地区;马尔代夫由体积小、海拔低的珊瑚岛组成,很难形成地形雨。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2~3题。

2.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①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区域4~6月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也逐月上升。

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增大。

该图不能反映风力大小和云量多少。

3.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A.3月B.6月

.9月D.12月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从3月开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从7月开始,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6月份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4.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答案 A

解析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主要是受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所致。

因此处于东南迎风坡的甲地年降水量最多,而处于西北背风坡的丁地年降水量最少。

故选A。

5.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B.乙

.丙D.丁

答案 A

解析 甲地位于阳坡,且海拔相对较低,光照和热量条件均优于其他三地。

故选A。

读图,完成第6题。

6.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图中反映甲位于山地迎风坡,随气流上升,气温下降,降水增加,并在一定高度降水量达最大值。

乙位于背风坡,随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故由甲到乙,气温先降低、后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据此回答7~8题。

7.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B.受沿岸暖流影响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D.受沿岸寒流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要素的因子、洋流等相关知识。

由图中两地气候资料统计数据可知,里斯本夏季温度低于雅典,而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夏季均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但里斯本沿岸有加那利寒流起着降温减湿作用。

所以答案为D。

8.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纬度位置较低B.受西风影响较弱

.地势相对较高D.距地中海较近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要素的因子。

由图可知,雅典的年降水量尤其是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里斯本,因两地均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均受西风带影响,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受西风带影响的强弱也有所不同,因而降水量不同。

读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9~10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为4℃

B.①处气温略高于24℃

.西安的年平均降水量多于郑州

D.太原、石家庄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答案 D

解析 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在0~8℃之间,最大温差可能超过4℃;①处位于秦岭北侧山地,气温低于24℃;西安和郑州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600与800之间,但郑州距离海洋近些,降水应多于西安。

10.形成②处与济南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B.洋流

.地形D.锋面

答案 

解析 ②处地处丘陵山地的迎风坡,地形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所以降水多于济南。

11.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

(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