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93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docx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

 

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

前言

为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本市重点区域工程建设,确立有关建设标准,引导及规范该区域工程设计,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助建宜业宜居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范例,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相关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现行工程建设标准技术条款为基础,浓缩提炼、查缺补漏、强化提升、完善创新,并在充分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技术内容主要包括9章,分别为: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设原则及标准;5建筑工程设计;6市政工程设计;7水利工程设计;8园林景观工程设计;9岩土工程设计。

 

1总则

1.0.1为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本市重点区域工程建设,确立有关建设标准,引导及规范该区域工程设计,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助建宜业宜居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范例,制定本导则。

【条文说明】1.0.1本导则所称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1.0.2本导则适用于本市重点区域内新建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工程设计。

重点区域内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设计,参照本导则执行。

1.0.3建设工程设计除应遵循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本省市有关工程建设标准。

 

2术语

2.0.1重点区域keyarea

本导则中,特指本市政府划定的须重点推进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区域。

它主要包括已经划入的下列重点片区:

(福田区)福田保税区、梅林-彩田片区;(罗湖区)笋岗-清水河片区;(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总部基地、高新区北区;(盐田区)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宝安区)宝安中心区、空港新城;(龙岗区)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国际低碳城;(龙华区)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坪山区)坪山中心区;(光明区)光明凤凰城;(大鹏新区)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也将包括后续纳入的须重点建设的片区(含区级政府划定的重点片区)。

2.0.2建设工程constructionengineering

   人类构建的,能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

根据《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设工程可分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21个大类工程和风景园林工程(本市称为“园林景观工程”)等8个专项工程。

本导则中,建设工程仅指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和园林景观工程及其衍生或相关的岩土工程。

2.0.3建筑工程buildingengineering

由《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界定其设计内容的,供人们居住、进行公共活动或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房屋建筑的总称。

它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2.0.4民用建筑civilbuilding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它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0.5居住建筑residentialbuilding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它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

2.0.6公共建筑publicbuilding

  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0.7工业建筑industrybuilding

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

它可分为厂房、仓库、物流建筑和研发用房。

【条文说明】2.0.7

(1)物流建筑,系指供人们进行物品储存、运输、配送、物流加工、物流管理及展销等综合性活动的建筑;

(2)研发用房,也称为新型产业建筑,系指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推广和应用等活动的建筑。

2.0.8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0.9智慧建筑smartbuilding

基于物联网和5G移动互联网等网络,能为建筑用户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并能与智慧城市实现快捷信息传递、数据交换和资源对接的智能建筑。

【条文说明】2.0.9智能建筑,系指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设置智能化系统的建筑。

对于“智慧建筑”,目前国家、行业或地方均尚未制订相应标准,故无其详细定义。

2.0.10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building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2.0.11市政工程municipalengineering

道路桥隧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统称。

2.0.12道路桥隧工程road-bridge-tunnelengineering

由城市道路、桥梁和隧道等构成的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称。

2.0.13轨道交通工程railtransitengineering

城市建设中,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基础设施。

2.0.14综合管廊工程utilitytunnelengineering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工程的统称。

2.0.15水利工程waterengineering

本导则中,系指河道整治工程、防洪排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统称。

2.0.16园林景观工程landscapeengineering

在一定场地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草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称之为“风景园林工程”。

2.0.17岩土工程geotechnicalengineering

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等工程技术的建设工程。

2.0.18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

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括城市公园、社区公园、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

其中,城市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包括集中绿地和带状绿地。

2.0.20海绵城市spongecity

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原则,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得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2.0.21慢行系统slow-movingsystem

由人行道、人行地道、人行天桥、步行街、绿地园路、城市广场等构成的步行公共空间和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空间。

2.0.2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予以数字化表达的一种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

【条文说明】2.0.22在工程实践中,建筑信息模型有时也可能英译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此时,它表示以勘察、设计阶段创建信息模型为起点,历经施工、运维等阶段,对模型不断扩展、更新、应用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23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

主要采用信息传感装置与技术,按约定协议,通过各类可能的既有网络接入,实现对于任何物品的智能化、动态化的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化网络。

【条文说明】2.0.23针对建筑工程而言,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探测器、传感器、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土建设施(装置)和机电设备(材料)的声、光、热、电、力学、位置、化学、生物等各类信息,并基于建筑内自设智能化信息网络和接入有线/无线互联网,实施物与物、物与人、建筑与城市的泛在连接,实现对建筑内物品(构件)及有关过程的智能化、动态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3基本规定

3.0.1开展建设工程设计,应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智慧、安全、人文为基本遵循方针。

3.0.2开展建设工程设计,应在满足各类工程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侧重于设置建筑节能及集约生态环保设施、海绵城市设施、无障碍设施、全龄全民关怀设施、公共空间、慢行系统、智慧化系统和标识系统,融合园林景观和工程美学设计,保护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传承建筑文化,塑造城市风貌。

3.0.3开展建设工程设计,提倡探索以新理念、新模式引领,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新型材料;应当多专业、全流程、精细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因地制宜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

【条文说明】3.0.3“多专业”就建筑工程而言,系指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等专业。

“全流程”就工程设计而言,系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阶段;就整个建设过程而言,系指设计、建造和运维三阶段。

3.0.4开展建设工程设计,应积极选用质量优、耐久性好、环保性能佳、便于保养维修的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利废建材(含设备)和绿色建材(含设备)。

3.0.5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各类工程设计,应在保持各自专业领域分工相对独立的同时,密切配合并有效衔接。

3.0.6海绵城市设施和附建式园林景观工程应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一体化或同步设计。

3.0.7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应与地面、地上工程统筹规划,并充分考虑节能、环保、通风、减灾、安全和防淹等设计要素。

3.0.8建设地块内公共空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地块内公共空间设置,应统筹规划及协调设计,实现互联互通、共处共生;

2公共空间有关设施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要求,并满足全龄全民使用需求;

3公共空间内空中步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由其衔接的不同地块工程的建设时序;

4公共空间内建筑小品、雕塑和公共艺术设计,应兼顾周边建筑体量和场所尺度,合理确定自身形式和规模;

5公共空间设计应体现岭南地域特色,契合深圳气候特征,彰显时代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6公共空间设计,宜充分考虑灰空间和灰表面的设计美化与合理利用;

7公共空间宜考虑外文标识系统设计;

8学校、医院、老年人建筑和大中型公共建筑等通往附近地铁站出入口、公交站点或的士站点,应设慢行系统,并宜结合绿化景观、建筑骑楼/挑檐,配置连续的防晒遮雨设施。

【条文说明】3.0.8第1款由于用地权属往往不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经常出现仅考虑自身用地红线内情况,而忽略与周边地块和毗邻城市公共空间的顺畅衔接。

为避免重点区域重现上述弊端,本款要求设计时应掌握及统筹相邻地块关系,创造互联互通、衔接顺畅的一体化公共空间。

第2款针对本市无障碍设施贯通性较差、设计细节考虑不周、民众体验不佳的通病,本款特提出无障碍设计原则性要求。

第3款当所衔接建设工程晚于空中步道建设的,空中步道设计应预留连接口,标注连接口坐标、标高、净宽和净高等参数,以便后续工程的顺接。

第6款公共空间应注重精细化设计。

本条要求,对于通常易被忽略但又影响城市形象的“三不管”空间(表面),宜进行统筹美化设计和合理利用。

本条灰空间系指地下空间,以及诸如桥梁、人行天桥、空中步道等工程设施的下方空间,灰表面系指室外设备房、桥墩、栏杆、电箱、灯杆、井盖、盖板等公共设备设施的外表面。

“设计美化”手法可包括增设绿化景观和公共艺术表现等;“合理利用”主要是指开辟休闲活动或自行车停放场地等。

第7款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外文标识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第8款本条对于通往交通站点的人行道设置作出原则性规定,并结合本市地域气候特点,提出设置遮荫等人性化设施,便于全天候出行。

3.0.9建设工程海绵城市设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未列入海绵城市建设豁免清单的建筑工程(含房屋建筑本体和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城市水系等建设项目,应进行海绵城市设施(可简称海绵设施)设计;

2未列于海绵城市建设豁免清单的建设项目,设计应遵循本市相应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并可因地制宜提高指标要求;

3海绵设施设计,应通过模型模拟等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估比选;

4海绵城市设计,应优先利用自然海绵城市设施;

5海绵设施设置,不应降低自身常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不应妨碍建设工程安全和人身安全;

6海绵城市设计所选用植物,应与海绵设施匹配。

【条文说明】3.0.9第1款本款所谓海绵城市建设豁免清单,由本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卫生健康委、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筑工务署等8家部门联合印发。

第2款对于列入海绵城市建设豁免清单的特殊建设项目,应参照《关于实施本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管控指标豁免清单管理的意见》(深海绵办2018〔110〕号)执行。

其他各类建设项目在进行海绵设施设计时,应满足该项目规划指标要求或本市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指标要求(也应符合本导则要求)。

第3款本款源自《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51345-2018第5.1.1条。

第4款海绵设施设计,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与设施布局,注意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湿地、坑塘、沟渠等。

第5款本款旨在防止因持续或超量降雨使得海绵设施可能超负荷而造成内涝。

在设置海绵设施时,尚应合理选用构造措施和种植植物等,保障本体结构安全、防水安全和人身安全。

第6款海绵设施相匹配植物的设计选用,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乡土植物为主;

(2)应能适应海绵设施环境条件生长,并利于海绵设施发挥相应的雨洪管理功效;(3)斜坡、向阳面等小气候较干燥地区,尽量选择抗风、耐旱的植物种类;(4)以草本植物配置为主的海绵设施,应注重不同颜色、质感、植株高矮的搭配(通常而言,草本种植密度越大,净化效果越显著);(5)宜以卵石、细碎石、石块或木屑作为土壤覆盖层,降低蒸发量,并与植物搭配,营造细部景观;(6)传输设施宜种植草皮、地被等低矮植物,增强型传输设施可增加草本花卉、观赏草等植物种类;传输设施不应种植乔木及较大灌木;(7)调蓄水塘宜种植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

表面流雨水湿地,宜在深水区、浅水区、护坡、出水池周边种植水生植物。

调蓄水塘和雨水湿地护坡上部铺设草皮的,宜优先采用草皮移植。

4建设原则及标准

4.1建筑工程

4.1.1建筑工程设计,应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智慧和安全为基本原则。

4.1.2建筑工程应按下列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1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新型产业建筑,应至少达到现行国标绿色建筑评价一星级;

2大型公共建筑和标志性公共建筑,应至少达到现行国标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

3厂房、仓库和物流建筑,应至少达到现行国标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一星级。

【条文说明】4.1.2《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第六条规定:

“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遵守国家和本市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国家一星级或者深圳市铜级的要求。

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国家二星级以上或者深圳市金级以上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

鼓励其他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

本条明确新型产业建筑应至少达到现行国标绿色建筑评价一星级,而厂房、仓库和物流建筑则应至少达到现行国标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一星级。

4.1.3重要节点处和地标性公共建筑,可进行建筑立面专题研究及设计。

【条文说明】4.1.3为全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代建筑方针,本条提出重点区域应探索多种举措,着力创造富有吸引力、具有充分工程美感的公共空间,提升建筑综合品质。

4.1.4建筑工程设计,应以提升建筑本体智能层级、优化建筑科技体验、强化建筑安全措施、无缝对接智慧城市为重要原则,并按本导则智慧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条文说明】4.1.4智慧建筑所设智能化系统应能实现技术先进、功能实用、安全高效、经济合理、运营顺畅和体验上佳。

其具体配置标准,原则上可将现行《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相应建设标准(“可”条或“宜”条)适当提升。

此外,本导则条款中也增设有若干新兴智能化系统和BIM、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内容。

4.1.5居住建筑和建筑面积达到《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0)》规定规模的公共建筑、厂房和研发用房,应按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和建造。

鼓励单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仓库和物流建筑,按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和建造。

【条文说明】4.1.5根据《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0)》(深建字〔2018〕27号)要求,在新出让的住宅用地项目和人才房、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2019年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厂房和研发用房100%实施装配式建筑;2020年起,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厂房和研发用房100%实施装配式建筑。

本条侧重对于仓库和物流建筑的建造模式提出建议。

4.1.6建筑工程设计应保障工程及使用安全。

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应进行精细化设计,并采取经济可靠的技术措施。

4.2市政工程

4.2.1道路桥隧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除道路车行功能外,应注重慢行系统完善,为道路各类使用主体提供公平路权;

2应注重保护、利用、美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环境融合,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3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4桥梁工程设计应树立全寿命周期可续发展的理念,并宜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

【条文说明】4.2.1第4款桥梁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建设、运营、管理养护和拆除再利用等各类成本,并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桥型美观,新建城市桥梁宜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

4.2.2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应预留后续建设接口;

2应采取降噪、减振、防淹和泄压等环保安全措施;

3车站应做好人性化关怀设施、标识系统和工程美学的设计;

4应为智慧化运营配置(或预留)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

4.2.3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应保障管廊工程适用性和安全性;

2宜与比邻的地下道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空间工程集成化建设;

3口部设施应与城市景观协调;

4管廊结构应积极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

4.3水利工程

4.3.1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城郊山区河道(段)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城市河道(段)应以综合治理为主。

4.3.2防洪排涝工程设计,应在满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和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上,与周边环境融合,美化城市景观。

4.3.3建设工程项目应先作水土流失隐患风险等级评估,再按相应要求进行水土保持设计。

4.3.4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应按照分类分级治理原则和“一河一策”方针,采取有效的截污、清淤和水质保持等技术措施。

4.4园林景观工程

4.4.1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应以生态、美观、人文、艺术、智慧和安全为基本原则。

4.4.2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宜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和岩土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条文说明】4.4.2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其它各类建设工程协同推进,可避免工程建设上难以逆转的生态性、景观性、艺术性和系统性的缺失。

4.4.3原则上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和边坡工程应实施立体绿化。

鼓励城市更新或旧改区域适地建设袖珍公园。

【条文说明】4.4.3建筑工程中厂房建筑和仓库建筑是否立体绿化,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袖珍公园(也叫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较小、离散分布等特点,若得以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城市建筑“森林”中,将有效改观高楼云集、灰色机械的城市环境。

4.4.4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宜低于45%。

鼓励合理提高道路及铺装场地的遮荫率。

【条文说明】4.4.4深圳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城市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能极大改善出行环境,提高人们在户外空间活动的舒适度。

参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41%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要求,本市重点区域可适当提高。

4.5岩土工程

4.5.1边坡工程应协调开展治坡、治水和园林景观的设计。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应设置自动化监测系统。

4.5.2建设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应同时保障自身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深度大于20m或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应设置自动化监测系统。

4.5.3填海及软基工程处理应根据场地用途、确保工后沉降满足使用要求,采用安全、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

4.5.4岩溶或采空区地区岩土工程,应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的设计措施。

4.5.5轨道交通工程及特殊市政管线安全保护区内,应谨慎开展岩土工程有关作业,并事先进行设计方案评价或签订相关协议。

 

5建筑工程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工程设计,应全面融合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智慧建筑和建筑安全等设计要素。

5.1.2建筑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选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布局、建筑形式和技术措施。

5.1.3建筑工程设计应全专业采用BIM技术,并鼓励正向设计。

5.1.4建筑工程设计应体现岭南特色和滨海风貌,融入城市景观。

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设计,应彰显大气、现代、纯净、美观。

5.1.5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通风空调、电气及智能化、建筑装饰和景观等相关专业宜同步或一体化设计。

5.2绿色建筑设计

5.2.1绿色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被动建筑技术。

5.2.2场地内建筑布局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5.2.3应进行场地风环境分析,充分考虑自然通风,优化建筑布局,满足卫生间距等要求。

5.2.4应进行场地声环境分析。

在交通干线两侧的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建筑物,以及在已超标的1类、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应采取声屏障、建(构)筑物防护等有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条文说明】5.2.4按本市生态环境部门所提要求,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工程不应建设在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建筑物应与既有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轨道交通露天段等交通干线保持15m以上的退让距离。

5.2.5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设计,应满足全龄全民友好需求:

1建筑小区宜人车分流;

2公共活动场地、道路或通道,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3地面和路面应采取防滑措施;

4位于距地高度2.0m以下部位的工程设施阳角,应为圆角/钝角设计或另设防护;

5生态敏感区或人居敏感区内,以及城市主干路两侧的建筑物,其距地高度20m以下的建筑外立面,审慎设置玻璃幕墙。

【条文说明】5.2.5营造全龄市民友好的生产及生活居住环境,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应当考量的首要问题。

本条旨在为包括老年人、婴幼儿和行动不便者等群体在内的全体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地和相应服务设施,打造方便、安全、无障碍的友好环境。

第1款,建筑内公共空间形成连续的无障碍通道,不仅能满足老人使用需求,同时也为行为障碍者、推婴儿车及搬运行李的普通市民提供方便。

建筑内公共空间包括出入口、门厅、走廊、楼梯、电梯等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相关规定。

第4款,建筑公共区域应当充分考虑墙面或者易接触面不应有明显棱角或尖锐突出物,保证其使用者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行走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