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72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句式教师用.docx

文言句式教师用

文言句式

一、考纲回顾: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考点回顾:

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1、一般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

2、特殊句式:

倒装(变式)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介宾(介词)结构(介词短语)后置。

三、知识讲解: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备的能力。

命题方式:

主要在翻译中考查文言句式。

四、梳理解题思路:

1、文言句式:

(1)熟悉句式类型及特点。

(2)记典型例句,举一反三。

(3)倒装句与现代汉语常式句比较。

(4)翻译时要译出句式特点。

2、文言复句关系判断:

(1)弄清古汉语关联词所表关系。

(2)意合复句,以句意推断(可试加适当关联词)。

五、句型并举隅:

(一)判断句:

Ⅰ、对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或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表示判断。

这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也是判断句式的基本句型。

其他的判断句式都是这种基本句型的变种。

(1)子瑜者,亮兄瑾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

(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

(苏轼《石钟山记》)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以上句子中,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

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的助词。

“也”是语气助词,煞尾,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

“者”和“也”不必译出。

(辨析: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中的“者”(……的人)。

(《鸿门宴》)

(2)“四人者(停顿,舒缓语气,非判断):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中“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用“……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7)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范晔《张衡传》)

(8)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女婿)(《左忠毅公逸事》)

(9)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夫战,(靠的是)勇气也。

(《曹刿论战》)

(1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12)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1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登泰山记》)

(辨析:

“此世所以不传也。

”(这(就是)世上不流传的原因。

是表原因的判断句,“也”字也是助判断语气。

)(《石钟山记》))

3、用“……者……”表示判断。

(14)粟者,民之所种。

(贾谊《论贵粟疏》)

(比较“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此五(个)者(方面),知胜之道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4、用“……者也”(语助词连用,加强判断语气)表示判断。

(15)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比较“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的人)也。

”)

5、用“乃(就,便)、皆(都)、即(就)、诚(的确,确实)、固(本来)、本(原来)、尽(全)、惟(只)、则(就)”等副词表示判断,翻译时,后面补判断动词“是”。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16)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石钟山记》)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注意“是”字)(苏轼《石钟山记》)

(18)道皆砌石为磴。

(姚鼐《登泰山记》)

(19)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注意“者”字)(《陈涉世家》)

(20)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注意“者”字)(明·张浦《五人墓碑记》)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注意“者”字)(《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22)梁父即楚将项燕。

(23)环滁皆山也。

(24)宾主尽东南之美。

(王勃《滕王阁序》)

(25)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注意“者”字)(《病梅馆记》)

(2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6、用判断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注意和翻译为“这”的代词“是”的区别,魏晋时,“是”字才开始作判断动词,先秦及以前的作品中的“是”不作判断动词。

(2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28)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沈括《梦溪笔谈》)

(2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3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1)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注意辨析: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

”(姚鼐《登泰山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王羲之《兰亭集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7、主谓直接表示判断的,(翻译时直接在主谓间加判断动词“是”。

(32)荀卿,赵人。

(33)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34)晋鄙嚄(huò)唶(zé)宿(sù)将。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35)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

8、用语气词“耳”(语助,不译)煞尾表示判断。

(36)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辨析:

“顾(不过,只是)未有路耳”(《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惟(只是)手熟耳”(《卖油翁》))

9、用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毋”等表示判断。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另,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特别说明:

先秦以前,“是”不作判断动词用,先秦以后才作判断动词用。

如: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7)予本非文人画士。

(龚自珍《病梅馆记》)

(3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注意辨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送东阳马生序》)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Ⅱ、表明事物原因的判断句子:

(39)此世所以不传也。

(……的原因)(《石钟山记》)

(40)吾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41)吾所以为此者,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辨析《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常常借助介词表示被动。

请观察下列句子,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4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43)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44)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4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6)不能容于远近。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4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48)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4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看起来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但实际上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教”“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但“徒见欺”的“见”是表被动)

表示被动的句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动词后边加介词“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50)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韩愈《师说》)

(5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5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2、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助词“见”,表示被动。

(5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5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3、“见(表被动的助词)……于(表被动的介词,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表示被动。

(5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56)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动词前面加表被动的介词“为”,表被动。

(5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注意辨析: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为(介词)……所(助词)……”结构表示被动。

(58)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59)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沈括《梦溪笔谈》)

6、“为所(均为助词)……”结构表示被动。

(60)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7、“受(助词)……于(介词)……”表示被动。

(6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8、动词前面加“被”表示被动。

(6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6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6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9、但是,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

即,意念被动句(无标志)。

(6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67)操军破,必北还。

(《赤壁之战》)

(6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9)兵挫地削。

(《屈原列传》)

(70)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7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7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国论》)

【辩:

(73)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

(荆州归顺曹操的百姓,不过被战争形势所逼迫罢了。

)(《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辨析下列省略句各自省略了什么成分: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常见的省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74)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承前省)

(75)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承前省)

(76)请()为将军筹划之。

《赤壁之战》(对话省)

(77)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对话省)

(78)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

“不若与人()。

”(《庄子·庄暴见孟子》)(承前省)

(2)省略动词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动词的省略较多见。

(7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80)如臣可迎操者,将军不可(迎操)。

《赤壁之战》

(8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8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3)省略宾语。

有动词宾语的省略,有介词宾语的省略。

(83)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8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曹刿论战》

(85)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陈涉世家》)

(4)省介词“于”“以”。

(86)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

(《赤壁之战》)

(87)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88)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

(8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石钟山记》

(90)试以它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促织》

(5)省关联词。

(9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如果)秦城不划入我国版图,我(就)请求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传》

(四)倒装句式(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

翻译倒装句式要注意什么?

翻译文言倒装句应注意运用翻译五法(留、换、补、调(tiao)、舍)中的“调(调整)法。

考点解读:

文言文倒装句式是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一种,2005年开始纳入考试范围,在各省市试题中均出现过。

考点知识链接与整合:

文言文倒装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

倒装情况概括起来有两种:

前置型句式: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后置型句式:

1、定语后置;

2、介宾(词)短语(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主谓倒装。

多用于感叹句。

为了突出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92)甚矣,汝之不惠!

(93)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9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倒装后为“真好啊,今天的天气!

”“怎么了,你?

”(《荷花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95)渺渺兮余怀。

(屈原《离骚》)

(9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了。

2.宾语前置。

(1)否定语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副词:

不、未、无、莫、毋、弗等,代词:

余、吾、尔、自、之、是等)。

两个条件:

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格式:

主语十否定副词十代词宾语十动词:

(97)古之人不余欺也。

(9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东西。

(9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100)秦人不暇自哀。

(译文:

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苏洵《六国论》)

(10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译文:

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10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103)忌不自信。

(10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成语“时不我待”)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

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格式:

 1)主十宾十动?

2)主十宾十介十动?

(105)沛公安在?

(106)微斯人,吾谁与归?

(107)张良曰:

“大王来何操?

”(译文:

张良问(沛公)道:

“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

(108)王见之,曰:

“牛何之?

”(译文:

大王看见了,问道:

“把牛牵到哪里?

”)

(109)问女何所思?

(译文:

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110)不然,籍何以至此?

(译文:

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111)国胡以相恤?

(译文:

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贾谊《论积贮疏》)

(11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文:

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113)执肃手曰:

“卿欲何言?

(3)助词“之”做宾语提前的标志,是助词。

“之”后如果加动词,就是宾语前置句。

(114)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115)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1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11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

(118)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4)助词“是”做标志,也是宾语前置。

有时与“唯(惟)”连用表示强调宾语。

(119)岂不毂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岂是为不毂?

是继先君之好。

译文:

难道是为了我,这(是)继承先君结交的友好关系。

)《左传·齐桓公伐楚》

(120)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

现代汉语(成语)中仍沿袭古汉语习惯。

“惟命是从”“惟命是听”“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余马首是瞻”

3.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定语往往在中心词前面来修饰或限制中心词。

古汉语里,为了强调中心词,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此之谓定语后置。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一般是较长的动词性或形容性短语的定语后置。

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者(助词)”为结构。

(12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12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123)求人可使报秦者。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124)客有吹洞箫者。

《赤壁赋》

(125)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126)村中少年好事者。

(译文:

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127)人马蹈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2)助词“之”后跟形容词,是定语后置。

(12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劝学》

(12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上),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3)“之……者”(二字均为助词)结构做标志。

(130)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

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131)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133)荆州之民附操者。

《赤壁之战》

(134)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135)四方之士来者。

(《勾践灭吴》)(译文:

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136)国之孺子之游者。

(译文:

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4)名词+数(量)词(定语)(量词为名量)

(137)加以尖山万重。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5)中心词+(作定语的数量词)

(138)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译文:

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定语后置的种类: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139)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沈括《雁荡山》)

(14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142)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一百人。

(143)马之千里者。

(能日行千里的马。

(14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14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146)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佩带着高低摆动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屈原《涉江》)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14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

(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五人墓碑记》)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14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149)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介宾结构后置:

“于”“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作介宾结构,一般后置。

(15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15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152)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

(15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154)因(趁机)击沛公于坐(同“座”)。

《鸿门宴》

(155)短(诋毁)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2)动词+(之)+介词“以”字引起的介宾结构。

(156)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157)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158)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注意什么?

如:

“躬耕于南阳”。

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即“于南阳躬耕”。

(15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160)能谤讥于市朝,受中赏。

(译文:

能够在公开场合指出我的过错……)

(16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译文:

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162)生乎吾前。

(译文:

出生在我的前面。

(163)风乎舞雩。

(译文:

在舞雩台上吹风。

(164)长于臣。

(译文:

(他,指项伯)比我长(年纪大))。

(16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译文:

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试翻译下列句子:

(16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67)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16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9)战于长勺。

(170)苛政猛于虎也。

(17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辨析: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石钟山记》)

倒装句知识总结:

1、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四种句式。

2、理解倒装句式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考察,多积累语言现象。

3、学习倒装句式知识注意结合英语的句式知识,注意整合不同考点知识。

4、倒装句的翻译要注意运用翻译方法“留、调、补、换、舍”中的“调”法。

如: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如果)秦城不划入我国版图,我(就)请求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传》

(五)疑问句:

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语气助词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盍、曷、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助词“乎、欤、耶、哉”等。

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主要借助疑问代词、疑问语气助词、反问副词来表示疑问。

疑问代词:

谁、孰、曷、何、安、焉等。

疑问语气助词:

乎、哉、与(欤)、耶(邪)等

反问副词(用于反问句):

岂、独、其、宁等。

(17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173)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17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轼《石钟山记》)

(175)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17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177)谁为哀者?

(178)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179)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明·张浦《五人墓碑记》)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还有其他的一些固定结构。

例如:

“如何”(“如……何”)、“何如”、“奈何”(“奈……何”)、“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等。

如:

(18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181)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182)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踏上死地也不顾,(这)又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