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872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项目企业商业计划书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武汉多福科技油菜加工综合开发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地点

武汉市东西湖开发区

(四)项目内容

项目建设成后,年加工油菜籽6万吨,每年可生产生物柴油2万吨、甘油2000吨、饲用植物浓缩蛋白1.7万吨、无毒精饲料1.4万吨。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其中土地购置费900万、生产设备投资5000万元、厂房及仓库建造2000万元、办公及生活配套费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00万元。

(六)财务指标

项目进入正常经营期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720万元,年利润3807万元,投资利润率36.5%,内部收益率21.35%,投资回收期5.4年。

二、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

世界能源短缺,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专家们预测,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能源贮量为:

煤可用200年;石油等石化能源可用30-40年以;天然气按储采比只能使用60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相比之下,我国石油生产增长比较缓慢,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达到2.457亿吨,排名已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2003年我国消费柴油8300万吨,消费汽油4016万吨,石油进口量已占到国内消费量的32%。

近10年来,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5.77%,而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67%。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分析我国原油产量与缺口: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原油需求量

2.65亿吨

3.12亿吨

3.82亿吨

原油产量

1.70亿吨

1.75亿吨

1.85亿吨

原油缺口量

0.95亿吨

1.37亿吨

1.97亿吨

进口依存度

35%

44%

52%

 

我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

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

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随着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

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亿吨左右。

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

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

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

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积极寻找可再生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

发展生物柴油是其中的选项之一。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燃料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许多发达国家正在规模生产生物柴油。

美国能源部门在可再生能源战略中已经把发展生物柴油提高到战略高度,成立了OFD(即燃料办公室)负责此技术。

我国对替代新能源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并且着重提出了生物液体燃料,新型液体燃料----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燃料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

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成份为通过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的高级脂肪酸的低碳烷基酯混合物,以其物化性能与石化柴油相近,并可以直接代替石化柴油或与普通石化柴油以任意比例互溶代替石化柴油使用而得名。

由于得自于动植物油脂的生物柴油与得自于石油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环境友好、在使用过程中降低有害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环保优点,加之占世界能源消耗量40%的石油因资源量极为有限,造成原油和燃料油市场价格巨幅波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优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研究开发热潮,并已经形成快速发展的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国,从长远发展看,受我国人口增长因素的影响,会使我国继续保持着世界畜产品最大消费国的地位。

消费需求的增长与肉食品生产的矛盾将会逐步显现,畜牧生产赖以稳定增长的饲料工业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矛盾的核心是饲料原料的资源不足。

我国饲料工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事实,利用世界蛋白饲料资源进行饲料的生产,已使我国配合饲料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价格的波动使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

我公司计划利用油菜籽加工生产生物柴油和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等产品,实现油菜加工的综合利用,正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提出来的。

在生产生物柴油和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的同时,还可生产甘油和精饲料,既符合我国发展再生能源的战略,也有助于促进我国蛋白资源的充分开发,降低我国饲料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推动我国油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集约化,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减少30%(有催化剂时减少70%);CO的排放减少10%(有催化剂时减少95%);不含芳香族烃类,可降低90%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生物降解性高。

可以说,本项目是一举多得的项目。

三、项目应用技术

(一)总工艺路线图

油菜籽

↓加入提取剂及助溶剂

浸提与磨碎

分离

溶液   饼粕

固体催化剂↓    ↓提取

生物柴油、甘油

           提取液    饼粕

            ↓分别回收  ↓干燥

        植酸、多酚、多糖  浓缩蛋白、精饲料

本项目以油菜籽为原料,通过加入提取剂及助溶剂分离出溶液和饼粕,再利用催化剂和提取液生产生物柴油、甘油、浓缩蛋白和精饲料。

(二)生物柴油、甘油生产技术及工艺

1、生产技术

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生产技术和使用技术已经进展到相当的深度。

早期利用油脂高温裂解生产汽油、柴油的技术,因转化率低、能耗高、经济性差而淘汰,现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物理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一是化学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物理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在物理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动植物油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燃烧的特性用于柴油代用燃料。

由于动植物油脂具有粘度较高的特点,为了使其能够用于内燃机燃烧,一种方法是将植物油与石化柴油直接混合用于柴油代用燃料。

Amans等在1983年将大豆油与2号柴油进行混合,然后在直接喷射的涡轮发动机上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与2号柴油以l:

2的比例可以得到很好地混合,降低了燃料油的黏度,并可直接用于农用机械的替代燃料。

通常采用植物油与石化柴油5~30%的混合比,其性能与2号石油柴油的性能很接近。

另一种方法是将动植物油制成微乳液,来解决动植物油的黏度高的问题。

Georing等用乙醇水溶液与大豆油制成微乳液,Ziejewski等用冬化葵花籽油、甲醇、l一丁醇制成乳状液,Neuma等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豆油皂质、十二烷基磺酸钠及脂肪酸乙醇胺)、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乙基、丙基、异戊基醇)、水、石化柴油和大豆油制成可替代柴油的微乳液。

我国江苏理工大学与德国ELSBETT公司合作,成功地开发了燃烧植物油的小缸径高速直喷内燃机,并在开发的车用内燃机上开展了用植物油做燃料的应用研究,成功地燃烧多种植物油。

化学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与物理方法不改变油脂组成和性质不同,化学法生物柴油技术就是将动植物油脂进行化学转化,改变其分子结构,使主要组成为脂肪酸甘油酯的油脂转化成为分子量仅为其三分之一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流动性和粘度,适合用作柴油内燃机的燃料。

酯化和酯交换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方法,即用(含或不含游离脂肪酸)的动植物油脂和甲醇等低碳一元醇(通常为C1-4醇)进行酯化或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再经分离甘油、水洗、干燥等适当后处理即得生物柴油。

通过化学转化得到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完全具有石化柴油几乎相同的流动性和粘度范围,同时具有与石化柴油的完全互溶性,是一种良好的柴油内燃机动力燃料。

生物柴油化学生产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和方法,其技术根本点就在于采用不同的酯化或转酯化催化剂、工艺技术条件等将动植物油脂转化成生物柴油,在这些方面已有大面积的专利技术覆盖和公开发表的大量研究报告,涵盖了化学催化剂法、生物酶催化剂法、无催化剂法(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常压法、加压法等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其生产原料包括动植物油脂和废弃食用油脂。

在这些技术中化学方法的常压连续转酯化和加压连续转酯化等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代表了当今主流生物柴油技术,而且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本项目采用连续碱催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2、生产工艺

一般万吨级以下的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采用的是间歇工艺,但是对于万吨级以上的生物柴油的生产,采用连续法碱催化工艺显得至关重要。

开发连续法工艺生产生物柴油,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工业规模化生产、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四个主要流程:

毛油脱胶、精练和干燥;油脂的转酯化反应;甲酯的洗涤、干燥;过量甲醇回收和甘油精制。

如果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比较广泛的话,可以增加处理高含游离脂肪酸原料的酸催化预处理单元。

   

(1)毛油脱胶、精练和干燥

   将毛油通过酸脱胶除去水份和水不溶性磷脂,使之形成胶质物,然后分离除去。

采用碱炼的方法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经真空干燥器干燥后送入转酯化单元。

   

(2)转酯化反应

   将精炼油送入CSTR1#反应釜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过量的甲醇随同甲醇钠催化剂一起加入到反应器中,在甲醇钠催化作用下甘三酯和甲醇之间发生转酯化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和副产物甘油。

同时残留在精炼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同甲醇钠反应生成皂和甲醇。

将反应后产物用滗析器分离出甘油相(甘油、甲醇、甲醇钠)和酯相(甲酯、未反应油、甲醇、皂)。

然后将分离出的酯相送入到CSTR2#反应釜中,甘油相则打到收集罐中。

在第二级的反应中同第一级一样重复进行,然而过量甲醇的加入量是根据第一级反应中未反应的甘三酯量计算的。

从二级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酯相打到酯的洗涤干燥单元进行处理,甘油则打到收集罐中。

   (3)甲酯的洗涤、干燥

   将转酯化反应后的甲酯送入到洗涤塔中,用温软水对酯进行洗涤,除去酯中残留的甲醇、皂和游离甘油。

洗涤后的酯送入到沉降槽中沉降分离出洗涤后的酯。

最后将酯送入到真空干燥器中将酯中残留的痕量湿性物质除去。

干燥后的酯经冷却后加入抗氧化剂成为成品生物柴油。

   (4)甲醇回收和甘油精制

将上述各工段中收集到的甘油-水-甲醇溶液在加热器中加热到甲醇的沸点温度,在甘油-甲醇汽提塔中用过热蒸汽将甲醇从混合物中汽提出来,饱和甲醇蒸汽和部分液体进入甲醇蒸馏塔中提纯,甲醇蒸汽经冷凝后循环到CSTR。

蒸馏塔底物含有甘油、冷凝水和其它杂质。

热甘油溶液从汽提塔底部送到粗甘油收集罐中。

将收集罐中的粗甘油在酸化釜中混合一定比例的盐酸溶液,在酸化反应中,物料中的甲醇钠催化剂与盐酸反应生成甲醇和NaCl,残留皂同盐酸反应生成游离脂肪酸和NaCl。

用滗析器将甘油产品从游离脂肪酸和其它杂质(如未反应油等)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精制,可以制成医用级和工业级甘油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